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网易农业部总裁蒉莺春透露,网易养猪已有8年,到今天已经开始规模量产,目前团队正在福建长汀县养河田鸡。这家养鸡公司名叫“长汀河田飞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美团创始人王兴和网易董事局主席丁磊联合投资,而福建龙岩长汀县恰恰是王兴的老家。
这也意味着王兴间接涉足农业养殖。网易养猪早已闻名,积累经验后又涉足养鸡,无论怎样养,可以肯定是,绝不是靠传统密集型劳动力来养,一定有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为何物?
人工智能,字面上或许难以理解,我举个通俗的场景,辅助大家理解。
作为父母,我们能在一群孩子中一眼识别(图像识别)自己的娃,除了本能,还有对自己孩子音容笑貌和行为举止的记忆。孩子精神状态不好,父母可以通过孩子过往几天的饮食、起居和活动,基本判断娃是累了还是生病了,以及生什么病,进而做出判断,应该给孩子吃什么、医院。
每位宝宝都是一个行但,如果养个娃,其中个是别人家的娃,你怎么养?一定会崩溃,你都不一定能记住每个娃的名字,更不用考虑如何个性化照顾每个娃,估计个个都会打滚哭喊。
假如有一个机器人,它的大脑是这个娃的妈妈的聚合体,它能准确识别每个娃,并能通过每个娃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对娃的身体特征和健康状况做分析判断,并提出照料娃的合理建议。那么,这个机器人就是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
现实中父母的判断,是来自对娃的了解以及行为举止的分析,而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来说,道理其实一样,只是它把这些都收录成了数据,它的判断是基于大数据分析。
当然,人工智能养娃还太遥远,上述描述也不能代表人工智能的全部,但在农业领域却已经实现了不少过去不敢想的事情。
二、阿里ET大脑和腾讯T-block
且不说网易未央猪,近来互联网公司都纷纷争着做农业,我们先看马爸爸的AI养猪计划。
传统养猪,关于监测猪场、繁育管理、疫病防疫等工作,均要依靠人力才能完成,而人工智能时代,这些都可以由视频图像分析、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数据算法等技术来完成。现实中,阿里云ET大脑已经可以胜任这些工作,它具备多维感知、全局洞察、实时决策等能力,可持续性的在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快速做出优先级的决策。
阿里云ET大脑养猪解析
阿里AI养猪,由ET大脑为每头猪建立包括品种、年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运动频次、运动轨迹等在内的多个维度的数据档案,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猪的健康度、进食度、料肉比等。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贯穿养猪全过程,除此以外,猪仔从出生到生猪消费市场,猪的养殖数据,健康数据以及养殖源头数据等均可被追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家梦寐以求的从“田园到餐桌”的透明供应链。
据介绍,前期理论验证阶段,阿里云ET大脑提升母猪年生产能力达3头,而死淘率则降低了3%左右。
互联网巨头企业拥有超强的技术储备和数据处理能力,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科技等领域的应用趋势已不可抵挡。
刚刚过去的4月1日,是愚人节,腾讯很调皮的发布了一个AI生态鹅厂,称在贵州贵安新区挖窑洞,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养殖灰鹅。发布内容要点如下:
腾讯宣布开办鹅厂首批将入驻只贵州平坝灰鹅,后面将逐步扩大养殖规模至20万只。腾讯自主研发的T-block(腾讯积木)技术,可实现实时动态的可视化管理和远程操作。腾讯人工智能将提升鹅厂饲养效率和实行鹅性化管理。腾讯的人脸识别团队正在研发鹅脸识别,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为打破鹅与人的沟通壁垒,更好了解鹅的需求,腾讯翻译团队已经着手研发“鹅语翻译”。团队已对千万条鹅语语料进行深度学习及训练,腾讯AI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也将对鹅的疾病进行早筛、早诊、早治。据了解,其对人类早期食管癌的筛查准确率高达90%。
虽然腾讯选择愚人节发布,含糊其辞把这当做一个“笑话”,但实际上这些场景并不遥远,甚至已经能局部实现。腾讯采用人工智能涉足农业种植、养殖业是迟早的长期布局。
三、国内外“人工智能+农业”的经典应用
