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五四把普世价值带到中国
作者:丁学良今年距离“五四”运动已有90个年头。尽管离那场启蒙运动已过去近一个世纪,依然有不少常识性的问题仍在中国受到质疑。比如,从2008年奥运期间一直到现在,国内延续了很长时间的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 这个争论牵扯到的一系列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刺激了包括知识界、*界、工商界、传媒界、甚至外交界在内的各个群体。今年三月初,我在国内参加一个研讨会时,讲到当下有些人对普世价值的猛烈批判,在场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很生气。这位老人曾从事改革*策方面的研究。他质问:否定普世价值,岂不就是否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就是要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步融入世界发展的主流。 这位老干部对此的批判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在我看来,还是停留在一个很具体的层次上,即从*策层面进行批判。其实,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牵扯到的问题比这个层次要高很多,不只是高了一点点,也不只是高了一个层次。否定了普世价值,在我看来不仅是否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方向,它实际上否定了人类从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基本价值体系。如果从更长远来看,它不但否定了工业革命两三百年以来的基本价值体系,它还否定了过去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那些最重要的几大文明遗产,这个大时间框架至少有两千五百年。做比较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学者,经常用“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个概念来界定。意思是说,大约两千五百年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几大文明价值体系初步形成,这既包括佛教的传统,也包括儒家的传统,稍晚,还有基督教的传统。所以,那个时代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轴心时代”(亦译为“枢纽时代”),产生过很多不同形态的价值体系或文明理念。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称之为不同形态的具有宗教色彩的价值观念。后来,这些观念的大部分都消失了,只有少数延续了下来。这些延续下来传统,就形成了几个大的文明中心,即基督教传统,儒家传统,佛教传统,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教——其源头是从基督教传统演变出来的。 为什么在大约两千五百年前蓬勃兴起的那么多价值观念,最终只有这几个得以代代延续?道理很明白,因为它们具有普世价值。如果不具备普世价值,它们就不可能自古延续至今。普世价值不是它们得以代代延续的充分条件,但乃是必要条件。所以你看看延续下来的人类文明的几大价值体系,无论是宗教色彩很淡的儒家,还是宗教色彩浓厚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它们的创始人和主要继承人所提出来的观念,是他们自己真诚地、坚定不移地相信和推广的价值目标,比如真、善、美、仁、义、忠、孝,等等。又如“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只要行善就能进入天国”——不管用什么措词来表达,这些价值观的创立者和主要宣讲者都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些价值目标对全人类是普适的。每一个人,只要遵循这些价值观念去生活、去行动,他就能够达到在这个价值体系里面最高的境界。考察这几大能够逾经千年延续下来的价值体系,确实是人类文明所能够达到的相当高度,是对一切人种都适用的、因而是普世的价值。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它们始终只对一种特定的人适合,比如只适合一个部落、一个种族、一个性别、一个阶级,那它们就延续不下来了。 例如,全世界信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有近二十亿人,涵盖了差不多所有的人种、阶级、年龄、教育程度。信佛教的,在全球也有十亿人以上。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在全世界加起来也超过十亿人,虽然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此外,兴起较晚的伊斯兰教,在全世界也有十多亿信徒。这几大古老的价值体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覆盖面,并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延续、与时俱进,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普世价值的核心。假定这种价值体系只适用一种人,比如说,只允许白人信,其他的种族不让信,那它就不会扩展开来、延续下去。如果说这个价值体系永远只是适合男性,不适合女性,也难以延续下来,因为你拒绝普渡众生,你不把进天国的门敞开。这些价值观的伟大,正是在于它们在约两千年的长程中,把人跟人之间种种区分的界限,一步一步的跨越,终于成为世界范围的大体系。 所以,如果你否定普世价值,那就等于把两千五百年里最伟大的几个文明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全给否定掉了。不仅否定了儒家思想,也否定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家强调“仁者人也”,普适人人。而佛教强调的不仅是普世价值,甚至是普宇宙价值——因为它提倡不杀生,所有的生命都是一视同仁的。 社会发展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出现了几个重要的意识形态,这几个中间,至少有两种是普世价值的,其一即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简单概括就是,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所有的人生来就具有不可被剥夺的权利——所有关于人民主权的价值观都是从这里延续出来的;人权、人的生命财产不可被剥夺等等,都涵盖其中。其次,马克思的学说也是属于普世主义的。考察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点,我们即可看明白。