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田野“变脸”了。
跟以前比,同样的田野,一年四季不单只有金灿灿的稻田,还有波光粼粼的鱼塘、齐刷刷的各种蔬菜、漫山遍野的果林,片片相接、坡坡相连,一山连着一山……
广东的田野“变大”了。
和以前比,同样的田野,一年四季不光产出粮食、蔬菜、水果,还通过与工业对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更把农业导入第三产业,促进农村服务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农业资源的附加值,充分发挥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份额虽少分量重其实田还是那些田,面积也没有变大。变化,来自于个和个粮食和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面积达万公顷,使万个示范农户单产纯收入平均提升了20.7%,同时也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说起广东,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蓬勃发展的现代工商业,林立的工厂和众多知名的小家电、灯具、家具等品牌。然而,在产业框架中,农业并没有因为份额少而“失重”,相反,现代农业的分量和工业发展一样耀眼。
寸土寸金的珠三角,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从生态角度讲,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和提倡高效、特色农业,才能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与工业的生态化、融合化和谐发展,成为广东建设示范区的理念。中山市在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的高地上,多有里程碑式的建树。虽然,农业的份额只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5%,但是,通过该市46个国家、省、市示范区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了农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领略了现代农业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全新境界。
落户中山市的国家南美白对虾示范区,紧靠西江出海口,坐拥丰富的优质水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两年前,随着养殖业迅猛发展,传统的粗放型、资源消耗型以及生态环境损伤型的农渔业生产方式已经导致一些海域生态受损。通过示范区建设,养殖户按照标准化要求,将对虾、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构成一个“动态平衡”,不仅减少了水资源消耗和虾池养殖污水排放,而且保护了沿海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赢效益。
目前,该示范区通过示范、辐射的带动作用,中山市养殖南美白对虾近1万公顷,单产提高了.5公斤,增长率达28%。在佛山,农用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8%,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分配的万居民,占到该市户籍总人口的55%。这组鲜为人知的数据,决定了该市用示范区建设搭建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产业链,提高价值链的迫切性。
为此,该市在10个国家、省、市示范区建设中,用第二产业的理念和第三产业的思维经营第一产业,使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出占到了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2%。通过实施标准化,把一二三产业间相关联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进行有效融合,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
佛山市南海区桂花鱼示范区,以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在一套从养殖到配送等项技术规范构成的标准化体系指引下,将桂花鱼的养殖、暂养、活鱼冷链物流配送形成产业链,平均每天30多万条鲜活的桂花鱼从“南海”游向全国40多个城市,实现了南鱼北调,交易总额超过20亿元。
该示范区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已经成为现代高效农业基地,7家水产合作社已经在何氏水产的养殖户中开疆拓土,直接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物流配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业人数达3万多人,带动农业物流服务业年产值超10亿元,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通过示范区建设的引领作用,星罗棋布的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集聚效应,成为小农经济向农业产业化转型过程中的一颗颗磁石。
土地虽少收益高人多地少,一亩地怎么奔小康?这是广东省农村受土地资源限制的现状。在一亩田里耍把式,确实折腾不出小康水平。这是广东农村温饱容易致富难需要解决的问题。谁来种地,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仅靠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农民很难奔小康。从化市土地资源特殊,中低山区、丘陵盆地、冲积平原,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该市并没有大量转移出农业,而是在这“几分”地上,刨出了一个“小康市”。通过在39个村创建“一村一品”的农业种植生产村,创建的21个国家、省、市化示范区和制定的一系列农业地方标准覆盖了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业种植,全市78%的农户在32%的耕地面积上从事着农业标准化生产,带来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示范区的农产品价格一般高出非示范区的价格20%以上,有的价格已高出%,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广州从化市质监局局长孙东彦用数字阐述农业标准化取得的成效。
在增城市绿聚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示范田里,一颗颗迟菜心展示着标准化种植的绰约丰姿。该公司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链接着几百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解决剩余劳动力多人,而且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一头联系农户、一头联系市场,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多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张文彬说:“作为以示范区为依托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将农户联结到龙头企业之下,用一系列标准规范农民的农业操作过程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保证了企业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
如何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将农产品与市场营销有效联接?在罗定国家肉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浩良香料有限公司等50多家龙头企业,以示范基地为依托,采取“示范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把分散经营的10.3万农户组织和链接起来,从事肉桂标准化种植,提高了农产品经营效益,同时防止了因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保证了农民经营收入稳定性。
一批落户于示范区的生态型、休闲观光型等农业项目,使土地向示范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有序流转,形成标准化、科技化、区域化、集约化经营。
产业虽小拉力大传统上讲农业是一产,但现代农业就要“接二连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农业增长极,才能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空间,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有限的土地资源,注定了广东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就必须提高农业土地的产出率。随着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形成,催生了大批以示范区为依托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省在示范区带动下,围绕示范区建立“公司+基地+科技+标准+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催生了多家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科技水平高的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推进了全省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使大批农民放下锄头,迈入了第二、第三产业,就业超过万人,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揭阳市在67个国家、省、市级示范区带动下,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化来抓,按照标准化要求,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再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依托,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农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产业优势和发展。围绕示范区建立“公司+基地+科技+标准+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带动了多家农业企业,解决了35.6万农民的就业,不仅使大批农民放下锄头,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且使第一产业迈入了第二、第三产业,推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就是让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让农民能赚到生产、加工、销售3个环节的钱。
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打破地域、部门、所有制界线的外向型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大力推进水产品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标准化管理和出口标准规范,以“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养殖户共建的多公顷的对虾等水产养殖场,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实施综合标准化管理。
在质检部门的指导下,国联水产的虾种苗场、养殖场、加工厂均通过由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制定的全球最严谨的《水产养殖规范》和美国养殖认证委员会认证,为多养殖户屏蔽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批水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出口创汇额居广东省水产行业第一位。在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下,对虾养殖单产增加20~30公斤,直接解决农民工就业多人,促进了养殖业增效、养殖户增收。将农业生产同旅游观光相结合,实现第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拓展产业链和提高价值链。广东梅县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雁南飞公司)通过国家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在茶叶标准化种植发展壮大的同时,用标准接二产,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用标准连三产,推动了特色旅游产业延伸,不仅用标准化培育了农业增长极,而且也带动了现代农业的“接二连三”发展。
年,随着国家把雁南飞公司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级“三高”示范区,标准化的种植水平又有了大的提升。茶叶产量比示范区建成前,单产增长了10%,年平均收入每人增长了多元。为将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年2月,雁南飞公司承担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先进标准体系试点建设项目,通过标准化手段,利用景区现代农业和林业、园林绿化等特色建设,提升了高端生态休闲旅游的管理理念。当年,景区共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总收入超过一亿元,同比试点前增长12%,每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创收入多万元,员工人均创收20万元。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广东形成了省有示范市、市有示范县、县有示范镇、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产品的一级带一级,以一种或一类优势农产品建立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在示范区的引领下,广东农业“接二连三”的延伸格局,整合了农业、工业、文化、旅游、生态等相关资源,一些地方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逐步融为一体,带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本期主编/彭燮小编/张文礼、安琪制图/安琪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