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
为种业振兴创造良好环境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组书记、部长唐仁健
*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予以强调,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法规修订、标准制定、品种清理和案件查处,标本兼治打击违法行为、激励保护种业原始创新,为净化种业市场营造良好环境。可以讲,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对种业创新者核心利益的最大保护,是对增强我国种业竞争力的最大激励,是对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振兴的最大支持。
一、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务必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必要性紧迫性
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两个要害”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今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既指出了种业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也指明了新阶段推进种业振兴的方向路径和着力点。其中,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是基础前提,当然也是突出难题。
从工作实践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支撑了粮食增产丰收。近年来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部坚持把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摆在重要位置。年我国颁布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年修订的《种子法》增设了新品种保护专章,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品种保护测试和标准体系,新品种保护制度日益健全,有力推动了育种创新推广。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等主导品种中,70%以上都是保护品种,推广面积居前十位的品种中近80%也是保护品种,“郑单”、“济麦22”等一大批自主选育、综合性状良好的新品种更新换代,为粮食节本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可以说,没有严格的品种保护,就没有良种创新的好成果,也就没有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的好局面。农业灾害年年有,粮食还能年年丰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这个能力包括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品种,有了良种,很大程度上就能抵御灾害等各方面影响。例如,河北省过去为了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任务,只能调整种植结构,在严重超采区不种或少种小麦。现在,全省累计推广小麦节水品种达万亩,实现了节水品种和配套节水技术全覆盖,平均算下来可以少浇一到两次水,每亩省水50-方,粮食产量提高了,生态环境也保护了,这靠的就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紧紧抓住知识产权保护这个关键,推动种业这个要害取得突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多出好品种,多打优质粮,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从未来发展看,夯实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还不稳固,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还会越来越紧。在耕地、水等资源日益趋紧的前提下,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只能走创新驱动的路子。目前,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种业自主创新中挖潜力、要增量。种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其生命力就在于原始创新,必须要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驾护航。国际上,种业巨头无一不是靠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发展壮大的;同时,世界种业强国,也无一不是知识产权保护强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护,种业创新就会落空,就会出现“谁搞原始创新,谁就是冤大头”的恶性循环。打好种业翻身仗,要把建立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根本保障,作为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战略性安排,持续推进资源保护、品种攻关、企业培育、基地建设等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为推动种业振兴提供基础支撑。
从当前问题看,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已经十分迫切。近年来,种业侵权事件明显增多,业界对假冒套牌、仿冒仿制等乱象反响强烈。据统计,从年到年,全国法院审结涉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从66件增加到件,其中侵权的纠纷案件占比就超过了80%。培育一个新品种周期长、成本高,很不容易,换个包装、套个牌,就把花了很大功夫、花了很大代价培育出的品种轻而易举地盗走了,长此以往就没有人去创新、去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此外,这些侵权行为不只是影响权利人的利益,也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农谚讲“好种多打粮,劣种苗儿*”。假冒侵权种子质量没有保证,等种在地里才发现就已经晚了,补救当年基本不可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些问题不可小视小看。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一方面是利益驱使,不法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有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的原因,保护手段还不多、还不够硬,特别是种子侵权取证难、执法难、违法成本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启动专项整治行动,要在制度、操作等层面多管齐下,从法律法规、执法监管、审定制度、标准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力争从根子上解决老问题、啃下硬骨头。
二、专项整治措施务必奔着问题去,做到精准管用、标本兼治
专项整治行动,既要努力解决一批当下急迫的突出问题,又要推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聚焦重点任务聚力攻坚,扎实推动专项行动落地见效,解决一批业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要开展全面“体检”,发现问题从严查处。整治行动的当务之急是开展全面摸排检查,找准问题所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突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和关键时节,对种子基地、企业和市场开展全面彻底的检查,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这方面要严把“三关”,严把基地关,重点检查制种基地生产备案、委托合同、品种权属来源等内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盗取亲本、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农业农村部正在探索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国家玉米制种基地违法制种行为进行监测,这是重要方向,进一步总结经验后,在全国推开。严把企业关,重点是严查生产种子质量、真实性等。对发现问题及投诉举报较多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抽查频次,有效地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严把市场关,在秋冬种等用种高峰期,加密种子市场检查频次,严查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电商渠道种子经营行为监管,确保生产用种安全。
二要强化案件查办,推动行*执法和司法保护紧密衔接。最高法出台的最新司法解释,明确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顶格处理侵权案件,加大了惩治力度。要结合宣传贯彻,严厉查处一批典型侵权违法行为,以案释法、打防结合,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