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推动数字化转型,两家机械设备制造央企董事
TUhjnbcbe - 2021/6/8 17:56:00
小新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决策部署,引导国有企业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加快部署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年8月21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全面部署。9月18日,国资委举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推进活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国资央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部分央企主要负责人也撰文分享谋篇布局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考。1月14日起,国资小新推出“国企数字化转型”系列报道,持续跟踪、陆续刊发相关文章。今天,小新为大家带来中国一重、国机集团两家机械设备制造央企负责人的新思考,一起来看——中国一重:数字化转型赋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数字重塑世界,数字领跑未来。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中央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指引,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而被总书记誉为“中国制造业的第一重地”的中国一重,不仅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见证并参与了我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更是始终以第一重地的使命、涅槃重生的毅力、力争一流的勇气,秉承“发展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初心和使命,开启重型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

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一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一重轧电制造厂数字化工厂样板车间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一重重要指示精神的根本要求。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一重时强调指出,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同时勉励一重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制订好发展路线图,加强*的领导,加强班子建设,改革创新、自主创新,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把我们的事业越办越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数字技术促进业务转型,也正在推动业务转型。抓住历史机遇,不负总书记重托,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中国一重更好肩负起历史重任的前提基础和责任使命。我们切实增强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推动企业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融合创新、跨界创新,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和产业体系生态化,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发挥中央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引领作用的根本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中央企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央企业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中的骨干中坚作用。今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企业家高端对话--《企业的数字化未来》网络直播中,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也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各中央企业要重视用数字技术催生企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要强化战略引领、加强顶层设计,要全社会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同时作为黑龙江省两家央企之一,中国一重将按照黑龙江省《“数字龙江”发展规划(-年)》,以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龙江”全面实施,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中国一重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根本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涌,积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是重型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传统的离散制造业存在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平衡,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阶段。而重型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因此,中国一重要做大做优做强主业,更需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着力解决好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切实推动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一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一重专项装备数字化车间中国一重的制造特点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一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拥有国际一流的铸锻钢基地。其技术优势和产品制造特点突出,但也避免不了离散型装备制造业独有的数字化、智能化瓶颈问题。炼钢、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机加、装配等生产环节大而全,零件品种多、产品结构复杂,单件小批难以组织量化作业等。这些制造特点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积极探索最佳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成为必然选择。中国一重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几年来,中国一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企业管理架构,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构建了“”“”“1+10”“双五”“双达标”等为支撑的管理体系,真正做到指标量化、责任细化、跟踪动态化、评价优化、考核刚性化。同时,我们完成了“”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目标,平台化改造、数字化车间初见成效,并按照“六统一”原则强化了信息化集团管控力,财务、营销、采购、人力资源、科研等主营业务系统全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实现了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中国一重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建设基础数字化技术平台。中国一重响应新基建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采用模块化技术建设新的数据中心,进一步提高各项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建设中国一重私有云平台,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公司核心业务稳定运行。通过与大连基地实现数据级异地容灾,保证数据安全。开展5G应用,实现5G高清视频监控、车间环境信息采集、车间试点机床联网。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应用。中国一重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构建基于两化融合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通过两化融合贯标对中国一重现状进行充分评估与诊断,进行多种形式的宣贯和推广,营造数字化转型氛围,汇聚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的数字化转型合力,务实有效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建立数据治理和信息安全体系。中国一重率先在离散型重型装备制造业建设数据标准化平台,落地工业企业数据治理和数字化创新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编制《中国一重主数据标准》等7部数据标准指南,历时10个月清洗冗余数据87万条,组建数据标准化运维团队,实现对数据的长效治理,数据质量大幅提升,形成了中国一重数据标准化体系和数据治理体系。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具备内生安全特色的立体防护体系,应用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为数字化转型筑牢新安全防线。开展业务系统平台化整合。中国一重按照“抓顶层、夯基础、强管理、促应用”的总体思路,夯实业务系统的支撑作用,对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建设敏捷化辅助决策、精益化运营管控、数字化产品开发、智能化制造执行、集成化基础应用五大平台,改造完成财务、营销、采购、物流、人力资源等19个主营业务系统,解决了“信息孤岛”“数据壁垒”“资源分散”等问题,打通业务系统底层数据,实现数据相通和资源共享,支撑集团管理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车间并发挥示范作用。中国一重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选取专项产品为试点,通过应用三维工艺设计、柔性制造、智能仓储物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集工艺优化、仓储物流智能化、生产管理透明化和精益化的数字化机加装配车间,优化设计、工艺、制造、物流、自动加工、装配、质检等整个业务流程的资源利用,生产管理及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以建设具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为目标,实现大型铸锻件冶炼装备现代化、操作自动化、工艺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以转子、轧辊等大型回转型铸锻件生产线为试点完成了数字化车间建设,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过程管控、能耗等数据采集与分析。中国一重数字化转型方向与展望*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中央企业,中国一重使命在肩、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将在装备制造与服务、新材料、*民融合、“一带一路”、地企融合、产融支持等六大板块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数据驱动中国一重实现商业模式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发展方式由自我积累向“并购+合作”转变,区域布局由国内向“国内+国际”转变,技术创新由跟随向“引领+协同”转变,企业经营由产品向“产业+生态”转变。积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一是强化*策引领和顶层设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战略思想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明确中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是国家要求也是战略机遇,明确智能制造是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明确工业互联网是支撑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顶层设计,围绕“数字一重”“智造一重”,编制“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蓝图规划,明确实施路线图、时间表,以构建企业数字时代核心竞争能力为主线,将中国一重打造成为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板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高效运作,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二是强化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组织保障是顺利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前提,要实行数字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和推进工作组,建立跨部门的数字化转型联合实施团队,探索建设数字化管控中心、大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化组织;推动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管理变革,将中国一重核心管理模式“”管理体系贯穿到数字化转型之中,在数字化项目建设与应用中实现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闭环管理,以精准、高效的组织管理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三是强化数字技术的核心引擎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正深刻地颠覆着装备制造业原有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分布和竞争格局。因此,要运用5G、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新型IT架构模式,建设敏捷高效可复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打造适应中国一重及装备制造业特点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四是强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上指出,“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能,必须高度重视、亲自研究、统筹部署。要内生动力,加快培育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要外引资源,加快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型人才引进;要健全数字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增强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人才的成就感、获得感,以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砥砺前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一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中国一重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一重重要指示精神,以“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方案”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为契机,加快推动中国一重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向“制造+服务”转变,力争早日把中国一重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机集团: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快速发展,中美科技与经贸斗争、新冠疫情流行、逆全球化等国际形势变化,使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加速推动经济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对于抢抓国际竞争优势、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破解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作为机械工业领域的“国家队”,面对世界制造业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历史性机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械工业深度融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机械工业新动能,既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紧扣主责主业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现实要求。

