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对于中国民营经济来说,是“心情复杂”的一年。不少民营企业陷入了困境。
过去几年,格兰仕每年的销售额都超过亿,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梁昭贤和他的格兰仕,坚守主业,成为民营经济的另类代表。
在格兰仕,有两个灵*级人物,一个是梁庆德,他是格兰仕的创始人,梁昭贤的父亲,员工们都称他为“德叔”;一个是梁昭贤,0年时,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格兰仕的第二代掌门人,同事们叫他“贤哥”。
将企业做成上市公司,这成为了今天很多创业者的梦想。在不少人眼中,上市就等于成功。
不过,在中国,有些企业做得足够大、品牌做得足够响,却坚持不上市。这些企业一分一分地挣钱,一毛一毛地攒钱,不上市也能拥有足够充足的现金储备。比如老干妈、娃哈哈、格兰仕。
对于不少民营经济来说,年是困难的一年,经营结构不合理、负债高、融资难,在资本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举步维艰。此时,那些不上市但仍活得好的企业就显得异常珍贵。
“我感觉很简单。”梁昭贤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在他看来,格兰仕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是因为格兰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都以消费者为主,同时执行稳健的财务策略,坚持“先生产,后创富”,不透支企业。
梁昭贤认为,把企业做进强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将企业做到年。
他早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27岁时又去香港进修MBA课程,在年代出生的企业家中,他是少有的一个在年轻时就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人。
不过,他的普通话里依然带着浓重的顺德口音,“dong”和“tong”的发音让人听不清楚,说话也尽量一字一字地慢慢成句。他的这种气质像极了珠三角地区的第一代创业者,如何享健、朱江洪,以及他的父亲梁庆德。
格兰仕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也不是一家网红公司,作为总裁,梁昭贤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公司的运营上。
梁昭贤在工作中没有什么架子,经常像一个小工厂的厂长一样,下到工厂、销售的一线,了解生产、市场情况。不少一线的员工还留有他的电话,工作、生活上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他去交流,他也能叫出很多一线导购员的名字。
年2月份,在一个企业家会议上,茶歇期间,主办方发现梁昭贤并没有出现在VIP的休息室里,就赶紧去寻找,生怕怠慢了这位贵宾。
但是,梁昭贤的助理却丢给了主办方一句:“不用管他,一会自己就过去了。”如果不是这场会议还有别的安排,很多时候梁昭贤只带一个司机,他没有专门的外务助理。和别的企业家不同,工作上再忙,生活上也能自理。
年2月2日,梁昭贤在广州白天鹅宾馆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那里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酒店,坐落于珠江边上。二十多年前,在格兰仕的主营业务还是纺织品时,当时负责外贸业务的梁昭贤经常在那里会见国际客户,白天鹅宾馆一度成为他第二个办公点。
故地重游,让他回想起早年的事情。那个年代创业,根本就没有退路可走,背倚珠江天堑,必须勇往直前,杀出一条道路来。
“先活下来,再求发展,再实现引领。”梁昭贤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过去40年,格兰仕经历了三次蜕变。早些年,在市场经济并不发达的时期,格兰仕通过顽强的拼搏精神活了下来,后来通过不断扩大业务、壮大规模,得以快速发展。再后来,通过引进顶级人才,研发核心技术,逐渐地成为了微波炉行业的引领者。
“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端稳自己的饭碗,才能牢牢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梁昭贤告诉记者。
自从年引进微波炉业务之后,经历了几次国际经济的起起落落,虽然格兰仕也有空调和小家电业务,但微波炉一直都是其最重要的支柱。26年的时间,格兰仕心无旁骛地将微波炉业务做到全球最大。
在家电行业,像格兰仕这个量级的企业,基本上都已经走上了资本运作的道路,但是格兰仕却坚持不上市,靠自己一分一分赚来的钱,将企业做大。
梁昭贤向记者解释,格兰仕一直坚持一切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念,他担心一旦上市,到底应该坚持消费者优先、用户优先,还是股东优先,就变得难以平衡。“我感觉那个时候格兰仕会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梁昭贤说。
不过,梁昭贤也表示,格兰仕对资本市场也不排斥,如果在适当的时机,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他们也会做出必要的安排。
过去一年,三个方面的事情,让梁昭贤非常
在扶贫上,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分子,格兰仕要做的不是直接发钱、发福利的“土豪”,而是承担社会责任。梁昭贤说,改革开放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但依然还有一些贫困地区。格兰仕要通过扩大再生产,加强科技力量,满足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减税”给梁昭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都在
除此之外,中美贸易摩擦也是梁昭贤所
梁昭贤认为改革开放已经将中国制造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包括格兰仕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可能都要在战略和决策上做出调整。他更愿意在开放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多一点空间和时间,让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