第一,马克思非常反对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因为所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他看来,把人绑缚于统治阶级和国家机器的利益,所以马克思一直说“工人阶级没有祖国”。而且,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德国人那时就呼吁,如果德国跟法国打仗,那么,德国的工人阶级就不应该跟随德国*府,而应该与法国的劳动者联手起来,一起反对他们本国的战争*策。第二,马克思思想体现的最重要的口号之一,那更是普世价值的追求,即要“解放全人类”。这个目标能否做成是另外一码事,但他的理想和目标是普世主义的。如果说,他的那个主义和学说只适用德国人,对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等等不适用,那它就不可能成为国际主义的运动。或者,如果马克思认为他的学说只对白种人适用,对其他的人种不适用,那他还高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干吗?所以我说,否定普世价值,从近代的观念看,既否定了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传统,也否定了马克思的思想传统。 考察工业革命以来两三百年中所产生的那些重大的、最有影响的意识形态,我们发现,这些意识形态中,最反对普世价值的是纳粹主义。纳粹主义并不完全等同起源于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它们间是有差别的。纳粹主义为什么最反对普世价值?因为其核心是血统种族主义——纯亚利安人是优等种族,他们之外的那些“不纯”的白种人,是次等人种,依此类推。所谓纯粹的白种人,是早先从北欧过来的亚利安人,他们是天生的统治者。主人种族和被统治种族之间的关系是血统决定的,不可改变。这种理论的核心,正是要拒绝普世价值,因为它把所有的种族都划成高低的等级,最高的是亚利安人,其次是血统“受到一点污染”的拉丁种族人,再下面是血统受到“更严重污染”的,如斯拉夫人,再下面是犹太人等。纳粹主义学者还发展起所谓的科学理论和根据来支持这种拒绝普世价值的*治主张,比如人类头盖骨的测量法,他们的“研究考查”脚步还追逐到了亚洲、到了青藏高原,在中国等地挖掘“无主”的老坟墓,把那些坟墓里的头盖骨运回欧洲去测量,以期找到“种族优势”的生物学根据。希特勒之所以不断地要打到东方去,就是因为他相信德国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种,而当时日尔曼人已超过八千五百万了,生存空间太小。希特勒把眼光看向东方,他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放”那些别国的人们,而是要把这些本土种族大量迁走,腾出空地来让“优等种族”当主人。那些“下等民族”干什么呢?身体健康能干活的,当奴工;身体不好、有病不能干活的,就被“解决掉”。 如果把眼光拉回到中国,1949年以前,那时也有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尽管用的不是这个字眼。那时,中国有一派人(该群体下面有几个支流)是反对普世价值的。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我查到的资料非常有意思,1944年5月17日的《新华》——它当时是中国共产*最重要的两份*报之一——发表了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评论。这篇评论,对来自中国保守派的那些否定普世价值的说法予以了辛辣讽刺和批判。评论说,中国的顽固派到今天还在用80年前的老顽固派的说法,来反对科学的真理。昔日顽固的先生们说,中国人一坐汽车就发晕,所以汽车就是外国人的玩意。《新华》接着论道,那些习惯了汽车的中国人今天又说,中国人倘过民主自由的生活,就会出乱子,所以民主只适用于外国,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不是同样荒谬吗?《新华》的结论就是,民主制度比不民主的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某国的民主。”这句话讲得最有理! 这篇评论指出,“五四”运动把这些普世价值引到了中国;正是通过“五四”运动,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开始在中国流行。那时的中国共产*最重要的报纸评论,是坚定不移地反驳所谓的民主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论”的,坚定不移地肯定和推广普世价值。同样是在《新华》,1944年3月30日发表的另一篇评论说,目前在中国,有些人大声疾呼,民主自由这些东西是英国人、美国人搞来的,是不好的东西,我们中国不要跟着美国、英国人后面跑。《新华》的评论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想今天整个世界的人们对英美民主*治这两大精华——人民的平等和自由权利,是不会仇视的,是要赞扬的!这是人类共同的宝贝。若从世界正义人类的地位来说,我们所求的只有希望这些平等自由更加充实些,更加宽广些”。 这是我今天所讲的第三个要点:在20世纪前一半的中国,也有围绕着民主、自由、人权等基本价值,与当时的顽固派“中国永远不适合”的所谓“国情论”进行论战。那时的中共优秀分子坚定不移地在呼喊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这些观念是人类普遍的价值,中国绝对不可以拒绝这些全人类的精华。 当然,把这些观念引到中国来的,并不仅仅是“五四”运动。早在“五四”之前,中国就有先进分子接触这些话题。但是90年以前的“五四”运动,从对全社会的影响面来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把普世价值引到中国的最重要的运动。而回看今天,中国国内又出现了许多批判普世价值的文章、否认普世价值的言论。从作学问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黑色幽默的成分太多了一点。因为这类反对普世价值的论调,把三大块遗产都从根本上否定掉了——第一,它否定了两千五百年前起步的人类伟大的文明体系,包括儒家的价值体系;第二,它又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两个最重要的进步主义传统;无论是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还是马克思学说,都是属于进步主义的。不管当今那些拒绝普世价值的人是真心的还是无意的,与他们的观点最接近的,乃是纳粹主义(他们肯定了它)。第三,从中国国内角度来看,它又否定了“五四”运动起,一直到当年中国共产*赢得民心的那些理想主义的遗产。因此,拒绝普世价值的观念,可以称之为“三否定、一肯定”。前文所提到的那位老干部的愤怒(即否定了普世价值,就否定了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无疑是对的,但问题比这严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