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史上最全一文讲清楚贵州煤炭行业近年发展
TUhjnbcbe - 2021/8/10 4:53:00
北京看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温馨提示,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需要15分钟。建议先收藏,再浏览!

年是贵州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三周年。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作为贵州省推动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也是提高全省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大举措。

贵州是中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煤种多、煤质好,储存有大量的炼焦用煤和无烟煤。同时,贵州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及乌江、北盘江等8大水系。

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贵州拥有盘江、水矿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家,建成投运了纳雍、发耳、盘南等21家火力发电企业,以及构皮滩、洪家渡等大型水电企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主战场,原煤产量一度达到全国前四位。

然而,三年以前,资源富饶的贵州却面临发展困境,能源工业运行长期大起大落,省内“煤、火、水”始终各自发展,处于相互竞争、利益博弈的状态,没有形成发展共同体和利益攸关方,加之周边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整体防风险能力较弱,以致“江南煤海燃煤告急”“电厂存煤红色预警”“电力运行亮起红灯”,能源大省贵州竟然面临“拉闸限电”。

“探索建立煤电联动机制,协调好煤和电的关系、水和火的关系,打好组合拳,把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年5月,以“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为基点,以构建煤炭水电火电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府调控机制和预测预警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创造性建立并实施。

三年来,贵州通过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推进了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两大千亿级产业振兴,全面推动了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

按照国家关于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贵州将进一步发挥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把握新时代能源发展规律,做好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能源“互掐”,各自为阵

曾经,煤炭、火电、水电发展不协调不充分,是困扰贵州能源多年的历史难题。一方面,煤炭与火电是一对难解的“冤家”,为了利益长期“互掐”。另一方面,火电与水电“老死不相往来”,各自为阵。

年,贵州省煤炭产量达到峰值1.9亿吨。但在年以后,由于煤炭市场进入低迷期,煤炭生产萎缩,煤矿停产停工现象普遍。

到年7月,随着全国煤炭去库存阶段性结束,以及煤炭需求阶段性增长,全国煤炭价格逐渐上涨,局部地区煤炭供应偏紧。作为以煤炭和电力为主要经济基础支撑的贵州,在这一轮煤炭供需大反转中,形势更加严峻。尽管煤价上涨,煤炭有利可图,但由于煤矿复工复产需要较长过程,产能无法迅速释放,“买不到煤”问题突出。

从“卖煤难”到“买煤难”,贵州电煤告急

到年7月底,贵州全省规模以上火电厂累计存煤.12万吨,平均可用天数35天。

不仅缺煤,水电也遭遇窘境。

年三季度,贵州天然来水同比大幅下降,水电蓄能大幅减少,水电蓄能日均约46亿千瓦时,比年同期水电蓄能亿千瓦时下降59%,需要火电更多发力、更多发电,而此时的火电厂却又因电煤供应紧张,陷入了“买不起煤”的状况。

数据显示:年上半年,贵州省电煤价格一度低至元/吨,煤炭生产成本与售价严重倒挂,行业陷入亏损;年下半年,随着水电出力减少,省内用电需求增加,电煤价格迅速攀升到元/吨以上。

面对电煤供应紧张的严峻形势,贵州省委、省*府高度重视。

年10月17日至19日,贵州省*府召开常务会、全省电煤供应保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会,连续三天安排部署全省电煤保供工作。

年10月18日,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在主持全省电煤保障供应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贵州是能源大省,煤炭和电力是重点产业和传统优势。随着煤和电的需求逐步提升,特别是汛期结束、来水减少,正好为火电腾出空间,这是煤炭和电力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只要协调有方、推进有力,完全能应对当前的考验,化解难题,转危为机,趁势推动煤炭和电力行业良性互动发展,实现同步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年1月16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在贵州省年《*府工作报告》中,把“稳定煤炭市场预期,建立煤电联动、水火互济运行新机制,推动能源工业稳定安全可持续发展”列为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工作之一。

年5月23日,贵州省召开全省能源工业转型发展大会(以下简称“5.23会议”),提出以凝聚“五大共识”、坚持“五条基本原则”和实现“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内容的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

