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增长趋缓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重视程度的提升,带动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调整,水产品具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特点,迎合了目前市场追求健康食饮的趋势。数据显示,-年,我国水产加工总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年,水产品加工总量为万吨,同比增长0.61%1.2.2光伏在光伏新能源方面,公司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同时致力于“渔光一体”终端电站的投资建设及运维。在综合应用端,公司聚焦规模化“渔光一体”基地开发与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生态养殖+绿色能源的“渔光一体”模式,加强产业协同发展,通过筛选优质水面资源,并以确保电力消纳条件为前提,探索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不断推动“渔光一体”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为公司、养殖户及其他合作方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1.2.2.1多晶硅料石英石经破碎加工形成颗粒状的石英砂,再采用高温、高速沉积等工艺将硅料从中提取,沉积到衬底上,得到光伏产业上游的原料,经过铸锭法形成多晶硅。多晶硅通过洗料、烘料等环节提升纯度到制备光伏硅片纯度要求的99.%,再经过铸锭法融化硅料、切片法切割成片等步骤制成硅片,用于光伏发电。
硅料有光生伏特效应,在光照下可以产生电流发电,是太阳能电池运行的基本原理。硅料环节的进入门槛高,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几乎没有新玩家。多晶硅料可以分为致密料与菜花料两种。致密料外表光滑、颜色明亮,纯度高,制备成本高;菜花料表面粗糙呈菜花状,颜色偏灰,纯度较低,制备成本低。致密料通常用于制作转换效率更高的单晶硅片;菜花料由于纯度偏低,一般用于制作转换效率更低的多晶硅片,也可用之与致密料混合制作单晶硅片,有效降低成本。成本最低
公司在硅料环节的生产成本已经是业内最低。目前公司硅料的生产成本控制在每吨3.95万元,未来有望接近3万元/吨。成本优势为后续激进扩产奠定基础。规模最大
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8万吨,其中,乐山原有产能2万吨,乐山一期和包头一期合计产能6万吨。现已启动建设的乐山二期3.5万吨项目预计年9月底前竣工、保山4万吨项目预计年11月底前建成投产,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合计产能将达15.5万吨,并形成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和云南保山三大高纯晶硅基地。年2月,公司公布《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年发展规划》,计划//年多晶硅产能分别扩至11.5-15万吨、15-22万吨和22-29万吨,按当前建设情况,公司正加速实现扩产规划,持续巩固多晶硅龙头地位。行业预测
据测算,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为~GW,按容配比1:1.2计算,对应硅片需求~GW。对应多晶硅料需求达到55.7~59.2万吨。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截至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达60.9万吨。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且在四季度释放,考虑到硅料扩产周期较长,年硅料实际新增产量贡献有限,预计有效产能为64.9万吨,硅料供需紧张。1.2.2.2电池片公司布局四个电池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安徽合肥、四川成都、四川眉山和四川金堂。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厂商,实际电池片产能达27.5GW(其中高效单晶电池24.5GW),在建的眉山二期(7.5GW)和金堂一期(7.5GW)预计于年内投产,届时公司产能有望达到42.5GW。并且公司产品线持续完善,目前已经实现对市场上PERC电池主流的、、16X、18X、21X等各种尺寸的全覆盖。年2月,公司公布《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年发展规划》,计划//年电池片产能分别扩至40-60GW、60-80GW、80-GW,持续巩固产能领先地位。非硅成本行业领先
根据公告,年公司单晶PERC电池非硅成本约0.22元/瓦,而CPIA统计的行业平均非硅成本约为0.31元/瓦,公司成本优势明显。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产能扩大以及大尺寸应用,非硅成本有进一步下降空间。转化效率领先
目前成本和效率较为均衡的单晶PERC电池是行业主流,根据CPIA数据,年行业PERCP型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22.3%,公司单晶硅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和研发最高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2.51%和23.20%,较年分别提升0.66pct和0.85pct。未来随着新技术应用,预计转化效率将持续提升。技术路线储备丰富
