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南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向好发展趋势。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3.5%。粮食总播种面积.6万亩,同比下降2.8%,粮食播种面积排名居全国第10位。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农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初步统计,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97亿元,增长3.6%;林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9.4%;牧业增加值.32亿元,下降2.2%;渔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7.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24亿元,增长8.2%。
(二)农产品生产供给侧结构调整加快
1、粮食作物调精调优。年,全省大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稳粮食、强特色、优结构、拓功能的发展思路,通过调精调优种植结构带动了粮食产品质量和种粮效益的提升。年,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6万亩,同比下降2.8%,粮食播种面积排名居全国第10位,名次比上年上升1位。其中,早稻播种面积.9万亩,下降11.6%;中稻和一季晚稻播种面积.2万亩,增长8.8%;双季晚稻播种面积.8万亩,下降10.8%。种植结构由“双季稻”向“稻+油”、“稻+经”转变,种植品种由普通稻向高档优质稻转变,全省发展高档优质稻面积达万亩,增长11.8%,高档优质稻市场价格高出普通稻20%左右,其中一等优质稻更是高出40%左右。年,全省粮食总产量.8万吨,下降1.6%,但仍属于历史较好年份。其中,早稻产量.4万吨,下降12.5%;中稻和一季晚稻产量.8万吨,增长11.1%;双季晚稻产量.3万吨,下降10.6%;玉米产量.3万吨,增长8.6%。
2、经济作物继续向好。年,全省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继续保持向好增长。初步统计,全省油料播种面积.30万亩,同比增长1.6%;油料产量.20万吨,增长2.0%。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36万亩,增长1.5%;油菜籽产量.01万吨,增长1.9%。花生播种面积.36万亩,增长1.5%;花生产量29.28万吨,增长2.8%。全省蔬菜播种面积.86万亩,增长3.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4万吨,增长3.9%。蔬菜产量增长主要受益于市场价格行情利好,据全省重点监测的30个蔬菜品种每周平均零售价格显示,省内蔬菜价格自年2月份以后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至7月份蔬菜价格才逐步回落,全年总体价格水平明显高于上年,蔬菜种植利润可观带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促进了蔬菜供应量的持续增长。
年全省蔬菜每周平均零售价格走势图
3、生猪企稳回升、牛羊禽大幅增长。受环保政策调控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年全省生猪产能出现下降,湖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下大力气狠抓生猪产能恢复,目前工作已现成效,全省生猪产能已经企稳回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猪存栏量止跌回升,出栏量降幅收窄。年第四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3万头,环比增长2.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万头,环比增长4.7%。年,全年生猪出栏.9万头,同比下降19.7%;其中,第四季度当季生猪出栏.0万头,虽同比下降21.6%,但降幅比第三季度收窄19.1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预期向好,扩产意愿显著提升。当前生猪养殖利润已经相当可观,养殖生猪头平均盈利达到元以上,进一步带动了养殖户扩大产能的积极性。全省生猪产能恢复专项调查中,有66.4%的被调查生猪养殖单位表示将“扩大规模”,32.9%的表示“维持现状”,仅0.7%的表示将“缩小规模”。三是养殖场建设力度正在加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在建或已签订投资协议的新增生猪产能初步合计达万头,年年内可投产万头,年将投产万头。四是生猪价格走势开始企稳。监测数据显示,年12月末全省市场猪肉均价54.7元/公斤,环比下跌1.3元;活猪出栏均价36.8元/公斤,环比上涨0.7元;仔猪交易均价96.3元/公斤,环比上涨6.5元。随着目前各级政府扶持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发力以及非洲猪瘟疫情趋于稳定,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正逐步提升,生猪产能已经开始恢复,后期猪价将趋向稳定。
年全省生猪产品月度价格走势图
受益于猪肉消费替代作用的影响,年,全省牛羊和家禽产量增长明显加快,全省牛出栏.5万头,同比增加9.8万头,增长6.4%;羊出栏.5万头,增加60.5万头,增长6.6%;鸡鸭鹅等家禽出笼.0万羽,增加.3万羽,增长20.2%;禽蛋产量.7万吨,增加9.3万吨,增长8.8%。
4、渔业提质增效。年全省大力扶持绿色优质、生态安全、产出高效的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和品种,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42万吨,增长3.0%。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增长13.1%。全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万亩,增长19.9%,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全国排名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
(三)农村产业发展成效喜人
1、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形势较好。年,全省各地大力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品,加快推进“一县一特”、“一特一片”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十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力争上千亿产值,发展成效开始显现。据有关部门测算,年全省畜禽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可达亿元,粮食、蔬菜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可达亿元、亿元,水果、水产、茶叶、中药材、南竹、油茶、油菜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分别可达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其中茶叶、油菜、油茶、中药材、南竹产业发展较快,增长速度均超过10%。
2、农产品加工收入大幅提高。年,全省围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配套和重点扶持等关键环节,以培育提升带动牵引功能为核心,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标杆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梯次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推动了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初步统计,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利润亿元,增长9.5%;上缴税金.5亿元,增长7.0%;出口创汇33.9亿美元,增长6.0%。全省新增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销售收入过亿元6家,50-99亿元5家,10-49亿元85家。
3、农业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加快。年,全省通过深入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着力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工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休闲农业示范农庄,培育了一大批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推介了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已基本形成点、线、面同步推进,“一心一区三带”齐头并进的农业休闲产业新格局。初步统计,年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1.76万家,年接待游客超2.1亿人次,增长7.1%;年经营总收入突破亿元,同比增长8.9%。
4、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按结构分,工资性收入元,增长7.9%;经营净收入元,增长10.1%;财产净收入元,增长16.4%;转移净收入元,增长10.0%。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增速高于城镇居民0.6个百分点。
(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更加牢固
1、农业产业园区体系加快建成。年,全省按照“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布局,实施特色强农行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全省累计创建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个,建设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示范片)38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靖州县、宁乡市、安化县、鼎城区、芙蓉区等5个县市区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总数排全国第4位,形成了从特色园到基地,从基地到集聚区,从集聚区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园区体系。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年,全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0.62万家,新增0.8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户数达到.7万户,新增12.8万户;合作社成员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8.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巩固。年,全省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万亩,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6.53亿元,省级财政安排预算资金24.37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平财政投资标准达元以上。目前,个有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为%,各项工程进展比较顺利,预计年3月底前可完成全省高标准农田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4、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年,全省大力推进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着力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切实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全年共实施农机补贴资金5.6亿元,补贴各类机具12.3万台套,使10.5万农户受益。此外,通过积极推动实施农机“千社”工程,全年扶持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家,累计扶持建设家。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首度迈上50%的台阶,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仍需提升。年,早籼稻(三等,下同)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元和元,虽然与上年比保持了不变,但是自年以来连续三年下调后市场收购价格一直维持在低位水平,而农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近年来均在上涨,导致种粮效益持续降低,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受挫。
二是生猪产能恢复措施仍需加力。从数据分析来看,年末全省生猪存栏.3万头,同比减少.7万头,下降29.4%;能繁母猪存栏.0万头,同比减少.7万头,下降34.5%,尤其是能繁母猪的降幅较大,导致目前市场仔猪供应仍然偏紧,仔猪价格居高不下。
三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