按照5.23会议提出的“煤炭保持均衡生产、电煤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用电价格在全国保持竞争力、增强*府对能源工业的调控力、煤炭火电水电协同发展”的“五条基本原则”,年以来,贵州各地相关部门紧紧抓住能源工业运行关键环节,推动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深入实施取得显著成果。

水火电发电权交易机制促进水火电协调发展

水火电发电权交易机制,是“水火互济”的关键举措。

以枯水期水电发电量作为水电发电基数(对应年发电利用小时为),超基数部分作为水火发电权交易电量。交易对象为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统调水电企业和统调火电企业。

在天然来水较好时,通过水电向火电购买发电权,弥补火电权益损失,火电获得的发电权收益用于汛期增加电煤储备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既支持了煤炭企业的生产,又降低了工业企业成本,实现“水火互济”。

实践证明,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决策符合贵州实际,初步实现“水电向火电利益传导→火电向用电企业利益传导→吸引更多企业在贵州发展→大幅增加全省用电量→促进煤炭火电水电在做大总量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发耳电厂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第二批“四水六火”重点项目之一,总装机万千瓦临界燃煤机组,年耗用电煤至万吨,电厂煤炭供应主要来源于水城县内煤矿,占比90%左右,其他区域少量补充。

曾经,发耳电厂每年电煤供应缺口在万吨以上,亏损严重。这一情况的好转,正是得益于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创新的关键举措——水火电发电权交易。年,发耳电厂全年实现进煤.6万吨,向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售发电权,交易量达68万余元。

年至年,贵州省水火电发电权交易电量75亿千瓦时、云贵水火电置换交易电量59.6亿千瓦时,累计交易收益10.6亿元,全部用于支持火电企业的电煤储备和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水电企业在汛期获得全额消纳权力,清洁能源发电量从年的亿千瓦时提高到年的亿千瓦时。

火电企业利用交易收益“淡储旺用”,在汛期增加季节性电煤储备,年11月底、年11月底电厂存煤分别达到万吨、万吨,彻底解决了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随着电厂存煤增加,贵州省统调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从年小时提高到年小时,有效提升了煤电机组发展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云贵水火置换市场化交易,被称为“西电东送”电力交易“三方共赢”的一次突破。

年9月12日,云贵水火置换首次挂牌交易在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当日成交电量6.2亿千瓦时。

“蛋糕”越做越大,三年来,云贵水火置换交易电量累计达到59.6亿千瓦时。

年6月11日,南方电网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建成投产,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增加输送云南水电约60亿千瓦时。

云贵互联通道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的南方区域重要的“西电东送”工程,也是我国首个从“两端”改成“三端”的直流输电工程。

该工程形成跨云南——贵州——广东的三端超高压直流,可实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水火置换,有利于促进云南富余水电消纳,提高贵州外送通道利用率,弥补“西电东送”通道远期备用容量的不足,促进“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发挥跨省电力支援的备用效益,实现云贵两省电力互济互补。

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稳定煤炭生产

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是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电煤保供的重要抓手。

此前,每年电厂和煤矿都签订电煤供应合同,但由于没有约束机制,合同履行率不高。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明确,按照电厂全年电煤需求量%组织签订合同,合同价格在每大卡7至9分,由双方协商确定。

同时,贵州省能源局配套出台《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考核奖惩实施方案》,明确了地方*府、煤炭企业、发电企业三方具体责任和考核组织实施主体,提出了资金补助、发用电计划、信用惩戒等奖惩措施。对完成电煤合同供应任务的煤炭企业将给予每吨8元的奖补,对长期不能完成电煤供应合同任务的煤炭企业,原则上不再新增资源配置。这一举措促进了煤炭、发电企业利益紧密联结,有效稳定了双方的市场预期。

贵州调度原煤产量从年万吨稳步增长到年12万吨,电煤合同签约量从年万吨稳步增长到年万吨。

贵州电煤供应实现了从“多年冬季电煤供应紧张状况”到“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再到“彻底解决了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的巨大转变。

年初,发耳电厂曾贴出这样的标语——“生死存亡背水一战坚决打赢扭亏减亏攻坚战”。

年下半年起,随着贵州省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从贵州省经信委、省能源局到六盘水市、水城县,各级*府部门为发耳电厂的电煤供应下足了功夫,该厂不仅不再缺“粮”,还有了“存粮”。从年起,发耳电厂的存煤量已低于*色预警(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低于7天,或汛期低于6天)。

