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香菇采摘的季节,石志辉在大棚里展示他种的香菇。记者刘健摄
石志辉(右)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受访者供图)
石志辉大学毕业后通过发展香菇种植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返乡创业之路。记者刘健摄
石志辉给加入香菇种植合作社的农户上培训课。(受访者供图)
返乡创业的风潮已兴起多年,返乡创业的人群也在不断壮大。这其中,有不少新近返乡的创业者,他们可能还有些许新鲜感和些许“迷茫”,也有不少“资格”较老但遇到发展瓶颈的创业者。还有相当多的人已经扎根乡村多年,他们的创业果实已经成熟,经历和经验也十分丰富,对新近创业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借鉴,同时,也可以从他们身上一窥返乡创业的社会前景。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个成熟的返乡创业者,仔细了解了他的创业经历和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攻艰克难的故事。
□本报记者刘健汤世亮
在灵川县九屋镇塘社村,今年33岁的石志辉已经返乡创业十余年了,回想创业之初,他还只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大学生,仅凭借来的3万元建成了一个家庭式的“作坊”,运营过程中也是困难不断。如今,一步一步走来,他饱尝了创业的辛酸,不仅把“作坊”发展成了运营良好、有序的企业,而且他还和贫困村合作,把种植规模从灵川扩大到了龙胜、兴安等县。
由于出色的创业表现和卓越的社会贡献,年,石志辉被自治区农业厅授予“广西食用菌种植标兵”;年,他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评为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年荣获自治区农业厅举办的第一届广西农村创业创新创意大赛第一名;年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创业初体验:从理想到现实,创业路上每一个“脚印”都不容易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灵川县九屋镇塘社村,在一个香菇种植大棚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石志辉,并在他的带领下,参观了他的香菇种植基地。参观过程中,石志辉告诉记者,他出身农家,家境并不优渥,在读大学4年中,他每个月只有元的生活费,其中还有元是自己勤工俭学所得。但与班上大多数同学希望留在大城市不同,石志辉读大学时已经立志返回老家创业。
“我大学读的是生物工程专业,大二时,我从一门专业选修课上了解到食用菌种植,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项目,逐渐有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后来我主动联系了这门课的导师,表达自己想深入学习的意愿,导师非常支持我,让我跟着他的研究生一起做实验,并带我参观了一些成熟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石志辉说,这一段学习经历坚定了他创业的念头,但彼时他更多只是停留在学技术阶段,对创业本身“知之甚少”,除了一腔热情,并没有成熟的方案。
年6月,石志辉本科毕业,当时班里46名同学只有他一人回到了山区老家。
“父母听说我要回家创业时没有表示反对,但也拿不出资金支持。我跟亲戚借了3万块钱,租了村里的一个废弃学校作为场地,再买一些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基本上就把钱用光了。”石志辉说,为了省钱,他也没有请工人,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搭棚、粉碎杂木、装包、搬运……不停地运转,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依旧精力充沛。
但就在石志辉铆足了劲搞发展的同时,村里却传来了一些风言风语。石志辉告诉记者,当时村里人觉得他读了那么多书又回来当农民很不值得,也很可惜。也有人对他创业持怀疑的态度。
“我的心态比较好,别人说什么不会给我造成太大的压力。而且每个人的认识不一样,我觉得自己做的是关系到战略布局和长远规划的事,而别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大学生身份的人回来当农民。”石志辉说,他一直觉得农民也可以是一种职业,农业更是一份事业。
不过,从理想到现实总会有一定的差距。石志辉告诉记者,他也经历了从想象到实际的“落差”,他认为这种落差也是创业者在创业路上都会遇到的“第一个”真实处境。
“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就只是知道稻草经过加工可以用来种蘑菇,没想到稻草要自己开着拖拉机一捆一捆去收,要自己粉碎、搬运。克服困难就是一种很琐碎但很真实的体验。”石志辉说,实际去做以后,他才发现甚至他一直引以为傲的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可能还没有一些普通的农民好。
石志辉告诉记者,从年7月开始筹备场地,到9月正式生产,已经较正常的蘑菇种植季节偏晚了20多天。在家人的帮助下,石志辉做了棒香菇,最后获得了1万多斤的产量,遇到那一年价格比较好,有近4万元的收入,他投进去的钱基本上收回来了。
“当时整个过程很仓促,香菇的品质比同行的差,到了市场人家的卖4块一斤,我只能卖三块五甚至更低,心里还是有一定的落差。”石志辉说,创业初期,自己一直处在比较被动的局面。
石志辉算了一下账,刨除人工以后,第一年并没有赚到钱。但他还是觉得有些“幸运”,毕竟这个开局还不错,也得益于这个顺利的开局,他才能一直走下来。
创业最初几年就是“打怪升级”,解决困难打好基础
对石志辉来说,读完大学回来以后又像普通农民一样做农活,没有长远的发展思路,肯定行不通。但是如何突破“作坊式”的小打小闹局面,石志辉给自己的答案就是注册成立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有一个经营主体,让“小作坊”慢慢向一个专业组织过渡发展。
“年,国家大力倡导建立合作社,当时5个人就能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开始成立灵川县恩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时其实只有6个人,我跟两个表弟就占了3个。虽然本质上并不太具备‘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和规模,但对外来说也是一个合法的机构。”石志辉说,紧接着他考虑的事情就是扩大规模。此时,缺乏资金成了很大的一个“坎”。
