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想拿投资,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这几个标准
TUhjnbcbe - 2021/2/15 18:39:00
拿到投资是大多数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市面上能够拿到投资的项目可能就是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概率。拿不到投资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团队不够优秀、数据跑得不好、商业模式不清晰、产品不够完美等等。投资人投一个项目自然有他们内在的逻辑和标准,虽然每家投资机构的风格都不太一样,但是底层的逻辑都不会差太多。投资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在一个又宽又长的赛道里选中一个能够跑得最远的选手。核心的两个因素就是赛道和选手。再稍微进一层,赛道对应的就是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选手对应的就是创始人和创始团队。01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也就是投资人口中经常提起的“天花板”。所谓“大的池塘才会有大鱼”,市场规模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终极究竟可以做多大,市值能撑多大。如果一个项目对应所在行业的市场规模只有一两百亿,那么就算这家公司把整个市场份额全部吃掉,成为老大,那么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也就只能给出一两百亿的市值,一眼就看到头了。当然一家公司也不可能吃掉市场的全部份额,所以最后的市值还会更小。而对于投资机构投来讲,投出一个百亿市值的公司仅仅最低预期而已。那么如果一个项目对应所在行业的市场规模是几千亿甚至是几万亿,那么这个项目到最后上市就可以给资本市场很多想象力,只要在市场上能占一席之地,给到几百亿上千亿的市值也会很轻松。同时我们也可以再想一下,在一个小市场里做到第一做到垄断容易还是在一个大市场里分一杯羹更容易?那么投资机构对于市场规模的及格线是多少呢?一千亿。一千亿以下的市场,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就是天花板太低了。但是市场规模如果没有一千亿怎么办?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市场增速。比如现在的市场规模只有亿,但是市场的增速在15%甚至20%以上,那么未来三年时间很有可能就达到了亿,这个时候对于早期投资机构还是可以去提前布局的,增速只要足够还是可以拿到投资的。竞争格局,就是看市场上的玩家情况。如果说你所在的市场已经是巨头林立的市场或者说已经明显有领先者出现,那么投资机构参与的概率就会很低了。比如一个创业者还在做网约车、做外卖平台、做共享单车,不管这个创业者多牛逼,现在几乎不会有投资机构投了。因为时机已经晚了,窗口期已经过去了,同时与领先者竞争获胜概率很低。还有一个融不到资原因是领先者已经拿到了市面上投这个领域的所有投资机构的钱,在这个领域已经没钱可投了。现在的资本市场头部效应非常明显,大量的钱都集中投在了市场的前几名里。那么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样的行业对于初创企业不用太担心巨头的竞争呢?那就是非常专业的行业、垂直细分的行业同时最好还是一个比较分散的市场。非常专业的行业,巨头是难以进入的,就是因为他们不够专业,不理解行业。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医疗、医药、工业农业、人工智能等,这些行业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不是靠抄或者砸钱就能砸出来的。垂直细分的行业,刚开始可能是巨头看不上的或者没注意到的。比如拼多多的成功,就是抓住了巨头没有注意到的下沉市场的机会。比如刚刚上市的完美日记,就是在国货美妆的细分领域大获成功。还有很多新兴的消费品牌比如喜茶、元气森林、拉面说、王饱饱等,也都是在垂直细分的领域里进行创新,重新定位,最后成长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在垂直细分的行业里进行创新,厚积薄发,当巨头注意到你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要么收购你要么投资你,毕竟自己再做这么大一摊子事,物力人力财力一点不少花。还有一个对早期创业者比较友好的条件就是市场比较分散,还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领先者或者垄断者,那么这个时候对于所有的创业者都是有机会的,也很有可能在自己所在的区域市场里获得不错的成绩,进而慢慢扩大成长。02

创始人与团队