截至年11月底,贵州22家省调电厂存煤超过万吨,超额完成季节性存煤任务万吨,电厂存煤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年贵州完成电煤供应万吨,“基础存煤+季节性存煤+应急存煤”的电煤存煤制度起到了电煤市场“稳压器”“蓄水池”的功能。

年2月,受春节放假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贵州省电煤再度亮起“红灯”,贵州省能源局紧急调运盘江煤电集团13.2万吨应急储煤,有效化解了燃“煤”之急,为全省统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电力市场化交易做大电力市场

水火电发电权交易有效发挥水电的电价优势,电煤合同制度稳定电煤价格,为电力直接交易创造了良好条件。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以来,贵州省持续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每年结合经济运行特点制定年度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组织发供售用各方进行年度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80%的大工业用电量进入了电力市场,累计有1余户用电企业参与了交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电价优惠,稳定了生产。

年,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交易,购买电量共计66.4亿千瓦时,在确保电解铝生产线稳定生产前提下,对比完全使用电网标杆电价,降低了用电成本约3亿元。
  
  
  

对于像贵州华仁新材料这样的工业企业而言,电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利于减轻电价负担,实现企业转型发展。

电力市场化交易,给用电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而对发电企业来说,主动走向市场抢占更大的“蛋糕”,既充满挑战也带来机遇。

年,贵州盘江电厂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共计交易电量37.4亿千瓦时,全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小时,高于全省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小时。
  

据《年度贵州电力市场化交易报告》显示,年,贵州电力市场化交易均价为0.元/千瓦时,减少用户用电成本43.36亿元。年底,贵州省累计注册市场主体企业家,年度新增市场注册主体42家,参与交易市场主体家(不含参与省内水火发电权交易水电企业)。贵州省内大工业市场化交易电量.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4%。

至年,贵州市场化交易电量亿千瓦时,交易规模从年亿千瓦时增加到年亿千瓦时,累计为下游企业降低用电成本96亿元,每年稳定大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刺激新增大工业用电量30亿千瓦时。年,贵州省内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比年增加亿千瓦时。

年底,贵州省发布《关于印发年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推动全省电力市场化改革,明确各类电压等级并列入*府准入目录的经营性电力用户均可参与交易。年用电量万千瓦时及以上的用户可直接与发电企业进行交易,也可选择由售电公司代理。

年前5个月,贵州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平均降价幅度0.元/千瓦时,累计释放红利16.8亿元。

年,贵州省争取到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补贴范围,装机和补贴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行之有效——电量足电价优

当前,贵州周边省份及南方区域内能源供应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电力供应过剩,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打好贵州能源组合牌,保持具有竞争力的能源成本和价格优势是关键所在。

近年来,贵州进一步稳定电煤和用电价格水平,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电价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努力构建南方省份电力成本“洼地”,形成集聚产业和要素的“高地”,增强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通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贵州省在全国的电价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全力推动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其中有一项是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

随着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深入实施,贵州将更快更合理地释放一次能源的增长空间,为二次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根据贵州省委省*府的统一部署,按照《贵州省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方案(-年)》总体要求,围绕清洁、高效发展和实现产值0亿元目标,贵州致力于打造电量充足供给、电价具有竞争优势、电源结构优化、电网智能安全的千亿级清洁高效电力产业,不断巩固和提升能源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电力电量供给充足

贵州电力市场的稳步增长,带动了清洁高效电源项目建设。

年12月30日9点33分,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金元”)威宁百万新能源基地16个项目全部并网,新增光伏装机97万千瓦,筹谋已久的首个百万新能源基地顺利建成。

自此,贵州金元光伏总装机达.7万千瓦,水、光、风、瓦斯等清洁能源占比达31.4%,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根本突破——其作为曾经火电装机占比高达8成以上的传统能源企业,在探索传统能源升级、占领新能源中获得了新生,已逐步成为贵州省传统能源企业向清洁高效能源发电转型的示范品牌。

