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载体
农业产业化为合作社创建提供了产业基础,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载体,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针对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现实,传统的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经营效率低、收益差,导致好多农民不愿务农,逃离农村,远离农业,农田被撂荒,有限的耕地资源被浪费;而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经营的道路,可以化零为整,把分散、独立的小农经济联合开展“合作化”大生产,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通过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吸引金融资源与科技投入的增加,通过做强农业为吸引金融资源奠定产业基础,引导农业与金融步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也在很大意义上代表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质量逐步提高,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逐渐完善,人力、资金、土地、技术等多要素合作深入发展。年至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及入社农户数量。截至年底,全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或股份合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8.2万家,入社农户约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8.5%左右。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需求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需求与其服务功能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购买生产资料,主要是为社员统一采购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目前每个合作社平均入社农户75户,如果每户需要采购1万元的生产资料,合作社就需要75万元的流动资金,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社,需要的资金量可能达到几百万元。这些资金需求的期限普遍比较短,一般为几个月。
(2)提供技术和加工服务。随着合作社功能不断拓展,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服务的合作社越来越多。合作社规模越大,经营管理水平越高,所需的机械设备越多、越昂贵,而且由于合作社的收入靠向社员收取费用来获得,因此资金回收比较慢,贷款需求期限较长,一般都在3年以上。
(3)购销农产品,主要是合作社将社员生产的农产品统一收购、销售、仓储、运输。合作社收购农产品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好在合作社通常只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然后很快就出售,收购资金回收期短,因此贷款需求表现出季节性、短期性的特点。另外,建设冷链仓储设施和进行营销促销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总之,合作社的信贷需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合作社自身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为社员提供生产性服务,包括上述三个方面;另一层是社员自身的资金需求。随着合作社功能范围越来越宽,合作社自身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资金需求一般在十万元以上;期限有长有短,购买生产资料、收购农产品的资金期限较短,购买机械设备、建设仓储设施的资金期限较长;缺少银行认可的抵押品。合作社比较特殊的是,它们虽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但银行认为合作社的组织架构比较松散,通常不认可其贷款主体地位,导致以合作社为主体的贷款很少,往往通过社员个人进行贷款,然后将贷款整合起来使用,也就是说通过第二层次的贷款来满足第一层次的资金需求。
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融资需求
1、家庭农场获得“法人农业主体”身份
家庭农场是指主要由家庭成员经营,最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获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由此可见,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经营主体身份的转变,获得营业执照后的家庭农场具备了“法人”资格,由“自然人农业主体”转变为“法人农业主体”。家庭农场体现了“家庭经营,规模适度,一业为主,集约生产”的特点。家庭农场在国外如美国、西欧、日本等地比较普遍,如今,松江家庭农场的养猪业,都是由专业公司统一配饲料,兽医与技术专业人员来巡视把关,销售由公司去做,专业分工明确,形成社会化生产格局,突破了过去农民从种地到收割直至销售一人干的局面,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家庭农场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规模依然有限,但从长远来看,走向联合是大趋势。家庭农场主之间联合组成专业合作社,将具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现在家庭农场发展面临融资难、基础设施等资金投入不足、土地流转不规范等困难,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租地规模。家庭农场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使之早日成长为家庭农场甚至是农业工厂,让土地产出更大效益。这就需要在制度和框架设计方面大胆探索,取得突破。
2、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信贷需求分析
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信贷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支付流转费。土地流转费对于种养大而言是很大一笔支出,在粮食主产区,一些种粮大户的经营规模达上千亩,每年仅流转费就需要几十万元。(2)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费用。年大中城市蔬菜生产亩均直接投入费用达元,农田水利建设亩均成本在元以上,一些高效农业的投入成本高达上万元;购置一台粮食烘干机或者大型联合收割机需要几十万元。如果土地经营规模达到亩,农田水利建设和直接投入品的资金需求都能达到10万元以上。
(3)发展设施农业的投入。设施农业主要是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养殖畜舍、水产网箱等技术发展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属于高效农业,但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也很大,如常见的钢管大棚,亩均成本超过1.8万元;普通淡水网箱造价元/个,深水网箱造价高达10万元/个;建一个0平方米的养鸭场至少需要20万元;建设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所需资金规模高达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
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信贷需求特点是资金规模大,依靠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很难满足;贷款主要用于发展生产、扩大规模;资金需求期限有长有短,短期主要用于支付转包费、购买生产资料,期限在1年左右,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期限3-10年不等;缺少银行认可的抵押品。目前,金融机构普遍没有合适的金融产品来满足专业大户的贷款需求,这是农村贷款难最突出的一个领域。
现代职业农民的融资需求
1、现代职业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力军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和农民面临兼业化和老龄化趋势,未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务农成为问题。从年开始,连续四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未来,除了在原有基础上转化和提升传统农民,还必须引入和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将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直接参与者和生力军,也可以称之为农业产业工人。经过近三年探索,初步明确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未来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的主要渠道包括:引进人才,直接转化为职业农民;依托农业园区,将经营者培育为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2、现代职业农民的贷款需求分析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有一定生产规模、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从业者,主要来自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或骨干、农业生产企业主等群体,他们经过培训认证之后具备了职业农民的身份,他们的信贷需求保留了原有特点。
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劳动力。一般要求其稳定从业1年以上、年工资性收入2万元以上。这一类职业农民没有太多生产性贷款需求,主要是消费性贷款需求。消费性贷款需求的特点是贷款数额一般较大;没有农业生产过程与之对应,无法形成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由于收入水平低,农民希望的贷款期限较长;需求刚性较大,大多是农民不得不支出的项目。
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产业化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前、中、后环节工作的社会化服务人员,如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协管员、农村经纪人、农机驾驶和维修人员等。一般要求其从事行业服务工作1年以上,有工商营业执照或服务行业证件(证明)。这一类职业农民与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的贷款需求特点一样,没有太多生产性贷款需求,主要是消费性贷款需求。
除了新型职业农民,还有一部分普通农户,他们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参与者,虽然现阶段他们的参与度不深,一般生产规模不大,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具有“小、频、急”的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一部分会陆续经过培训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与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合作逐渐深入,他们的收入水平也会逐步提高,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有的甚至可能转变为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他们的贷款需求会不断上升。无论从纵向时间跨度上,还是从横向地理跨度上来比较,随着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他们的生产性贷款占比会逐步上升,信贷资金需求量逐步增加,贷款期限逐渐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