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农业政策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
TUhjnbcbe - 2021/7/3 23:03:00
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策措施发布,涉及现代种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农产品初加工税收减免、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共69项强农惠农富农*策措施。近日,在农业农村部*策与改革司指导下,中国农村杂志社编辑出版了《农民文摘·强农富农惠农*策专刊》,宣传解读年三农*策。该专刊刊登了农业农村部*策与改革司整理的69项“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策措施”。全文如下: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策措施

农业支持保护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策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其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覆盖2.2亿农户。补贴依据可以是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确权耕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具体依据哪一种类型面积或哪几种类型面积,由省级人民*府结合本地实际自定;补贴标准由地方根据补贴资金总量和确定的补贴依据综合测算确定。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措施,这部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策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年以来,国家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各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中央明确,到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年机构改革后,通过中央财*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两个渠道共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项目实施区域为全国范围内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条件的耕地,优先在“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安排干部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投入能力强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按照《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执行,要求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农田输配电设备、防护林网等建设。3.农机购置补贴*策年起,中央财*安排专项资金,在全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策。截至年底,中央财*累计投入亿元,扶持多万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具多万台(套)。其中,*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累计投入亿元,扶持万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具万台(套),大幅提升了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指出要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策,最大限度发挥*策效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年农机购置补贴*策继续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范围内实行,补贴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施方式为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补贴额依据同档产品上年市场销售均价测算,一般机具测算比例不超过30%,中央财*资金单机补贴限额不超过5万元。补贴范围确定上,优先保障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以及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发展所需机具的补贴需要。补贴受益信息和资金使用进度实时公开,可登录各省(区、市)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查询。各地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办理服务系统和补贴申请手机APP实行常年开放,农民购机后可随时申请补贴,也可去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现场录入。补贴申请受理和资金兑付实行限时办理,整个周期最长不超过45个工作日。4.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策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策,加快老旧农机淘汰,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补贴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经营组织。享受报废补贴的机具为达到报废条件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机械,包括依法纳入牌证管理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水稻插秧机、机动植保机械、铡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等。拖拉机的报废补贴标准根据马力段的不同从元到元不等,联合收割机的报废补贴标准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从元到元不等。其他机械的报废补贴范围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补贴标准按不超过同类机械购机补贴额的30%确定。5.农机安全监理免费*策年,国家继续实行农机安全监理免费*策,免征拖拉机号牌费(含号牌架、固定封装置费用)、拖拉机行驶证费、拖拉机登记证费、拖拉机驾驶证费、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费等5项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收取的行*事业性收费。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争取财*预算,将农机驾驶证考试费、培训费、保险费纳入免征或财*补贴范围,鼓励免费为上道路行驶的农机具粘贴反光贴或悬挂反光警示旗。免费监理所需经费由财*部门安排。6.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策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是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重要举措。年,继续以北方旱作区为重点,在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所需资金从中央财*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有关专项资金中安排。补助标准由各地综合考虑本辖区工作基础、地理条件、技术模式、成本费用等因素确定。鼓励各地采取“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方式实施,提高补贴实施效率和质量。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深度一般要求达到或超过25厘米,作业质量应符合农业行业标准《深松机作业质量》(NY/T-)。7.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策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年原农业部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此后连续三年召开现场会推进相关工作。创建活动围绕“菜篮子”产品主产县,突出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全程监管、强化能力提升、推进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机制,引导带动各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分两批命名了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年拟再创建个县(市)。对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农业农村部将在有关项目建设、品牌打造、优质农产品宣传推介等方面予以支持。8.产粮(油)大县奖励*策产粮(油)大县奖励*策主要是为了调动地方*府抓好粮食、油料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产粮(油)大县财*困难,促进粮食、油料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常规产粮大县入围条件为:近五年平均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且商品量大于万斤;或者在主产区产量或商品量列前15位,非主产区列前5位的县级行*单位。在此基础上,近五年平均粮食产量或者商品量分别位于全国前名的县为超级产粮大县,在获得常规产粮大县奖励的基础上,再获得超级产粮大县奖励。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产油大县奖励入围条件由省级人民*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入围县(市)享受的奖励资金不低于万元,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特别是用于支持油料收购、加工等方面支出。