公司在聚焦主流PERC技术在产品转换效率与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基础上,积极开展包括HJT、TOPCON、PERC+等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量产主流技术路线的中试与转化工作,同时保持对包括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前瞻性技术的跟踪与研发论证。公司年正式切入异质结电池的量产研发,截至年5月,最高研发效率突破24.6%,为下一步量产提供技术储备。未来随着HJT技术不断成熟,公司有望在HJT技术路线上引领行业发展。行业预测
根据PVInfolink数据,年全球电池片产能达.2GW(同比+29.7%),产量达.9GW(同比+7.7%);年我国电池片产能达.9GW(同比+34.9%),产量约.5GW(同比+11.8%),中国厂商产能占比超过83%。年全球光伏电池片行业CR5为43.6%,产能、出货第一的通威年市占率仅为14.0%,疫情加速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1.2.2.3渔光一体公司在终端具有资源整合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智能养殖与清洁能源的绿色融合。在渔业方面,公司通过池塘的有效改造、渔业设施的合理应用、养殖模式的优化创新,引导水产养殖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在光伏发电方面,公司坚持执行“”成本战略规划,通过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逐年降低光伏系统装机成本。目前在建光伏项目的综合成本已下降至4元/W以内,随着新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技术的创新进步,年有望将成本降至3.5元/W以内,加快实现全面平价上网。“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可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打造集新渔业、新能源、新农村为一体的“三新”现代化产业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形成了公司独特的竞争模式。1.3技术研发公司奉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各业务板块组建了以领域专家为首的科研团队,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多年来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并为公司创造价值。1.3.1农业方面公司技术中心是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运行,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创新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专门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良种培育和养殖、动物保健、自动化养殖设施工程、水产与畜禽产品加工、生物科技相关研究和技术集成,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技术中心拥有科研人员近人,设有水产研究所、特种水产研究所、畜禽研究所、动物保健研究所、设施渔业工程研究所、三文鱼研究所、水产科技园、水产工程中心、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有效引导创新研究,明确创新目标,细化创新任务,保障创新成果。截止19年年报,公司累计申报专利件,获得专利授权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公司获得国家、部省级奖励3项,其中《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科技成果荣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年全国水产类唯一获奖科技成果;主持制订和参与修订两项国家标准《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大菱鲆配合饲料》,一项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油脂中不皂化物的测定正己烷提取法》已通过终审,即将发布实施。此外,公司技术中心在年度考核中被国家发改委评价为“优秀”,位列全国综合排名第69名、全国农牧行业第1名。1.3.2光伏方面高纯晶硅方面,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冷氢化、大型节能精馏、高效还原、尾气回收、三氯氢硅合成、反歧化等高纯晶硅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成果,并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产品中单晶料占比约90%,并可实现N型料的批量供应,有效缓解国内高品质硅料仍需部分进口的局面。截止19年年报,永祥股份累计申请专利项,获得授权的有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项。太阳能电池方面,公司着力打造了以行业内优秀专家为主体的研发团队,在原子层沉积背钝化、选择性发射极工艺、多晶黑硅工艺、双面电池、多主栅、高效组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成果。一方面,公司聚焦目前太阳能电池主流PERC技术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包括在此基础上叠加其他新型技术(如PERC+、TOPCON等),以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对行业新技术始终保持前瞻性的跟踪和研发投入,公司HJT电池研发产线于年底启动,年6月正式运行,经过持续研发改进,截止目前,HJT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经突破24.6%。