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研究生ldquo课程思政rdquo
TUhjnbcbe - 2021/4/28 21:5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引言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建设,切实发挥课程教学育人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于-年期间,已开展三批课程思*项目建设,其中9门课程入选年校级研究生“课程思*”示范课程。为发挥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现推出“课程思*”示范课程建设经验分享系列,为广大师生提供交流研讨及选课修课的教学参考。

课程介绍

《工程伦理》是研究工程实践伦理性质的学科。课程介绍工程实践的伦理属性、工程职业规范、工程的社会治理和“一带一路”跨文化工程规范。课程目标是提升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决策能力,培养跨文化协同工作的能力。

教学安排

模块化设计

1.概念与方法模块

主要介绍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为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职业实践模块

主要内容聚焦于工程职业实践规范,包括工程责任、可持续发展、职业美德等。

3.社会治理模块

主要内容涵盖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问题,包括大数据商业创新、邻避效应、人工智能伦理、跨文化工程问题等。

4.可拓展性与应用性

各工程专业领域均有独特的职业实践规范与伦理问题,团队内任课教师针对性地选择与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问题进行拓展性教学。

教学案例

案例一:

守正创新——青蒿素的发明

学生提前观看青蒿素发明过程的视频资料以及相关新闻报道,较为全面地了解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青蒿素研发的历史背景,为课上的深入讨论与思考做好知识储备、情境准备和心理准备。

课上,让学生分享观后感,并引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广泛听取学生观点后,教师从工程的社会性、工程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和工程精神的角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和深入,融入知识点的讲解。

学生通过本次案例学习,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创新盲目崇拜症”的观点,能够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工程实践性,能够深入理解工程的本质、特性和宗旨,增强了学生的守正创新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了基于文化自信的守正创新理念。

案例二: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北斗精神案例,意在说明工程的社会价值、制造业强国战略,加深学生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本案例教学秉持学思结合的原则,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本次案例学习,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点,让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工程的实践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项目特色

立体化建设课程思*体系结构

(课程思*的三种实现途径)

特色1

首先,立足课程思*“塑造”课程内容体系。立足于知识、能力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理念,设计课程内容的整体结构。

其次,与案例相结合的课程思*知识点设计。结合国标、行标、企标、地标的现实案例,探讨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社会价值。

第三,立足于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做工程伦理”的教学实践设计。知识性内容采取的是线上学的策略,实践性内容采取的是线下做的策略。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引导者、陪伴者和激励者;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行动者、体验者和挑战者。

课程思*案例立体化建设

特色2

纸质版《工程伦理课程思*案例》正在撰写之中,即将正式出版。目前已完成11个文字版案例,预计完成51个文字版案例;6个课程思*视频案例正在进行分镜头撰写,其中1个即将进入录制过程。

课程思*视频案例录制

建设成果

▲年11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河海大学举办第1期工程伦理案例研发与教学研修班,项目负责人丛杭青做了“工程伦理课程思*实施方案”的专题报告。

▲年12月,新时代工程伦理“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

▲年12月,工程伦理被评选为年省优秀研究生课程。

▲年3月28日,浙江大学工程伦理研究中心举办了全国第1期工程伦理课程思*视频研讨会,项目负责人并做了工程伦理课程思*总体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全国近位教师参加了视频研讨会。

▲年1月,课程思*案例“杭州临平净水厂化解‘邻避效应’对策研究”获得教育部学位中心视频案例立项。

▲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了第3期高等院校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研修班,项目负责人做了“立足课程思*的工程伦理课程模块化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

▲年11月,典型课程思*案例“杭州临平净水厂化解‘邻避效应’对策”的AR(扩展现实)眼镜项目,经学校招投标,已由中标单位制作完成,验收合格后将于年春季投入教学实践,每年受益学生数(含本科生)约人。

▲年12月,工程伦理(双语)慕课建设完成,正在学在浙大建设课程。

▲年12月,工程伦理入选年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课程思*示范课程。

工程伦理课程思*视频研讨会

教学团队

丛杭青(项目负责人、教授)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伦理课程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十三五’学科规划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等重大项目。

林晓青(副教授)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及污染物控制研究。参与国家计划、计划和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ENGJ、JHAZARDMATER、CHEMOSPHERE、FUEL等废弃物能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长期担任CHEMOSPHERE、ENVIRONPOLLUT、INTJHEATMASSTRAN等权威期刊审稿人,并受聘为中国环卫科技网环卫行业专家库专家。

*正梁(助理研究员)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流态化工程、多相流信号测量和分析、多相流反应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等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发项目等16项,发表SEI和E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

韩志英(副教授)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浙江省设施水产养殖工程与装备产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秘书,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协会会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业工程系访问学者(4-5)。主要从事养殖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作为骨干人员或者项目负责人已经承担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养殖废水高效脱氮除磷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经发表论文30多篇,年获得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协会SuperPaperAward奖。

编辑:高子钧

责编:李柏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生ldquo课程思政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