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动物保健行业深度报告后非瘟时代的动保行业
TUhjnbcbe - 2024/10/25 16:08:00
河北白癜风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如需报告请登录。

本篇报告亮点如下:

1、在通过从横向比较、行业空间、生产格局等不同维度推演非瘟疫情对下游养殖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动物疫苗行业随之带来的变革和调整,重点回答了市场关心的动物疫苗行业成长性和结构性的问题;

2、提出对动物疫苗行业成长路径的判断(toGtoBtoBtoC),明确了不同阶段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重点深入探讨后非瘟时代下一阶段(toB)竞争力来源的问题,认为要重点把握研发端、产品端和营销端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能力培育。

一、接种疫苗是动物疫病防控主要策略,动物疫苗市场结构以经济动物适用为主

(一)接种疫苗预防动物疫病发生仍将是我国主要防控策略

动物疫苗是由免疫原性较好的病原微生物经过繁殖与处理后制成的剂品,将其作用于动物机体并刺激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从而抵抗该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达到预防相关疾病的目的。

全球来看,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流行趋势仍然严峻、变异情况复杂,从防控措施上,主要分为“监测+扑杀”、“接种疫苗预防”两种手段。分国别和地区来看,发达国家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高,养殖密度低,而且防疫接种时间早,多种动物疫病处无疫状态,因此目前主要通过“监测+扑杀”手段进行疫病防控;相比之下,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养殖密度高、多种常见疫病仍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且扑杀模式所需的补偿资金高昂,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采取接种疫苗预防为主的防疫政策,通过分区域、分阶段逐步实现不同疫病的净化过程。

(二)国内动物疫苗行业发展速度快,市场结构以经济动物适用为主

根据兽药协会统计数据,-年,我国兽药行业销售额由亿元增至亿元,年复合增速8.6%;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主要是动物疫苗)行业销售额由52亿元增至亿元,年复合增速12.6%。

1、企业规模:年国内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共计94家生产企业,其中大型企业仅为21家,占比22%;

2、市占率:我国前十大疫苗企业市占率56%,而全球动保行业CR5高达54%,动物疫苗行业集中度仍有上行空间;

3、动物分类:猪用疫苗销售额53亿元,占比39.4%;禽用疫苗销售额45亿元,占比33.4%;反刍类(牛羊为主)疫苗销售额33亿元,占比24.5%;宠物疫苗等销售额3.42亿元,占比仅为2.6%,我国动物疫苗仍然以猪禽牛羊经济动物为主,宠物类伴侣动物疫苗基数很小,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

4、进口:-年,我国进口疫苗金额由6亿元增至17亿元,年复合增速13.7%,优质进口高端疫苗仍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二、非瘟疫情催化带来养殖行业深刻变革

(一)他山之石——俄罗斯非洲猪瘟疫情长期存在、反复出现、行业防控压力依然很大

1、俄罗斯非瘟疫情已持续流行14年

年以前,ASF疫情主要局限于非洲和意大利撒丁岛地区。年4月,离俄罗斯较近的格鲁吉亚波季港出现首发病例;同年12月,俄罗斯毗邻格鲁吉亚的河谷附近发现5头感染ASF的病死野猪,至此ASF开始在俄罗斯境内传播,且直至今天尚未被根除。

疫病传播的风险因素较多,病毒传播途径广泛。污染的饲料、泔水、猪肉产品的移动以及与感染野猪的密切接触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庭院式养殖与中小型商业猪场生物安全水平较低,容易受到ASF和其他病原的入侵。自年以来,俄罗斯发生的ASF疫情中,庭院式养殖发生疫情占总发病数的63.2%,中小型商业猪场发生疫情占比18.2%,规模化专业猪场发生的疫情占比16%。

