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投入品行业/公司位于农产品-食品产业链的上游,年全球种植投入品市场规模约亿美元,其中植保、种子、作物营养行业规模分别约为//亿美元,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维持稳定增长趋势。年中国种植投入品市场规模约亿元。农业投入品市场头部企业具备显著的研发驱动特点,行业壁垒与集中度较高,持续创新能力和产品力构成企业竞争的核心。年,随着中央深改委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及《种子法(修正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预计我国种权保护力度的提升将护航我国种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种植链上游投入品环节市场规模近亿美元。农业投入品行业/公司位于农产品-食品产业链的上游,年全球种植链投入品市场规模约亿美元,其中植保、种子、作物营养行业规模分别约为//亿美元,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维持稳定增长趋势。中国市场看,年我国种植链投入品市场规模约亿元。分环节特性来看,农业投入品通常以成本加成的方式向下游进行价格传导,而终端商品价格又是CPI的核心组成,因此具备较强价稳、价敏属性,上下游价格波动容易对产业链中游形成挤压,进而对中游种植商及贸易商的生产及流通积极性造成影响。因此在该传导机制下,上游环节的涨价需要以产品质量同步提升为前提,避免产品性价比降低抑制种植商的种植热情而拉低投入品的总体销售额,这对上游投入品公司提出了较高的产品创制要求,行业高壁垒的特点由此形成。前端产品科研创新已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石
粮食安全、消费者物价稳定是全球经济及*治安全的基石。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增长,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以农业技术革新及农业服务升级配套所带来的亩产水平提升已成为全球农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确定方向。
全球粮食供需平衡逐年趋紧。过去60年间(-年)全球人口数量持续高速增长,由年31亿人增至年78亿人。同期全球耕地面积仅增加1.22亿公顷至13.95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大幅下降,全球粮食供需平衡状态逐年趋紧。FAO预测年全球人口将增长至97亿人,由于全球农业用地面积有限,耕地面积在未来30年内较难实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在未来30年内将进一步下降。加之气候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粮食供需平衡将更易被打破。亩产水平提升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驱动力。亩产水平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农技水平的进步,包括植保产品药效升级、种子质量改进、土壤肥力提升及农业综合服务的革新(如借助气象预测降低天气损害等)。数据显示,过去50年间(-年)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增速明显高于对应作物种植面积增速,特别是以大豆、玉米、水稻、小麦为代表的主粮作物品种,亩产水平均有较为显性的提升。种子、植保、化肥紧密相连,协同助力粮食亩产提升
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两类,生物胁迫及环境胁迫。生物胁迫主要包括病原体、害虫、杂草等,环境胁迫主要包括热、冷、干旱、盐害、土壤肥力下降等。作物营养主要解决作物生长所面临的环境胁迫;植保用品则可有效降低生物胁迫,而优质种子则可兼顾两者的同时减少化肥施加成本及植保费用支出。三者密切关联且效果相互协同,对种植产业降本增效作用显著。数据来看,-年间,全球植保产品用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期全球谷物亩产水平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未使用植保产品的作物亩产水平显著低于使用的情况(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在不使用植保产品情况下,实际产量减少20-50%),因此高性能植保用品的使用有助于保护作物的生长环境,为粮食稳定供给提供保障。同期,作物营养对全球谷物产量的影响也是显著正向关系的。学术通常认为,在粮食总产中化肥的贡献约为30%~40%,而在增产的粮食中,化肥的贡献在50%~60%。种质提升更为显性的助力种植业降本增效。种质提升表现为具备更好的发芽率、顶土力、耐贫瘠、耐旱涝、抗病、抗倒伏等性状,或成熟期适当缩短、对恶劣天气具备更强的耐受力等,最终实现稳产、增产目标。随着生物育种技术的商业化,转基因作物表现出优异的增产效果。统计数据看,作物收获平均产量水平情况下,使用转基因种子相较采用传统种植技术(如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种衣剂等)成本投入节省明显;在作物种植面积相同情况下,转基因玉米及棉花平均亩产水平较均值提升16.5%及13.7%。转基因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效益提升及杂草控制改善,进而促进使用免耕生产系统,缩减生产周期,南美洲的农民可以在小麦作物种植季之后立即种植大豆作物(二茬大豆),帮助农民及规模种植商实现收益提升。植保行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研发难度增加
植保行业头部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根据AgbioInvestor的统计,年全球植保行业市场规模约亿美元,年以来复合增速达1.3%,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速约2.3%;中国植保行业市场规模亿元人民币,过去五年复合增速2.2%,未来五年复合增速约3.6%。增速加快主要系全球环保要求抬高,新型环保植保产品附加值升高并逐步实现对低端植保产品的替代。结合IHSMarkit和AgroPages的统计数据看,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速度加快,年行业CR10为88.8%,较年提升13pct。年先正达集团(先正达植保、安道麦、扬农化工)合计销售额为.4亿元,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25.5%,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监管标准趋严、科研成本抬升筑高植保行业壁垒。植物保护产品产业链可分为“原材料-原药合成-制剂制备-制剂包装-销售”五大环节。聚焦农化产品创制环节来看,则包括发掘农药候选品种、中间实验(化学、生物学、*理学、实地研究等)、中间实验结果评估及环境释放、最终申请获准新农药登记。
