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强化农业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功能定位,加快落实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以“生产先进、生态优美、生物集聚、产业融合、营销现代”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从年起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立足市场供给,着力优化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市委、市*府把“四个百万亩”作为落实“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出台《关于保护和发展“四个百万亩”的实施意见》等。目前,“四个百万亩”已全部实现落地上图,总面积.09万亩,其中优质水稻.18万亩,高效园艺96.9万亩,特色水产.05万亩,生态林地.97万亩。——立足提质增效,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含鱼池)万余亩,占比达到67%;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91%,建成万亩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拥有5个国家级园区、9个省级园区,总面积超过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8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设施农(渔)业面积超过65万亩;建成10多家院士工作站、20多家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70多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7%;“三品”数量累计超过只,无公害以上农产品基地面积占比超过90%;成立土地股份、社区股份、农民合作社等多家,农户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到96%。——立足“互联网+”,着力构筑现代农业新优势以深入实施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先后打造了“四个百万亩”、湿地、古树名木、森林防火监控等一批资源监管保护平台;建立了吴江同里稻麦精确定量栽培、常熟董浜智能化蔬菜种植、吴中临湖水产鱼病远程诊断等一批物联网技术应用基地;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移动执法、渔船定位等一批行业监管信息系统;搭建了“苏州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淘豆”、食行生鲜、家易乐等一批电子商务营销载体;拓展了热线电话、种养技术短信群发以及智慧街道(社区)等一批为农服务方式渠道;启动开发了“农业数据资源中心”、“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业项目管理系统”等一批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年,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创新示范单位”。——立足生态宜居,着力打造江南田园美丽风光全市森林资源总量达到.4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9.56%,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认定了一批市级以上重要湿地,建成了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超过50%;全面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生物农药应用比例超过46%;着力开展畜禽养殖整治,推进池塘循环水养殖,农业循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立足功能拓展,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7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家,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拥有各类大型批发市场35家,电商企业82家,涌现出三港、俊瑞等一批物流配送企业和优尔食品等网上销售超亿元的电商企业;建成观光采摘园、休闲农庄等各类农业休闲观光基地(点)家,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94亿元。——立足持续发展,着力健全强农惠农体制机制在落实国家强农惠农*策的基础上,率先出台水稻田永久性保护*策,先后实施市、县两级稻麦良种购种补贴、粮食收购价外补贴、土地流转补贴;开展农药集中配送,农药批零差价由*府“买单”。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制定湿地保护条例,对列入“四个百万亩”保护种植的水稻田每年补贴元/亩、县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每年补贴元/亩、水源地村和重要生态湿地村每年补偿60-万元/村。率先实施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产品已覆盖到粮油(水稻、小麦、油菜)、生猪(含能繁母猪)、奶牛、家禽、蚕桑、农业机械、农业设施等方面,全市农业担保贷款超过亿元,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61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亿元。
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责任编辑:中国农村网白梦迪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