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织造布的优势
非织造布又称“无纺布”,是针刺、水刺、热粘合或化学粘合等非织造技术在传统纺织行业的创新产业化应用形成的细分行业。相比于传统纺织品,非织造布主要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材料来源广泛,适应性强,绝大部分化学纤维都可被用于非织造布生产;二是生产工艺灵活多变,可以生产各种功能性特点的纺织品,应用范围广泛,可拓展性强;三是生产流程短,用工数量少,综合成本较低。
非织造布的优势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非织造布行业发展现状
由于非织造布的生产、性能优势以及下游需求的推动,近年来,我国非织造布产量增长迅猛,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已突破万吨,同比增长4.7%。在疫情的影响下,年1-9月我国非织造布产量达到.59万吨,同比增长14.03%。
数据来源: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非织造布出口量也在逐年攀升,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年以来中国非织造布出口市场都保持了比较强劲的需求。年中国非织造布出口数量.1万吨,较上年增长8.8万吨,同比增长9.14%;年1-9月我国非织造布出口96.9万吨,同比增长26.2%。
数据来源: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非织造布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年中国非织造布出口金额29.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9%;年中国非织造布出口金额31.14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6亿美元,同比增长5.42%。年1-9月我国非织造布出口金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57.3%。
数据来源: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非织造布细分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非织布按生产工艺分为纺粘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以及其他非织造布。根据数据统计年,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生产工艺以纺粘为主,产量为.43万吨,在非织造布总产量中占比达49.80%,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等领域;其次分别是针刺工艺占比23.03%,水刺工艺占比11.23%等。
数据来源: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非织造布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提高品牌知名度,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未来企业将会加强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宣传,积极培育有影响力的各类品牌。实现以重点产业集群为依托的行业区域品牌。实现标准多元化体系的设立,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多元化标准体系。跨部门协调与沟通机制的形成,以此共同推进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交通工具用纺织品等领域的跨行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的设立。质量管理和信用体系越发完备,并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营造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全产业链的质量保障能力。
2、调整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抓手的差别化、功能化、绿色化产业用纺织品的大幅应用,实现先进复合材料、植入型医疗纺织材料、高端安全防护材料、智能纺织材料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越、附加值高的高端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完成转型升级,并围绕主导产品拓展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形成行业的骨干企业,并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借助“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充分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3、绿色制造,循环经济
促进行业绿色生产和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点领域建设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标准,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纺粘、水刺工艺的加热、烘干、热能回用等环节能耗降低,后整理工艺废气回收、再利用等水平得到提高。再利用纤维和废旧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大规模应用。再生涤纶、丙纶等纤维和废旧纺织品在保温、填充、包装、减震、隔音、农业等方面得到市场的大力推广,绿色可降解产业用纺织品广泛应用。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