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被忽略的农产品问题中行业技术环节
TUhjnbcbe - 2021/6/20 14:1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9.html

水果从种植到销售过程中会涉及诸多成本,在本文上篇中已经简单解释了物流环节所可能产生的过高成本,以及这部分成本对大部分果农所造成的压力,而这些成本压力最终都会以水果品质下降的方式反作用于整个市场。

在这一部分中将试图从行业技术环节讨论水果种植过程中的其他各类成本及其对整个产业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包括种植成本(水、电、肥料、农药、人力、果园建设)、时间成本、风险成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及研发成本(育种)。

一个困扰大量中国果农的现实问题是:在各种成本压力之下,水果的市场销售价格已经无法给农民留下多少盈利空间,不发生亏损就已经极难,基本没有余力可以负担提升产品品质所需的研发成本或技术升级成本。而对另一大批的中小果农/种植者们而言,想要种出好吃的水果这件事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这些优质水果难以获得市场认可,甚至是无法进入市场,只得优先保证销量而非质量。

对这两类果农而言,为了使自己一年的辛苦劳作可以从市场上换得足够的收益,常见的应对方式是通过一些速效操作改变水果外观来刺激销量,而往往忽略了对种植过程进行技术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配置。

在现阶段农产品利润率微薄的情况下,提升国产水果整体质量面对着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在以下这几个关键环节都需要做出相当大程度的提升和改变:1)种植技术,2)技术认知(工程思维、成本控制、风险控制),3)采摘后处理加工技术,4)市场分析能力(国产水果市场定位、市场信息传递),5)育种技术(研发成本)

1.种植技术

单纯从技术上说,种植水果的技术要求在农业各个分类里属于难度较高,也较复杂的。与其他普通农作物,例如粮食类作物相比,除了需要保证产量之外,对水果类农产品的味道与外观要求要明显更高。其次,与许多粮油类经济作物相比,果蔬类农作物的储存时间普遍较短,同时对储存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所以这也就大大增加了水果种植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植物和环境因素总量,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变化、降雨量、降雨分布、风速、土壤结构、土壤化学成分,灌溉方式,灌溉水质量,种植品种、树型训练(果树)、生长周期、病树/老树的补种或翻新、园内生态/病虫害管控、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采摘、分拣、包装/后续加工、市场定位、市场需求量、供应时间,等等。涵盖了气候、植物、土壤、灌溉、病理、市场、建设管理、财会等多个方面。

再者是水果的生产周期往往比一般农作物要更长,从栽种树苗到实现批量采摘中间常常还需要等待数年生长时间,对比可以当年栽种即可当年收获的蔬菜或粮食类作物。而且大部分水果都是一年采收一次的多年生作物,很难实现一年2-3次以上的轮耕。

更长的生产周期就使果园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会累加的更高,如果遇上灾害性天气,如花期的霜冻,或结果期的冰雹等,经常会导致全年的歉收甚至绝收,而有些严重的病虫害传染爆发更是可以在朝夕间毁掉一个地区的全部果园。经常有许多果农即使在一年风调雨顺,市场一切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抱怨,因为某一年因自然灾害所产生的亏损往往会需要数年的盈利才能弥补。

但是这些信息很少在农业的行业内外流通,许多人会认为水果以及大多数农产品都是简单浇水施肥,等待后就能获得收成,严重低估水果种植的技术难度和各种成本压力。即便在农业内部,也会有许多的种植者会在低估或根本没有考虑过真正的难度和复杂度的情况下,盲目跟风选择种植自己所并不了解的水果,一次灾害性事件或市场滞销就能导致大量果农严重亏损。

技术普及

在分析许多国产水果品质不高的原因前,先解释一下上篇结尾处曾所提到的有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操控水果的品相,短时间内提高水果的外观。但是过度依赖这些手段不仅无助于提高品质,有些还会产生反作用严重牺牲水果的味道。

如何让水果变大:

灌溉:改变水果尺寸的最常用方法,没有之一。在水果发育膨大的关键期,提供充足的水分是保证水果结出理想尺寸的最重要前提,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果农为了更进一步提升果实的尺寸和重量,直到采摘前都会持续进行过量灌溉,有些类似注水的牛肉,只是后者的过程很残忍。

持续过量灌溉最大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水分变大的果实体积会稀释内部原有风味物质的浓度,让水果吃起来味道寡淡。

梳果/梳花:另一种使水果变大的主要手段,主要通过在果树的花期或结果的早期进行梳减。以苹果为例,一个枝头通常会有四到五颗苹果同时发育,一般会在刚开始结果的时候就摘除其中的三个,仅留下1-2个集中所有水分和养分供给,使水果变大。

