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年收入百万千万,如何让一名农业技术人才在
TUhjnbcbe - 2021/8/4 18:09:00
薛占宏在查看荔枝的坐果情况我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走进一个荔枝园中。面积不大,只有20亩。矮化密植,行距5米,株距3米,树冠高度也在3米左右。一撮撮嫩绿的荔枝幼果均匀地分布在树冠四周,疏密得当,发育良好。单从树相表现和整齐度就能判断,这是一片管理非常精细到位的荔枝园。荔枝园的主人叫薛占宏,陕西人,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专业),年下海,就职于海口一家香港人投资的民营荔枝研究所,从事海南荔枝的推广工作。后因亚洲金融风暴导致企业倒闭,薛占宏离开海南去北京做了几年种子生意。年重返海南,在万宁安营扎寨,建了眼前这片属于自己的20亩荔枝园。“你这20亩园子最多能卖多少钱?”我想知道这位农大毕业的创业者的收入水平。“最多应该是年,亩产值2万元。”薛占宏说。硕果累累的结果状“那收入并不高么。”我知道农业的风险所在,40万元是他的上限,而不是平均收入,对一个背井离乡,独自在海南创业的老牌大学生来说,这不是理想的收入水平。“没有其他收入了吗?比如技术指导。”“没有其他收入了,原来搞过几年的技术指导,现在不搞了,没意思。”薛占宏摇了摇头说。“为什么啊?”我不解道。推己及彼,如果我早年从单位辞职出来搞农业,必然会走向技术服务这条道路,单一靠种植,是体现不了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但论体力活,还真干不过普通农民。果园的地面管理和滴灌设施“服务的标准很难敲定,你怎么去收费?除非是参股,但参股也可能兑现不了,没意思的。”薛占宏曾给六七个荔枝园做过技术服务,面积从亩到亩不等,一年也有十几万元的额外收入。但就是在给亩荔枝园做技术服务时,老板没有兑现5%的利润分红,这才让他心灰意冷。当然,也不排除技术的不稳定性造成结果与老板的预期相差甚远的原因。“在海南种荔枝技术难度大吗?”我尝试性地问道。薛占宏指了指我们来时那条路,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路边有个荔枝园,果掉得老板快怀疑人生了。技术这个东西受天气影响太大了,老天爷不配合,照样不顶用。”我倒没有注意来时路边的荔枝园的坐果情况,但是薛占宏所说的后面一句话我是非常认可的。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天爷说了算,所以我尤其强调“可控环境”。前期通过环割来控梢促花“但是你的果园坐果很好啊!”我指了指树上的幼果。待到成熟季,一定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靠调控。”薛占宏饶有兴致地解释道:“调控的核心是促花和保果。促花需要干旱和低温条件,如果天气干旱,一般低温就可以来花;如果雨水多了,就需要一个比较强的低温。如果在花期遇到低温阴雨,或者高温干旱,都会导致大量落花落果。而且这几年海南的天气越来越热,保花保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我听着发晕,没听清楚究竟什么样的气候条件才适合荔枝成花坐果,问道:“在你20年的种植生涯中,有没有出现因为天气的原因导致促花和保果出现问题?”坐果不理想的花序“有。”薛占宏应道:“8年南方雪灾那年,温度太低了,而且没有温差,树体深度休眠,花来不了。”原来,海南荔枝是如此娇嫩的一个品种,就像它的名字——“妃子笑”。谈访间,有同行来访。来者叫文廷云,海南人,比薛占宏小两岁,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先是在茶叶进出口公司从事贸易工作,年停薪留职,年体制改革,正式下海,从事农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也做一些肥料和营养的农业服务业务。9年正式进入荔枝行业。文廷云在荔枝园“你怎么会从茶叶转到荔枝行业的。”我挺好奇的。文廷云笑了笑,“这个行业也是无意中进来的。在2年我就接触过海南荔枝产业了,当时我们叫它‘夕阳产业’,从业的朋友们做得非常辛苦。”“当时海南荔枝产业是什么样的状态?”我转身问薛占宏。他来得早,应该更熟悉当时的产业情况。“产业低谷。”薛占宏说:“我们在年的时候做了几个示范园,价格卖得很好,万宁的园子从头到尾22.5元/斤,儋州的园子卖到50元/斤。因为当时我们主要目的是推种苗,12元/棵,卖了很多。但因为技术不过关,要么不来花,要么有花没果,很多人都亏本了,当时失管的果园太多了。”文廷云(左)和薛占宏在探讨今年的产量情况文廷云差不多是捡漏进场的。