植保新产品研发成本提升、研发周期拉长。行业发展趋势看,全球植保用品监管标准趋于健全、严格。新农化注册监管收紧致使年以来农化产品研发费用激增,参考PhillipsMcDougall的数据看,-年农化创制原药成本较年增长88.2%,中间实验环节及注册登记成本增长明显;在时长层面上看,由于对实验环节及数据的要求更加严格,植保产品首次合成到首次销售耗时约为3年。创新难度提升,植保行业“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年,全球已发现可用于植物保护的活性成分种类接近种,但增速角度来看,近十年来(-年)全球化学活性剂发现速度逐渐趋缓。统计全球畅销植保产品看,近几年全球销售额排名居前的植保用品仍多为年之前开发的植保产品,而新注册植保产品市占率相对较小,侧面验证植保行业创新难度不断提升。生物植保产品及转基因育种逐渐成为农业投入品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行业起步阶段-年间,年均生物植保产品引入量为3种;在行业发展阶段的-年间,年均生物植保产品引入量为11种,过去二十年生物植保产品引进率已超越传统产品,预计该趋势在未来会更加显著。生物植保产品主要包括天然物质、发酵产物、微生物和信息素、捕食性昆虫和真菌等,相较于化学植保产品,具备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及生物安全性。
生物育种成为粮食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发力方向
现代种业最早始于19世纪,年美国保护署批准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作物Bt玉米(抗虫性状)的种植许可,随着生物科技的引入,现代种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截至年末,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统计,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90亿公顷。从商业种子市场规模来看,转基因种子市场规模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超越非转基因种子市场规模,截至转基因种子市场规模已达到.70亿美元。截至年末,全球有29个国家允许生物育种作物种植,并有43国允许进口生物育种作物用于食品、饲料及加工。从种植面积角度看,大豆、玉米、棉花是种植面积最高的三种作物,分别占到生物育种总种植面积的48.2%、32.0%及13.5%;国家种植面积角度看,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及印度,合计种植面积1.73亿公顷(CR5=90.7%),排名前五国家生物育种采用率均达到90%以上。中国是亚洲第一个实现转基因抗虫棉商业化种植的国家,截至年中国生物育种作物种植面积仅为万公顷(棉花、木瓜),预计我国将会于近年将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延伸至其他作物品类。当前,全球实现商业化的转基因性状种类主要包括抗虫性(IR)、抗药性(HT)及复合抗性(IR/HT)。截至年,全球种植的转基因性状作物中,HT大豆占主导地位,种植面积达35.5%;其次是HT玉米、IR玉米、IR大豆和IR棉花,种植面积分别占比20.5%、19.3%、9.8%及8.7%。年,IR/HT复合性状数增长了6%,相应作物种植面积达万公顷,覆盖了全球45%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而HT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至万公顷,覆盖全球43%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主粮作物种类看,IR玉米占比最高,且大多数基于Bt蛋白及其重组蛋白进行改良,对应Cry、Cyt和Vip三大类家族抗虫基因,目前商业化应用中Cry类基因应用较多。种业长期需求不减,驱动行业规模扩张
“种子+”业务生态撬动创新土壤,千亿市场增量空间待掘。根据FAO披露的数据,-年全球各大洲人均耕地面积均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数据,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公顷,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个国家中排名第名。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主要作物全球增产速度缓慢,年玉米和大豆产量分别下降3.70%与2.09%。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GNAFC)发布报告指出,年55个国家和地区的至少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比年增加约万人,其中布基纳法索、南苏丹和也门约有13.3万人面临最严重的灾难级别粮食不安全状况。新冠肺炎疫情等造成的经济冲击取代了极端天气事件成为年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的第二大成因。自年以来,全球粮食状况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加剧与恶化。预计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8亿,耕地面积有限,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将进一步增加克服粮食危机的难度,饥荒威胁仍在持续,因此,粮食增产需求迫在眉睫。人均耕地紧俏、粮食需求不减的背景下,全球优质种子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及增长空间。
我国原生头部种企营收规模较国际巨头差距明显。PhillipsMcDougall/IHSMarkit数据显示,全球种业一线公司数量有6个(年营收亿美元以上),并已形成“两超四强”的局面,而我国原生优势种业企业营收规模仍相对较小,较全球一线种企仍有较大营收提升空间。*策面来看,近年国家及中央层面相继发布《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等文件,旨在鼓励我国现代种业实质创新能力,加快达成种业振兴目标。伴随研发投入、技术壁垒、监管*策的提升,具备实质性创新能力及资本基础的企业将承接*策优势迎来发展红利期。全球商业种子市场主要由大田作物种子和蔬菜种子构成,其中大田作物种子的份额过半。类似地,我国的种子市场主要为玉米、水稻、小麦、大豆以及马铃薯等大田作物组成,合计占比约为70%。三大主粮的种植面积大,商品化率较高,占据我国商品种子市场一半的份额,其中玉米种子市值规模最大,其次为水稻和小麦种子,分别占比24%、16%和14%,合计超过50%。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均果蔬摄入量水平日益提升,全球果蔬种子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约为8.2%,增长动力强劲,各大洲果蔬产量亦呈稳健增长趋势,-年期间,亚洲、大洋洲的果蔬产量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23%与3.08%,显著高于其他大洲。鲜花市场的增长亦十分亮眼,由于花卉种植的地域性特征,年荷兰鲜花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2%。根据ResearchReport的数据,年全球花卉种子市场价值9.57亿美元,年底将达到15.54亿美元规模,未来七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为7.1%。我国转基因种权审批规范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