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在全市农
TUhjnbcbe - 2020/12/11 16:31:00

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演讲人/李刚

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

年11月4日

在今年2月10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我们明确提出把今年作为全市农业“提质增效年”,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按照“做实工作、做精品质、做高效益”的总要求,推动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7日,市委、市*府召开全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暨“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建设现场会,对改造传统农业、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等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5月9日,市委、市*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通知,对茶叶、刺梨、水果(猕猴桃)、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特色林业、生态畜牧业、人民小酒(高粱)、生态渔业等10大农业特色产业,调整明确了领衔推进的市领导。按照市委、市*府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全市上下狠抓落实,农业提质增效取得新成效,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新进展,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业充分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为全市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1—9月,全市一产增加值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6%,排全省第5位,较上年同期进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同比增长8%,农业产业持续带动18.6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刚才,有关部门、县市区和乡镇做了发言,讲得都很好。等会,王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安排,我重点就今冬明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讲几点意见。

第一,关于秋冬种生产。秋冬季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直接关系到来年夏季粮油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布局。9月和10月,省、市先后印发《年全省秋冬种生产的指导意见》和《六盘水市年秋冬种实施方案》,对今年秋冬种生产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这里,强调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实粮食生产。虽然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粮食喜获丰收,但要清醒看到我市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的实际,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从秋冬开始,强化措施,持续发力,以马铃薯、小麦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今年秋冬种面积万亩以上。省指导意见要求,六盘水要抓住茅台集团酿酒原料小麦拟本土供应的时机,选择适宜区域开展弱筋小麦品种引种试种。市农业农村局和各县市区要主动作为,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争取以优良的品种、合格的品质,纳入茅台集团原料供应范围。二是抓实冬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省里即将下发《贵州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冬春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我们要按照省的工作部署,坚持提质增效的思路,把秋冬种与调减低效作物结合起来,认真谋划今冬明春农业生产计划,进一步调整优化主导产业、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调优调精特色优势产业。全市“两高”沿线及坝区、景区、城区等周边区域还有不少低效作物,要做细做深基础性工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把调减面积落实到图斑、落实到地块、落实到作物、落实到责任人,指导农民做好品种选择、茬口衔接、生产安排等工作,坚决防止调减过程中出现土地撂荒、违背农民意愿蛮干等情况。三是抓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坚守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要求下,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保证耕地面积和质量,而提高耕地质量,关键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十四五”期间中央和省也将有一系列*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但从目前推进情况看,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不理想,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抢抓*策机遇,积极争取支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破解全市耕地“高、少、碎、瘦”的问题。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督促检查,各县市区要抓具体抓落实,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下大力加快项目实施,确保11月20日前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达到85%以上、12月20日前全部实施完成,年底前全面完成竣工验收和项目备案;对列入年计划竣工验收的项目,要确保年底前全面开工,明年二季度全面完成竣工验收和项目备案。另外,经初步统计,全市仅猕猴桃果园就有超过公里机耕道需要修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聚焦坝区、产业基地等重点区域,以机耕道、灌排设施建设、土地整治等为具体内容,抓紧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短板。四是抓实农业风险防范。要加强田间监测,以褐斑病、白粉病、石蝇、蚜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为重点,及时进行病虫害预报预防,严防病虫害发生。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新版《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强度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明年,影响世界诸多地区的温度、降水和风暴型式。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天全市气温较往年偏低,但降水量偏多。对这些气候变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做好极端天气应急预案,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第二,关于猕猴桃产业。今年全市猕猴桃产业挂果面积超过7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同比增长21.36%。截至9月30日,市农投公司80克以上优级果已销售一空,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可喜局面。但目前尚有三个方面难题亟需破解。一是管护水平有待提升。全市猕猴桃平均亩产与测产潜力差距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护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要按照猕猴桃产业发展九大重点任务、二十条要求,严格落实《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持续加强猕猴桃基地规范化建设,下大力提高猕猴桃基地亩产水平,力争明年全市猕猴桃产量和商品果率分别提高10%以上。二是病虫害防治水平有待提升。全市猕猴桃果园基本没有人工防风林,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的机率较大。在猕猴桃基地建设防风林,既能够防止大风对猕猴桃果子造成擦伤,也能够减轻或防止病虫害发生,同时还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升猕猴桃品质。去年以来,我们针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优化完善气象防雹炮点建设,建成24个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灌溉设施,防雹和灌溉两个关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和明年要把风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建设一批主防风林带,在连片猕猴桃基地设置生物隔离带,推广使用防风布等设施,最大限度减少风害和病虫害影响。三是花粉自给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全市猕猴桃花粉需大量从陕西、四川等地购买,且采购的花粉为上年冷藏花粉,活性不强、成功率低,安全性差、存在携带病菌的风险。今年10月至明年11月,省里计划在我市和贵阳建设猕猴桃花粉基地0亩,市农业农村局要高度重视,加强向上精准对接,争取省里给予我市更多计划,在都格、发耳、野钟等低海拔河谷地区布局一批花粉基地,着力解决花粉本地化供应问题。