9.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策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策主要是为了调动地方*府发展生猪(牛羊)养殖积极性,促进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市场供应。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包括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三个部分。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分配因素包括过去三年年均生猪(牛羊)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因素权重分别为50%、25%、25%,奖励资金对生猪调出大县前名、牛羊调出大县前名给予支持。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支持范围包括:生猪(牛羊)生产环节的圈舍改造、良种引进、污粪处理、防疫、保险、牛羊饲草料基地建设,以及流通加工环节的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支出。省级统筹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切块到省(区、市),分配因素包括各省(区、市)生猪(牛羊)生产量、消费量等。统筹奖励资金由省级人民*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省(区、市)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10.稳定生猪生产*策完善畜禽养殖设施用地*策。畜禽养殖设施用地包括养殖生产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用地等。畜禽养殖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落实占补平衡。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各类设施农业用地规模由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生产规模和建设标准合理确定。设施农业用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经营者向乡镇*府备案,乡镇*府定期汇总情况后汇交至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涉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须经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动工建设。对年出栏0头及以上的生猪养殖项目,探索开展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前,将签署的告知承诺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等要件报送环评审批部门,环评审批部门在收到告知承诺书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等要件后,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试点时间至年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具备生猪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的所有适用于生猪生产的机具品目原则上全部纳入省级补贴范围。对生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应补尽补。11.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策为保护广大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年国家将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策。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格为每斤1.13元,比年提高1分钱。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斤1.22元、1.28元、1.3元,早籼稻、中晚籼稻均比上年提高1分钱,粳稻价格保持与上年不变。国家将继续对有关稻谷主产省份给予适当补贴支持。12.东北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策年,国家取消东北三省一区玉米临储*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策,中央财*将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府统筹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玉米实际种植者。年,国家将东北三省一区大豆目标价格*策调整为生产者补贴*策,统筹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年,国家将继续在东北三省一区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13.*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策从年开始,国家在*实行为期3年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每年的目标价格水平按照“成本+基本收益”的方法调整确定。自年起,在*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目标价格三年一定,-年价格水平为每吨元。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部印发《关于完善棉花目标价格*策的通知》,保持*策框架总体稳定,保持支持力度总体不减,保障棉农收益稳定,实现*策常态化、长效化。从年起,*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元,同步建立定期评估机制,每三年评估一次,根据评估结果视情况调整目标价格水平。14.动物防疫补助*策年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助*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强制免疫补助*策。国家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布病、包虫病等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免疫范围为全国,布病免疫范围为一类地区省份,包虫病免疫范围为重疫区省份。中央财*强制免疫补助可用于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驱虫药物)采购、储存、注射(投喂)及免疫效果监测评价、人员防护等相关防控工作,以及对实施和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等予以补助。中央财*强制免疫补助规模切块下达各省级财*部门,各省(区、市)应根据疫苗实际招标价格、需求数量、*府购买服务数量及动物防疫工作等需求,结合中央财*安排的补助资金,据实安排省级财*补助资金。为进一步明确畜禽养殖经营者的强制免疫主体责任,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实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直补。开展“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可自行选择购买国家批准的强免疫苗,地方财*部门根据兽医部门提供的养殖场(户)实际免疫数量和免疫效果,对按照规定进行免疫的养殖场(户)安排补助经费。自主采购疫苗的养殖者应当做到采购有记录、免疫可核查、效果可评价,具体条件及管理办法由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对目前暂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继续实施省级疫苗集中招标采购。各地在完成强制免疫任务的前提下,可统筹用于动物疫病净化工作。二是动物疫病强制扑杀补助*策。国家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过程中,对被强制扑杀动物的所有者给予一定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和地方财*按比例承担,半年结算一次。目前,纳入中央财*补助范围的强制扑杀疫病种类包括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布病、结核病、包虫病、马鼻疽和马传贫。补助平均测算标准为禽15元/羽,猪元/头(因非洲猪瘟扑杀生猪补助标准为元/头),奶牛元/头,肉牛元/头,羊元/只,马元/匹,其他畜禽补助测算标准参照执行。各省(区、市)可根据畜禽大小、品种等因素细化补助测算标准。三是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策。中央财*综合生猪养殖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量和专业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量等因素,测算各省(区、市)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包干下达各省级财*部门,主要用于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支出。各省(区、市)细化确定补助标准,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对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的实施者予以补助。此外,年起,中央财*用于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资金已并入中央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费用由地方财*予以补贴,补贴标准由地方畜牧兽医部门会商财*部门确定。15.农业保险支持*策目前,中央财*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森林等3大类,覆盖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天然橡胶、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等品种。地方财*支持开展的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超过个。