9年,他以12元/株的低价尝试性地承包了10亩荔枝园,第二年就获得了1万元/亩的经济效益,第三年居然达到了2万元/亩,这让他欣喜若狂,就直接以1万元/亩的价格买下了这片荔枝园,并着手扩大面积。“当时是靠什么一下子就获得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我问道。“海南荔枝的优势就在于早,那年我们的荔枝基本卖完了,人家才开始卖。我们在技术上相对比别人要超前一点。”文廷云兴致勃勃地讲起当初的技术思路,“我们当时主要还是赢在营养上,通过叶面肥不断地给树体补充有机营养,单糖,多糖,氨基酸,有机钾,不断强化,保证果实一直正常发育,不出现果梢矛盾。我们是顺着这个思路做成功的,结果就在这个行业中越做越深,越陷越深。”“现在多少面积了?”“现在多亩了。”现场简易的配肥装置“你的面积一直没变?”我又问薛占宏,对他20年来始终守着这20亩地很是怀疑。“他原来也搞了几百亩。”文廷云直接掀了薛占宏的老底。“那是承包别人的,亩,搞了8年,产量还可以,但效益不行。”薛占宏没说具体原因,我的理解是当初相对领先的技术已经得到普及,早的优势已不在,导致效益下滑,所以想当然地问道:“假如当初这套技术没有传播,就控制在你们两个人手里,你们觉得按照原来的管理模式,能够管理好这多亩?”“还是不行。”文廷云摇了摇头说:“原来的管理模式需要精细化管理,需要大量人工。以前工人多,工价便宜;现在工价那么高,而且工人也不像以前那么肯干,工作效率很低啊!所以逼着你要调整种植模式,要杀花,有杀成功的,也有杀失败的……”杀花失败的荔枝园我费了好大劲才搞明白文廷云说的“杀花”就是化学疏花的意思。因为劳动力价格的提高,用杀花替代传统的人工疏花已经成为规模荔枝园能否盈利的关键。“主要效益瓶颈从原来的技术变成现在的人工了。”我概括道。“对!”文廷云又不厌其烦地讲了一大通花和营养的技术问题,以及气候变化造成的技术难度。夕阳西下,荔枝园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薛占宏和文廷云还在果园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技术问题。我忽然想到一个人,问薛占宏,“你见过周晓杰吗?是你老乡,五亩换大奔的那个。”夕阳下的荔枝园“见过。”薛占宏说:“在陕西种葡萄的人很多,他一方面是新品种的优势,另外是有这份匠心。”“周晓杰前期靠的是新品种和匠心,但他现在走的是技术+农资的服务道路,一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万元。”我详细地介绍了周晓杰这几年的发展历程,问道:“假如遇到这样的机遇,你们会走这样的道路吗?”薛占宏想了想,说:“在葡萄上因为有设施条件,相对可控,但在海南种荔枝受天气影响太大了,很多东西你控不了,这样就导致技术的效果有波动,一波动别人就怀疑你的技术。而且不能带农资,一带农资别人就想到你要从他那里赚多少钱,问题在这里。”薛占宏(左)和文廷云在果园中交流技术“在海南已经有人这么做了。”文廷云说:“像陵水的李*,整个陵水荔枝面积2.6万亩,三分之一的果园是他指导的。他以技术入股,农资配套,再带平台销售,我估计他今年的收益不会低于0万元。所以在海南荔枝行业,技术是最主要的,如果你能应对各种天气,你就可以整合成一个平台来做,把农资配套上去,把销售对接起来……”“你觉得你跟他的差距在哪里?”我追问道。“我跟他差距是我们入行时间短,缺少很多资源。他知道如何整合资源。”文廷云说。“薛老师,这样的模式你想不想走?”我特意叫了一声“薛老师”,在一个行业中专注技术20余年,是应该叫“老师”的。“我不想走。”薛占宏摆摆手说。*伟在查看刚采摘桃子的品相我没说什么,只是脑海中浮现出“想成为苏南地区陶老师”的江苏90后新农人陶煌东,想起以“种出中国最好的水蜜桃”为己任的上海哈玛匠*伟,想起“打造全世界品种最多的花桃园”的日本八旬果农有贺浩一,串联在一起,就是一条“陶煌东→*伟→有贺浩一”以技术为主线的匠人道路。这是一条做到老,学到老,几乎没有终点的道路。我不是说这就不是一条成功的人生道路,但就我眼前两位科班出身、又有勇气跳出体制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大量有匠心的果园主来说,如何在经济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假如走上了这条道路,我能否跳出技术这个‘紧箍咒’?”我问自己。年4月11日当阳光玫瑰的红利期过后,这条技术服务的盈利之道还能否走下去?一位90后富二代的农业梦:我要成为苏南地区的陶老师10年投0万,一位农业匠人贤内助的期待:是金子总会发光花果飘香清扬

探寻行业真相传递思辨精神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收入百万千万,如何让一名农业技术人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