2、非瘟导致猪业养殖模式巨变,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

ASF的冲击导致庭院散养模式和中小型商业猪场的占比急剧减少,规模化养殖比重快速提升。-年期间,规模化养殖出栏生猪比重由28%提升至86%,猪肉产量由42万吨增长至万吨;家庭养殖户出栏猪比重从72%下滑至14%,猪肉产量从万吨回落至52万吨。规模化养殖不仅弥补了散养户养殖量下降带来的生猪缺口,还提升了全国猪肉的总产量。由于地方性政策规定在某些地区和高生物安全等级的大型商品化农场附近禁止后院养殖,且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农村投资量减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ASF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散养户生猪生产,其占比有望进一步下降。

俄罗斯国内猪肉生产实业控股模式逐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年俄罗斯前20强猪肉厂商屠宰活猪重量合计为.6万吨,占全国比重为75.74%,集中度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3、养殖模式切换但非瘟防控形式依然严峻

①俄罗斯整体养殖密度仍然较低

政府进口禁令产业扶持等措施带动大企业快速持续扩张,助推俄罗斯国内生猪产能持续提升,年至年,生猪出栏量从.3万头提升至万头,年复合增速5.93%。

若按照出栏数量/国土面积测算,年俄罗斯养殖密度约为2.9头/平方公里,相较之下中国养殖密度为72.3头/平方公里;分地区来看,俄罗斯出栏量最高、养殖密度最大的中央联邦区养殖密度也仅为15.7头/平方公里,相较之下中国出栏量最高的四川、河南两省养殖密度则分别为.5头/平方公里、.6头/平方公里;若按照出栏数量/可耕地面积测算,年俄罗斯养殖密度约为34.9头/平方公里,相较之下中国养殖密度为.9头/平方公里。可见俄罗斯整体养殖密度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②一体化猪场无法彻底隔绝非瘟疫情——以切尔基佐沃为例

切尔基佐沃集团(Cherkizovo)快速扩张。切尔基佐沃集团目前是俄罗斯最大的多样化肉类生产商(包括禽肉、猪肉和肉制品加工等),旗下包括8家肉类加工厂、19家养猪主体、9家家禽生产综合企业、9家饲料厂、1家火鸡生产厂和超过29万公顷的农地。目前公司位列俄罗斯第1大禽肉生产商、第2大猪肉生产商和第3大火鸡生产商。

-年,公司营收从亿卢布增长至亿卢布,年复合增速15.27%;净利润从15.75亿卢布增长至.04亿卢布,年复合增速20.28%;猪肉年销量从2.8万吨增长至23.7万吨,年复合增速21.43%,市占率从1.7%提升至7.3%(以俄罗斯猪肉产量为统计口径);此外,公司生猪出栏均重和料肉比等指标均得到大幅改善。

俄罗斯一体化企业养殖场的养殖模式类似国内自繁自养模式,年非洲猪瘟爆发后,俄罗斯主要精力集中于大型猪场,工业化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俄罗斯90%以上的一体化企业养殖场都达到最高等级的生物安全四级,猪场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一体化公司内部,保证与外界隔绝联系。

通过分析俄罗斯非瘟疫情流行趋势,我们认为,从疫情防控角度来看,养殖模式差异并非防非控非的万能钥匙,猪场的软硬件水平才是企业致胜的关键。对于养殖企业,生物安全防控做到尽可能完善,除了硬件上有刚性标准外,对于生产流程和管理水平的要求同等重要。过去数年,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TOP3养殖企业均爆发不同频次的非瘟疫情,而且都集中在养殖密度相对更高的主产区(中央联邦区)。

我们认为,对标俄罗斯,对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来讲,随着全行业的复养补栏推进,在养殖密度逐步恢复的背景下,如何从软硬件不同维度全方位提升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是防控非瘟的关键,压力或将长期存在。