公司以国家级高纯晶硅研发中心为依托,研究还原工艺自控技术、多相流技术、还原热能梯级利用、硼、磷、碳等除杂技术,确保公司高纯晶硅在品质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大幅提升单晶料占比,与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等主要的下游单晶硅片生产商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品质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年公司高纯晶硅板块荣获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四川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四川省专利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五十强”、“第三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专业十强企业”等国家、省、行业协会多项荣誉奖项,充分展现了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公司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良品率、碎片率、CTM值等多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获得了国内外多项专业认证,包括欧洲CE认证、北美CSA认证、德国TUV南德认证,以及中国CQC认证等。同时多次获得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质量优秀供应商”、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最佳品质供应商”、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优秀供应商”和“产品质量免检供应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优秀供应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优质供应商”等称号。1.4控股权目前通威实际控制人为刘汉元先生,刘汉元夫妇间接持有通威股份44.39%的股份,股权结构集中。通威的管理层算得上优秀,拿手本事-精细化管理。曾经帮助三个子公司成功扭亏为盈。并且,不管在农业还是在光伏行业,其成本基本上都是最低的。2.半仙看法先从业务来看,公司主要两大产业,基本上占比一半一半。农业中水产的增长趋于平缓,增速不大。但行业内企业数量在不断减少,有可能通过扩大市占率来提高收入。所以有看点的是光伏产业。目前光伏有两大趋势,一是平价上网,二是一体化。目前公司的主流业务在硅料、电池片。公司携手天合切入硅片拉晶、切片领域,21年9月首期7.5GW竣工投产,22年3月底二期7.5GW竣工投产,合计产能15GW,占公司电池产能约30%,全为自供。公司敢切入硅片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对未来光伏装机需求增长的乐观判断;2)自身电池产能快速释放,希望能充分保障硅片的充分供应;3)对于电池片厂商而言,在生产节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硅片面积变大,等效产能增加,因此公司亦希望能保障硅片的充分供应。但公司的交流来说,跟天合合作并不代表要进入一体化。下一步的规划,尤其是硅片的,目前还没有,需要后续跟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成本控制能力,高品质硅料的成本全球最低,未来还能更低,从两方面入手,硅料方面是精细化管理和新产能投放,电池环节是大尺寸硅片的应用和电池新产能的投放,来推动成本进一步下降,大约领先行业0.1元每瓦。通威21年硅料产能已被提前锁定。隆基、天合、美科硅能源、晶科分别于年9月和11月与公司签订硅料长期采购协议,合计采购数量约为33.56万吨,年均采购数量约为17.97万吨,约占年通威名义产能(不算扩产未完成)17万吨的.7%。根据现有资料来看,21年硅料的供应属于供小于求,所以硅料大概率会维持高位,甚至不排除涨价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签署的单子都是锁量不缩价的,为公司的业绩弹性提供了保障。3估值3.1分业务估值农业:基本上变化不大,与19年相当的话,大概是6-7亿净利润。硅料:目前行业内预测21年硅料价格中枢在85元/kg左右,根据公司20年的现有产量9万吨,完全成本50元/kg来计算,大概是31.5亿元净利润电池片:年,电池片大概单W净利0.05元。。年电池片环节的供需形势更加宽松。产能更加过剩叠加组件压价格,电池片价格压力相当大。再看看公司的出货结构:公司尺寸电池片过多。就目前来说,以及尺寸电池片产能大概11GW左右,剩下的是。因此判断年公司尺寸出货13-15GW,大尺寸大概15-18GW。均衡来看,公司单W净利能够实现0.05-0.06元/W难度是相当大,对应净利润大概15-19亿元三者相加大概净利润在52.5-57.5亿元,目前光伏产业的景气度在提升,给予30-40倍PE,则其合理市值为-亿3.2一致性预期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期来看,21年净利润54.81亿元,动态PE35.26,则其合理市值为亿4风险点4.1尺寸之争目前主流的是与,不好说谁会胜出,但存在风险性是一定的。好在公司是全尺寸布局,影响理论上来说不是很大。4.2电池片竞争加剧根据预测年全球缺口为80GW多,预计到-年不会超过GW,而通威单独一家的产能接近GW的规划,基本就满足全球需求!一旦爱旭,润阳等厂商也大幅扩产,公司产销压力非常大,竞争将白热化。注:本篇只分享个人对企业的逻辑,不构成投资建议,如依此买卖,盈亏自负!半仙爆发你的小宇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