张弓,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大数据科学家,这是他回国创业的项目。
陕西千阳有千亩苹果园,苹果开花周期只有一周,张弓和他的团队正在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利用卫星和航拍,数清每一棵树上苹果花的数量,而且要精确到每一朵。
卫星探测苹果花他的公司叫佳格天地,年成立,先后已获得近亿元投资。团队核心成员除了来自NASA,还有来自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以及美国农业部的研究员。
张弓(左二)NASA科学家,顾竹(左一)公司的任务是通过卫星和气象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为农场提供种植面积测算、作物长势监测、生长周期估算、产量预估、自然灾害预测、病虫害预警等服务。
不得不为他们点赞,希望更多科学家能回国,助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美国知名私募股权投资商Pitchbook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有超过亿美元投资到美国AI创业企业身上。自年以来,已经有多起与AI相关的收购。参与收购的主要由谷歌、Facebook、微软以及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主导,它们希望更高效的改变交通、医疗、零售、农业等传统行业。
蓝河科技,一家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减少农药与化肥滥用的公司,成立3年后被迪尔(Deere)公司以3.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蓝河科技总部,机器人正在学习区分杂草这台机器叫Potato,它正试图将生菜的植株变得稀疏,这样强壮的植物就有了成长空间。机器人通过安装在架子上的摄像头“看到”秧苗。在几毫秒之内,它就能识别出强壮的植物,并给弱小的植物施肥。
AbundantRobotics是从斯坦福研究所剥离出来的初创企业,它已开发出自主采摘水果的技术。利用视觉技术来探测棚架上水果的位置,然后利用真空系统将水果从树枝上拉下来。这家公司已经获得谷歌旗下风投机构GoogleVentures的扶持。
AbundantRobotics公司的自动摘果机孟山都投资过一家公司,名叫BlueRiverTechnologies(BRT),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由斯坦福两名研究生于年成立。最初,BRT专注于将机器人用于减少莴苣密度,这个过程此前主要通过手工完成。现在,他们正在应用SeeandSpray系统,来消除棉花田中的杂草,这个系统利用AI来分析高分辨率图像,并检测出杂草的存在和位置。另外,实践表明,通过高度精确和有针对性的喷雾应用,他们可以减少90%的除草剂用量。
BRT的SeeandSpray技术可以检测并除去四、人工智能在我国农业应用的局限性
AI应用需要大量数据来对算法进行恰当的训练。农业虽然有大量的空间数据,但大部分数据只能在每年的生长季节使用一次。因此,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收集到某个字段或某个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通常,收集的数据需要大量预处理后,才能放心用于AI算法训练。
佳格天地第一笔订单是“对一片玉米地做出资产评估,检测作物长势并寻找最佳的收获时间”,但,这个项目差点搞砸了。张弓带着在美国建立的模型来监测,但中美两国的玉米品种和种植方式很不一样,导致用美国玉米数据训练出的参数很难观照中国玉米。但,中国玉米没有现成的数据库,因此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和训练。
我国农业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零散家庭化,非集中规模化,这也导致我们种植和养殖端非常不标准,大小、品种、方式、环境等因素千差万别,这也决定了实施人工智能的难度。
有两类地区比较容易实施:一是种植规模化产区,比如我国东北地区小麦、玉米、大豆、土豆等集中连片的产区,二是品种集中化产区,比如烟台苹果、赣南脐橙、阿克苏香梨等。正因为规模和集中,才有实施的经济效益。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是所有的土地上都有网络信号,尤其是广大的农业用地。人工智能靠网络数据,没有网络自然无法正常收集数据,更谈不上数据分析和技术应用。这都是普遍而现实的困难。
尽管还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终将有一天会成为普遍的现实。
撰文:辛巴
新农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