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单一调味料相比,复合调味料有效简化了烹饪过程,同时满足了消费者多样性烹饪的需求。由于方便易上手,如今,“懒人调料”成为了调味品行业的热销品类,线上线下都卖得很火爆。
据行行查数据显示,复合调味品行业增速优于整体调味品市场,B端占比持续提升。年我国调味品行业规模为亿元,-年复合增速约8.04%,整体进入稳定成熟期。年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达亿元。-复合增速15.2%,明显快于调味品市场整体增速,在调味品行业中的占比整体提升。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网发布年的市场数据,近年来随着餐饮业发展迅速以及新型餐饮的诞生,调味品在餐饮行业、工业行业和家庭生活中销售比例由年初为46%/30%/24%增长至年的50%/20%/30%。
从品类上看,复合调味品主要包括基础复合调味品和全复合调味品两大类。其中基础复合调味品主要包括蚝油、鸡精和调味酱等,多用于餐饮渠道中的中西式正餐,能够帮助厨师增加烹饪便捷度,不会削弱厨师的价值。全复合调味品则主要用于家庭和小型餐饮场景,火锅底料和中式复合调味料是其中增长最快的两个赛道。
复合调味品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装材料和添加剂供应商,中游为复合调味品生产商,下游则通过线上和线下各类流通渠道进入终端的餐饮、食品加工和零售消费群体。
复合调味品加工方式主要有提取发酵型、分解反应型和原料混配型三种,目前复合调味料生产主要以原料混配型为主,通过控制不同原材料的用量,混合调制出不同的风味。传统的单味调味品更多依靠发酵生产,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酿造,生产周期更长,工艺更加复杂,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复合调味品商业模式可划分为B端和C端两类,两类业务模式在经营模式,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放面均有所不同。由于个人消费者和企业消费对于调味品的核心需求不同,两类商业模式下企业的竞争关键也存在较大差异:B端主要以产品为导向,突出公司的定制和研发能力,偏服务类型;C端主要以销售为导向,侧重品牌和渠道能力。
B端讲究“快准稳”的产品研发服务能力,定制化标准化是主要抓手。B端业务客户主要为下游餐饮连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以及有OEM和ODM需求的客户,调味品企业作为下游客户的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调味品设计与生产服务。由于餐饮及食品加工企业通常对于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要求较高,且部分企业还会提出个性化需求,因此企业的产品力在B端业务的竞争中至关重要。能否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快速回应客户需求并高质量完成规模生产、提供稳定的料包产品是企业能否立足行业的核心关键。
C端以消费品运作模式为主,侧重品牌和渠道打造。C端业务的终端客户为个人消费者,企业通过商超零售、电商平台以及流通批发等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至消费者手中,以满足消费者家庭烹饪需求。由于复合调味品正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并未出现拥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且该品类偏可选属性,所以产品品牌和渠道建设成为C端业务的竞争关键。C端企业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源用来建立品牌形象以及拓展销售渠道,对消费者心智形成影响,此后再逐渐通过销售规模的增加实现盈利。
除宏观因素驱动外,近五年国家针对调味品行业出台多项政策来支持构建稳固的产业链根基,辅助行业未来发展;同时国家也颁布多项法规进行规范化限制。
年,国家出台的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食醋、酱油和复合调味料给予新国标定义。在新国标下,对于采用配制工艺生产的配制酱油和配制食醋,将按照复合调料管理,不再属于酱油和食醋的范畴,同时复合调味品标准中又对原料、感官、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等提出了技术要求,因此常年以低质、低价进行市场竞争的中小型调味品企业预计将被清出,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政策面上,年公布的《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由于香辛料、大蒜、洋葱等农产品是复合调味品的主要原料,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复合调味品企业控制上游原料品质,推动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