第三,关于刺梨产业。今年全市刺梨进入盛挂果面积为10.58万亩,但刺梨收购量与预测产量差距较大,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今年8月下旬以来雨水偏多,刺梨进入成熟期后鲜果落果、烂果较为严重,同时果园泥泞湿滑影响采摘;二是部分种植地块坡度较陡,机耕道配套不到位,运输成本高,农户不愿采摘;三是部分农户将种植的金刺梨销往安顺等地区;四是受疫情影响,年初部分地块施肥量不足,影响挂果率。今年全市15万亩刺梨产业提质增效任务已完成,但还有大量刺梨基地管护水平较低、效益不明显。经国家林草局刺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荐,目前全省刺梨主要种植“贵农5号”。要抢抓冬春植树造林有利时机,大力推广“贵农5号”等刺梨良种,抓紧组织补植补种,对种植不满3年、成活率高于85%的刺梨基地进行定点补植,对成活率较低的刺梨基地进行全面补种,确保刺梨基地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保持85%以上。在刺梨区域布局上,我市是全省4个重点区域之一,六枝、盘州、水城进入全省15个种植大县行列。我们要用好纳入省重点布局的有利条件,扎实做好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等林业项目申报,积极争取省—年示范点建设项目,通过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全市刺梨基地建设水平。今年我们提出大力攻克刺梨鲜果保鲜技术,目前正在开展涂膜对比试验,要继续加大力度,找准保鲜的影响因子和技术路线,有效缓解今后刺梨大量集中上市带来的加工压力。

第四,关于茶叶产业。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在“提档、增产、全利用”上下功夫,一季度和上半年全市茶叶产量和产值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1—10月全市茶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37.34%和19.9%,其中夏秋茶产量同比增长44.7%,占全市茶叶产量的61%,占比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但受夏秋茶市场销路未打开、具备机采条件茶园面积占比低、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制约,全市夏秋茶产量仍然较低,对茶叶产业的贡献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要按照茶叶10大重点任务和19条要求,以冬季茶园管护为契机,以茶叶标准园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茶园肥培管理和绿色防控,同步推进机采茶园建设,确保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要抓紧部署明年春茶采摘工作,组织农技人员、田间“土专家”,在茶区开展茶园管理、茶树修剪、茶树防冻、双手采茶、茶叶加工等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等方式,实现对所有经营主体的全覆盖,提高采茶效率,降低采摘成本,防止优质茶青浪费。要认真组织研究,大力开发白茶、红茶等市场需求大的产品,力争明年在提升夏秋茶产量、实现茶叶全利用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要支持凉都水城春茶叶公司发展壮大,推动盘州、水城、六枝改扩建茶叶初制生产线,促进初精制分离,改进加工工艺,提高茶叶品质。

第五,关于食用菌产业。截至10月底,全市食用菌种植达到1.48亿棒,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8%、市目标任务的98.7%。但从全市整体发展水平看,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人才缺乏、龙头带动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等制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按照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路,借助“黔菌”“黔菇”省级公共品牌优势,全面加强制种、产棒、养菇、销售、加工等环节工作,推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确保今年种植规模达到1.5亿棒、产量4.9万吨、产值5亿元;年种植规模达到3亿棒、产量10.5万吨、产值10.6亿元;年种植规模达到5亿棒、产量18万吨、产值19亿元。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大对食用菌优强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释放康群缘生物科技公司2.2亿棒的菌棒产能,提升六枝上善和公司、盘州黔芝菌宝公司等企业菌棒生产能力,确保明年全市菌棒生产能力达到2.5亿棒以上、菌材自供能力达20%以上,在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出菇基地建设、集散市场、菌棒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加快形成闭合的产业链条。我市发展夏菇具有凉爽湿润的独特气候优势,要大力发展L、等优良香菇品种,加快发展赤松茸、黑皮鸡枞、红托竹荪、茶树菇、羊肚菌等珍稀、特色、高效益的品种,走出一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国有企业要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探索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与合作社、农户等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菌棒、菌材等市场秩序,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第六,关于蔬菜产业。截至10月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累计产量.79万吨,但除生姜、芋头有一定规模外,大部分蔬菜分散在各家各户,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冬春季节供应品种单一,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是重要的*治任务,各县市区要认真履行“菜篮子”负责制,大力推进保供蔬菜基地建设,确保今年秋冬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统筹做好市中心城区和县城保供蔬菜及特色蔬菜产销工作。根据7月、10月平均气温分布,我市水城、盘州大部区域和六枝部分区域,被省蔬菜专班列为高、中海拔区的一类区域,即耐寒、半耐寒蔬菜夏秋主产区。为聚焦优势季节、重要时段和优势单品,合理衔接茬口,构建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省安排我市秋冬季重点种植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芥菜等品种,春夏季重点种植菜豆、西葫芦、生姜等品种。市农业农村局和有关县市区要精心谋划,聚焦重点区域和优势品种,合理布局建设基地,形成耕作制度,强化分类配套要素,建设相对稳定的专业菜地,按大宗蔬菜和精品蔬菜不同的市场定位,加快实现分等分级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抓好“小康菜园”建设,改善群众膳食、美化乡村环境。