年,贵州一骑绝尘,成为全国光伏最大“黑马”,光伏项目竞争获得项目数量、装机规模、建成规模3个“全国第一”。

随着年新增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投产,贵州省新能源装机突破0万千瓦,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含瓦斯发电48万千瓦),比年增加了万千瓦,排全国第14位,其中,水电装机排第4位,火电装机排第13位。

年,贵州省发电量达到亿千瓦时,比年增加亿千瓦时,排全国第15位,彻底改变了冬季用电高峰时段有序用电的状况。省调日发电量、火电日发电量、光伏及风电日发电量分别创下3个历史新高。全年完成“西电东送”电量.4亿千瓦时,首次超额完成“黔电送粤”年度计划。

电价竞争优势巩固保持

在稳定电煤价格的基础上,贵州通过实施水火电发电权交易、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机制改革,在全国的电价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深化输配电价改革。在年输配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1.66分的基础上,年进一步降低一般工商业、低电压等级大工业用电输配电价,年再将一般工商业输配电价及其目录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1.91分。

二是优化电价结构。年对大数据、生物医药、煤矿企业改造升级试行基本电价据实计收,将部分*府性基金及附加标准降低25%,取消公用事业附加费。对电解铝、铁合金、电解锰、*磷采取临时性价格支持*策。以上两项举措每年减少实体经济电费15亿元。

三是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范围。实现大工业用户市场化交易全覆盖。目前,贵州省大工业目录电价排全国第24位,输配电价在已公布标准的28个省级电网中,35千伏、千伏、千伏大工业用户输配电价分别排第23位、第26位、第27位,在周边省区市中,仅略高于云南。

在体制改革护航下,贵州不断拓展电力市场。年促成华仁新材料公司、遵义铝业公司、兴仁登高铝业公司等5家企业用电成本下降,进一步激发电解铝扩大产能。制定铁合金精准降电价方案,通过降交易电价、降煤价、水火电发电权交易补偿等方式,定向降低铁合金企业用电价格,推动22家铁合金企业复产,稳住铁合金用电市场。

年2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贵州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性电价*策,全力支持贵州省企业的稳定生产。

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和贵州省发改委先后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通知》(发改办价格〔〕号)和《关于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执行支持性电价*策的通知》(黔发改价格〔〕号),明确年2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通过调整基本电费计收方式等措施,临时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该项*策预计可减少企业用电成本2.8亿元。

年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关于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发改价格〔〕号),明确年2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电网企业在计收除高耗能行业用户外的一般工商业及其它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含已参与市场交易用户)电费时,统一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该项*策预计可减少企业用电成本5.2亿元。

同时,严格落实国家年和年连续两年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的*策。年,贵州省一般工商业电价在年降低7.07分/千瓦时的基础上,平均再降6.4分/千瓦时。

按上述三项降价措施执行,预计年,贵州电网公司将累计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近40亿元。

燃煤发电机组效率稳步提升

近年来,贵州省坚持绿色优先,实施煤电产业转型升级、水电优化发展、新能源有序开发、电力市场拓展等行动计划,着力提高煤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推进燃煤发电清洁高效,有效促进电力产业清洁高效发展,电力产业绿意浓。

“我们积极响应关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对系统所属火电厂开展机组改造升级工作。”日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金元”)火电总监葛斌峰介绍。

截至年底,贵州金元所属火电厂先后实施完成纳雍一厂1、2、3号机组和茶园电厂1、2号机组共5台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改造总装机容量万千瓦。

同时,贵州金元相关火电厂依托煤电机组供热改造,先后完成了金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供热、鸭溪电厂和平经开区供热等项目的管网建设并实现供热,充分有效利用电厂余热余压,有效提高煤电机组效率。

按照贵州省委省*府“加大落后火电机组淘汰和技术改造力度”的要求,加快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和超低排放改造,年以来,贵州省完成节能改造万千瓦、超低排放改造万千瓦,机组供电煤耗平均每年降低1克标准煤/千瓦时,对应降低煤电机组的发电成本0.07分/千瓦时。

年,贵州将全面完成“十三五”万千瓦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任务。

活力增强——从全国跟跑到全国领跑

穿着白衬衫,坐在操控台前完成采煤,这是贵州煤炭行业几代人的梦想,如今,美梦成真。

一键按下启动按钮,井下生产画面,以及通风、排水、运输、供配电等各项设备数据信息实时在调度室显示屏上清新展现,高度的智能机械化提高安全和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很多人工……