(二)空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或难回7亿头峰值,将可能在5至6亿头进行再平衡

非瘟冲击下,我国生猪养殖业剧烈去产能。年8月3日我国确诊发生第1例非洲猪瘟疫情至今,全国大陆地区全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曾经通报非洲猪瘟疫情,合计发生起非洲猪瘟,共扑杀万头染疫生猪。而截至到年2月16日,全国所有疫区均已解除封锁。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年7月至年9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从3,万头下滑至1,万头,累计降幅高达39.8%,也是本轮周期最大降幅;年全国生猪出栏5.44亿头,同比下滑22%,生猪供需出现明显缺口。

政策组合拳促生猪生产。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推出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最新颁发的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首次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列入今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范畴,力争通过多举措并行促进生猪产能恢复。

从全国统计数据来看,生猪产能自Q4呈现缓慢恢复迹象。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年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加1.7%,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累计比年9月份增长了10%,全国有27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增长。南方主产区前期产能下降较多,今年2月,这些省份能繁母猪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猪存栏方面,今年2月全国生猪存栏出现反季节性的增加,环比增幅达2.8%,全国头以上规模猪场新生仔猪出栏环比增加3.4%,也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环比增长。

不过基础产能能否持续传导到供给端仍需持续跟踪验证,随着产能复苏带来的养殖密度提升,以及疫区解封生猪调运增加等问题,现有防控体系能否持续经受住非瘟考验尚待观察,今年3月份以来,四川、河南多地报告非洲猪瘟疫情,均为排查外省违法调运生猪所发现,由此可见,非洲猪瘟疫情又有抬头趋势,防控压力不减。此外,本轮去产能,二元母猪和祖代种猪均损失惨重,从曾祖代增产至二元母猪存栏上升至少需要28个月,全行业补栏以三元留种为主。三元留种对生产效率影响主要体现在:配种成功率降低20.2%,分娩率降低22.5%,MSY降低30%-40%;综上,三元后备生产效率较二元后备降低67.4%-74.7%,三元能繁生产效率较二元能繁降低59.2%-68.3%,三元留种效率较二元种猪大幅降低,生猪产能和供应恢复节奏或继续推迟。

综合来看,非瘟疫情扰动,三元留种效率大降,产业私用非瘟疫苗造成负面后果,再叠加新冠疫情造成补栏和新建猪场进度阶段性受阻,我们保守估计,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继续下滑,全年总数预计为3.93亿头,同比下降27.8%。结合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也陆续推出针对性的生猪稳产保供规划和措施,分析各地的历史出栏数据和未来出栏规划可以看出,从生猪有效产能的恢复到生猪供应的恢复料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而且在高保护率非瘟疫苗面世之前,高养殖密度带来的非瘟疫情发生风险对于生猪供应的恢复始终会是一个比较刚性的制约因素。因此,供需缺口长期存在带来的高猪价料将持续挤压居民猪肉消费需求,叠加年轻群体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肉类消费理念的转变,我们认为居民动物蛋白消费结构或将重塑。基于以上判断,我们预计,生猪养殖行业或难回7亿头峰值,或将在5-6亿头年出栏量的位置进行再平衡。

(三)格局:散户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进度或超预期。中小养殖主体在非瘟疫情出现后受损惨重,加速从行业中退出,猪价持续高位,但受制于资金断裂、种猪资源紧缺、支持政策更多向规模企业倾斜、信心受损严重、生物安全水平难以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这部分主体补栏和复产无论从积极性还是从效果角度都不甚理想。相反,规模猪场则由于猪场生物安全水平提升、优秀的管理组织能力、种源保障等多重优势,加速从行业中脱颖而出。

路径上来看,一方面,部分散户由于资金、养殖信心、年龄限制等多重原因,从行业中永久性退出,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支持“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发展,以及大型养殖集团对于优质农户资源的争夺,具备一定经营理念、实力和规模的小养殖户转成与大型公司合作,从而在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业务统一性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另一方面,规模企业凭借强大的综合优势,在产业景气度上行期加快扩张节奏,填补中小企业产能清退留下的空间,而且俄罗斯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提升的过程也后验性的证明,这是增强疫病防控能力和效果的重要路径。

