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做农业新媒体的,每天要接触很多身处农场一线的农场主,你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农业真的很难,太不容易,如果让我再次选择做农业,我可能要犹豫”。
不管经营一份什么主题或形式的农场,其本质是一门生意,是需要赚钱的。但是,很大一部分人过的凄凄惨惨,能够活下来已然变成了一种小幸运。
是我们太过卖惨还是农业实苦?一起探讨!
你遇到的压根不是困难
卖惨,在农业行业里面常见,但是也分种类。一种是为了营销打IP,算是种某流行的手段,确实存在但是为数不多,梅子出去采访偶尔会遇到几个类似会哭的农场主。
还有一种,是我们源味探访遇到的最多的一部分,实苦且执着与农业,要么有方向没有方法,要么有一些方法和方向没有资源,还有一种无头苍蝇天天碰壁。他们不会哭,只知道苦,但是根本原因还是经营上的不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个道还荆棘密布。
所以在很早以前,农场主+就出过一篇文章讲述了农业为什么不赚钱,而且是从利润的角度进行了深度的解析。
其中一些观点:
毛利率会骗人:超市一般的毛利率得保持在20%~25%之间,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5%左右,但是在波动的农业市场,农业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证挣钱?变成无解,也因此很多人把农业的难归结在了农业不像别的行业一样,能够有一个成功可复制的模板供我们使用。
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这个很简单,粮油米面猪肉等日常农产品会受到宏观经济的调配,价格不可能过高,被限定在一个区间里。
人工是个大成本:农民能做的事,企业不一定能做,因为农民不向自己讨要工资,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好多产业的利润率在去除人工费以前,看上去很美,农业更是如此。
最后的一项总结,梅子印象深刻“懂政策、懂农业、懂合作、懂营销、懂管理、懂创新,还要懂自己。”没考虑好之前,最好还是不要一脚踏进去!
上面所说的事情,其实只是从一个特定的点去阐述了农场不赚钱的原因,也就是说只要做农业你都需要去面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特殊性。
能不能成功更多的是看后期的运营和营销,这才是考验自己农场与别人农场的关键,怎样去控制成本,把握好如何用钱才能看出差异。
做个先苦后甜的农场主
大部分中国人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对土地的眷恋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基因里。
所以,上至商界大佬、下至城市中产阶层。在农村资产被严重低估的形式下,利用资本或者人脉跑步进入农业的坑,他们大多满怀希望进入农业,认为自己有钱、有人,还有市场,纵横农业领域,定当顺风顺水,一路凯歌高奏。
然而,现实很骨感。
最早,从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农业的万向集团,就屡战屡败,从“立体农业”到“创汇农业”全都尝试了,最后以亏损2亿,只好转入农业股权投资。然后,年恒大许老板高调携千亿资金进场,两年烧掉70亿后,年曾想27亿亏本甩卖,可惜无人接盘。农夫山泉种植数千亩果园,年亏损多万元。
当然,大佬们亏了大笔资产后可以挥一挥衣袖,可以转身离去。而作为有志于小农场的朋友们而言,收获的却是满腹心酸或者是一辈子的一蹶不振。
所以,农场面积是不是大、方向是不是超前、资金是不是雄厚、人脉是不是夯实等让人耀眼的条件,都很难成为农业成功的核心。
过剩的农产品外加劣币驱逐良币其实才是干死农业人的利器,更是一个吸钱的黑洞,如何在这两点面前乘风破浪,才能闯出生机。
善待自己的土地,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除了要养活我们,未来还需要养活我们的后辈子孙。用生态设计的手法将农场里的所有要素——人、动物、植物进行串联,追踪能量的转化,达到持续寸进为目的。
为什么会过剩,为什么恶能欺善?很大程度上因为我们追求快、追求产量、追求快钱,坑都是我们自己挖好了自己往下跳的,珍惜自己脚下的土地,安心劳作,树立正确的理念,才能先苦后甜,而不是先甜而持续后苦。
“微笑”面对良劣之战,根据台湾省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的理论“无论任何产业,其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产业链的两端向上延申形成了一个明显笑脸”。
这就是著名的“微笑理论”,当然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农业。
在产业链条的价值分配上,农产品的生产者大约只能占到10%~15%,剩下的85%~90%的价值,被加工业,流通和餐饮业所瓜分。
其间,在供过于求的农产品市场中,流通业占比最高通常都能占到33%以上(在电商平台和直播销售占比为50%以上)。
所以对于农场主而言,一方面通过科技加强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在经营模式中进行创新,思考如何使农场产品与消费者产生更多的联系,常规的如采摘,共享农庄,田园亲子派对。
更深入一点的做法,还有中小学生课外课实践,自然教育基地等。这些多样经营活动的展开,除了为农场增收外,更多的是加强了人们与农场产品的联系,为产业的升级转型找到上升空间。
如何建立联系,一般跑不出“参与——认知——信任这个赛道”。
社交也是农场的一大任务,满足需求是王道,市场才能运营而生,我们常说吃好喝好玩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了,还需要满足更深层次的需求——社交。
以生态农场为载体,为孩子和孩子之间,父母与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提供多维度社交场景才能打出差异。
所以,近年来你能够看到很多垂直的细分市场在慢慢成熟,以有机生活、田园生活为基底的农产品生态圈,虽是在卖农产品,其实是在以有机生活为切口,营造一种健康生活,给用户画了一个圈子,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自然农耕、亲子农场、游学旅行这样的细分也是如此,甚至是可以带外卖,介于酒吧和餐馆之间的海伦斯都是在打造一个舒适自由的社交场所。
当然,说到社交场所,我们可以说一个题外话,那就是目标受众问题。很多时候与农场主们沟通,特别是售卖农产品为主的农场主,他们看不起年轻消费者,觉得他们囊中羞涩没钱可赚,想要直接傍个大款。
但是我们要清楚,一个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时间去沉淀和积累的,就像30岁的90后们还会怀念小时候吃过的小布丁,即使现在已经吃得起十几元的梦龙雪糕,消费者也需培养也需要跟品牌一起成长。
什么是困难?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一的,但是有一种对困难的定义,梅子不能认可。每个人走进一个行业,都要解决的问题,哪怕棘手,那也不能算是苦难,大家起码都在面临,还是长在一个基础之上,就想宏观调控,它不是针对某一个人。
那么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有输有赢,可能不是出在困难本身,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面对问题的态度及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