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英博物馆思考世界”
并不是一句空话
埃及的罗塞塔石碑
南美的复活节岛雕塑
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像
中国的敦煌壁画等等
这里呈现的不仅仅是艺术品
更是人类的文明史
大英博物馆(图源网络)
每一个走进大英博物馆的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收获那是因为它浩瀚无边了多万件藏品覆盖各大洲的文明跨越万年的人类历史就算你给你一周时间也无法阅尽每一件藏品今天艺姐要推荐两本大英博物馆最新力作《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
在暂时去不了大英博物馆的时候不如先通过书来饱个眼福书中收录了多件大英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从“人类”和“动物”两个角度出发展示了人类多万年的历史生活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到底有多好看呢?听艺姐慢慢道来14-16世纪墨西哥阿兹特克帝国,代表火神的领主面具,由珍贵的绿松石制成
团购链接在此
01
横向类比,在书里纵横穿越
首先来看《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的目录:
它不是像传统历史书那样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而是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展开!在每一章的同一主题下,汇集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来进行讲述。再来看看《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的目录:
动物的分类也不是按照通常的哺乳、鱼类、鸟类这样,而是按照动物的社会属性来划分,由弱到强,从野生,驯养,珍藏,一直到人类自己虚构创造,从自然动物到非自然动物,来展开的。它们也从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在每一章的同一主题下,跟《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一样,汇集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来进行讲述。
正如“博物君”张辰亮所推荐的:“展示博物馆藏品的书很多,但是这套书用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路。他把大英博物馆里的海量藏品重新分类。同一个动物题材的文物分到一起,戴帽子的人分在一起,坐着的人分在一起。这样的话,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就以这种奇妙的形式展现出来。乾隆皇帝的精美坐像旁边,就是刚果国王的朴素的雕像。古埃及的鱼形玻璃瓶儿下一页就是日本匠人雕刻的精美铁鲤鱼。文明之间的界限一被打破,就很容易发现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共性和传承。你不会以我们国家怎么样、他们国家怎么样来看待文明,而是站在上帝的视角,欣赏整个人类的文明。”
约—1年的智利复活节岛,摩艾石像横向比较结构,有助于我们形成用全球化的视野、整体的眼光来看问题,也能体会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价值。比如纪念先祖,年前智利人用摩艾石像;非洲尼日利亚卡拉巴里族有纪念祖先的木刻屏风;中国有清明祭祖的传统;墨西哥还有个专门的“亡灵节”,他们相信那些死去的亲人会回到人间来享受世间的欢乐;大洋洲的所罗门群岛,认为祖先去世后,还可以化为鲨鱼来保护后代在海上的安全。
02
提升艺术和审美,必不可少
书中精选大英博物馆余件馆藏品。艺术形式上,包含了绘画、雕刻、手工艺品,以及一些珍贵的出土文物;风格上,有自然主义作品,也有讽刺主义的现实题材;时间跨度上,囊括了从远古的冰河时期到今天。自然主义作品:17世纪早期日本,绘有花草、人物和动物等图案的箱子
《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选取了件以人类面孔为主题的艺术品。全球70多亿人中,没有任何两个人长得完全一样。每张面孔都是一种身份的标志,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性格的主要载体。人类的一切经历都写在脸上。因此,人类的脸成为艺术史上最强大、最永恒的主题,也是最适合来表现人类的生活。现实主义作品:年电雕版画,装扮成人的猴子插画家把猴子描绘成优雅地拿着烟斗、穿着毛领大衣,一副绅士模样,意在讽刺现实,反映的是人类的虚荣和愚蠢。《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选取了大英博物馆件动物相关的艺术品。人类对动物有着复杂的感情,无论是作为经济商品、人类伙伴,还是文化符号,动物都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人类社会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各个时期关于动物的文物艺术品,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侧面诠释了人类历史与文化。极具张力的夸张表现手法与冷静的写实风格