未梳果前的苹果,可以看到每一簇都有约5个正在发育1。

这项工作通常依靠人工或喷洒化学药剂来完成,但是人工的话成本较高(平均约12-15小时/亩)。大型果园中为了节约成本,通常都会直接喷洒化学药剂,或植物激素(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来促使部分水果自动脱落。这对于使用剂量和稀释浓度有很严格的要求,而且效果并不稳定。尤其是在使用激素类化学药剂作为梳果剂时,过量使用所可能产生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水果变得异常大。

新生枝条/新植株:许多水果的大小往往和植株本身的生长时间呈现一种反比趋势,例如在上篇中介绍的草莓。许多果树上则是新生枝条上结出的水果最大,随着结果枝逐渐变老,水果的尺寸也会变小。所以每年都要对老枝病枝进行修剪,在数年里对所有结果枝都轮替一遍,以保持水果的大小。

KGB樱桃树型的修剪方法介绍2。

上图的这棵果树选择的是一种KimGreenBush(KGB)树型(澳洲樱桃园近年来的主流树型),可以看出树干与结果枝之间的粗细有些不成比例。这就是通过修剪使所有的结果枝都保持在新生状态,持续结出最大的樱桃。

但是使用这个方法来调控水果品质对于种植者有较高的要求。

施肥:足够的营养物质是果树使果实生长膨大的必要前提。足够的土壤养分可以加快叶片的生长速度,从而刺激果树的光合作用,提升水果尺寸。但是常见的问题是过量施加单一肥料,如尿素,会导致徒长枝生长过旺,分流大量原本可用于供应水果生长的养分;同时,长期单一施肥还会使土壤的营养结构严重失衡,缺少许多必要微量元素而导致叶片不健康生长,无法有效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糖分和其他风味物质。

这是目前国内水果种植一个较大的技术考验,现有的化肥工艺依旧比较粗糙,同时肥料的价格区别也使得果农们依旧倾向于传统的速效肥,如三元肥或磷酸二氢钾等,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却很少考虑。

激素:使用微量的激素来调节水果的挂枝时长也是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除了前一段梳果剂中提到的,其他常见的还有如赤霉素,相信不少关于在水果生产中使用抗生素的报道都是因为它。但其实赤霉素本身就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天然产生的一种激素,对于促进新生枝条的延长有极重要的作用。同时很多时候也会应用微量的赤霉素来延长水果(如樱桃)的挂枝时间,这样也能让水果进一步吸收水份和养分,提升尺寸。

防开裂乳化剂:这里补充一种在国外樱桃种植中常见的操作,就是喷洒防开裂乳化剂。其原理是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不亲水的薄膜,阻断水果的呼吸作用,以此来隔绝水果内外的水分交换,可以保护樱桃不受到降雨的影响。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雨水进不来,水果内部的水分也蒸发不出去,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樱桃的尺寸,还可以延长樱桃的保存时间。

结论:许多使水果变大的操作往往无助于提升水果味道,不少甚至还会牺牲味道。

如何让水果好看:

光照:对于苹果一类的水果而言,光照会影响果皮颜色的变化。光照更充足的一面颜色也通常会更深一些。所以在很多苹果农场,往往会发现果树并不是自然生长的形状,而是被训练成各种不太自然的样子(下图是略极端的例子)。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水果能够更充分的接受阳光照射。

被训练成“丰”字形状的苹果树3

育种选种:同一种水果的不同品种之间本身就会存在颜色差异,许多人们认知中对于水果形象和颜色的固有印象其实都是长期育种选种的结果,在市场筛选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这个观念。所以品种本身的颜色并不是水果品质的保障,无论多好看的水果品种,若是种植不当依旧无法提升水果的味道。

上蜡:许多成熟的水果会在果皮表面分泌出一层天然果蜡,目的在于减缓水果内部的呼吸作用,长期下来,人们早已习惯性地觉得光泽鲜艳的水果就是新鲜的。

实际上许多水果在采摘后往往会先经过一遍清洗消*,这个过程中会同时洗去相当一部分的天然果蜡,颜色也黯淡不少。所以许多国家都允许给水果事后再上一层蜡,主要以蜂蜡、虫胶、棕榈蜡等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为主。上蜡之后的水果颜色更鲜艳,也可以储存更长时间,但有些水果依赖呼吸作用来使内部的继续成熟的过程也会被同时阻断了,这就产生了另一个副作用,就是水果看似光鲜亮丽,但内部实则寡淡无味。

提前采摘: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许多水果在刚熟时达到颜值巅峰,但论味道,其实是过熟一点,黯淡一些会更好。但是无论刚熟或过熟,基本都没有办法坚持到市场上,所以就想前文说的,一般都会提前采摘,而不少水果的颜色在物流过程中也会持续变化,直到颜值达到顶峰时摆上货架。但先前也说了,这样做会极大牺牲水果的味道。