第七,关于生态畜牧业。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年我们启动草食生态畜牧业裂变发展计划,但受企业投入资金不足、项目实施缓慢和非洲猪瘟等影响,全市除蛋鸡规模养殖占比较高外,生猪、肉牛、肉羊、肉禽规模养殖占比都较低,市场抗风险能力低、影响力小、竞争力弱。发展生态畜牧业,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竞争优势,但必须坚持适度规模经营,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带动、集约化经营、组织化运行、品牌化销售的路子。今天上午观摩的六枝特区二表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年9月底成立以来,虽然项目经历了起步之年缺水缺路缺电、第二年因冬天寒冷不懂技术导致生猪死亡三分之一、第三年骨干人员流失严重、第四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和挑战,但该公司瞄准土猪这个供不应求的高端市场,坚持产品是“道”、营销是“术”,把品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走特色、保品质、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四年时间就达到头母猪、年出栏10万头土猪、产值1.2亿元的规模,成为了全省最大的土猪养殖企业。临近年关,市场需求大,要把生猪养殖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头来抓。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前三季度全国有1.25万个规模养殖场新建投产、1.34万个空栏规模养猪场复养;截至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到年末的86%。随着全国生猪产能的加快恢复,市场竞争将越来越大。当前,我市生猪产能已恢复到常年生产水平,要继续坚持严防非洲猪瘟和猪肉稳价保供“两手抓”“两手硬”,大力支持二表哥、大北农、温氏、新希望等生猪养殖企业抓住有利时机,抓紧补栏育肥、持续扩大产能,提高市场供给力和竞争力,确保春节等重要时段猪肉稳定供应、猪肉价格不出现大的反弹。要按照“提生猪、增牛羊、扩家禽、养特色”的思路,发展饲草料种植及屠宰、分割、冷链、精深加工等产业,大力推进畜禽集中生态屠宰,推进牛羊、生态家禽与餐饮、旅游等联动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综合经济效益。

第八,关于其他农业特色产业。对于人民小酒(高粱)、特色林业、中药材、生态渔业等农业特色产业,都要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六个转变”的要求,坚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技术支撑,提升产品品质,加快将地方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人民小酒相关的高粱产业。随着岩博酒业发展壮大,对高粱的需求直线上升。要围绕支持岩博酒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对高粱种植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大力推广高产、抗逆性强、适合我市种植的高粱品种,加快建设一批高粱种植基地,有效满足岩博酒业对高粱的需求。二是特色林业。根据省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省特色林业主要包括竹、油茶、花椒、皂角等产业。目前,全市规模化种植的竹产业有7.3万亩、油茶1.57万亩、花椒亩,虽然规模较小,但小产业也可以有大作为。在今年5月7日召开的全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暨“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建设现场会上,我专门提到保华镇海螺村高原草莓苗繁育示范基地,去年培育的草莓苗移栽到大连种植后,较当地种苗提前两个月采摘,价格比当地草莓上市时高3倍以上,经济效益翻了一番。今年,该基地面积达到亩,继续实行订单式生产,每株收购价格0.35元,共销往大连多万株,明年企业计划将草莓苗繁育基地扩大到0亩以上,并逐步向设施化育苗方向发展。下一步推进特色林业发展,要在提升现有产业效益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发展适宜我市高山冷凉气候繁育的种苗品种,推动育苗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三是中药材产业。目前,全市中药材产业面积21.68万亩,但小*姜、薏仁米等食药兼用型品种占比较大,而且全市多数中药材以原材料销售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要聚焦*精、白芨等道地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的半夏,以及高价值的独角莲等品种,加强本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抚育,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良种繁育基地和规模化标准化基地,确保年内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22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4个、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四是生态渔业。目前,全市渔业养殖面积4.56万亩,产量.5吨、同比增长11.2%。要充分利用我市各类宜渔水面资源,积极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水产品,确保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吨,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生态渔业扩面提质增效的年度目标任务。

结合网络整理,仅限学习交流;如有不妥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处理;文章观点不代表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在全市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