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95后飞手年入15万背后马太效应下的植保
TUhjnbcbe - 2022/11/21 19:26:00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风口财经记者王好


  眼下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做好病虫草害植保等田间管理工作,关乎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在青岛,与传统印象中农民身背喷雾器、头顶烈日在地里打药的辛苦劳作场景不同,可以远程遥控的植保无人机已经成为喷药施肥的主力*。


  场景更新背后,科技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怎样的颠覆和改变。面对产业新赛道,作为制造业强市,正在着力推动“四新”经济发展的青岛有着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为。记者近日就此展开走访调查。

95后飞植保无人机年入15万做农活“跟玩一样”


  在青岛平度市张戈庄镇杨家营村,村民杨秀世家种植的30亩玉米正处于拔节期,将近1米高的植株碧绿挺拔,涨势喜人。


  “近期降雨多,容易引发病虫害,要及时打药。”这位96年的小伙边说边麻利地从停放在田边的货车上取下一台极飞V40农业无人机,这是他今年刚刚购入的新装备。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手机端对需要作业的地块进行测绘,并设定好高度、速度、亩用量等飞行参数后,杨秀世将稀释好的农药灌入飞机药箱,随后退至安全距离后轻触手机屏上的启动按钮,无人机随即起飞,开始执行打药作业指令。整个喷洒过程用时仅约30分钟。

杨秀世进行作业前的参数调试


  “无人机可以按照设定的路线和范围自动运行,作业完成后自动返回起始位置,整个过程都不需要人员干预。”用杨秀世的话说,用上了智能化装备,做农活“跟玩一样”。


  而如果把时间拨回到两年前,跟不少农村青年一样,杨秀世对于种地很“犯怵”,“种地太苦太累,没人愿意干。”彼时的他在青岛一家企业有一份月薪五六千元的稳定工作,直到年的一天,在平度老家开农资店的父亲告诉他想上个新项目,让他回家帮忙出出主意。


  这个新项目指的就是植保无人机。“以前都是背着喷雾器进地里打药,我家这三十亩地全家人忙活一天也干不完,不仅效率低,药剂使用量高,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药剂对身体也不好。用上无人机,一天可以干到亩,而且不受时间、体力限制,省时省力。”凭着年轻人对于智能设备的天然敏感,杨秀世决定回家试一试,花4万多元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植保无人机,而这一试也让他找到了新事业的起点。


  如今,不止管理自家农田,杨秀世还给周边农户提供植保飞防服务,并且积极参与*府组织的统防统治作业任务,去年他一个人服务面积就超过亩,收入15万元左右。不仅早已赚回了购机成本,他还把自家的农资店生意嵌入到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的产业链中,“每年农资销售和飞防服务一共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比以前上班翻了好几番。”杨秀世告诉记者,他已经组建了自己的服务队,计划继续扩大服务规模。

杨秀世和团队在地头进行技术交流


  杨秀世的选择,正是青岛植保专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据悉,目前青岛全市90多家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利用植保无人机、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日作业能力近50万亩。

“双碳”驱动植保无人机热销再添“新动能”


  事实上,植保无人机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农田管理领域火了起来。根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显示,遥控飞行器植保机自今年2月份起,连续五个月处于景气区间,市场“高烧不退”。


  对于市场的火爆,山东国本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秦凯深有体会。年,他创立公司进入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农事服务组织和家庭农场,提供农业智能化装备、航空植保和地理信息测绘等配套基础设施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主要市场为青岛及山东地区。“年开始,我们的无人机销售数量和飞手培训量,每年增长都达到两倍以上,目前无人机已经销售过千台。”在他看来,虽然随着飞手不断增多服务价格有所下降,但是随着流转土地服务面积不断增加,规模化农业发展趋势下,整个行业仍然处于上升期,飞手缺口很大,“植保行业具有周期性,一般每年的总体作业时间在一百多天,所以对于飞手来说,通常飞植保机只是‘副业’,他们还会参与农产品流通、种植等多个农业生产环节,收入也更多。”

