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谈农业领域投
TUhjnbcbe - 2021/4/24 18:40:00

“国以农为本”,农业关系着我国国计民生、粮食安全、农民增收致富,我国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自年以来*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11项“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我国拥有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我国人口中超过一半的人群居住于农村,解决好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对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国农业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农业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产业的良好快速发展,不仅需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更需要解决资金有效利用的问题,而上述两大问题的解决仅依靠*府的力量不可能完成,需要通过模式创新联合公共与私人资源。结合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的运作实践,本文将围绕农业产业投资领域的公私合作进行探索性讨论。

一、农业产业领域的投资特点决定了引入公私合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体现在它承担了不少非经济的职能,例如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质、保证居民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性质,农产品所具有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府在其供给中应承担重要职能,但农民、企业同样也是农产品的重要提供者,因此如果仅由*府投资或是私人投资来提供农产品,都将存在严重的不足或缺陷,农产品的供给及农业产业的发展应通过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府+企业+农户”的合作效应。

以资金来源区分,对农业产业领域的投资包含*府财*投入、农户(含个人和集体)自有资金投入、金融机构农业信贷投入和其他组织对农业的投入。总体而言,农业产业领域的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资金需求量大。一方面,农业本身是个大产业,包括土地、种子(畜)、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流通等诸多环节,还涉及农药、农机等农业服务领域,大产业意味着大投入,年至年,中央财*的“三农”支出累计金额已超过6万亿;另一方面,一些特定的农业细分行业需要的投入资金也很高,例如牲畜养殖业。

第二,投资周期较长。作物、牲畜都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以肉牛为例,从犊牛到长成出栏至少需要2年时间,这还不包括前期育种和繁育、以及下游加工销售的时间,因此农业投资资金从投入到起效通常需要较长周期。

第三,投资收益有限,投资风险较高。长期以来,受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策略、农业生产总体水平较为低下、*府对部分农产品采取价格调控措施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环节的利润水平整体较低,投资收益有限。同时,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常常可能让农民或农业企业陷入一朝富一朝穷的周期性波动中。

第四,对投资专业性要求较高。农业投资与国家的农业*策紧密相关,从而要求投资者对农业*策及其走向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农业投资对于专业运营管理的要求也较高。

基于农产品的特有属性及农业领域的投资特点,农业领域仅仅依靠*府、农民、企业任何一方的投入都是不够的,而必须实现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农业投资领域探讨公私合作模式具有尤为现实且重要的意义。

所谓公私合作(PPP,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缩写)模式,是指*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府公共部门职能的管理模式。通过这种合作和管理过程,可以在不排除、并适当满足私人部门的投资营利目标的同时,为社会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农业投资角度出发,公私合作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公”指投资追求社会效益,“私”指投资追求经济利益,“公私合作”不仅指*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指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有机兼顾。

二、公私合作模式下的农业投资资金导入机制:公共财*以点带面,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在公私合作模式下,公共财*要利用模式创新尝试以“引子”资金、“种子”资金的方式,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点带面,促进、带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农业领域的投入,让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源进入农业领域,实现*策目标。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下文或简称为“基金”)本身即是农业投资领域公私合作的一次全新探索。基金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经国务院批准,财*部联合几家国有金融企业发起设立的市场化投资实体,首期注册资本40亿元。中农基金以服务“三农”为前提,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为支点,带动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的发展,推动一个区域、一个领域农业经济的繁荣,充分发挥基金的辐射效应,引领作用和带动功能,力争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民群众致富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的运作实践来看,基金通过投资于不同农业子行业的龙头企业,直接增强了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对于相关农业子行业及农业企业的信心,而这信心的重要来源之一即是基金背后的财*出资;通过对基金出资,*府将部分公信力赋予了基金,在基金完成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往往可以争取到更大额度的银行授信或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基金的运作有效带动了信贷资金及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

这样的公私合作模式不仅能有效促进农业领域的投资资金进入,更为重要的是,其对于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更多的起着引导与示范的效应。近年来,民间资本对于农业投资的追捧热情有增无减,农业成为VC/PE竞相追逐的时髦领域,如何让数百亿资金有序流向农业产业最需要的环节,如何让这些资金不至于浪费或成为完全的投机性投资,既需要市场调节手段,也需要*府部门或具有类似职能的其它组织的引导。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作为国家财*直接出资的投资基金,承载着产业引导的职能,其投资资金的流向无疑可成为农业投资领域的风向标,基金投资于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领域及环节,将带领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该领域,从而真正有效促进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

以基金所投资的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科尔沁牛业”)为例,科尔沁牛业在行业内率先践行“大种植带动大养殖”模式,探索我国肉牛行业安全之路。公司利用通辽周边的内蒙、吉林等粮食主产区的地理优势,通过大面积改造滩涂荒地和流转农用土地,购买国际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大规模、集约化、机械化的种植,降低种植成本,增强产品供给的安全性。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它是畜牧业及种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金对科尔沁牛业的投资彰显了对这一发展方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谈农业领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