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农村姑娘的奇思妙想,赶鸭子下田,发现了农
TUhjnbcbe - 2024/9/8 18:13:00

最近看新闻看到这样一件事情:

日本的日经新闻说我国以占全球20%的人口,控制了全球50%的谷物。

指责我国的储粮政策导致了世界性的粮价上涨,还让许多国家陷入饥荒。

这种说法真是荒天下之大谬。

外媒栽赃嫁祸的本领真让人叹为观止。

我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储起来以应对天灾饥荒,这有问题吗?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积累下的智慧,不是闹儿戏的。

听说过“齐鲁缟”的典故吗?

几千年前,齐国国相管仲就玩过粮食战争。

利用高价收买敌国器械、绢布的手段,让目标国家的农民看到做这些商品有利可图。

便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投身炼铁、种桑织丝。

等到敌国的土地尽数丢荒,粮食储备消耗得差不多了,齐国就突然发难。

不再收购他们的商品,同时联合周边国家,禁运粮食给这些缺粮的国家。

结果这些贪图赚快钱的国家没有了粮食,饥饿的人民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战争防御。

结果在齐国强大的进攻压力下唯有屈服投降。

这就是粮食的重要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所以,我国坚持的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绝对正确的。

饥荒的时候,在粮食面前,石油、黄金、钞票等等,全部都是浮云。

但是,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可曾留意过,现在农村的土地,很多都不种粮食了。

许多土地种了果树、花卉、园林景观植物。

甚至有的地方,土地直接丢荒,长满了杂草。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家就曾经种过水稻,感觉就是种田特别辛苦,而农药化肥、农业机械使用的成本却很高。

但是每亩地种出来的谷子价值并不高。

除去成本,一亩地种水稻一年的收益只有一千块钱左右。

对比起去工厂打工,或者干点别的服务行业,种地的收入真的是微不足道。

我也养过鸭子,投入大,养殖成本也高得吓人,然而市场售价却持续低迷。

连续几批鸭子的出货价远低于成本价,导致我亏损了许多钱。

这两个传统的种养模式,像两个步履蹒跚的旅人,越走越吃力了。

当这些传统的种养模式遇到瓶颈,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探索新的模式。

例如养黑水虻代替动物蛋白饲料养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

而“稻鸭共养”,把鸭子放到水稻田里养,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种殖养殖模式,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稻鸭共生”的养殖模式可行吗?

种水稻和养鸭子,这两个让人想到都不禁摇头叹气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却能发挥出神奇的效果,是一种1+1远大于2的农业种养模式。

这里我也简单介绍一下“稻鸭共生”的概念吧。

稻鸭共生,是指水稻移(抛)栽返青后将雏鸭放入稻田,直至水稻开始抽穗灌浆鸭子都生活在稻田里。

以大水田、小群体、少饲养为特色的综合种养体系。

稻鸭共作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为出发点,对水稻植株有壮秆效应,提高了植株的抗逆性,同时又能够明显减轻水稻虫、草、病的危害。

鸭的排泄物变为水稻的有机肥,生产出的稻鸭产品无公害、低成本、高效益,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达到稻鸭双丰收的目的。

“稻鸭共养”的好处有哪些?

鸭子吃杂草效率高,大大减轻农民除草管理的人力成本。

鸭子天生是除虫高手,可以有效预防水稻的病虫害。

鸭粪下田充当有机肥料,降低了农田化肥的成本。

鸭子在田间活动,疏松水田泥土,更有利于水稻作物的生长。

稻米品质提升,鸭肉也更好吃,市场售价比传统养殖模式更高。

鸭子吃掉福寿螺等危害秧苗的水生动物,有利于早期水稻植株的成长发育。

显著的经济效益。

这里引用一段来自湖北日报的报道:

以做过种养的我的经验来判断,这段报道的统计数值是非常真实的,很有参考意义。

8月17日,在襄阳市张家集镇的湖北绿神农业公司稻田里,生活在稻田里的鸭子正在觅食捉虫。该公司4年前开始探索推行“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新模式,今年在多亩稻田里喂养多只鸭子,这些“生态管理员”能为水稻治虫、增肥、活水、除草,每亩可以节约成本元,养鸭可以增收元,仅此一项合计每亩就能增收元以上,不仅全面保护了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稻米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

既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又提高养殖效益,稻鸭共养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帮助粮食种植业提高收益的新方法。

“稻鸭共生”模式要面临的几个问题。

任何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稻鸭共生”的种养模式显然也有它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农田搭建鸭舍,投入资金大。