相关数据显示,一方面,随着Q3加大商品猪留种力度,规模猪场基础产能快速恢复,我们跟踪的10家上市猪企Q3生产性生物资产环比增加37.7%,明显优于全行业产能恢复情况,年合计出栏量.05万头,同比仅下滑5.2%,降幅明显低于全行业22%的降幅;另一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年9月-12月,全国存栏0头以上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均已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速连续4个月均优于行业情况,均在不断验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

三、动物疫苗行业迎来深刻变革

(一)政策:招采疫苗加快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化疫苗渗透率迎来快速提升

养殖规模化加速+监管政策调整,双重因素驱动市场化疫苗加速替代。1)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快速提升将驱动猪用市场化疫苗加速替代。疫苗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重较低,年规模养殖生猪的防疫费用仅占总成本的1.3%,即使是温氏、牧原等养殖龙头,兽药及疫苗费用在生猪完全成本中的占比也仅为3%-10%左右。由于规模养殖企业发生疫病的风险系数与潜在损失更大,因此其疾病防范意识远高于普通散养户,在选择疫苗时,也更加注重疫苗的质量、兽药企业的信誉以及综合实力,体现在头均防疫费用上为较普通散养户高出20%-30%左右。

2)“先打后补”政策进一步推进,行业向市场化竞争加速转型。自年农业部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规定高致病性猪蓝耳、猪瘟正式退出国家强制免疫,并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养殖户的强制免疫实行“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年12月9日,农业部发布《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第八条提出: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可将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直接销售给各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或养殖场(户),也可由其授权经销商销售。标志着强制免疫疫苗正式向经销渠道开放;年12月26日农业部最新发布的《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中则进一步指出,各地要加快推进“先打后补”,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力争在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全覆盖。

政策的调整方向驱动行业从政府招标采购防疫体系逐步向市场化主导转变,但受制于行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不同规模养殖主体防疫意识与水平、价格敏感性等分化影响,口蹄疫市场苗、猪圆环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等单品的免疫覆盖率水平仍较低,叠加非瘟疫情下养殖场的优先工作聚焦在防非控非之上,部分猪场免疫程序和免疫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短期内影响了部分疫苗产品的渗透率上行节奏。

但据草根调研等方式了解到,下游养殖业整体疫情流行情况仍较为复杂,安全有效的疫苗防疫需求有望得到明显提升。我们认为,随着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的提升、疫情防控更加成熟有效,叠加此轮周期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的加速提升,上述高品质、高定价、高毛利的系列单品将迎来免疫覆盖率的大幅提升与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容,预计未来疫苗产品分化会愈加明显,市场化疫苗加速替代的逻辑更加清晰。

(二)格局:过去依附于政府招采的小企业将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1)下游去产能倒逼动保行业加速出清过程。生猪产能去化幅度创历史之最,猪用疫苗需求量大幅走低,年前三季度动保企业尤其是以猪用疫苗为主营业务的动保企业均出现行业性的业绩滑坡,猪用疫苗板块平均营收大幅下滑,且由于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实现走货、产能利用率被动调降等因素,行业整体毛利率也大幅走低,动保行业正经历行业最困难的时期。据草根调研了解,中小动保企业尤其是产品结构单一、前期过于依赖招采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艰难,落后产能开始淘汰,未来1-2年动保行业或迎来集中度的快速提升

2)监管趋严,行业系统性升级加速。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其中,新修版提高了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标准,如参考欧盟和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无菌制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按照生产暴露风险,将兽用生物制品设置为A、B、C、D4个级别,增加了生产环境在线监测要求,注重动静态控制相结合,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水平。新规范的发布将有效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此外,按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设置规划》要求,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车间需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生物安全三级改造,确保安全管控生物安全风险。我们认为,需求端+监管端双重因素叠加,行业系统性升级或将加速,竞争格局或将得到优化。