“我当时能想到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去银行贷款,但是刚从学校出来没有授信,也没有担保和资产抵押,贷款这条路很难走得通。直到年,一个同学告诉我有一个专门针对农户的贷款品种,要求三户联保,我终于贷到了5万元资金。”石志辉说。
5万元钱当然还是杯水车薪。拿到这笔钱后,石志辉又租了一些地,盖厂房、买原材料,并且把之前用竹子木头盖的大棚全部换成了钢架大棚。这样一来,贷款又所剩无几了。
“借钱还是挺难的,其中的辛酸自不待言。当时经营性的贷款只能贷一年,一年之后就要还款,我拿到钱后很大一部分用来采购设备等,没有那么快见效益,所以还款压力很大。”石志辉说,自己的应对方法除了还款后马上续贷以外,甚至还会支付稍高的利息让别人先帮垫钱还款。
石志辉认为,资金是所有小成本返乡创业者普遍会遇到的困难。幸而他一个姑姑愿意用一套商品房做抵押,帮他从银行贷了20万元。这20万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
除了资金问题以外,石志辉还遇到一个更大的“麻烦”。很长一段时间,合作社生产的香菇品质没有传统模式生产的好,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创业就会成为“泡影”。
“因为我们最初从学校拿回来的品种和市场上的品种不一样,在品种筛选上,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当时我的做法就是去人家的基地采一朵菇,或者在市场上看哪一朵菇漂亮就买回来,然后自己做分离弄到菌种。但是后来发现这种方式弄出来的菌种产量不是很好,要么就是菇形没有那么漂亮。”石志辉说,后面他们想尽办法从同行那里找到种子的来源,解决了产量和菇形的问题。
从年试种到年开始从外地引进品种,经历了4年的摸索。虽然解决了种源问题,但石志辉仍然想自己做菌种。
“当时我们用种量不大,买种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求。但我还是坚持自己做种子,这样一来买设备和营造制种环境的费用就比较大。但是做菌种是一个前沿的科技,从长远的的角度来说,还是要自己做才能掌控主动权。”石志辉说。
石志辉还觉得,光是解决了产量和菇形,自己的香菇还是没有多大辨识度。年,广西大力倡导搞富硒香菇,石志辉得知消息后立即联系了广西大学的老师,提出产学研结合,和学校共同打造富硒香菇品牌。
“我考虑还是要让自己的产品多一些卖点,也让自己的香菇区别于市场上的大多数普通香菇。后来由老师提供方案,我们反复做配方实验,确认硒肥添加到一定的浓度,让香菇达到富硒标准,超过或者不及都是不合格的。”石志辉说,不同香菇品种添加的量也不一样。因此在基本掌握生产技术的前提下,需要进行上千次试验和化验分析。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实验,他生产的香菇终于达到了富硒检测标准,并于年申请到了国家支持的20万元富硒香菇基地建设资金。
资金和技术问题得到解决后,石志辉的合作社每年香菇产量可达15万斤,销售额达有50万元左右。合作社还增加了加工业务,制作干香菇和脱水香菇,延长了产业链。通过和经销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销路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我创业最初的六七年,是一个漫长的求生存阶段,没有太大的利润。但是基础打好以后,企业运营的状态就很健康顺畅,每年什么季节生产、什么时候销售显得很有序。”石志辉说,年以后,合作社运营开始变得成熟和稳定。从这时候起,他也自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解决。
未来期望企业发展成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企业稳定发展以后,摆在石志辉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大企业规模。
“在扩大企业规模的问题上,我长久以来思考的就是跟农户做利益联结,年以后,我们开始加工菌种给农户拿回去种植,我们负责技术和销售等环节,在一个区域内把量做起来。”石志辉说,但开始来尝试这样做的农户还是比较少。更多的人愿意到合作社打工,一人一月差不多有元收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三四十个人前来务工。
年到年,在脱贫攻坚工程的助推下,与他合作的农户慢慢增多了,有些是*府采购他的菌种发放给贫困户,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有些则是和贫困村集体开展项目合作,慢慢地量就做起来了。
“现在我们在龙胜、兴安、灵川,还有河池、百色的一些地方发展了基地。在桂林范围,我们和十多个村子有合作,有78户农户参与,种植面积有50多亩,可以稳定加工多万棒香菇,每年的产值有多万元。我们的香菇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销售到了广西各大商超。”石志辉说。
如今,石志辉的合作社出产的食用菌已经成为当地“一村一品”致富新品牌。但石志辉有更高的目标,他想打造“灵川香菇”甚至“桂林香菇”这样一个地方品牌。“目前我们已经注册了‘桂菌子’的商标,用来销售烘干或者脱水后的香菇成品。”石志辉说。
石志辉还考虑到如何提高参加合作社的农户的素质,这样更有利于未来大家一起“抱团”发展。近年来,他与灵川县团委、妇联等组织联手,相继打造了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合作社社员也由初创时的6人增加至65人。
“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发展意识,我们每年都搞培训班,不仅探讨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还探讨基地建设和生产上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行业发展的方向,并请相关专家和领导来培训和进行*策讲解。”石志辉说,目前合作社是自筹经费在做这件事,他在争取一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希望届时有经费支持,培训能做得更好。
“我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通过我的推动让整个乡镇甚至整个县有一个长效的产业。我可以赚技术、流通环节的钱,其他环节像种植和加工的利润我愿意让给农户。”石志辉说,目前合作社也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希望能扩大企业规模,打造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双赢”甚至“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