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21年中国梨产业数据分析报告
TUhjnbcbe - 2022/10/14 15:39:00

一、我国梨产业概述

梨是蔷薇科梨属植物,适应性强,对土壤及环境要求不高,因此在全球分布广泛,全世界有88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梨。梨不仅味美多汁、营养丰富,更有止咳、通便秘、利消化的医疗功效,具有极高的食用和医用价值。在我国,梨更是被誉为“百果之宗”,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稳居世界首位。

图表1:中国与全球梨产量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截至年,我国在世界的梨产量占比已经提升至71.45%,是全球主要的鲜梨主产区和消费国。年我国人均鲜梨占有量12.6公斤,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梨也是我国仅次于柑橘和苹果的第三大水果产业,梨树种植历史悠久,鲜梨产量丰富,品种繁多。我国梨产区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辽宁、安徽、*、陕西、山东等地区,常见种类有鸭梨、雪花梨、酥梨、长把梨、大香水梨、茌梨、苹果梨、早酥梨、大冬果梨、巴梨、晚三吉梨、秋白梨、南果梨、库尔勒香梨、新世纪梨、*金梨、丰水梨、爱宕梨、新高梨等。

图表2:中国梨产业经济栽培区域分布地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梨产业经济栽培区域面积合计达.7千公顷,产量达.4万吨(年已达.5万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看,面积、产量均以河北省居首(近几年梨园面积基本在千公顷以上,年产量基本在万吨以上);西藏自治区受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影响,梨产业经济栽培区面积、产量相对较低(近几年梨园面积均不到1千公顷,年产量在0.15万吨左右波动)。

梨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单元,不仅关系着农民创收和企业增效,更是协调发展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人民富裕的重要力量。从外贸来看,中国是鲜梨出口大国,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年,中国鲜梨出口量达53.94万吨,较进口量1.04万吨高出52.9万吨;出口创汇金额达.7万美元,较进口金额.8万美元高出.9万美元;主要出口销往至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际市场。

图表3:年中国鲜梨进出口数量、金额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农小蜂)

从扶持*策来看,早在年1月,农业部印发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年)》便已确定了云南、北京、吉林、天津、安徽、山东、*、江苏、河北、河南、湖北、甘肃、辽宁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辖的安宁、楚雄、泸西、鞍山等83个县域为特色梨优势区域,通过优化特色梨结构,加强鲜梨采收技术研发;推进标准化生产,形成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培育特色梨品著名品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从品牌塑造来看,截至年10月,农小蜂收录的库尔勒香梨、隰县玉露香梨、鞍山南果梨、蒲城酥梨等个梨产业相关的“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品牌价值超1亿元的有22个,其中,品牌价值超亿元的有库尔勒香梨(.67亿元)1个,品牌价值超50亿元的还有隰县玉露香梨(87.43亿元)、鞍山南果梨(54.34亿元)2个。

图表4:中国梨产业品牌热点词云图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中国果品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制图:农小蜂)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中国梨产业种植面积、产量、需求量、消费量、进出口、价格、品牌数据,从中国梨产业生产、进出口规模及海外市场、农特品牌等角度为从事梨产业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参考。

二、我国梨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2.1梨产业现状概述

梨产业是我国排名第三位的水果产业,在生产环节,虽然产量逐年增长,但是梨园发展增速逐渐放缓,年间环比增速存在波动,近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而在销售环节,由于疫情的影响,传统供销渠道及外贸受阻,鲜梨产品的销售受到限制。再加上我国鲜梨产能长期过剩,内需增长缺乏动力,果农低价却卖不出梨,市场鲜梨则价高且量少。

2.1.1年度产量变化情况:逐年增长但不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年鲜梨产量达.5万吨,与年的.4万吨相比,年产量增长50.01万吨,增幅约2.9%。对比年.56万吨的年产量,十年间,我国鲜梨年产量增长.94万吨,增幅达26.4%。

图表5:年至年中国鲜梨产量及增速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从各年同比增速来看,在年至年十年间,年、年和年增幅同比减少,其中年减幅最大,同比减少3.4%;剩下7年增幅同比增长,年同比增长最大,同比增长7.7%。而且从年至年,我国鲜梨年产量年均增速2.1%,鲜梨产量逐年攀升,但我国鲜梨产量在我国水果产量的占比却由年的6.9%减少到年的6.2%。可见我国梨产业虽然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势头并不稳定,年间有所波动起伏,还有负增长的情况出现,其发展速度也明显低于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速度。

图表6:年至年中国鲜梨种植面积及增速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从年到年十年间我国的鲜梨种植面积由年的.27千公顷减少至年的.70千公顷,减少量约29.57千公顷,减幅达3.05%。而在年至年期间,我国的鲜梨年产量由年的.48万吨,增长为年的.40万吨,增长.91万吨,增幅达22.84%。单位种植面积产量由年每公顷14.5吨提升至年每公顷18.4吨,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提升了3.88吨,提升水平达26.7%。按植株行距3*4米计算,相当于每株果树产量提升4~5公斤。这是我国梨产业在产业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的体现。但是我国鲜梨种植面积以0.31%的速度逐年稳步减少也体现了果农种植信心不足,增长动力不足,以至于梨产业规模萎缩。