植保无人机飞防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较于大型农用机械,相对小巧轻便的无人机更适合随时转场作业,无论是零散的大田地块还是种植大棚内都可以使用,这无疑加速了植保无人机的推广。


  此外,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当下,对于看重作业效果和成本,但是科技认知接受度不高的农村群体来说,智能化程度高、操控简便的植保无人机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现代化农业的大型科普。今年56岁的青岛平度市蓼兰镇肖戈庄村民李先臣是一名职业飞手,一年前,在农资店打工的他被老板派去学习植保无人机操作,他告诉记者,为了学会如何操作,他第一次开始接触智能手机和应用小程序,结果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难学,经过培训,很快便可以自主执行飞防作业任务。如今,他一天作业量达一二百亩,年收入也比之前翻了一番。


  在莱西市龙水社区焦格庄村,80%的农户已经使用植保无人机给自家农田进行杀虫、除草等飞防作业。村书记史浩言告诉记者,无人机植保省力的同时,肉眼可见的效果是打动村民们的关键,“以小麦为例,我们使用无人机喷药,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很好,以往亩产七八百斤,今年达到一千二三百斤。”他感慨,从年村里第一次接触无人机飞防,到如今在村里大范围普及,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农业科技就让农民祖祖辈辈的种地习惯大变样,这正是现代化农业的价值所在。


  另一个值得
  国内植保无人机行业头部企业极飞科技此前在其发布的《年市场极飞科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通过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极飞科技的无人化、智能化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全球的投入使用,累计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约万吨,大概相当于万人一年的粮食;减少农药使用超过4.5万吨,节水余万吨,降低了农业碳排放76万吨,相当于种下万棵树。

行业赛道马太效应明显青岛企业模式创新另辟蹊径


  据了解,自以来,植保无人机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统计显示,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预计已达11万台,作业面积突破00万亩。随着作业面积突破00万亩。与此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也受到资本的久违
  年11月,获得由百度资本和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领投,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和广州新兴基金跟投的共计1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年3月份,再度获得高瓴创投投资的超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此也刷新了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大笔融资记录。

植保无人机飞防


  伴随着行业渐入佳境的同时,是明显的马太效应。智研咨询数据显示,年我国植保无人机排名前两位的企业分别是大疆、极飞,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极飞科技旗下极飞学院负责人刘桥告诉记者,相关融资将主要用于无人化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目前极飞科技已经通过自主研发布局包括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遥感无人机、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系统在内的六大智慧农业产品线,贯穿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各大环节,未来的目标将是推动实现真正的无人化农业生产。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植保无人机行业仍然处于相对粗放的发展阶段。经过5年的发展和淘汰,国内市场大小规模的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已经大部分消失或转型,存活下来的企业面临着头部企业技术和成本方面的巨大挤压效应,“电池和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头部企业可以通过走量降低整体成本,这对于小企业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此外,标准缺失、人才匮乏等也都日益成为行业整体发展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模式创新或许将成为后发企业赶超的一个捷径。位于青岛胶州市的青岛一粒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植保无人机设计研发、生产、集成、应用开发、配套服务、操作培训、平台开发为一体的农业植保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负责人朱梅楠告诉记者,自年成立以来,他们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获得20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企业也在去年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能尽快在行业内走出“独立行情”,他们选择通过创新另辟蹊径,转而开发无人机智慧农业服务系统。


  “这个系统类似于网约车模式,可以兼容各种品牌的无人机,有需求的农户通过平台发布植保订单,经过实名认证的飞手进行接单,从而实现需求与服务的便捷有效对接。”朱梅楠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已经有多名注册飞手,为多户农民提供了超过万亩的飞防服务,后期他们还计划增加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的服务项目。而这样的一个模式创新也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我们每年的营收增速都在50%以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95后飞手年入15万背后马太效应下的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