套袋:这是一种在国内普遍使用的保护水果外观的技术手段,是否会对水果的味道是否会产生影响并没有亲自实验过。但几乎可以保证,在国外这并不是保证颜值的主流方式。

结论:颜值高的水果味道不一定好

如何让水果保存时间长:

涂蜡/防水乳化剂:这两种方式前文中都提到过,都是通过阻断水果的呼吸作用来减少水分流失,减缓水果内部的氧化速度。

消*剂/熏蒸:对于跨国运输的水果而言,这一步尤其重要,许多都会在采摘后,发货前,根据目的地国家的海关要求进行消*处理或熏蒸,目的是杀灭某些特定病虫害,防止生物入侵的可能。同时还能避免在后续的运输途中因果皮上附着的真菌或细菌而导致过快霉变或腐烂。按正常操作要求,这两种消*方式是不影响使用安全的,但是会对味道产生一些影响,这一点试吃一下直接从树上新鲜摘下的就能尝出区别了。

运输时抽取乙烯:大批量运输水果,尤其是集装箱式的海运过程中,因为在密闭空间内水果产生的乙烯气体会加速水果的成熟,所以越来越多的运输集装箱内会备有乙烯抽取技术,防止箱内的乙烯含量升高,延迟水果的成熟过程,但是运输成本会更高。

结论:延长水果的保质期不会让味道变好

这里列举的都是几种最简单常见的技术手段,技术本身安全与否的关键在于其使用的计量、方式和时间,技术本身不会像许多健康谣言那般,一使用就会使人得病甚至致癌。

但也必须承认,现阶段国内不少果园的生产方式是落后的,大量果园为了追求速效而过度倚赖上述的这些操控手段,导致近十年来和水果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造成了普通消费者普遍的食品安全担忧。

而且对标进口水果的话,仅凭这些速效的技术手段远不足以种植出真正高品质的水果。大量种植者都没能理解现代农业背后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逻辑,不少人还认为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某种通用方法,真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总结:在各种市场营销的常年刺激下,普通消费者对于水果的许多判断标准已开始和真实的水果产生认知偏差。而在成本压力和缺少正确的种植技术的作用下,果农们往往不正确地使用技术手段来迎合这些消费者“需求”,但真实情况是反而大大牺牲了水果应有的品质,严重降低了消费者们的期望值。

另外,在附录中,以进口水果的“王者”樱桃(车厘子)为例,有一篇关于经营高品质果园所必须思考的技术要点的简单罗列,根据的是之前在塔斯马尼亚实际的樱桃种植经验以及与其他专家们的交流总结。因为篇幅原因不在正文中详细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简单阅读一下,对“网红水果”背后真正的技术要求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技术认知的局限性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国内的果蔬种植业发展受到工业化的影响很大,从积极的角度看,因为农机以及各类化肥农药的投入使用,快速实现了极大的增产,大大缓解了国内粮食安全问题,也丰富了百姓日常的餐桌。但是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农业也正在成为一个不断引发社会舆论的大问题,许多人都表示近些年来果蔬类农产品的味道都大不如从前,除了前文提到的各种短期操作,以及上篇中提到的物流销售成本外,这里也想讨论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更深层的系统原因。(这里只能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先从行业的技术认知角度先做一些尝试分析)

首先需要提出的一点是,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更类似于制造型工业,这一点在看到西方大型农业的集约化机械生产以及采收后的加工运输流水线时就显得愈发明显。但奇怪的是为何中国工业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飞速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奇迹,而我们的农业(果业)却成了很多时候市场上拿不出手的家丑。

一个公认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水果生产的几乎所有环节都还没有标准化。虽然许多人会说这是因为人口太多,地太少,也有人说种地太难太累,赚不到钱,所以留下来能种地的都是没文化的老人,想要标准化不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声音说存在*策不到位等等。但是这些原因从表面上看同样也出现在了工业上,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也一直都留给人们工资低,而且又苦又累的印象,为何一个在持续进步,另一个几乎在原地踏步呢?

个人认为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逻辑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简单工业化的误导。但是强调重点不在于工业化,而在于“简单”。

现代工业和亚洲农业各自的生产场景差别巨大,所以不能简单照搬工业生产中的效率思维和成本控制手段。其中尤其是现代工业对资源定价的方式与农业有极大差异,包括果业在内,这是制约中国各类农业转型的根本因素之一。

传统农业在亚洲历史上,除了土地资源外,对其他资源定价的敏感度一直都不是很高。一个是受到技术限制,在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多少对工业制造业的需求。另一个是人口压力虽然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压力,但同时也几乎将劳动力成本降至极低,加之千年来小农社会中农业活动的经济属性一直从属于其社会分工属性,所以资本在传统社会中的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直到现代化之前都一直较弱。

可是随着20世纪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亚洲农业也被一起卷入了资源定价的商业逻辑中,被迫强化了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属性,也成为了一种一切从价格要素出发的生产行为。