随着煤矿开采搭上高科技快车,一个“井下无人、地上无煤、纯清洁能源”的煤矿工业新时代渐行渐近。

年5月16日,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发耳煤矿智能机械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运行以来,减人增效效果明显,日产量由过去的日均吨提升至吨,效率提高了47%。

年1月,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糯东煤矿引进EBZ-综掘机后,3月单头掘进进尺米,生产效率发生了“量”的飞跃。

年5月29日,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安顺煤矿主斜井智能机器人巡检试运行,这是贵州首个使用机器人巡检的矿井。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使用,实现超前预判、预警,有力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提升了矿井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等级,为矿井实现智慧矿山迈进一大步。”安顺煤矿负责人何志龙说。

煤矿智能系统不仅能对工作面生产情况和工作面设备实时数据监控,还能实现井下监控中心工作面设备的单机或集中操控,实现传统煤矿产业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有机融合。

近年来,贵州煤炭行业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先进产能双措并举,积极探索“智慧煤矿”建设,以提质、降本、增效、惠民为核心,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坚持“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原则,打造“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安全生产体系,建立煤矿全方位、立体化的“互联网+”管理格局,全力打造大数据时代的“智慧煤矿”,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煤矿产能规模、结构显著优化提升

年5月23日,在贵州省能源工业转型发展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强调,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强力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脱胎换骨改造。

与此同时,贵州省*府出台了《省人民*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推进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脱胎换骨改造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煤炭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强力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做好“煤文章”,打好“能源牌”成为全省能源行业改革发展的共识。

通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先进产能双措并举,优质产能进一步提高。

年以来,贵州省逐步淘汰退出产能9、15、21万吨/年煤矿,年将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0万吨任务。

年,根据《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30万吨/年以下煤矿有序退出实施方案的通知》,年全省公告生产煤矿处,产能万吨/年,均为30万吨/年及以上,平均单井产能53万吨/年。与年相比,公告生产煤矿数量减少44.5%,平均单井产能提升55.9%。年预计建成投产大中型煤矿40处以上,增加优质产能0万吨/年,到年底公告煤炭产能达到1.5亿吨/年,平均单井产能55万吨/年。

煤矿智能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贵州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成功运行煤矿智能化模式,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在井下干了20多年采煤工的贵州发耳煤矿采煤副总工程师朱加贤说,“现在采煤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就像做了场梦一样。”

年5月,发耳煤矿将大数据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完成了34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改造,贵州煤矿进入“一键采煤”的“无人驾驶”新时代。

而在年底,贵州采煤机械化率仅为62.1%,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智能机械化采煤尚处于起步阶段。

年以来,贵州重点推进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改造和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通过实施资金奖补、退出倒逼、制定标准等措施,年全省公告生产采掘机械化和辅助系统智能化矿井数量分别达到处和处,占比分别达到78%和67%,比年机械化、智能化矿井全省占比45%和16%,分别提升33、51个百分点,吨煤成本降低40至元,全省煤炭产业实现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9.7%。

到年5月底,贵州省煤矿机械化率已达到87.71%,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覆盖率达98.82%,正在实施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9个,其中建成11个。

年,贵州将全面完成公告生产煤矿的采煤机械化改造和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确保机械化、智能化2个%如期完成。

贵州在实施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实现了“从全国跟跑到全国领跑”的跃升,在全国煤矿智能化机械化领域取得“六个第一”,即出台全国第一个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标准、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建成全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复杂地质条件下薄煤层智能化采面;全国第一个开展透明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工程性试验;全国第一个使用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智能远程控制掘锚支一体机;全国第一个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获煤炭行业最高奖项,共有10个煤矿智能化工程分别获得煤炭行业“太阳杯工程”奖和“优质工程”奖;建成西南第一个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采面。国家级标准——《煤矿智能化施工及验收标准》由贵州省领衔编制,贵州标准正上升为全国标准。

贵州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是切实贯彻落实能源运行新机制的实践,是实现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在保障全省煤炭生产供应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初见成效——