农田养鸭,管理难度高。

农田养鸭,养殖密度很低,效益不高。

稻谷和鸭肉虽然品质高,但售价能否提高还有待市场验证。

小规模农田养鸭意义不大,难以推广。

下面展开说一说:

做过种养的朋友都知道,尤其是养殖业,场地建设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在农田养鸭,相当于把养殖场地搬到田地里去了。

要是为了养几百只鸭子在农田搭建鸭舍,这个投入和产出显然是不成正比的。

何况要在交通运输极不便利的农田搞养殖场地,建设成本必然会更高。仅凭养少量鸭子的收益来平摊建设成本,回收期必然会很长。

以我老家人们养鸭为例,他们都是承包鱼塘山地来养的。好处就是这些场地都有道路相连,车子可以直接开进开出,农资运输非常便利。

但是农田的情况就不一定了,许多地方的田地都是只有小路进出,运输非常困难,搞养殖就不好搞了。

另外,在田里养鸭子,管理也是个大问题。

你养鸭,别人不养,鸭子跑到别人地里破坏了庄稼怎么办?难道你把自己的田围起来吗?

第三点就是农田可以承载养鸭的数量很少,一亩田就那几十只鸭子,十亩田也就几百只。普通山地鱼塘,十亩就可以养一两千鸭子了,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养这么一点鸭子,也需要人去管理。那你要是养,必然就会失去许多其他挣钱的机会了。

这就是“机会成本”。

事实上,种水稻的话,一年实际要做农活的时间不过四个月左右。

现在大部分种田的人都是农忙时回去插秧、收稻谷,平时还是在外面打工,这才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你总不能为了养少量鸭子,放弃了打工挣钱的机会吧。

最后,“有机”种植的稻谷,“天然”养大的鸭子,在市场上到底能不能卖出很高的价钱?这个是有待商榷的。

高价值的农产品,从外观上看难以分辨得出来。

更多的是依靠它的市场推广,品牌效应。

只有建立起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他们才愿意为品质掏钱。

而市场营销的能力,往往就是种养人最欠缺的。

综合以上所说的,“稻鸭共养”模式,它最适合的人应该是大规模种地(50亩以上)的农民,只有大片种水稻的地方养鸭子才有可能凸显出经济效益。

一般农业家庭,种6、7亩地,搞这个实在是没有多大意义,弄不好投资进去搞场地,最后还会亏钱。

像我家那样,就2亩地,难道我还要去搭鸭舍,人也要耗在田里管理鸭子吗?

稻鸭共生的种养模式前景如何?养殖户是否该转变一下养殖策略?

传统的耕作模式,种水稻的化肥、农药,还有人工成本非常高昂,以致于正常的水稻种植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

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现在农村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种田了,许多农田都转租给别人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没有人承租的,大家宁愿丢荒也不想去种水稻。

原因就是种田挣钱很少,忙活一年,远没有去工厂打工挣到的钱多。

但目前我国大力提倡荒地复耕,鼓励大家多种粮食。

例如我这边,种水稻的田地的承包价格大约是几百元每亩。

而承包鱼塘的亩单价已经去到元/亩以上了,有些发达地区,水质较好的、可以养高价鱼类的鱼塘,塘租价格甚至达到4、5千一亩。

即便是这样,由于想入行的资本太多,鱼塘仍是供不应求。

而这边厢却是许多农田没人愿意去种水稻,田租的价格一低再低。

所以我在想,传统的农业从业者,是否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去探索一条种水稻和养殖结合的新道路?

从趋势上来说,种植水稻是符合我国的粮食安全策略的。

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加大力度来扶持粮食种植是大概率的事情。

虽然在水田养鸭,它的放养规模没法跟鱼塘放养相提并论。

但是我前面说了,现在鸭价低迷的主要原因就是养鸭子的人太多了。

市场上鸭子的供应远远大于需求求,鸭价自然高不了。

所以我们养殖人是不是也该转变一下思维模式,不再一味追求大规模,而是去考虑那些小而精的路线?

养少一点,资金周转压力大大降低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来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

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消费能力也随着不断提高,大家对优质产品的需要也日渐增加。

当我们养的鸭子品质上乘,种的稻米口感香味俱佳。

同时我们还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去给自己的产品跑市场积累客户。

这样,我们就很可能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养殖创业路吧。

欢迎各位养殖朋友多来一同讨论,抱团取暖。

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姑娘的奇思妙想,赶鸭子下田,发现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