但是对于农业中所涉及的价格要素的定价标准在东西方却存在巨大差异。西方,尤其是殖民地国家的大田农业,其资源定价方式和其工业一脉相承,农业几乎可以看成工业的简单延伸,一二产业之间有着良好的连贯性。但是反观国内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在按照西方发展出的资源定价模式中,中国工业很容易地同时形成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化优势,但是整个中国农业却极难匹敌西方殖民国家所具备的土地优势。

这就使同样的定价规则在不同产业间会造成不同的成本结构,并产生不同的技术需求,决定了后续技术发展路线。所以试图解释中国现代农业的一些奇怪现状就需要先理解以下几方面的成本结构,然后才能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成本一、人口数量决定的劳动力成本

直到改革开放前,土地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市场是计划经济市场,一二产业之间在严格的宏观调控下是可以维持一种平衡关系,资源流转是有控制的。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前后开始的地方土地财*制度,使土地开始可以被定价,并且其价格一日千里。在当时劳动力价格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这就使第一第二产业之间原有的平衡被瞬间打破,工业因其生产周期短,土地附加值的增长率远大于农业,从而吸引了各种社会资本涌向工业发展,二者从那时起的发展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工业背靠人口优势,前期有着劳动力成本优势,后期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红利,使工业发展顺利渡过各个转型期直至今天。而农业却一直受到人口的制约,过小的人均可耕地面积以及极不利于农业的市场定价体系使农业人口的平均劳动回报率远低于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过低的劳动回报率使得前数十年的时间里大量农业人口在单向流失,或进入城市,或放弃务农。

另一方面,这还大大提高了农业获取优质劳动力的成本。因为产业资本的结构型调整同时带动的是海量的优质劳动力资源配置,这使得制造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仅享受了最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还从乡村社会中吸收了几乎全部的素质劳动力资源,大量的优秀人才都拼命走出乡村,虽然这极大加快了国家建设速度,但是也加快了城乡撕裂的速度,使得各种集中在二三产业中的社会资本都无法或不愿下降到农村。

成本二、永远都不受资本欢迎的时间成本

大部分资本都有着流动性、集中性和时间性特点,并且流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两者。所以,除了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外,资本不偏好农业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农业特有的刚性时间成本。

农业,尤其是水果种植业,整个生产周期都是刚性的,且远比大部分普通工业的生产周期要长的多。工业受季节时间的限制很小,除技术开发过程外,其余生产环节的时间成本都较小。而几乎所有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就是季节,有极强的时间性,大量水果一年只能采收一次。同时前期建设的时间成本也很大,以樱桃园举例,一个高品质樱桃园从筹建,到果树可以稳定产出,实现盈利前,一般都需要4-5年的时间。

考虑到日益上涨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加上被物流极大稀释了的利润率,如果资本选择投资农业,那么不难想象如果不对农村做大刀阔斧的改造则几乎不可能获得能让投资方满意的回报率。

所以,土地价格飙升、劳动力流失严重、不受资本偏好,在这样的限定条件下,农业仅凭自身力量实在很难在既有框架里找到突破口。

成本三、雪上加霜的环境成本

工业生产虽然会制造大量的环境负外部性,但是其本身对环境外部性的敏感度其实是偏低的。而作为环境负外部性的最大承担者——农业,可以说环境问题会影响到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而且讽刺的是,中国农业同时也是环境负外部性的最大制造者之一。

环境问题对农业最直接的负面作用就是会使同等品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这里从土壤、水和生态这三个方面简单说明一下。

土壤:几乎所有的土壤问题都会以某种形式导致植物的生长问题,然后增加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肥料投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但是真实情况往往农民们在缺少科学认知的技术上胡乱使用化肥,恶化原有的土壤问题,同时产出却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并且长期下来还会累积形成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重金属污染,(主要原因就是长期、过量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劣质化肥)会导致大面积土地退化,失去原有生产功能。

水:水资源的环境问题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土壤功能退化问题,包括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壤结构变化、化学性质变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方式除了和应对土壤污染一样的投入增加外,还包括了增加了水泵等灌溉系统的硬件损耗以及运行时所产生的能源消耗成本(电费、柴油费或太阳能建设成本)。

生态:生态不仅包括在地面以上可以日常观察到的部分,还包括土壤内部生态,两者都以极其复杂、动态关联的方式维系着可以使作物正常生长的自然条件。但是在生态系统严重被破坏的环境中,失衡的生物群落往往就会导致病虫害的频发,极大增加了种植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会增加种植成本,同时愈加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大大影响了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信任度,也使市场风险大幅累加。