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年累计原煤产量.81万吨,通过大力实施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煤矿单井生产能力,产能利用率从年的47.70%上升到84.31%,保障了原煤稳定生产;年电煤供应量万吨,火力电厂库存煤量始终保持万吨左右,远高于万吨存煤预警线,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有效缓解了长期困扰全省冬季电煤供需紧张的矛盾。

煤矿减人增效示范效果明显。实施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煤矿,采煤工作面日产量平均提高0吨左右,最高日产量达3吨;按照“机械化减人,智能化换人”原则,已累计减少各类岗位人员4余人,降低人工成本3.2亿元,减人增效效果明显,有效缓解煤矿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难题,煤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通过生产系统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机械化升级改造的煤矿,实现了安全生产环节的资源共享、管理决策与生产过程有机融合,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年,全省累计减少井下危险区域岗位人员3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年平均数比“十二五”期间减少近70余人,煤矿安全形势逐年稳定好转。

塑造煤炭工业新形象。从“人工干预”到“智能启停”,地面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自动响应,井下设备自动化控制、可视化操作,形成了“无人作业、有人巡检、远程集控”的煤炭开采新模式,将炭开采集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讯等前沿科技于一体,改变了煤矿企业“傻大黑粗”的形象。

煤炭绿色开采高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年7月4日,一股白花花的清水从小屯煤矿经管道流向隔壁的大方电厂。至此,小屯煤矿成为贵州省第一家实现矿井水%综合利用的煤矿企业。

提起煤矿井下的矿井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浑浊”“有异味”“污染环境”等词汇。但小屯煤矿把矿井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黑黢黢的矿井水变成透亮的清水,除了满足自用外,实现了井下生产用水、井下消防洒水、地面生产用水、地面消防洒水、供给电厂复用水等复用格局,一滴水也不浪费。

一直以来,贵州把加强煤矿瓦斯、煤矸石、矿井水的综合利用作为实现煤炭工业安全、绿色和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

年4月27日,贵州省煤矿“三区联动”抽采煤层瓦斯示范工程在新田煤矿正式开工,标志着贵州省煤矿井上、下联合抽采新模式全面启动,将实现煤炭与煤层气两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协调开发,为贵州瓦斯治理探索了新的技术路线和途径。

过去三年,贵州省煤矿瓦斯抽采量和利用量跻身全国第2位,建成亿立方米级煤矿瓦斯抽采规模化矿区6个。其中,贵州豫能在年实现瓦斯抽采1.1亿立方米、瓦斯发电1.06亿千瓦时、综合收益1亿元,首创瓦斯综合利用“三个过亿”。

数据显示,年,贵州省瓦斯发电机组达到48万千瓦,比年增长19%,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基本实现全覆盖。煤矿瓦斯(煤层气)抽采量、利用量分别达到31亿m3、15亿m3,比年分别增加5亿m3和6亿m3。同时,加强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79.1%,比年提高11.6个百分点,矿井水达标排放率%。

调控有力——全省利益最大化

能源工业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优势所在。当前,贵州正以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电力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能源总量充足和能源价格具备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运行三年来,释放出极大的改革红利,煤炭、火电、水电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历史难题被逐步破解,能源工业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扎实推进能源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省属国有能源企业加快做大做强

年5月,按照“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原则,着力将贵州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贵州省*府批准成立盘江煤电集团和乌江能源集团。

为贯彻贵州省委省*府战略意图,贵州省基础能源产业振兴和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制定了《支持盘江煤电集团做大做强电力产业工作方案》和《支持乌江能源集团做大做强水电产业工作方案》,增强对煤炭、水电、火电的*府调控能力。

盘江煤电集团按照“煤龙头、电骨干、新能源补充”的产业布局,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年,盘江煤电集团保有煤炭资源量亿吨、生产原煤万吨,比年增加33亿吨和万吨,煤炭产能、产量占比达22.8%和16.6%,比年提高4.4和4.8个百分点。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盘江煤电集团发挥国有企业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复工复产,在电煤供应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供应电煤占全省的近50%。

乌江能源集团积极发挥全省能源战略实施主体、清洁能源开发主体、能源技术创新主体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主体“四个主体”作用,着力构建水火互济、煤电气互补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