年,财*部出台《中央财*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策作出规定:种植业在省级财*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对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分别补贴40%和35%;养殖业在地方财*至少补贴30%的基础上,中央财*对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分别补贴50%和40%;公益林在地方财*至少补贴40%的基础上,中央财*补贴50%;商品林在省级财*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补贴30%;对藏区品种(含青稞、牦牛、藏系羊)、天然橡胶在省级财*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补贴40%。在上述补贴*策基础上,中央财*对产粮大县水稻、玉米、小麦等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年提高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中央财*对中西部、东部的补贴比例由之前的40%、35%逐步提高到47.5%、42.5%。二是年财*部会同原农业部、原保监会,选择13个粮食主产省的个产粮大县,在三大主粮基本保障金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的基础上,开发面向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的专属大灾保险产品,保障水平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地租”。年,进一步将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实施区域扩大到13个粮食主产省的个产粮大县。三是年财*部会同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在内蒙古、辽宁等6个省(自治区)各选择4个产粮大县,面向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四是年财*部会同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联合下发通知,明确对农户、种子生产合作社和种子企业等开展的符合规定的水稻、玉米、小麦制种,投保农业保险应缴纳的保费纳入中央财*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目录。五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体系,助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年中央财*出台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策,在内蒙古、海南、甘肃等10个省(区)开展试点,各试点省(区)申请奖补的保险标的或保险产品不超过两种。年,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地区从上年的10个省份扩大至20个,每个试点省份的试点保险标的或保险产品由不超过两种增加至三种。年,将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范围,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推动更好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16.财*支持建立完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策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主要由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和市县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组成。在上下关系上,省级和市县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直接开展担保业务,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主要为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等服务。在运作方式上,全国各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财*资金主要通过资本金注入、担保费补助、业务奖补等形式予以支持。在业务范围上,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必须专注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专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得开展任何非农担保业务。同时,对省级农担公司*策性业务实行“双控”标准:要求服务范围限定为农业生产及其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服务对象聚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单户在保余额控制在10~万之间(适合大规模农机作业的地区最高不超过万元),符合“双控”标准的担保额不得低于总担保额的70%。年,财*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指导开展“双控”业务规模确认,降低担保费率至0.8%以下,脱贫地区为0.5%以下。修订印发农业担保绩效评价评分指引,将评价结果与“一奖一补”*策挂钩。目前,除西藏、上海和深圳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已完成组建,并通过分公司、办事处等向基层延伸服务,加快推动担保业务开展。截至年末,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保余额突破2亿元,在保项目超过75万个,对资本金放大倍数达到3.4倍。年,按照中央的要求,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充分发挥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发展的支撑作用。17.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策年,国家把种业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和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攻方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需要,遵循种业创新发展规律,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打好种业翻身仗要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入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全面完成内蒙古等9省(区)和*生产建设兵团普查与征集,完成四川等17省(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加快推进新收集资源的鉴定评价和整理入库等工作。启动实施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加快完成全国畜禽遗传资源面上调查以及青藏高原区域5省(区)及*部分地州县重点调查。完成国家级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采集,支持畜禽遗传资源活体和遗传材料保种工作,扶持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库)开展猪、牛、羊、家禽、蜜蜂等地方品种保护利用,带动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畜牧业。二是扎实推进国家种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推动配套服务区和高标准农田等*策项目落实,统筹谋划重大项目、重大*策,做好后续项目储备。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支持建设一批资源保护场(区)、育种创新基地、品种测试中心、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加大制种大县奖励,优化种业基地布局,推动优势基地和优势企业结合共建,提升制种基地建设水平。三是加快绿色优质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深入开展国家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四大作物和油菜、马铃薯等11种特色作物育种联合攻关,挖掘节水、节肥、抗逆等绿色性状种质和基因资源,加快培育推广肥水高效利用、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绿色优质品种。构建展示网络,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融合、线上线下联动,加快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继续遴选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基地、站),实施畜禽核心场测定项目,加快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推进生猪、奶牛等6种畜禽育种联合攻关,系统开展引进品种的本土化选育,大力培育畜禽新品种,提升畜禽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是加大优势企业扶持力度。积极推动种业制种保险、信贷、税收支持等*策落实,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发挥*策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优化办事流程,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支持企业搭建科研平台和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科研攻关任务,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五是推进种业服务信息化。完善种业大数据平台,优化公共服务渠道,实现简单问题大数据答、复杂问题专家答,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通过扫描标签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业政策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