这也涉及到另一个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各自生产系统的极限所在是不同的。工业生产中的许多技术环节可以拆分,然后以线性方式去理解之间的关系,其工程极限往往就是物理极限。但是对于农业而言,各要素(大气、水、土壤、生态)之间的复杂性其实远超过一般工业,而且其生产极限就是当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

所以现实问题就是许多农业从业者都没有意识到线性理解在农业中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也更难拥有准确的环境容量意识,这就使许多生产行为都不受控地突破了生产地的环境极限,产生大量环境负外部性,并以环境成本的形式被不断内化成为额外的生产成本。

今天中国农业需要面对处理的环境负外部性已经成为了一头所有人都能看见的巨型“灰犀牛”,但是在改变现有对农业生产的认知观念前,这头犀牛还会继续对农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横冲直撞式的袭击。

成本四:难以承受的技术升级成本

在上述各种限制条件下,农业生产变得极难通过累积生产盈余去承担技术升级所需的成本,但是对许多处于困境中的果农而言,又亟需通过技术升级来摆脱现有的困境。这看似是一个死循环,但解决这个技术升级问题的最大关键是要能意识到,农业生产中技术升级所实现的最重要功能是:降低不确定性的转化成本。

处理不确定性这个问题是工业和农业之间另一个巨大的区别。工业制造是一个建立在确定性之上的产业,所有的生产要求都可以被转化成各种参数,并在生产环节之间实现准确对接。所以整个工业体系都在尽力降低各种不确定性,为单一的生产线提供大量的技术正外部性。

而农业本质上是建立在不确定性之上的产业,是将自然界的不确定性转变为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确定性食物资源的第一产业,这也就意味着农业生产所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同时也是农业标准化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生产过程中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整个农业系统一直以来都只能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去尽可能帮助降低不确定性(如测绘地质土壤地图、发布天气预报、环境监测数据等),但是具体农场的小范围空间内,依旧需要靠农民自身去理解这些不确定的环境变量。

另一个不确定性,就是因人的判断或操作而引入的不确定性。虽然人脑在处理复杂问题上目前还远优于计算机,但是通过人的主观认识来对环境变量做出判断依旧会产生极大的误差范围,同时人工操作也极难长时间的保持统一标准。所以现代农业实现消除这方面不确定性的途径就是通过设施化、自动化技术来减少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角色比重。

所以管理一个农场其实就是在管理一个复杂动态变化的系统,那么实现最大盈利的过程就是对这个系统持续求最优解的过程。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就是能够尽可能多的准确量化这个系统中的变量及其变化区间,这也是提升生产效率和根本逻辑。

这也说明现代农业在技术上的两条发展路线其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一致的。依赖大型机械的集约化大田农业是通过大规模的环境改造来统一环境,从而降低环境变量的量化难度和人工成本。而大量使用自动化系统的设施农业则是通过环境隔离的方式将变量分离出来进行单项管理,也降低了变量的量化难度和土地成本。这两条发展路线基本是西方水果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方式。

这对于农产品进入市场后也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是提高整体产品质量,稳定消费体验的最重要前提,在生产过程中过多引入主观变量以及环境变量就难免使最终的产品质量变得参差不齐,大大降低了在市场上的议价空间。

其二、消除不确定性也就是消除风险,降低风险成本。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升和生产周期的延长,其所需要面对的各种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也会不断累积。而农业常常需要面对的是未知来源的和无法追责的风险,所以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或者大规模滞销,先前所提到的各种成本都会转变为没有任何控制的风险成本,成为了压垮大量农民的第一原因。

总结:突然变贵的土地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劳动力成本、解决不了的时间成本、支付不起的技术成本、没有意识去控制的风险成本,这种种成本累加在一起,“搞农业不挣钱”这句话似乎非常情有可原。

数字化农业的前哨战——引入工程思维

其实当许多人在农业生产中接受工业生产的要素定价方式和生产逻辑时,有一项重要的能力却并没有被重视,那就是工程思维。

信息化的工业3.0发展至今,正在没有任何停留的向智能化的4.0方向飞速前进,所以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世界不会像过去那样,留给农民们大量的时间去慢慢堆叠出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尤其是水果业生产方式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会是大势所趋,而且这些转变很有可能会在工业的裹挟下同步实现,而非延时性地分布进行。这样一种剧烈的产业转型对从业者带去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适应难度,更包括思想观念上的。所以不断有人发问中国未来的地谁种,这里我要补上一问,未来中国的地怎么种?

