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背景有:秦国井田制瓦解,其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大国;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新兴军功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为了增强秦国实力,使不被别国吞并,孝公引进人才等。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坏乐崩。
3.军事方面。军事上战争频繁,春秋时期以争霸战争为主,战国时期以兼并为主,各诸侯国都争相增强国力以赢得战争。富国强兵、赢得战争成为变法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上儒、道、墨、法等学派百家争鸣,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5.秦国自身原因。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秦孝公决心变法;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中原地区众多士人游说各国,追求功名,为秦招贤变法创造可能。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及结果
1.经济上。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3)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文化上
(1)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2)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
3.政治上
(1)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2)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3)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军事上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1.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成功的变革,他让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
2.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
3.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四、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1.在商鞅变法中,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