图表7:年至年中国梨产业产值及增速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图:农小蜂)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年,我国梨产业产值达84.42亿美元,与年的79.84亿美元相比,增加了4.58亿美元,增幅约5.7%;与近年峰值(年的89.21亿美元)相差4.79亿美元,降幅约5.4%。且年至年间,我国梨产业产值连续五年在80亿美元附近波动,没有出现明显增长或者减少的趋势。说明我国梨产业近年增长明显乏力,在产业各个环节存在增长发力的障碍点,产业革新迫在眉睫。

2.1.2区域分布情况:由集中走向分散

年至年我国梨园面积减少的29.57千公顷中,7个鲜梨主产区梨园面积减少30.7千公顷,特别是河北省,梨园面积在10年间减少37.7千公顷,由年占全国16%下滑至12%,下滑4%,其他省份地区梨园面积反而有小幅度增加,梨园面积全国占比提升2%。其他省份地区在梨园面积增长的同时,鲜梨产量同步提升2%,我国梨产业的地域分布呈现逐渐由集中向分散发展的趋势,其他省份中以山西省、贵州省、云南省的全国年产量占比增长最为明显,分别增长1.74%、1.22%、0.72%。

图表8:年及年中国各省域梨园面积分布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十年间河北省的鲜梨年产量全国占比由年的23%减少为年的21%,减少2%;山东省由年的7%减少为年的6%,减少1%;河南省由年的7%增长为年的8%,增长1%;其他省份鲜梨产量合计在全国比重由年的35%增长为年的37%,合计增长2%。

图表9:年及年中国各省域梨产量分布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十年间,单位面积产量增长最快的是黑龙江省,由年的8吨/公顷增长为年的25吨/公顷,增长水平达17吨/公顷,增幅约.76%;比全国年各省域梨产业单位面积产量18吨/公顷高出7吨/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减少最多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由年的15吨/公顷减少为年的9吨/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减少6吨/公顷,减幅达39.74%;与全国年各省域梨产业单位面积产量18吨/公顷相差12吨/公顷。

图表10:年各省域梨产业单位面积产量VS年

(单位:吨/公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全国统计的29个省份(西藏自治区及海南省由于梨园面积及产量太低,暂不纳入统计分析)中18个省份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鲜梨主产区4个,分别是安徽省、河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1个,其中鲜梨主产区3个,分别是辽宁省、*维吾尔自治区、河南省。我国的梨产业发展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传统优势主产区的产业占比正在进一步缩减,一些其他非传统优势主产区省份的梨产业正在逐渐发力。

2.2梨产业如何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梨产业在产量、贸易、生产成本、消费结构、可持续生产等方面表现出新特征和趋势,整体效益出现下滑,我国梨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瓶颈。

2.2.1鲜梨产量受单位面积产量所决定

梨产业的发展的经济基础由鲜梨产量和鲜梨产品的价值所决定,这需要提质增效的和产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技术因素、管理水平、行业*策、市场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等,要么影响果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鲜梨的产量,或者直接影响鲜梨的生长,使得鲜梨增产或者减产。从定量计算的角度看,影响鲜梨产量的因素只有两个,梨园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梨园面积变化取决梨行业的发展推动,单位面积产量却是影响果农单位面积种植收益,限制或者推动鲜梨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鲜梨产量的增长源头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

在对全国年和年的梨园面积和产量分析后,我们发现受单位面积产量变化影响致使产量发生变化的情况有以下五个类别:

第一类省份单位面积产量和梨园面积同时增长,带动整个省份的产量增长,此类省份有安徽省、河南省、山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贵州省、湖南省、广东省、天津市。

第二类省份虽然在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同时梨园面积减少,但是单整个省份的产量同样增长,此类河北省、辽宁省、*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四川省、陕西省、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福建省、江西省、黑龙江省。

第三类省份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但是梨园面积减少,造成整个省份的产量减少,此类省份有湖北省、吉林省、上海市。

第四类省份单位面积产量和梨园面积同时减少,造成整个省份的产量减少,此类省份有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五类省份单位面积产量减少,由梨园面积增长带动整个省份的产量增长,此类省份有内蒙古自治区。

以上五类省份中产量增长的省份有22个,其中在梨园面积减少的条件下,由单位面积增长带动的省份有12个,超一半以上,另外10个省份地区的产量增长也受单位面积增长的带动。

十年间年鲜梨产量增长速度排名前列的省份分别是,贵州省年均增速9.4%、山西省年均增速7.5%、天津市年均增速7.4%、广东省年均增速7.3%、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均增速7.0%、黑龙江省年均增速5.5%、云南省年均增速5.0%、河南省年均增速3.8%、江西省年均增速3.5%、陕西省年均增速2.9%。

图表11:全国各省份鲜梨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年及年情况对比

注:西藏自治区及海南省由于梨园面积及产量太低,暂不纳入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图:农小蜂)