对于现阶段大量的国内果农而言,想实现观念上一蹴而就的转变是不可能的。但是对所有的从业者而言,都必须开始由浅入深地从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引入工程思维。结合水果种植的特点,这里主要会讨论工程思维的两个具体方面:系统思维和量级思维。

系统思维

虽然这些年来许多国内的农业生产都开始学习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和设备,但是在与许多从业者的交流中我意识到其中的许多人都将这些技术简单看作是单一环节的生产效率提升,而且,这些效率的提升往往还会让种植者们忽视了果园存在的其他问题。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的果农在物流环节遇到问题时,都倾向于直接在前一环节通过“技术”直接解决,就像前文介绍的,水果不够大,就多灌溉;甚至用点激素,水果太软运输损耗大,就提前采摘;水果不好看,那就上蜡或者套纸袋;水果不够甜……只能说我还不知道有哪一种速效手段是合法的。

在果园中,每一个作物以及环境因素都会涉及实际操作的调整,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时刻处在动态平衡中,并且在每个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供需要求,也就是不同的管理重点。所以保证最终市场收益这件事所要求的绝非只有在最后环节才做出的应急改变。

这也就要求果园的实际管理者需要具备系统思维,不断思考如何通过最小的成本,获得品质稳定的、利润最大化的产出,并且从长期上需要能够确保不断实现技术升级的动力和经济能力。

对于欠缺技术的果农而言,通过系统思维可以更快建立起对整个果园内各种动态关系的全局性理解,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操作。而对于受成本所困扰的果农而言,也可以帮助他们区分技术管控和成本管控。如果通过系统思维,将生产过程中全部有关的成本都联系起来,就有可能寻找出现有生产方式下的最低生产总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可以考虑在余力内是否存在投资技术升级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以我正在从事的澳洲蔗糖种植业的灌溉服务来说,通常直觉反应会认为一个蔗农单位亩产收益的主要取决于其甘蔗产量和甘蔗内的含糖量。但事实是对一片灌溉甘蔗田(通过水泵抽水而非雨水灌溉)来说,在正常年份里,最大的成本开支其实是电费。许多蔗农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土壤营养分析上,虽然经常会抱怨电力公司的“贪婪”,但却很少会意识到,因为灌溉系统的不合理设计,或是灌溉设备的严重老化而额外支付的电费往往可以数倍抵消因为优化耕作方法而带来的增产收益。

在参与过的一个极端案例中,一台工况极差的水泵,其运行成本是正常情况的5倍以上(一年电费合约6万元人民币以上),加上不熟悉不同电费规则之间的差价,他们每年还需要最低收费基础上额外多支付40%以上的电费,也就是说这位农民每年需要为这台水泵多支付近4万5千元的电力成本。

同样的问题可以发生在所有农场的日常管理运行中。系统思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拓宽对于整个生产系统的理解,将更多环节及其成本都关联起来,将许多原本被直觉或常识排除在外的可能因素整合起来,这些被错失的因素很多时候就正扮演着“木桶原理”中最短的那块板。

量级思维

第一次了解到量级思维这个概念是从计算机科学家吴*老师这里,在他的课程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非常形象地解释了工作中拥有量级思维的重要性:

“一个山寨产品的产品经理,总是试图省几分钱的成本,最后让自己的东西卖不到正牌产品的一半价钱。而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懂得在细节中做1%的改进,让产品的品质高出一个数量级”。可惜这个看似愚蠢的山寨产品的产品经理,现实中成为了多少果农的真实写照…

干过农活的人都知道,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存在大量简单重复劳动,对这些环节进行些许改进就可能改变整个农场的运行效率,例如花少量的钱去做一份土壤分析和叶片营养分析的报告,而不是省钱去买最便宜劣质的化肥;花时间学习一下果树的修剪技巧,而不是在采摘前通过打药和灌溉来催大水果;甚至定期校准一下喷洒杀虫剂的喷头这类极小的操作都可以大幅提高农药的喷洒效率,不仅提高覆盖率保证喷洒效果,也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寻找需要改进的关键点需要依靠系统思维,而采取怎样的改进措施就会考验果农们的量级思维了,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需要优先投入到可以实现更大量级提升的改变上,而非集中精力试图从每棵果树上多采收十几颗劣质果子。

结论:通过系统思维去寻找制约水果品质和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量化思维去实现最大化提升品质和利润率,如果没有这两点生产思维上的改变,国产水果想要摆脱目前所面对的诸多成本困境,只能说希望很渺茫了。

3.采摘后加工处理环节

采摘后的加工处理环节可以同时看成种植环节的延续,以及物流环节的开始。目前采摘后的加工处理环节主要受到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制约。

技术制约方面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大量的采摘以及后续分拣都还主要依赖人工,虽然有不少农资企业开始购入水果分拣机,试图慢慢建立起产品分级的流水线和标准,但是从行业整体而言,操作的标准流程和产品标准依旧是缺失的,这点十分不利于提高水果类农产品的品控。

技术方面还有一点就是后期处理环境也无法有效保障水果品质。水果的贮存时间从采摘下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计算,想要保证水果在市场流通时的品质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市场,或者立刻进入有效的恒温控湿贮存环境。但是绝大多数的手续处理场景都是连续数日在常温条件下,这点会极大影响水果的贮存时长,也更进一步加重了在非冷链物流过程中产生损耗的可能性。

