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了解一下西方的农业种养和经营模式:
美国:大农场模式
一提到美国农业,我们想到的就是大农场模式。
美国的现代化大型农场:一个农民耕作上千亩土地;用飞机喷洒农药;用转基因技术解决病虫草害问题。美国农业生产高度发达且极具竞争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2%,却满足了3亿美国人的食物需求,并是全球谷物出口大国,那美国农业为何能发展到如此规模呢?
1、是经营规模化:美国家庭农场逐渐由数量优势向经营规模优势过渡,告别以往杂乱无序的耕作方式,改为根据不同农产品特性采用相应的生产种植模式,这样既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也节约了经营成本,从而实现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2、是生产区域专业化:美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但地区差异明显,矛盾凸显。美国因此规划出十个“农业生产区域”,各区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生产一到两种农产品,这种统筹方式既能在区域内实现专业化,又能在整体上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
3、是生产合作化:农场主通过合同方式,赋予农业服务机构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权利,风险部分转移,提前锁定利润,主动规避市场波动可能造成的损失。
德国:数字农业模式
德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其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德国农民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1个农民可以养活人,未来甚至要达到人的目标。
为此,德国推出“数字农业”解决方案,能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多种生产信息,如某块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强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况,农民可据此优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以色列:精准农业模式
以色列资源非常稀少,有一半的土地是沙漠,可耕地面积非常少,水资源非常缺乏。但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以色列的精准农业模式体现出:以小博大、以精产多、整体胜于一切。
1、发达的自动化温室控制技术:温室技术完全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一个温室从播种开始到收获,全过程电脑控制,基本上不需要人力。
2、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与喷灌是以色列的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形式,广泛运用于温室、沙漠地带、绿化带等区域。并且以色列的污水处理技术也也很发达,所有污水经过过滤、杀菌处理,用于非食用类作物的灌溉。
3、精确化的育种开发技术及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色列不断开发高效无公害及抗病虫害农作物种子,同时还开发出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实现了节水、灌溉与平衡施肥的统一化。
法国农业:合作社服务模式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很多人都觉得法国的休闲农业很牛逼,但根源是法国的合作社模式的成功。法国的农业合作社已经融入到法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不仅是法国农业和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推广、农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均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农业教育与培训、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农民社会保险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农业发达的西方,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为订单农业:即根据协议,农产品买方和生产方提前约定好产品、数量、价格、交付时间等条件进行农业生产。订单农业开始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农民和农业商业化的出现,订单农业产生为西方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它被广泛用作开发生产和购销的连锁经营模式。到20世纪末,订单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订单农业这些年的发展来看,订单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订单农业制度,而且这一制度需要有相对健全的农村金融市场作为支撑,同时通过独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证金融机构能够独立进行风险管理。通常情况下,分工明确,制度庞大而有效,金融体系运转良好,监管体系完备。
那对于我们来说,国外先进的农业产业模式可否借鉴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土地*策,国外的土地归私人所有,我们国家实行的集体所有制制度,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民有承包权和经营权,从土地所有权角度讲,我们不会出现国外的“大地主”的情况,自然情况下,土地不连片,而三权分置制度,流转经营权让土地耕种模式出现了多样化,也可以进行大面积连片耕种,但是全面推开美国式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模式显然不合国情。
其次,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既有适合我们国情的技术和农耕工具,也有大型的适合机械化耕种的工具,既有引进的育种新技术,更有国家鼓励的生物育种的快速发展。总体来讲有差距,但这些年差距在缩小,尤其是育种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智能化方面进步非常快。
另外,中国有自己独有的农耕文化,男耕女织、渔樵耕读这些农耕文化的留存不仅反应了中国农民不但是在土地上种地生存,还有着生活习惯、精神文明的传承,可以说,中国农民很难离开土地,离开故土了也讲究落叶归根,这就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对大部分农民进行大面积的迁徙,腾出土地发展农业产业。
目前,我们实施的易地搬迁、合村并点也是在产业脱贫、产业集中方面进行的因地制宜的试点,总体占比还不高。
中国农业发展到现在,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多样,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耕种、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适度规模的产业化耕种、更大规模的大农业产业模式并存,究其原因,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方的土地条件、自然资源民风民俗都不一样,都是其中的影响因素。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我们国家的小农户为基本耕种单元的模式会长期存在,这是符合我们的国情的,而且是一种最为适合的稳定的结构单元。
所以,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方面考虑的不是全部大面积机械化,而是如何“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一起发展就是这个道理。小农户们承包的土地虽然不多(南北有差异),但小农户的基数大,综合来看占有的土地量也是巨大的。并且小农户既可以自给自足,又会进行少量的商品交易,但由于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有限,收入也会有限,帮助小农户增加收入,提升其生活水平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未来农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老王在以往的文章也有讲过(守住对农业的耐心),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伙伴们可点击链接阅读。
不过,无论未来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怎么样的,小农户会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国家和社会层面讲,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我们不能落下一个人,尤其是占有大多数的小农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带小农户参与的项目都不能算是好项目。
其次,深入农村发展,懂得乡里乡情,不能置身乡村而度外,三农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不能只想做农业项目,而不顾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农民的人文环境,国家在这面已经做的大量而且还会持续的工作,比如乡村治理和新农人的培育等等,都是在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所以,无论是在农村发展多大规模的项目,也无论是做种养项目,还是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多提供机会大家一起参与(当然也得有制度),至少不能不带他们一起玩,这也符合一个很现实的小农户的“机会均等”群体意识,农民们简单又“不简单”,在农村发展项目,不能只顾着自己,有肉吃,不能让大家在旁边看着,大家至少得有汤喝(当然,再次强调得有制度讲规矩);退一步讲,流转土地也是离不开小农户的,土地的承包权都在小农户手里,村集体留的土地目前较少,这并不是说流转农户的土地就要和他们一起合作,但是,这是现成的劳动力,合作代表着合力,代表着支持,有群众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西方的农业产业模式各异,能让我们借鉴的有很多,特别是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附加值的挖掘、农业人才的培养等,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中国农业有中国的环境,还是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农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也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往期文章: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创业孵化平台湖北冲鸭:直播带货的启示读懂农民,才会爱农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老王简介:多年来一直从事培训和项目指导工作。自年开始至今,一直担任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创业导师,为各级*府进行乡村振兴*策解读、乡村振兴产业模式等培训,组织实施乡村振兴训练营、农业产业游学等活动,实地指导农业项目百余家;《中国乡村之声》节目特约点评专家;农业项目商业模式沙盘演练模型创始人;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担任各层级创新创业大赛评委、产业园区孵化平台评审专家;教育部优秀双创导师;中国青年创业导师,共青团山东省委首席创业导师;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智库专家;(美国)国际营销与市场执行委员会专家委员;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IPMA),注册市场总监(CME)。
济南市兴农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一撇一捺众创空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济南千百度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你们的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