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牛精英讲paper
前沿观点
分享学科研究进展
独特视角
ECPaper第47期
◆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张英俊/刘楠团队
◆题目:苜蓿混播/间套作提升草地产量与品质的研究◆时间:3月16日19:00主讲:秘一先/BiYixian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在读博士
●导师:张英俊教授
●研究方向:草地管理与牧草利用
●本科就读于甘肃农业大学,硕博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曾赴以日本京都大学学术交流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访学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SCI1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多次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博士专业一等或二等奖学金,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主讲:许瑞轩/XuRuixuan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级在读博士
●导师:张英俊教授
●研究方向: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种植模式
●本科就读于甘肃农业大学,硕博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曾赴美国农业部奶牛饲草研究中心联合培养
特邀点评
张英俊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人才,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现担任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际草原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GrassandForageScience杂志副编审,RangelandEcologyManagement杂志副编审,国内《草地学报》、《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地管理与牧草生产。在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开展放牧影响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的途径和机制研究;开展退化草原快速改良技术研究,天然草原补播提高生产力的机制,土壤菌根真菌在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及退化草原恢复中的作用机制;开展天然草原蘑菇圈形成机制及其对养分和降水因素的响应研究;在人工草地的研究中,主要开展了紫花苜蓿和羊草等牧草高产高效技术,人工混播草地的建植与可持续研究,紫花苜蓿-玉米间套作体系的研究等
●主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财*项目等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篇,主编著作1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制定行业标准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特邀点评
李向林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饲草育种与栽培科技创新团队骨干专家;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和《草业学报》等多家期刊主编
●主要从事草地生态学、草地管理学、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集中开展草地养分管理试验研究工作
●研究制定了国家标准“草原健康状况评价标准”(GB/T-)和农业行业标准“草地测土施肥技术规程紫花苜蓿”(NY/T-),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30余项
特邀点评
刘忠宽研究员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
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草学会理事、河北农业科学杂志编委、草业与畜牧杂志编委、河北省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河北省农业推广(畜牧)专家组专家
●主要从事牧草栽培管理、草田耕作制度、牧草加工等方面研究
●主持、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5项。目前主持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6项。近5年来,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山区创业一等奖1项,制定河北省地方标准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4部
特邀点评
刘贵波研究员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
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高丹草、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苜蓿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研究
●其中“抗旱耐盐优质高产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2等奖。选育国审高丹草新品种3个。选育出饲用小黑麦、饲用黑麦新品种3个。完成河北省地方标准3项,参与完成农业行业标准2项。“牧草种子播种机”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权。申报受理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参编著作5部。形成了“饲用小黑麦饲草生产利用技术”、“海河平原区苜蓿旱作减灾增效关键栽培技术”。褐色中脉(BMR)基因型高丹草育种取得突破:国内率先选育出BMR基因型苏丹草、转育成BMR基因型饲草高粱不育系
特邀点评
刘楠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国家林草局青年林草科技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协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育支持计划“青年A”,农业部“草地管理与牧草生产”创新团队成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引进创新团队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地管理与生态,重点开展放牧草地土壤固碳途径与机制研究,研究草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家畜多界面的互作关系;研究草地凋落物分解及植物根际沉积过程;土壤团聚结构与稳定性;草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对干扰的响应;人工混播草地高效利用等
●发表论文34篇,著作4部,专利5项。副主编教材1部
扫描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