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三农”专家为湖北乡村振兴支招
以“农业+”“农村+”分享二三产业红利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祝华韩晓玲通讯员彭蕊蒂
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乡村振兴动力在哪儿?产业融合该如何实施?乡村人气不足如何破解?
5月18日,乡村振兴荆楚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魏后凯、张忠家、王亚华、高强、*祖辉、何秀荣、张建华等国内知名“三农”专家,为湖北推进乡村振兴把脉支招。
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柃蜜小镇”乡村旅游产业红红火火。(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摄)
发挥“农业+”“农村+”优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产业兴旺首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经营规模化,通过土地托管实现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多维延伸,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纵向融合和农业与二三产业横向融合。
“湖北要加快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魏后凯表示,农业强的标志为“四强一高”,即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竞争力强及农业发展水平高。当前湖北已具备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需要与其他强省建设战略同等重要甚至摆在优先位置。
“要推进差异发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亚华称,过去各地投入大量资金搞产业扶贫,但很多地方产业趋同,如蔬菜、水果、中药、茶叶等产业,一旦扶持力度减小,就有可能陷入困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府引导、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让小而散的扶贫产业融入大市场,与更大的产业链接。
王亚华表示,未来我国城市化还会继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战场是都市圈内的乡村,所以一定要重视那些能真正融入现代经济体系的都市圈项目。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认为,乡村振兴难,其本质是第一产业收益不足,需要到第二第三产业分享利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但产业融合不是什么都可以做,一定要建立在“农业+”“农村+”的优势上,否则难以与城市产业竞争。如河南、山东发展粮食加工业是因当地是粮食主产区,婺源、青海的油菜花是把景观农业跟旅游业融合在一起。目前,一些乡村产业发展失败,是因为没有发挥出当地农业或农村的优势。
以县城为载体
今年我省将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将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对此专家们纷纷点赞。
湖北省社科院*组书记张家忠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乡村人气不足的现状。目前,乡镇及乡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水平仍存在较大短板,制约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即使返回也呆不长久。对此,他表示,必须以县城为中心,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为返乡创业群体提供更多的信息、就业、培训等服务,同时加大配套设施建设,让县城具有吸引力。
“现在数字乡村基础设施还非常薄弱,农业产业和数字化的融合程度非常低,乡村建设行动必须加大数字乡村设施建设。”王亚华说,要让数字化渗入到生产领域,与产业融合;既要鼓励大企业把平台渗透到农业各个环节,也要鼓励中小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来赋能。让数字化和农业产业结合,还有较大空间。
“乡村振兴必须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祖辉表示,乡村振兴需要靠城市带动、通过城乡融合实现,县城是最佳的载体。首先要解决好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县域空间布局规划问题。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既要防止脱离农业和乡村特点的大拆大建,也必须适度集聚,人口过于分散,公共服务设施难以有效覆盖。要保护特色村,也要搬迁一些不适合居住的村,重点建好中心村,这些都需要以县城为载体。
加快改革赋能
“乡村振兴要向改革要动力。”南京林业大学农村*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优化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内在激励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王亚华表示,要通过持续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试点范围还可以扩大。宅基地制度改革还有较大空间。要扎实稳妥推进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但目前乡村人才极度短缺。要改变现状,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产业经营人才队伍。
“省内涉农高校较少,真正从事涉农工作的专业人才更少。”张家忠表示,要实施精准的乡村人才支持*策,加大高校涉农专业招生,在学费上给予适当减免,进一步提高大专院校专业与农村人才需求匹配度。他建议,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基础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一村一名幼师、一镇一名农技师计划。
“湖北是内陆地区最大的农垦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垦可以承担试验田的角色。”华中科技大学张建华教授表示,湖北乡村要强富美,可在农垦先行先试,朝着大基地、大园区、大产业方向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