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一茶两中四园”产业布局,着力培育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做活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42.86亿元。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布局初步形成。截至年末,全县茶园面积22.35万亩,采摘面积20万亩,茶产量2.37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湖北西南茶叶市场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茶市”称号,交易量达到2.28万吨,交易额13.42亿元。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35.3万亩,其中人工种植木本中药材达28.8万亩,人工种植草本中药材6.5万亩。全县共有中药材市场经营主体家,收购品种达60多种,年收购量达4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超过9亿元。全县蜂农户,蜂群10.01万群,蜂蜜产量30.86万公斤,综合产值近2亿元。蔬菜播种面积16.85万亩,产量29.05万吨,产值7.7亿元。高山蔬菜、小水果、红花玉兰、构树猪等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绿色菜园、精品果园、特色花园、生态养殖园“四园”初具雏形。
(二)经营主体稳步壮大。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截至年末,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农户入社率超过8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国家级示范主体3家、省级示范主体23家、市级示范主体55家、县级骨干经营主体家。
(三)“三产”融合进程加快。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把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导入农业,积极探索“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断延伸产业链,加速融合发展。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主体家,其中企业55家、合作社46家,家庭农场18家,个体工商户家,涉及茶叶、中药材、白酒、肉类、菜籽油、豆制品等多个品类。年全年加工量7.75万吨,销售收入19.6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加工产值12.72亿元。全县共9家农产品企业进入年全市“进规”农产品加工企业梯次培育库。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全县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71.2万人次,营业收入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万元。拥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85个,其中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从业人员人,带动农户户。拥有星级农家乐9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精品旅游路线2条。
(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共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1家、认证产品24个,有机食品认证企业2家、认证产品2个,另有1家处在转换期。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区域公共品牌5个,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产品4个,驰名商标2个。年,**茶业有限公司、**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5家企业19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印象、**电商、**蔬菜、***药业等知名企业被收录到第一批国家级贫困县重点产品供应商名录。***茶叶市场被授予“全国重点茶市”,与全国十大茶市联姻,进一步拓展**茶市场空间。**毛尖、**茶业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绿茶”品牌价值达到5.78亿元,“**毛尖”品牌价值达到10.27亿元。以“****”“**绿茶”“**蜂蜜”“**五倍子”“**天麻”等公共品牌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品牌名号越叫越响。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全县成立茶叶、中药材、中蜂、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县领导出任,茶叶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出任双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小组研究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制定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建立茶叶、中药材、中蜂产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推动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出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意见》《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争创全国知名茶叶品牌工作的意见》《精品名牌创新奖励办法》《“深贫保”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扩大政策覆盖面和支持力度。
(二)夯实基地基础。每年整合项目资金过亿元用于支持产业基地建设、良种繁育推广、设备升级改造、质量安全监管、品牌宣传推介,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推动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欧盟茶标准基地建设项目、仓储冷链设施项目、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清洁能源替代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瞄准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后劲。
(三)强化品牌打造。打造“**”“**绿茶”“**蜂蜜”等区域公共品牌,“**绿茶”品牌价值从年的3.88亿元提升到年的5.78亿元。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推动由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采花毛尖”品牌价值达到10.27亿元。积极组织企业开展产品展销活动及线上直播活动。年共组织龙头企业参加武汉博览会、丰收节、武汉农博会、北京春茶采购节等产品展销、对接活动10场次,直接销售收入24万元,订单万元以上。
(四)推动融合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创建青岗岭国家生态茶叶公园、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万亩油菜花园等以产业为基础的农旅融合示范点。打造古道乡愁、采茶研学等9条“金牌旅游线路”。探索“林药蜂”“花果药”“果菜茶”等标准化种植模式和道地药材仿野生栽培模式。将美丽庭院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建设家庭药园、家庭果园、家庭菜园、家庭花园。
(五)严守质量安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规范农资门店经营和农贸市场监管,常年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严格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全年农产品安全监测抽检个以上,覆盖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多个品类。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监管名录,大力推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六)强化技术支撑。建强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和产业指导员队伍,每年遴选并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常年进村入户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实施特聘农技员计划、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还不强,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加工仍是突出短板。据统计,我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比仅为0.3,远低于全省1.8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农产品在县内得不到有效加工利用,部分优质初级农产品成为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产品的原料。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主体发展不平衡,加工主体普遍体量小、布局散,各自为战。大部分主体加工初级产品、低档次产品多,开展精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少。部分主体的生产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力有限。截止年末,我县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社共计家,占比仅为23.6%。部分合作社成立后“只搭台、不唱戏”,没有任何经济业务和合作内容。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层次较低,停留在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服务及初级农产品收购层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没有完全成熟,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非常松散,农户难以分享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增值收益。
(三)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我县大部分龙头企业虽然建有生产基地,但是基地建设质量不高,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偏低,达不到行业内高水平。企业产品注册商标和取得认证的产品为数不多,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竞争力弱。
(四)农业科技支撑不足。一方面,机械化水平低,我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不足40%,受条件限制,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采收完全要依赖人工,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力量不足,乡镇农技员少,工作繁杂,真正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很多农业实用技术不能通过农技人员及时到户到田,同时,聘请的专家由于时间匆忙,来不及做调查研究,授课和本地实际联系不密切、针对性不强,农民操作起来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建优产业基地。围绕茶叶、中药材、中蜂等优势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向上游延链补链,带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建立健全生产规范和流程,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加强投入品管理,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全域有机茶基地建设。通过2-3年努力,每个乡镇都建成2个以上标准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大“两品一标”创建力度,力争每年创建3个以上“两品一标”农产品。
(二)育强市场主体。强化资源整合,加快建成一批竞争力强的本土龙头企业。开展县级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对于认定的县级龙头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和奖励。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重点,强化示范创建,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整体质量,发展一批龙头合作社,提升一批潜力合作社,关闭一批空壳合作社。大力开展招商行动,以“一茶两中”为重点,引进一批重点头部企业,加强与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湖北蜂之宝有限公司等重点意向投资企业对接,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三)提升加工能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攻坚行动,引导农产品加工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技术集成应用,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发展精细加工,开发速溶茶、茶保健食品、中药饮片、中药保健品等,推动传统产业换发新活力。
(四)突出科技支撑。深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推进创新成果的集成熟化与推广应用。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强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和产业指导员队伍,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选聘特聘农技员,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加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等技术示范推广。持续推进实施特聘农技员计划、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开发适用山地地貌的农业机械,开展新机具示范推广。
(五)强化品牌创建。加强“**蜂蜜”“**五倍子”等区域公共品牌推广,依托产业协会规范品牌授权管理,共同维护品牌价值,推动公共品牌成为地方特色、靓丽名片。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创建企业品牌,申报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常年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全省大型展销活动,推动企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六)开拓消费市场。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以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为重点,打造一批精品休闲农业示范点,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推动特色农产品就近就地商品化。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开拓国内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商超,推动茶叶、蔬菜、中药材等大宗农产品进军大市场,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推动电商消费,加快完善乡村电商物流体系,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平台、“**蓝”等县内电商平台、抖音等大众网络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积极对接武汉市等对口支援地区,推动工会福利采购本地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