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改革开放前农产品支持工业;改革开放后农业人口支持工业
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延续下来,最大的基调颜色是农业。也正是农业国家的属性,让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面临年前那场从未有过的变局时,惊惧而彷徨。从此,中国开始走向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漫漫变迁长路,在这场大转型中,对农业的影响更是翻天覆地。
那是一段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建国前,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行业受到了外国倾销势力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衰落、民生凋敝。建国后,在紧迫的国际局势下,农民再度把最重的民族负担扛了起来,勒紧腰带支援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后,史诗级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迁徙发生了,为的是用廉价劳动力获得进入全球化市场的门票。
反哺:树叶亲吻大地
是农业、农民、农村这物、人、地三位一体做了中国的根,让中国这个现代国家之林中晚熟的种子得以发芽、生叶、开花、结果。然而,树叶飞的再高也终将亲吻大地,初成年的儿子终于有能力报答老母亲。慈孝为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文明,是齐家治国的自然走向。
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大众新灌溉区续建和节水配套、末级渠系建设等农业*策的落实,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发杂交水稻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自年以来实现了“十六年丰”,用全国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大米产量占全世界的40%,盐碱地水稻产量不断打破记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年的53.5%提高到年的59.2%。过去,农业为现代化提供食粮,现在,科技能量汇注到农业的现代化中。
合一:从二元分化到互融互通
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这样的区分是时代的因果,也终将在新时代的造化中消解。如果说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那么这场现代化将走向这种二元互动的合一。从而,全产业链生产将充分整合农业生产各要素,实现规模化效益(中粮集团、碧桂园等);农产品与餐桌只需要一个购物链接就能在半小时之内实现(盒马生鲜、每日优鲜等);要健康不要激素,在写字楼间穿梭的白领们可以随时通过云视频看他/她养的猪、鸡、羊的生长情况和加工过程(沱沱公社、丁家猪等)。
通过三大产业的相互融合、相关技术的跟进和智慧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将不再是产业链中的低端行业,农民也学会了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品牌、育种技术迭代、多样营销等方式让农业工业化、市场化、黑科技加持化(阿里数字农业基地、佳沃、褚橙等)。新一代的农民不再是土著时代面朝*土背朝天的农民,也不是还没有完成充分的教育就急着去城市寻找比务农更高收入工作的农民工,而是从专业技术学校走出的劳动群体。面对千万亿级的新农业蓝海市场,金融科技将进一步激活沉睡多年的农业土地(平安银行科技农险、网上银行农业贷款)。
结语
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收官之年,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心在于补足农村短板,而农民脱贫致富关键又在于农业产业升级,让其不仅仅起到最基础的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还能在效益和价值上与二三产业比肩并进。现代化中国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达,更在于超越传统的农业作物方式,实现与现代国家生产生活相匹配的行业模式。
构建健康、高经济效益的未来农业,实现餐桌上的革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化惯性使然,更是民族使命、现代化历史的必由之路。寻找五千年文明的种子,并使之实实在在落地于中华大地,比什么都重要。
(文/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