(三)空间:短期下游需求矩阵或将收缩,长期看猪苗仍极富成长空间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用药习惯或发生调整。非洲猪瘟疫情压力下,猪场将“防非控非”作为养殖经营环节头等大事,通过加强动物防疫设施建设、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系列综合防控措施,切实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增强对非洲猪瘟防范能力,以期降低非瘟疫病发生风险。通过优化养殖厂区布局、完善动物防疫设施,以及在执行生物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养殖场相关人员、猪群、肉品、饲料等的管理以及猪场内外环境控制等措施,不仅有效地降低了非洲猪瘟感染风险,同样使得部分其它猪病暴露风险得以降低,而在猪群防控免疫程序上的调整则使得防疫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根据牧原股份年报披露数据,公司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药品及疫苗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从年的9.8%降至年的6.7%,降幅达29.2%。按照年生猪出栏量初略测算,单头生猪药苗费用由年的元,降至年的81元左右,减少25元左右,主要受益于年公司采用新型猪舍,通过空气过滤、独立通风等措施,提高了猪群的健康水平,从而兽药疫苗等相关费用都有所下降。

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维度看疫苗免疫:1)非瘟疫情防控阶段“防非控非”优先。根据专家访谈和草根调研等途径反馈,年部分猪苗单品免疫率有下降趋势,主要涉及圆环、蓝耳等疫苗产品,究其主因,在于下游生猪养殖业阶段性主要矛盾是“防非控非”,规范养殖流程,减少外界与猪只接触,从而降低非瘟感染几率是养殖业的核心考量,传染性、致病性、致死率等相对温和的疾病免疫首当其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中监所批签发数据来看,年全年主要猪用疫苗批签发数量同比降幅从高到低依次为猪圆环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蓝耳疫苗(含高致病性蓝耳)、猪瘟疫苗、腹泻苗、口蹄疫疫苗和猪细小病毒病疫苗,降幅依次为-44%、-42%、-37%、-33%、-30%、-26%和-17%。非瘟防控措施导致免疫程序变更调整是短期下游需求矩阵收缩的主要驱动因素,猪用疫苗子产品领域的结构性分化与非瘟防控压力密切相关。

2)后非瘟时期重效率提升。我们认为,药苗的减量和免疫程序调整是猪场疫情防控压力下的被动选择,随着猪场生物安全水平的提升,对非瘟防控的认知和措施逐渐成熟,尤其是后续生猪行业产能逐步向供需平衡点恢复,供需紧张局面缓解,伴随而来的是生猪价格回落,在养殖利润迎来均值回归过程中,养殖场经营重点会逐步向提升养殖效率、控制养殖成本倾斜,因此我们认为蓝耳、圆环等主要猪苗渗透率仍有较大上修空间,判断依据基于以下两点:

①以蓝耳为例,据堪萨斯州立大学RaymondBob研究,蓝耳病造成的损失包括饲料的浪费以及很低的饲料转化率,蓝耳病毒已经适应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可以在一个生产系统中持续存在,也可以在一头猪体内持续感染,造成猪只大约损失10%体重,因此需通过疫苗免疫来降低猪群的感染和发病几率,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最终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对于圆环的情况则与之类似,年国内首次确诊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自此开始在全国范围流行。现阶段大部养猪场通过实验室手段统计成活率、出栏天数、饲料转化率、用药成本、猪群整齐度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指标来综合评价圆环病毒疫苗效果。临床研究也表明,圆环病毒2型疫苗能有效的控制圆环病毒相关疾病,接种免疫后可达到减轻病毒血症、提高日增重等效果。②在猪群中,蓝耳、伪狂、圆环、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通常会造成混合交叉感染,因此猪只接种免疫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不同疾病的感染。

1、猪用疫苗:经测算市场空间或可达亿元以上。年我国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总额.63亿元,其中猪用疫苗销售额52.64亿元,占比39.4%。我们认为,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加速提升、叠加后非瘟时期猪场疫病综合防控的客观需求,国内猪用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