投资素有“投资就是投人”的说法,投的人是谁,就是创始人。在早期,创始人对于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投资机构喜欢投什么样的创业者呢?我自己有这样一个排序,大家可以对自身进行一个考量。1、创业成功者2、大公司高管连续创业者3、行业老炮行业专家4、海归名校5、草根创业者创业成功者、大公司高管连续创业者是投资机构最喜欢投的。为什么?因为成功概率比其他人高很多,反过来也就是失败的风险低!风险投资虽然叫投资,但是他们在做的事就是要寻找一个看来风险最低回报最高的项目。创业成功者、大公司高管、连续创业者,这三种人对于创业的认知以及自身经验和资源的积累,超过了市面上90%的创业者,他们是最会创业的那部分人,不投他们投谁呢。行业老炮,就是那些在自身行业里深扎多年,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资源和专业技术,对于行业有非常通透的理解。这类人是业务高手或者行业专家,可以很好地做出满足行业痛点的产品或者服务。创业成功最大的因素就是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否解决用户的痛点。在很多专业领域,比如医疗、人工智能、农业工业、供应链相关的项目,也只有行业老炮能够做成功。海归和名校背景的创业者,就是清华北大哈佛牛津等背景。这类创业者在15、16年的时候比较受欢迎,在现在来说算是一个加分项,倒不是那么令投资机构无脑追捧。名校背景其实证明了一个创业者需要具备的非常重要的品质,就是学习能力。如果学习能力不够强,大概率也考不上名校。这里的学习能力不单单是指在学校学习考试的能力,而是对于新鲜事物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创业就是一个不断解决未知问题的过程,对于未知的事情,如何快速的理解消化并且找到解决方案,依赖的就是学习能力。同时,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创始人要不断地学习,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甚至要超过企业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够带领团队带领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草根创业者是投资机构最不可能投的一类人,因为失败的风险是99.99%。草根创业者往往缺少资源、经验和创业的认知。很多时候,创业者和投资人聊完后,常常听到这样的回复“再跑跑数据,我们再看看”。一方面这其实是一个委婉的拒绝,另一方面是真的需要再看看之后跑的数据。因为草根创业者自身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最有可能的优势就是执行力强再加上有一些创新。草根创业者只有把业务的数据做上去,通过事实来证明项目的可行性、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才能够说服投资人。比如一开始和投资人介绍项目,团队背景很普通,比较草根,投资人就没什么兴趣了,但是说到目前的数据,比如用户已经有几百万,并且每月以30%的速度再增长,用户的复购率达到50%,那么投资人还是非常愿意再深入了解一下的。大佬也是由草根锻炼起来的,拿的第一笔钱困难和你其实是一样的。当然除了创始人本身,也要了解一下团队的其他合伙人,看看其他合伙人的经验和能力,毕竟创业单单靠创始人自己是没办法做成的,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合伙人来帮助创始人搞定,比如市场、销售、研发等等。如果一个项目只有创始人自己,但是创始人自身能力没有超过90%的同行的话,投资机构是不会投的。如果说创始人非常牛逼,投资机构也非常看好,有时候也会直接投,并且还会帮助创始人找合伙人,不过这个概率就太小了。在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合伙人一般都是自己的朋友、同学、同事等等,都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对彼此的能力和三观知根知底。毕竟创业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自己人都不支持,想让陌生人支持就更难了。总结来看,一个项目想要拿到投资需要满足这么几个底层的标准:1、市场规模要足够大,一千亿是起步;如果不够大,就要看增速是否足够快。2、不要进入巨头林立的市场,选择垂直细分专业的领域来切入。3、连续创业者和大公司高管最受欢迎,草根融资几乎不可能,只能靠亮眼数据说话。4、创业不是单打独斗,需要有几个能力互补的合伙人。现在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对于创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的红利机会都难以避免巨头的进入,电商、共享单车、团购、网约车、短视频等等,一地鸡毛之后都是巨头来收割战场。但是不要灰心,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病,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运,深入用户,多找场景,相信还是有很多的创业机会,扎扎实实做下去,剩下的要做的就是等风来。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音等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版权争议需要交涉,请直接联系原作者。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本平台客服查核属实后,将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热烈欢迎朋友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拿投资,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这几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