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证农业
核心内容:
●出发起点:现代特色农业是山西省农业发展的突破方向。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的*土高原,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省内地势复杂,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受限于自然条件,山西省农业整体规模不足且现代化水平相对薄弱。年,山西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14%,低于全国同期数据2.2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状况在省级行*区中处于相对劣势。
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同时造就了山西省独特的农业资源。山西省中部地区盛产杂粮,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北部地区牧草资源丰富,是*金优质养殖带;南部地区盛产园林果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市场。此外,山西省也是露地蔬菜及旱作蔬菜的优势产区。
在整体发展处于相对劣势,但特色资源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将着力点聚集于特色赛道是山西农业发展的唯一突破口。因此,山西省确立了以“做精杂粮、做强畜牧、做优果菜、做好药材”为主线的现代特色农业道路。
●赛道加速:依托三大省级战略,优化区域布局、强化产业集群是山西省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体系。
山西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正处于赛道加速期。当前,山西现代特色农业体系以三大省级战略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出口倒逼产业发展拉动农业转型升级。同时,为优化产业格局,山西省规划建设了“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并明确了现代特色农业六大发展区域。此外,以提升酿造等传统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着力点,省内重点打造了十大产业集群,从而推进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有机旱作作为传统技术支撑,也是山西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核心要素之一。
●途经障碍:优势产品走不出去是山西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痛点。
(1)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完善,是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终端物流网点和运输线路覆盖不足,致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存在“最初一公里”衔接不畅的问题。此外,冷链运输体系发展薄弱、物流信息化水平滞后等短板,也阻碍了山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外销变现的步伐。
(2)品牌分散、市场认知度不高是山西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外销不畅的第二大原因。以杂粮中产量最高的谷子(即小米)为例,目前山西省共申报小米地理标志18个,分属8个地级市。区域小米品牌各自为营、分散流量,致使“山西小米”品牌始终未能叫响。
(3)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不足,下游产业链延伸滞后,是山西省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第三大瓶颈。年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且贫困地区数据落差更大。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带动力不强,是农产品下游精深加工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4)资本市场介入不足,是山西省发展特色农业的第四大薄弱之处。目前,山西省农林牧渔业无上市公司或正处于上市进程中的IPO排队企业。缺乏资本力量的推动,各产业规模扩张与资源整合的进程相对滞后。
●跨越方法:打通堵点、提升变现能力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手段。
(1)完善储运能力、搭建产销桥梁,是提升特色农业资源变现能力的第一步。完善粮食储运体系,围绕鲜活农产品开展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打通从田间到餐桌路径上存在的堵点。同时,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也有助于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加大整合力度、强化营销宣传,是强化特色农产品变现的第二步。在加大整合力度方面,应着重树立区域公用品牌形象,积极推广相关Logo及标语的使用。在强化营销宣传方面,可以加大传统媒体渠道营销力度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引流购买,双管齐下,提升产品认知度与购买量。
(3)推动下游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并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加速现代特色农业转化变现的第三步。在下游精深加工领域,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可以形成对中小企业的带动力,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在促进产业融合方面,以休闲农业为媒介,可以实现果蔬变菜肴、产品变礼品、农房变景区的转化,并进一步优化山西省特色农业的产业形象。
(4)扶持龙头企业进*资本市场,是推进特色产业转化变现的第四步。为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山西省建立农业龙头企业预备上市企业库、鼓励企业进入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农业板,分层次分阶段推动龙头企业在市场内进行融资。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