造成这些情况的更深层原因其实依旧是先前所讨论的对技术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由其所产生的成本困境,农民们很难意识到这个采摘后环节对整体销售的重要性,即使意识到了,中小果农们也都很难负担得起购置一整套分级分拣的流水线设备。

除了技术制约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市场制约,网络上对中国水果产业的分析经常会出现这段话:

“另一方面,据相关统计,我国用于精深加工的水果不足10%,目前国内人均果汁消费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发达国家的1/40,具有极大的消费增长空间。4”

我并没有找到这个“相关统计”的出处,但是相信这个现状确实存在。在国内,水果的最主要消费形式就是直接食用,如果统计属实,那么一个2.5万亿元体量(年数据)的消费市场中就有90%是新鲜水果的直接交易,比较单一,缺少对于水果次级加工品(如果酱、果汁、果干等等)的市场需求,这不仅使得相当数量的水果农产品失去了继续产生附加值的机会,同时也加重了果农们在缺少分拣贮存技术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水果的压力,变相加重了物流和市场上的水果损耗。

结论:作为种植生产和物流销售的中间关键环节,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导致解决前后两个环节中的各类痛点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还在这个环节中结合放大,注定了这些水果进入市场后的销售困境。

4.市场分析能力(国产水果市场定位、市场信息传递链)

当一个果农/种植者在没有理解种植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需要十分谨慎对待的成本结构前就冒然进入行业之中,那么他很快就会发现,想实现保本经营就已是千辛万苦,若要实现长期盈利更是如同白日做梦。所以许多果农都因为各种成本压力和技术限制,逐渐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境地,就是主动或被动地牺牲质量追求产量。

曾经有机会拜访陕西的一个大型樱桃农场,但是很惊讶的看到所有樱桃在完全成熟前近20天就已经全部采摘结束了,那些招待我们的樱桃基本没有什么味道。我问过农场的老板,为何不让樱桃在树上多待几天?那样水果的质量会有极大的改善。但是对方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那位老板说,这样就会遇上山东樱桃的上市时间,我们需要避开他们。当时我有些错愕,但是随着我对国内水果种植技术的局限性和水果市场的了解加深后,我开始有些能够理解这位老板的无奈。牺牲部分品质背后除了因为技术水平不够外,还为了避免一个前文中数次提到的市场原因,就是滞销。

滞销

水果滞销是影响果农收益最大的市场问题之一,导致这类市场问题的背后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其实依旧是由于大量果农/种植者的技术认知不足,往往获得一些有关进口水果的市场信息后(什么水果卖的贵卖的火),盲目地跟风种植,但这必然会导致其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不仅不知道这些水果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价值所在,也往往很难掌握全部的种植要点。

于是就大量果农就成为上文中出现过的“山寨产品经理”,不仅不知道要如何提升品质,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在许多关键技术环节做出完全错误的操作,是的最终收成的水果品质与真正市场热门的进口水果相去甚远,经常卖不到正品的一半价钱。

许多果农口中常说“这几年不好卖了”,“今年卖不动了”,认为是市场变化太快,消费者口味刁,说不欢迎就不欢迎了。果农们经常憨憨地认为自己种的虽然和进口的不是一样好,但不就是吃个水果,卖的便宜一点不也一样是吃么。但很可惜,这些果农们很难理解真实市场其实会用很不一样的方式去看待同一种水果,虽然号称是同一品种,但是低品质、大供应量的水果其实会极大搅乱市场信息的制定规则。

首先是供需关系,果农们最初所接触到的市场信息是那些热门的进口水果种类在原有品质的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供需关系以及成交价格,让人心动的成交价背后其实是有着各种附加值的存在。

但是在出现大量山寨低品质的水果进入市场后,一开始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加之许多商家的刻意隐瞒,消费者会以一定的惯性继续以原有的价格购买,甚至在看到价格下跌后出现了新的购买欲望,其实只是一个以信息传递的时间差骗取附加值的过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上大量同质产品的涌现,消费者们开始意识到同一品种的水果开始出现品质的明显变化时,这些国产的山寨水果品种就很难再分享原本属于进口水果的那些附加值了。因为这相同的品种在市场上已经成为了两个品类的商品,同时市场也开始根据该品种的产地分化。

进口水果在供应量不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基本会继续维持原有的价格水平,而国产的山寨水果在这个市场分化的过程中附加值被重新清零,重新划入了国产水果的完全竞争市场,同时该品种水果的市场信息也就会被重新制定。