基本假设:

1)考虑到非瘟疫情及我国肉类消费结构调整,假设我国生猪年出栏量新平衡点6亿头,规模养殖出栏量3亿头;

2)规模养殖部分:参考头部上市猪企头均防疫成本,假设规模养殖企业疫苗成本占比2.5%,养殖完全成本新平衡点15元/公斤,出栏均重公斤,则头均疫苗使用费约为41.25元/头;

3)散养部分:年头均防疫医疗费用为16.43元,若疫苗费用占50%,假设后期头均疫苗费用提高至10元/头。

由此可粗略测算出在不考虑非洲猪瘟疫苗的前提下,我国猪用疫苗潜在市场空间可达.75亿元,相较当前仍有非常可观的成长空间。

2、禽用疫苗:产能上行期+疫情催化,景气度仍将持续。受非瘟疫情影响,年我国猪肉产量万吨,同比下降21.3%。受生猪生产周期、补栏情绪、补栏效果、种猪资源不足等多重因素制约,猪肉供给量短期内无法恢复。而城乡居民对禽肉、禽蛋消费习惯、转养程序便利、家禽的饲养周期短等特点决定禽肉和禽蛋将作为猪肉的最主要替代品,需求量有望大幅攀升,年我国禽肉产量万吨,同比增长12.3%;禽蛋产量万吨,同比增长5.8%。

我们认为,年猪肉供给缺口有望持续,禽肉禽蛋替代需求仍将得以持续,家禽产能仍处于上行期。以白羽鸡为例,据禽业协会最新数据,年全国白羽肉种鸡祖代更新量.35万套,强制换羽9.12万套,合计.47万套,合计数同比增长55.8%,祖代更新量已供过于求,后续随着祖代鸡产能逐步释放,禽用疫苗或迎来需求高峰。

此外,年我国新疆、湖南等地已发生数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发趋势或抬头。全球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也在亚洲、欧洲多个国家陆续爆发,我们认为,疫情催化下,防疫压力仍然非常紧张,有望带动禽用疫苗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禽用疫苗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得以延续。

年,禽流感(H5+H7)疫苗经历了从二价到三价的产品升级,政府招标价格大幅提升,极大地提振了禽用强免苗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年随着各厂商生产工艺的逐步成熟(年11月底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厂商同样要完成P3车间改造)以及产品持续放量,成本端有望持续降至稳定水平,在价格刚性的情况下,产品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抬升,持续增厚利润端。

“先打后补”有升级趋势,利好禽苗市场化龙头。禽养殖行业相比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更高,政策端来看,先打后补有升级趋势,养殖主体在选择疫苗上更具主动性,随着各地政策进一步松动和落地,我们认为,产品具有优势、同时市场布局完备的企业有望更加受益,市占率或将得到持续提升。

3、反刍疫苗:重视生物安全颠覆防控现状,或重塑布病疫苗竞争格局。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在动物上主要感染牛、羊、猪,主要侵害机体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可引起流产、高热等症状;而人类则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动物和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出现波浪热、全身乏力、关节疼痛、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我国于年出台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年)》,根据畜间和人间布病发生和流行程度,综合考虑家畜流动实际情况及布病防治整片推进的防控策略,对家畜布病防治实行区域化管理。而且,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我国自年开始调整布病免疫政策,开始明确规定在布病一类地区,对除种畜外的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

当前国内布病疫苗均为弱毒活苗,对生物安全重视提升或重塑行业格局。目前,我国用在动物身上进行布病防疫的疫苗产品均为弱毒活疫苗。主要包括牛种布鲁氏菌A19菌株弱毒疫苗、羊种布鲁氏菌M5菌株弱毒疫苗、猪种布鲁氏菌S2菌株弱毒疫苗,除此之外,还有羊种布鲁氏菌Rev.1弱毒疫苗和牛种布鲁氏菌S19株弱毒疫苗处在研发与新药申报环节。按照新版《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操作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应在专门的区域内进行,并保持绝对负压;此外,关于一、二类病原微生物及特殊病原微生物生产操作区的空气净化系统应符合《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要求。

