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年前,这一片蔬菜大棚还处于半废弃状态,农业的出路在何方一直叩问着农业人的初心。如今,这片土地又恢复了生机,数九寒冬,棚外尚未融化的积雪被踩的咯吱咯吱的响,棚内绿意盎然,蜜蜂飞舞在花朵之间嗡嗡的授粉忙,这里便是北京市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建立的全程标准化基地——天意生态有机园。经过五年的努力,天意生态有机园已逐步建成集有机蔬菜产地环境、品种引进、投入品管理、育苗管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产品自检到追溯管理为一体的全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这在业内被称为“全程标准化”管控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使得园区蔬菜产品产量、质量、品质及生产效益逐年稳步提升,小白菜,油菜,蒿子杆,菠菜等叶菜,病虫害发生率降低90%以上。此外,根茎类蔬菜病虫害发生率降低50%,果菜类番茄降低90%以上,*瓜,辣椒,茄子降低30%。年疫情肆虐,园区克服人手不足、防疫任务艰巨等困难,确保个大棚,26个蔬菜品种的有序生产,年产有机净菜吨,在满足北京市民消费,稳定市场供应方面体现了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京郊有机农业生产、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管控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先后被评为“北京农业好基地”、“北京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信息化试点园区”,现正在开展“国家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这得益于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及整体水平的提升。对于北京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来说,“十三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处的统筹下,市农优站以高标准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强化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建设、强化农业优质品牌建设,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注入了强有力的“标准化”力量。截至年9月底,全市已有家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标准化备案,已有家备案基地被评定为市“优级”标准化基地,成为北京市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主力*。在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强化顶层设计,筑牢了质量兴农的发展根基“十三五”期间,对标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全面调研农业标准、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围绕产业特色,突出安全保障、品质提升、绿色发展主题,加大标准引领,逐步启动了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及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奠定了质量兴农的发展根基。一是北京农业农村标准体系框架已经构建。标准决定质量,坚持以高标准助力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对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标准化发展需求,梳理国家标准项,行业标准项,地方标准项,团体标准项,初步构建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北京市农业农村标准体系框架”,确立了农业标准化发展方向。二是北京农业农村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依托已构建的标准体系框架,制修订农业标准81项,复审已实施农业标准项,并对61项农业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截至年底,全市现行有效农业地方标准项,覆盖全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管理已有标可依,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支撑作用更加有力。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宣标贯标试点建设,强化了绿色兴农的技术支撑“十三五”期间,以创建“国家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为契机,以“产品”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加大宣标贯标力度,强化“全程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增强了绿色兴农的技术支撑力。一是宣标贯标,让农业标准在农业生产中落地生根。“农标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