目前,贵州省属电力装机从年万千瓦增加到万千瓦(含金州电力),其中,盘江煤电集团装机万千瓦,乌江能源集团装机万千瓦。

持续推进煤电企业利益联结共同体

曾经,“十年八荒”是困扰贵州多年冬季煤炭供应紧张、电煤告急的尴尬局面,破解季节性煤荒难题成了贵州能源工业的重中之重,贵州向长期制约能源工业发展的顽瘴痼疾开刀。

年,在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基础上,《贵州省人民*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意见》出台,紧接着,贵州省委、省*府印发《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随着一系列*策措施的密集出台,贵州煤电要素保障指标持续好转,煤矿与电厂从原来的“冤家”逐渐成为“亲家”,双方通过“联营”,实现“联赢”。

按照构建“煤电一体化”战略要求,年8月,盘江煤电集团收购了广投黔桂发电厂,更名为“盘江电投发电分公司”。

牌子更换的背后,是贵州省煤电联营“合作经营”模式的开端,更是一条不断强化、更加完整的煤电产业链,煤矿企业从原来的供煤方变成“一家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年,盘江电投发电分公司进电煤.2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机组利用小时数达到小时,成为全省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最高的电厂。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电厂与贵州贵能四季春煤矿也达成了“合作经营”模式,双方约定四季春煤矿5年内向纳雍电厂一厂供应电煤0万吨,纳雍电厂一厂电煤紧张的局面得到极大缓解。

“一个‘金点子’减亏4.8亿元。”年1月,纳雍电厂与贵州众一金彩黔煤电联营“来料加工”新模式正式启动。电厂每发一度电的上网电价,电厂只收几分钱的加工费,其余是煤矿的电煤成本。贵州金元独创的“煤电联营”新模式,解决了发电企业刚性缺煤的问题,煤矿也能长期锁定市场,达到提前锁定固定收益的目的。变“煤电联营”为“煤电联赢”,形成了发电企业多发电、煤炭企业稳生产的共赢格局。

年,纳雍电厂发电量突破76亿千瓦时大关,较上年同比增长26亿千瓦时,并以单月发电量10.18亿千瓦时突破近5年来月发电量最新高度。

“合作经营”或“来料加工”,都取得了明显效果。探索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煤电联营新模式,以实现电煤供需关系长期保持稳定,实现规模效应,实现煤企与电企真正意义上的“煤电联赢”,达到“1+12”的效果,形成煤电利益共同体,推动煤炭、电力和谐发展。

目前,贵州省实现煤电联营的火电企业有20家,覆盖率达77%。年5月底,贵州省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领导小组印发《贵州省煤电联营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年省内现役煤电企业实行煤电联营达到80%以上;年省内现役煤电企业煤电联营实现全覆盖,所有在建拟建燃煤发电项目实现煤电联营。建立煤、电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推动煤电一体化合作经营、来料加工、互相参股、签订中长期供煤协议等煤电联营模式,破解煤、电矛盾难题,实现企业利益共同化。

加大资金支持,是能源工业发展的关键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县级能源投资公司,盘兴能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盘兴能投公司”)是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电煤保供的主体企业,在电厂与煤矿之间充当融资担保角色,被称为电煤供应的“阿里巴巴”。

盘州市每年电煤任务由盘兴能投公司根据煤矿产能、产量细分到各煤矿。煤矿供应电煤后,直接和盘兴能投公司结算电煤款,盘兴能投公司负责与电厂结算。

“在电厂资金紧缺的事后,公司将电煤款垫付给煤矿;在煤矿企业急需要资金时,公司为煤矿担保贷款,保证煤矿资金链不断裂。”盘兴能投公司*委书记、董事长向立介绍,年,该公司得到贵阳银行、贵州银行授信11.8亿元,到位资金6.8亿元,全年为煤矿企业提供融资资金8.2亿元,全力支持盘州市煤炭企业发展,确保电煤供应。

围绕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从年起,贵州省级财*每年新增预算10亿元设立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煤矿“两化”改造升级和电煤供应保障。