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理解

▲国机集团重大装备润滑安全数字化运维平台

对数字化转型的含义、与智能制造关系的认识。智能制造按演进历程和智能化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即: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其中数字化转型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其特征是大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数字化技术、数控机床等数字化装备,形成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路线是“并行推进、融合发展”,既要坚持创新引领,直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又要实事求是、因企制宜,扎扎实实完成数字化“补课”,走一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的创新之路。对世界一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发展经验的认识。德国制造业世界一流,尤其电气、汽车、精密机械、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以质量优异著称。为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德国年就提出“工业4.0计划”,其目标是实现全过程链数字化、向客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年德国开始在汽车、机械工程、金融、贸易等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不断开发数字化技术和商业模式,如机械结构的虚拟设计制造技术、数控机床的集成视觉监控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保“按时计费”的商业模式等。对国机集团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的理解。国家相关战略规划指出,发展智能制造的优先支持方向包括智能产品、智能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升级、智能制造强基及产业化、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工业智联网与智能云平台等。作为一家集科技开发、装备制造、工程承包、贸易服务、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对照业务领域、产业链和前期基础,我们认为国机集团在上述相关领域具有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优势,包括:重机、农机、纺机、通用机械等重大装备的智能化设计制造与运维服务;“工业五基”的强化,比如铸锻件/钢板(管)及焊接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铸锻焊等基础制造工艺、轴承/密封/阀门/仪器仪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的强化;“科技+金融+贸易”等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等等。