之后是信息传递,市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个不同方向。消费者对新制定的市场信息反应是迅速的,且不存在商品之间转换成本。而另一个方向上,这一市场信息不仅传递速度慢,而且往往是通过残忍的价格变化来传递的。当某品种水果在上市期出现大量同质产品涌入其实已分化了的市场后,采购价会按照低附加值的国内市场定价,而非高附加值的进口市场定价。一旦市场反应低迷,销售门店水果摊位就会进一步降价,导致销售地的批发商在一两天后开始停止原采购价格,然后采购地的批发商则再次压价,直到最后采购地的采购价连物流费用都承担不起,这时就出现了滞销,也就是: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由于冗长的供应链导致市场信息向果农传递是有延迟的,远远慢过信息在市场上发生的速度,所以对于果农们而言,接收到已经变化发酵了一段时间的市场反应时感觉更像是一种突然的变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了,只知道今年自己种的水果没人要,卖不出去,换不回钱了。

更严重的是,越是小型的果农,接收信息的速度就越慢,其所需要承担的经济损失也就越重。每一次直销都会更打击中小果园的种植者,使市场风险成为了另一个可能让农业生产血本无归的原因。

滞销对不同种植者的影响

如果跟风种植的对象是进口水果时一般受影响程度不大,正如前文中解释的,不同国家产地的水果其实会被分化成两个市场,一个市场中发生的滞销不必然会导致另一个市场的销售问题。反之,如果跟风的对象是国产的优质水果品种,那么就甚至会将原先的正品也拖下水,成为滞销的受害者,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

但是这里想多解释一下进口水果和国产水果在定价游戏中的另一个常被人忽略的诡异之处。那就是进口水果的高售价中所包含的相当比例的物流成本其实也扮演着消费者心目中品质保证的角色,即“一分价钱一分货”。因为真正使进口水果能够获得市场青睐的原因是其背后所包含的高附加值,以及进入国内市场后商家可以继续叠加的附加值空间。这种情况下刚性的物流成本就是原产地信息的保证,成为一种可以放大附加值的参数,也成为了市场进行产品信息筛选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而原本依靠本土优势可以大幅减低物流成本的国产正品水果,此时反而变得极难自证清白。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正品还是山寨次品,辨别的唯一方式是购买后的食用体验,但是在购买前,它们同时混杂存在市场之中,而且经过国内复杂冗长的供应链后,消费者们所能接收到的产品信息大都早已失真且没有保障。没有了物流成本这一有效的价格放大器后,市场就很难提供其他足够有效的信息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安全需求。

出口市场定位

下图是中国水果产量的全球占比图,多种水果都占了全世界供应量的近半壁江山,而中国很多年来也一直都是世界最大的水果出口国。但是这个“最大”完全不代表国内的水果种植问题解决了。

中国水果产量全球占比(原网站缺少年份,估测为年数据)4

根据国际果蔬报道网的统计,国产水果出口金额排名前八的果品依次为:苹果(12.5亿美元)、葡萄(9.9亿美元)、其他柑橘:(包括小蜜橘及萨摩蜜柑橘)(出口金额8.4亿美元)、梨(出口金额5.7亿美元)、桃包括油桃(出口金额2.0亿美元)、未列名鲜果(出口金额2.1亿美元)、葡萄柚包括柚(出口金额1.9亿美元)、柠檬及酸橙(出口金额1.6亿美元)。以上品类占水果出口总额约80%。

按出口金额排序,前十大出口市场依次为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香港地区、俄罗斯、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哈萨克斯坦5。

不难看出两个现实状况,1、中国水果最大的出口市场以消费能力较弱的东南亚国家为主,2、出口最多的几类水果都是温带或亚热带水果,在热带无法种植。也就是说在国内水果市场上主要的两个问题,整体品质偏低以及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在这些海外市场因为自然气候条件和购买力这两个主要限制性因素给消解了。所以早有人对中国水果的进出口现状作出了总结:“高端进口,低端出口”6。

所以“最大的水果出口国”不仅没有解决种植问题,相反,还可能是这个问题的放大器,更糟糕的是不仅放大了问题,还赚回了钱得以掩盖问题的表面。

和低端工业品大量出口所可能产生的环境代价一样,低端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同样也急剧加重了国内农业环境的生态压力。在这些出口交易额的背后我能看见被大批成本压的喘不过气的果农,与岌岌可危的农业环境资源压力。与这些年开始不断崛起,几乎战无不胜的madeinChina工业品相比,在缺少竞争者的低端海外市场实现一家独大,这个成就让我很难为中国水果感到骄傲。

总结:严苛的成本结构和不当的生产方式导致国产水果的市场定位不断畸变,虽然每一次的滞销都存在果农和市场各自对应的责任,但所以无论以哪种形式,一旦出现滞销,就会对大量中小果农们带去致命的一击。

5.育种技术(研发成本)

从市场数据看,近些年进口水果的销量逐年猛增,但是在这表面的销售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更值得整个行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忽略的农产品问题中行业技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