2.2.2产品价值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产业价值具现为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受产品价值所决定。要实现优质的经济效益,优秀的产品质量是基础保障,实现产品的附加价值、品牌化是必经之路。好的品牌意味着广泛的品牌影响力,更容易获取果商和消费者的认可,更有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图表12:全国各省份梨产产业相关品牌获认定数量对比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制图:农小蜂)

通过对地理标志、一村一品、名特优新、美丽田园、农产品特色优势区、区域公用品牌6项农产品品牌评价认证统计发现,选取比较的几个省份总评价项目排名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山东省24项、山西省24项、河南省21项,倒数三名分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1项、黑龙江省1项、青海省2项。

在我国鲜梨主产区中,河北省梨园面积减少最多也最为明显,但是其年产量反而是增长的,且单位面积产量增长最高,与之相似的省份还有陕西省、黑龙江省。其他各个产量增速较快的省份更依赖于种植面积的增加,例如河南省、贵州省、山西省。作为我国梨产业的龙头省份,河北省梨产业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梨产业的未来。近年来由于农村用工成本,农药、化肥等农资成本的上升,导致梨果生产成本上涨。而且梨果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比例较小,制约了梨果附加值的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比较收益降低,进一步影响果农对梨树种植的积极性。

我国梨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增产进一步向提质增效转向的关键节点,那么,该如何提升品种优势、完善种植技术标准、做好田间地头管理、商品化处理等各个环节,找到梨产业高质、高量发展的“新引擎”?各鲜梨主产区省份给出给各不同的答卷。

河北省是世界公认的栽培梨发源地,晋州、辛集、泊头、魏县、宁晋、定州的鸭梨和赵县雪花梨历史悠久、品质独特,全省现有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多万吨,出口量20万吨以上,面积、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目前河北已建成15家鲜梨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其中晋州长城公司、泊头庞龙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河南省宁陵县是中国酥梨之乡,宁陵金顶谢花酥梨颜色金*,果皮细嫩,果肉酥脆,味甜汁多,食而无渣。宁陵县酥梨栽培面积22万亩,年产酥梨65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梨农年均收入超万元。

辽宁省梨生产栽培历史悠久,且品种众多,逐渐形成以南果梨为核心的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更新技术,创新产业,集中优势力量推动梨产业现代化、品牌化。据辽农建〔〕77号文件,辽宁省近年来累计扶持33个县(市、区)个农户、个专业合作社和38个家庭农场新建马铃薯和果蔬贮藏库、通风库、保鲜库等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设施座,新增马铃薯、果蔬贮藏能力45.6万吨。有效地改善了贮藏条件,减少了产后损失,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梨产业的健康发展。

安徽省建设以酥梨为主导产业的*河故道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持续壮大砀山酥梨特色产业。鼓励农超对接和农产品进社区,坚持以品牌赢市场,建立对鲜梨种植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目前,在砀山县已建成53个数字果园应用示范园,32家地理标志产品授权用标企业在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线运营。

香梨喜光、喜温,较耐高温,抗寒力中等。著名的库尔勒香梨就来自*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年*香梨出口数量为吨,同比增长37.3%;*香梨出口金额为.6万美元,同比增长21.4%。年库尔勒香梨人均收入约为元,占农牧民总收入的30%。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陕西省将农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结合各地休闲农业园区景点,串点成线,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出路。将洋县朱鹮梨园打造为集有机农业种植、农业科技实训、游客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基地,建立蒲城酥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打造梨产业融合的“新杠杆”,撬开乡村振兴“新动能”。山东省在引入“洋”品种的同时,经过多年研究,选育出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的“当家骨干”梨品种,推动梨产业提档升级和高效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筹划以加工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品牌,转变生产方式,打造梨产业链,摆脱鲜梨在生产和销售等问题上的客观限制,开发梨产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系列产品。

报告核心观点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鲜梨生产与消费的大国,全世界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鲜梨生产自我国。梨产业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水果产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我国鲜梨产量分布逐渐由集中走向分散发展,部分传统主产区梨产业发展速度逐渐被赶超,如就年至年间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来看,河南省增长0.94吨/公顷、*维吾尔自治区2.25吨/公顷、辽宁省增长2.61吨/公顷,这3大中国梨产业主要经济栽培省份的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均低于全国3.88吨/公顷的平均水平。

我国各省份地区中,从年到年间,22个省份实现了年产量的增长。其增长主要通过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推动实现。年至年10年间,我国鲜梨年产量由年的.56万吨增长为年的.5万吨,十年间增长了.94万吨,增幅达22.98%,年均增速2.09%。在整体趋势向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年年产量同比减少0.4%,年年产量同比减少3.4%,年年产量同比减少2.0%,同比减少幅度接近甚至高于年均增速,产能波动仍然较大。

通过走品牌化之路,目前已塑造了库尔勒香梨、隰县玉露香梨、鞍山南果梨、蒲城酥梨等个梨产业相关的“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鲜梨年产值也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其中出口创汇表现为:出口量由年的44万吨增长为年的47万吨,年出口量已将近54万吨,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6%;年出口金额则由年的万美元增长至年的万美元,再增至年的.7万美元,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62%;主要出口销往至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际市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年中国梨产业数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