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成效

▲在设计咨询领域,国机集团中机六院依托绿色建筑信息模型化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有效解决了勘察、设计、施工、交付等不同环节衔接,实现从规划到整体交付的全过程高效服务。

提高过程协同效能,助力装备制造转型升级。通过向传统机械装备、作业流程注入新的数字化元素,提高单体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作业系统的协同工作效能,助力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例如:基于北斗技术、并搭载智能终端,研发了LX自动驾驶智能拖拉机,构建了农机装备远程监测及作业服务平台,通过统一调度和管理台LX自动驾驶农机具,服务了20万亩的甜菜种植,种植户平均增收15%,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探索车辆制造过程“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和真实生产线相互映射的数字仿真系统,满足了设计与工艺、工艺与物流等方面的协同需要,大幅度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产品质量,降低了仓储、物流成本。提高工业数据利用效能,助力科技服务创新。结合基础试验与工业现场大数据资源丰富、含金量高的特点,建立数据高效利用渠道,助力科技服务创新。例如:针对重大装备安全监测预警需求,构建了润滑安全数字化运维平台,实现了“云平台+数据资源+评价预警+工业应用”的智能运维模式,已应用于国家重大电力装备、*用装备的故障隐患辨识、风险评估与预警,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具备了每年向余家企业提供智能运维服务的能力。构建了石化装置关键承压设备与转动机械数字化运维平台,基于数十年来积累的检维修相关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危险源自动识别、风险实时评价、安全状况实时诊断等功能,正在石化、煤化工企业多套装置上进行示范应用。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能,助力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平台经济”中用户规模越大、平台价值越大、用户与平台绑定越紧密的特点,搭建资源集约利用信息平台,助力商业模式创新。例如:打造了国机云展览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线下展会,实现展商、观众从线下到线上场景无缝转换,圆满完成新产品(技术)展示、行业交流、观摩学习、*策发布、客户开发、促进成交等任务,有效提高了展览业务的影响力;打造了以“达天下”为代表的进口机电产品电商平台,通过“金融+科技+贸易+资源”的供应链服务模式,建立“客户圈、供应商圈、金融圈、物流圈”四个“生态圈”,较好地集中了行业资源、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综合服务便捷水平,助力商业价值实现。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升沟通效率和服务附加值,助力商业价值的实现。例如:在设计咨询领域,通过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有效解决了勘察、设计、施工、交付等不同环节衔接,实现从规划到整体交付的全过程高效服务;在产业集聚区管理领域,搭建了智能管理综合服务系统,从经济、环保、安全、能耗等维度,基于数字地图和BIM模型全景,可透视分析、展示数据,并进行趋势概览和关键指标预警,实现了信息驱动的精益管理。

对未来数字化转型的设想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开发建设的农机作业信息化管理云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农业全程机械化云管理服务平台。德国工业4.0计划实施经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一的企业战略、面向具体流程做适宜的系统集成、有相关的前期研究积累作为基础、灵活的工程示范。基于以上分析,对未来数字化转型有如下设想与期待。一是结合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开展重机、农机、纺机、通用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的智能升级。国机集团“十四五”规划中将重点考虑研发大马力自动驾驶拖拉机与无级变速拖拉机,超大牵伸细纱机与大容量莱赛尔纤维等智能纺织装备、纱线接头机器人,探索3D打印技术在复杂材料/复杂结构重要装备部件制造、特殊/受限空间下重要设备修复方面的示范应用。二是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联合中央企业相关转制院所、骨干企业和部分知名高校,重点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亟需的先进传感器、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尤其是人机交互式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基础工业软件,尤其是工业控制软件;数据交互通行标准等方面研究。————/END/————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责任编辑丨张丽娟执行主编丨刘海草张灏然

投稿提示

国资国企央企投稿请登录国资新闻云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动数字化转型,两家机械设备制造央企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