年,贵州省出台《省人民*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意见》,重点在两个方面做出了制度性安排:一是建立投贷联动机制,对1年内能够有效释放产能的项目,向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机构进行推荐,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实施风险补偿,财*性资金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按0.15:0.85比例对项目实施投放。为确保这笔资金真正用于转型升级,新投入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独立核算、专户管理、线性兑付”,原有债务计息挂账。此项措施,既能使煤矿加快投产见效,还可盘活之前的不良贷款,得到煤矿和金融机构支持。二是建立矿权二次抵押机制,煤炭企业探、采矿权可向银行或金融机构申请实行二次抵押贷款,有效缓解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促进煤炭资源融资、开发多元化,创新金融和融资模式,最大限度释放煤炭产能。

自年贵州启动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基金和煤电保障投贷联动机制以来,投贷联动机制累计放款和带动银行放款.6亿元,直接受惠煤矿68处,能源基金完成投资8.6亿元,解决了万吨电煤的周转资金,带动了万吨煤炭产能加快释放。

此外,贵州“能源云”综合应用管理平台正式立项建设,已完成功能板块设计,煤炭运行子平台率先运行,实现煤炭生产和机械化、智能化设备运行的远程监测监控和预警,能源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强大支撑——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能源工业在贵州省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优势所在。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支撑贵州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显著增多。特别是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定位、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新动能、贵州强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行动、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等带来的新机遇,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空间。

贵州能源以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为统领,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全面提升能源工业竞争力、掌控力和生命力,大力构建现代能源经济工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贵州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保障贵州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稳定经济增长作用突出

年,贵州能源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电煤保障有力,电厂存煤创新高,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二是发供电创新高,改写贵州冬季“煤荒、电荒”历史;“西电东送”创新高,同比增长26.4%;新能源发展创新高,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当年投入当年建成,位列全国第一。

三是实现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有序退出,该关停的煤矿坚决关停。

四是天然气“县县通”纳入贵州省“六网会战”并取得突破,全年新增6个县通天然气,贵阳市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

五是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两大千亿级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数据显示,年,贵州煤炭、电力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7.3%,拉动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更加显现。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基础能源产业总产值.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清洁高效电力产业产值完成.7亿元,占全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总产值13.7%,排名第1位,增加值增速约11.2%,对工业增长贡献率11.8%,拉动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助力脱贫攻坚作出贡献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改革红利,为能源产业链的企业发挥脱贫攻坚作用提供广阔空间。

贵州省每年安排4.8亿千瓦时扶贫电量支持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电厂发展,帮助毕节市纳雍县脱贫攻坚。

年,贵州农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93.6亿元,主要指标“两率一户”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要求,为脱贫攻坚提供电力保障。全省光伏发电投资完成亿元,利用荒山荒坡15万亩,年土地流转费7万元以上。

年是全面同步小康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贵州能源紧扣全面同步小康目标任务,煤炭工业、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可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近0个,将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极端情况下能源保障有力

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贵州省能源行业着力抓好复工复产、满工达产、要素保障等工作。

年1月3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出《关于做好煤矿复工复产全力以赴保障电煤供应的紧急通知》,各煤矿企业纷纷响应,千方百计安排煤矿职工返岗复工复产。

年2月21日,贵州能源行业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紧急调运应急存煤,为全省统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盘江煤电集团、兖矿贵州能化公司、贵州豫能投资矿业集团、山东能源集团贵州矿业有限公司等国有煤矿企业积极作为,主动应战,克服交通运输、人员返岗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保障电煤供应。

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三年来深入人心、成效显著。目前,贵州省能源局按照贵州省委常委会年工作要点明确的年度重点任务,在全面总结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十四五”能源发展需要,已起草完成《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能源经济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纵深推进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快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两大千亿级产业振兴,大力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绘就贵州能源绿色发展新图景。

本文转自:省能源局,略有删改,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省能源局:事关处煤矿,年底再不报送,直接取消兼并重组保留资格(附名单)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处煤矿限期注销采矿许可证(附名单)

第36次会议纪要

同意已批保留煤矿划定矿区范围有效期到取得新换发采矿许可证为止

最新

处煤矿拟获年全省支持加大煤矿安全投入若干*策措施项目预拨奖补资金

正式实施!省两局联合制定《贵州省煤矿企业规范管理暂行办法》

官方通报

贵州两煤矿相继发生涌水,省两局紧急作出工作安排!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上最全一文讲清楚贵州煤炭行业近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