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整整一年后,网易味央的黑猪出现在了京东生鲜的平台上,试图借助京东的冷链物流和用户基数加速扩张,还特地为此事拍了一个猜不到结局的广告。
不同于大多数互联网农业品牌的是,网易味央自诞生之初就是备受追捧的“网红”,在一连串的营销、跨界、融资、扩张等动作背后,网易味央几乎盖过了所有互联网农业品牌的风头,可谓风光无二。
其实,在丁磊宣布养猪的年,也是产业大佬们进*农业的密集期,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褚时健的橙子、柳传志的猕猴桃、潘石屹的苹果、任志强的小米等先后登场,却仅有褚橙大获成功,尤其是在年过后,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农业,逐渐让媒体失去了“八卦”的兴致。
作为后起之秀的“丁家猪”,再次将媒体的聚光灯引向了新农业,却更像是一个新物种。
走出互联网农业的范式
产业大佬们进*农业,对外宣称多半是情怀使然,比如潘石屹免费代言家乡的花牛苹果,李国治养鸡的初衷是向往农业生活等等,但从后来的大多数品牌来看,最看好的还是农业市场的钱景,甚至形成了三个范式:
其一,瞄准食品安全,高举绿色生态农产品的旗帜;
其二,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传统农业;
其三,升级农业思维,让产品具备人格化标签。
应该说,这些范式源自于早期大多数互联网农业品牌的实践,在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业行业投资现状及未来趋势》中,也明确指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结构失衡,区域失衡、农业污染严重、劳动素质较低,且流失严重、生产效益较低、土地质量下降”是当下农业发展的六大特征,互联网农业也着实在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在这些约定俗成的范式中,消费者成了被忽视的一环。
但目前互联网农业的核心受众是有中高端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现实似乎与初衷有些相悖。一方面传统的营销模式很难击中潜在消费阶层的痛点,在渠道上偏垂直模式,决定了较高的获客成本和不理想的用户转化;另一方面过于聚焦在模式本身,缺少对大众消费习惯的洞察,即便有个别人格化的成功案例,仍缺少普适性和可复制性。
网易味央是幸运的,错过了互联网农业初兴的红利期,却赶上了消费升级潮的崛起。网易考拉、网易严选无不指向了新消费,而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