这些艺术品运用多变的形状、丰富的色盘、不同的质地,以及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在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中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在无形中潜移默化,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在今天,无论对产品的商业价值,还是个人的社交来说,审美都是重要的竞争力。约年前的冰河时期,带钩端的猛犸象形投矛器
03
综合运用知识,提升洞见
现实中的自然、历史和社会,三者从来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来划分,相互隔离,往往使我们丧失了综合思考的能力,看待事务缺乏一个整体和全面的视角。《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和《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对同一主题,从多方面运用综合知识,用简洁的文字,去分析和解释。约公元前1—前的古埃及,鱼形瓶
比如说在古埃及的很多墓穴壁画中,发现一处细节,是罗非鱼。文中给出了解释,古埃及人注意到,雌性罗非鱼为了保护后代,会将鱼卵含在口中孵化,有时甚至幼鱼也会受到这种庇护。古埃及人把罗非鱼这种能吐出活鱼的能力看作重生的象征。罗非鱼的这种能力是自然属性,而人类向往死后复生却是一种社会属性,但它们在历史中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04
理解人生,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大英博物馆的这些艺术品,表达的不只是艺术,更是万年来人类生活的真相,生活总是要面对的一些挫折与忧伤。它们启发了我们的共情能力与同理心,提高抗压能力,增强生命的韧性。公元前年的伊拉克
描绘战争和皇家宴会的乌尔*旗
人类社会从最初就是在血腥的战争与和平中交替前行,冲突与协作共存;美好的爱情令人向往,但它也会掺杂着欺骗和背叛,还有可能永失我爱。辛苦专注的工作才能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人的世界充满掩饰与伪装,统治者更是用神话来包装自己;人们对来世一无所知,却也满怀期待;野生动物们成为家畜、役畜后,仍然面临着悲惨的命运;瘟疫与人类总是如影相随。
山景前的父与子,贝蒂娜·阿德勒(—)
贝蒂娜·阿德勒以她的丈夫和儿子为原型创作的亚麻油毡版画。她刚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用这种方式来回忆30年前丈夫教儿子读书识字时温柔而鼓励的眼神。05
启发创新和探索,保持好奇心
人类持续的探索,对自身以前的生活有了不断的了解,对文化现象也有了解释。像从古至今最常出现的献祭主题之一是人对公牛的祭宰。尽管早在一万年前就被人类驯化,但公牛似乎被广泛视作典型的黑暗象征。回望人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公牛代表着驯养和野生的分水岭,而人类也正是跨越了这道界线进化而来。宰杀公牛也象征着人类战胜野蛮。不过,在人类史上不缺少黑暗和愚昧的时刻。
2世纪的古罗马,密特拉屠牛像
密特拉神和公牛的故事源于波斯,在罗马帝国广为流传。在密特拉神杀死公牛的同时,刺出的鲜血使生命和光重生。
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类社会,所有的疑问的并没有打开,总是还有许多的未知等待着去探索。在已发现的文物中,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迷。像乌尔*旗,还有广为流传的绿松石双头蛇,目前对它们的用途,仍尚未可知。冰河时期的投矛器也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使用的。这套书每件艺术品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可以顺着书中简洁的说明文字线索,再去挖掘探索。
5—6世纪的伊拉克,刻有衔尾蛇环绕狮子的印章衔尾蛇的形象是不是很像“贪吃蛇”游戏?除了内容上的精彩,这两本书的出品方也很牛,由大英博物馆联合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出版社之一的泰晤士赫德逊(ThamesHudson)共同打造。这个出版社的名字取自分别代表伦敦和纽约的河流之名,其宗旨是书既要有趣,又要有知识含量,强调文字和图片能够彼此结合,让艺术成为“没有墙的博物馆"。而且是方形16开,方便阅读!世界三大印刷企业当纳利承制,全程绿色环保!页,厚实有料!余张高清图片,还原人与动物细腻神态!一句话,你值得拥有!艺姐微店已上架
·上·月·回·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