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已经走红国际市场。台湾上规模的休闲农场有多家,每年有大约万人次的旅客量,推动着台湾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那么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到底有什么制胜之道呢?1.紧扣农业,定位准确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2.农业教育,寓教于乐休闲农庄不仅是休闲娱乐,遊玩,且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庄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如“台一生态教育农园”精心设计了插花生活馆、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游客可依序参观。3.就地取材,挖掘产业台湾休闲农庄特别擅于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如草织、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通过新奇创意,包装打造出特色品牌。如地震灾区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全岛有种蜻蜓,在桃米发现56种,在当地*府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设计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4.以农为本,高瞻远瞩台湾大的休闲农庄大多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们对产品的潜在经济收益和市场销路掌握得非常清楚。农户在农会的帮助和指导下,自身也成为一名生产专家,经销专家和市场分析家。他们注重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行情,善于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信息,不断建立和拓展新的国际市场的贸易往来关系,如清波兰园栽培的蝴蝶兰花,原种母体从日本进口,借助农会的技术传授,采用母体克隆技术和传统授粉技术,培育繁殖出优良的新种苗,栽培的花苗与国际市场密切相扣。5.融入感情,产业延伸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成分提取制作面膜膏和护肤美容品等具备一系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如九品莲花生态教育园区,他们设立有自身系统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各类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喷杀处理到分拣包装的工艺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琳琅满目,从雪糕、鲜果饮料、果粒制品、干制果品到护肤品等一应俱全。再如南投县信义乡农会引入返乡知识青年,依托本地的梅子特产,设计出几十种特色产品,加以创意包装,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商品。6.布局合理,农旅互动台湾休闲农场布局合理,大多数都分布在旅游线路上,每个景区景点都能与旅游结合起来,这就有了客源的保证。板块化、区域化整合,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效。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拥有近80家乡村民宿,依托这些民宿,乡里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使游客来到这里除了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外,同时也能够比较全方位地感受具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又如宜兰县形成的梗坊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区域内部各个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客源市场形成了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由点成线、成片,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7.学界支持,产研结合台湾很多专家学者都十分关心休闲农业发展,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潜心研究和丰富休闲农业的理论,从休闲农业的意义、功能、形式到规划,从组织、人力、教育解说到行销策略和成本分析,从文化、社会、理念到环境设计,等等,研究得十分细腻。台湾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院校,专门开设了休闲农业课程,开展休闲农业教学研究,建立起一整套休闲农业的理论,将产业和研究,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专家、学者通过承担大量的规划、咨询、调查、评鉴工作,为*府管理者、企业经营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并和企业经营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做到了理论研究不空泛,实践发展不盲目。8.社团务实,组织发达发育较为成熟的民间组织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无论是从台湾还是大陆的发展经验来看,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初期,都离不开*府部门的大力促进和引导,但是*府不能包办一切,最终产业的进步要靠行业组织和良好的服务体系作为保障。服务体系包括营销体系、培训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等,关键是发挥农会、农业推广学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转型。如台北市农会成立辅导小组,按照“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计划”,研究台北市20家市民农园转为休闲农场的可能性。台湾省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和台北市农会联合开展农业休闲旅游,还与全省多家休闲农场结盟,推销优惠休闲游。经营休闲农业者也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也就是说,在区域内部,要通过行业协会、旅游公司、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引导当地休闲农业经营者按照“自愿、联合、规范、自律”的原则联合起来,对内统一服务标准,完善竞争机制,强化行业自律,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对外统一媒体宣传,并划拨专项经费制作光碟、休闲农业旅游指南以及举办休闲农业推介活动。充分发挥社团协会作用,引导社会中介机构服务于休闲农业。9.多元发展,产业提升台湾观光休闲农场各具特色,有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昆虫馆、休闲娱乐农场等,能提供采果、露营、烤肉、垂钓等休闲活动,并走向多元化和经常性经营。他们特别注意海边发挥海的优势,农田突出花果飘香,大山尽显森林韵味,使游客去过一次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主题特色的基础上向内容更丰富的层次发展,规模场地也不断扩大。在发展方向上,无论是发展类型、运行机制、组织形式还是投资渠道,都迈向多元化。例如,台湾农*单位通过鼓励“青年返乡”,使一大批接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青年人回到农村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开发,使整个产业的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产品也出现了多元化,避免了产品在低层次上的雷同化。10.特色做强,产业做精将特产和观光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与休闲渔业发展,如屏东县垦丁地处恒春半岛南端,是有名的风景区,春季又是黑鲔鱼回游垦丁外海的季节,结合休闲渔业,这里每年举行黑鲔鱼文化观光为主的春游,展销黑鲔鱼、油鱼子等海鲜产品。屏东还结合农产品收获期,将农业特产如黑珍珠、香蕉、凤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观光计划中,带动观光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台东特产的旗鱼,能加工成多种食品,他们将产业、观光、餐饮、民宿等业者结合起来,举办旗鱼节,推动发展休闲渔业。11.三产理念,与时俱进台湾休闲农业在主推“体验经济”之后,还出现了“分享经济”的理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顾客是上帝”为“与客人首先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倡导“拥有不如享有”的消费理念。特别是头城休闲农场的创办人卓陈明女士将现代农业的功能从“三生”(生产、生态、生活)拓展为“四生”,即增加了“生命的体验”。台湾休闲农业泰斗陈昭郎教授则强调,休闲农业一定要有体验活动,从亲身观察、参与、体验过程,认识生物生长现象,感受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分享生命的喜悦。12.示范带动,强农富民当初面对“入世”挑战,台湾农业加速向“精致化的有机农业”、“科技化的生物农业”、“具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品牌农业”及“具特色体验之休闲农业”方向转型。台湾休闲农场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通过浓缩的典型科技农业和农业传统知识的推广,一方面向游客展示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增强游人的农业意识,加深对农业的了解,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试验示范与宣传推广,使休闲农业承担了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作用,促进了大农业的发展,也相应带动了广大农民致富。13.抱团出海,前景看好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率领农场和民宿业者赴海外巡回推广,例如香港的台湾缤纷节、新加坡的NATAS春季旅展,以及马来西亚的MATA旅展,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展出展示,向世界宣传台湾的休闲农业,极大地扩大了其市场知名度。台湾的这种做法带起了展出地区的休闲农业风。新加坡与香港旅行社包装的台湾行程以农场假期为主力,马来西亚业也跟随新加坡脚步,以台湾休闲农业为重头戏,宜兰香格里拉农场、花莲兆丰农场、苗栗飞牛牧场、台南大坑休闲农场都是热门去处。从旅客的型态来看,新加坡以团体旅客居多,香港则以个人旅客为主,新加坡人喜好香草、花卉与水果等主题农场,香港人则重视料理,普遍来说,两地旅客都热衷农场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