我们认为,新版兽药GMP将倒逼疫苗生产企业强化升级现有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抬高行业壁垒与门槛,低端、低效、不达标的产能将加速退出,行业竞争格局得到优化,而类比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经验,疫病频发与需求升级带动疫苗产品提质提价,市场空间或将显著扩容。

四、多维度分析动物疫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研发端:平台化研发、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企业竞争核心驱动

动物疫苗行业研发难度大、时间跨度长。动物疫苗的研发是一项集合了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动物临床医学、制药工程学等多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对从业机构的研发能力要求很高。一款成熟的产品问世需要经过前期基础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试研究、临床审批、临床实验、新兽药注册证书申请、产品批准文号申请、生产、批签发等阶段,如果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则还需要开展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试验研究并获得安全证书,中间多个环节技术难度大,审批时间长,整个研发周期往往需要3-5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国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实验具有资质壁垒和硬件壁垒双高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行严格限制,主要依托农科院下属相关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等一类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与实验活动,资质壁垒非常高,例如,我国口蹄疫国家参考实验室在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非洲猪瘟国家专业实验室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参考实验室在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布鲁氏菌病参考实验室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监所)。

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需在P3及以上级别实验室进行,硬件壁垒非常高。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和《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口蹄疫病毒的“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感染实验”均需在P3及以上级别实验室进行,而“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实验”和“灭活材料实验”则需在P2及以上级别实验室进行。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病毒相关实验活动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非洲猪瘟病毒的上述4类实验活动均需在P3及以上级别实验室进行,且开展非洲猪瘟病毒实验活动应获得相应行政许可。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口蹄疫乃至非洲猪瘟等疾病疫苗的前端实验室研发环节均主要在具备相关条件的科研院所展开,研发壁垒极高,动保企业则主要聚焦后端产业化应用环节。

国内长期以来的防疫政策和生物制品研制管理办法造成了研发与生产相对独立甚至割裂的局面。然而,随着养殖规模化的推进,疫情流行趋势的复杂化及中长期疫病净化目标推进,都给疫苗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数年,疫苗生产企业除了组织力量开展自行研究之外,还普遍通过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甚至是同行业之间开展合作,搭建研发平台,联接内外部资源共同进行研发合作和技术攻关,通过知识和技术共享,加快研发节奏。政策层面,随着市场主体在经营层面不断成熟,监管导向尝试将前端研发环节向企业端逐步放开。

年2月3日,生物股份公告披露,农业农村部批复同意公司P3实验室可进行以下活动:①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相关要求,开展口蹄疫疫苗研发及效力评价试验工作,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和动物感染实验;②与已获得相关实验活动行政审批的单位合作,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以及相关合作协议规定要求,开展非洲猪瘟疫苗研究涉及的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动物感染及效力评价试验等活动。生物股份成为国内首家可以同时开展口蹄疫疫苗和非洲猪瘟疫苗研究开发相关实验活动的动物疫苗企业。我们认为这是国内动保业在研发环节迈出的重要一步,后续有助于全行业逐步从产业化研发向基础研发过渡和升级,提升行业研发能力,打造市场主体研发、生产、销售闭环生态,提升对于下游养殖主体的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助于增强全行业整体疫病防控能力。平台化研发能力与研发资源整合能力是下一阶段行业竞争的关键着力点。

(二)产品端: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是长期方向

基因工程疫苗在禽、猪等防疫上发挥高效作用。传统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本身固有一些缺陷,包括免疫应答水平不足、疫苗产品稳定性、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成为研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物保健行业深度报告后非瘟时代的动保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