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192021年中国粮食产业市场现状
TUhjnbcbe - 2023/10/22 19:52:00

粮食人均占有量

年印度不同类型农作物产量

-年芬兰有机农作物产量比重

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同时中国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年,中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总体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目前,科技助力粮食增产的态势明显,中国粮食产业向着专业化、高级化、电商化的方向发展。(《-年中国粮食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95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核心观点

中国粮食产区集中化,科技助力粮食生产

年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8%,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万吨。中国粮业遵循比较效益规律将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形成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

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良种实现全覆盖,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达到6.4亿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80%。

中国粮食行业市场竞争高级化,交易电商化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由国内局部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全方位竞争,将由单纯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向“生产能力+流通能力+创新能力”的竞争。

目前,中国粮食电商主要有粮食网上期货交易B2B、国家储备粮拍卖交易G2B、商品电子交易B2B、网络零售模式、粮食企业O2O模式、粮食网上交易会模式、粮多多创新模式等七种模式。

中国粮食加工业由粗放向精细加工转型,未来有望打造多领域全覆盖的产业链

目前,中国很多水稻加工企业由粗放向精深加工转型。如益海嘉里新型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米糠利用率达60%~70%,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型加工模式向精深加工的“吃干榨净”式加工模式转变。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粮食行业市场体系

粮食行业是指从事粮食相关性质的生产、服务的单位或者个体组织结构体系的总称。

粮食市场体系包括三部分:初级市场(粮食交易所和集贸市场)、中级市场(批发市场)、高级市场(期货市场)。

中国粮食安全成就: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年达到6.39亿吨,年达到6.61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年产量近6.58亿吨,比年的5.00亿吨增产30%以上,比年的3.00亿吨增产%,是年1.10亿吨的近6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基本稳定在合理区间,除少数年份外,一般保持在±6%的范围之内。

中国粮食安全成就:谷物供应基本自给

年,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年的4.5亿吨增加1.6亿吨。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且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年至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大豆占比为75.4%,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实现谷物供应基本自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粮食安全成就: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总体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原粮散粮运输、成品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稳步提升。年中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年增长31.9%。年,中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其中跨省物流量2.3亿吨。

中国粮食安全成就: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有效解决

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万人,较年末的万人减少了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且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人民币,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农村1.7个百分点。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贫困地区的粮食获取能力,贫困人口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稳定增加。

全球小麦生产区域

从各大洲小麦产量分布情况上看,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种植面积约占全球45%,欧洲和美洲分别以25%和20%分列二至三位,各州小麦面积比重基本与小麦产量分布一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小麦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的土壤,而非洲地区和南美洲沙漠遍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麦生长的可能。

全球小麦消费量变化趋势分析

到年全球小麦消费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达到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年小麦消费量有所减少。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欧美国家降雨过量,影响到小麦作物。尤其是法国和加拿大,年连续性的降雨导致麦田虫害增多,从而导致小麦产量减少,进而影响消费量减少。

中国小麦生产规模:产量相对稳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的种植面虽然存在波动,但波动曲线比较合理。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千公顷,产量万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受农业用地面积减少的影响,预计未来中国小麦的种植面积不会有大规模的提升,在耕种面积不提升的前提下实现增产是未来小麦的发展方向。

中国小麦进口贸易:进口国别分布相对集中

从进口国别分布上看,中国小麦进口国别较为集中,主要是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年加拿大和美国出口中国的小麦出现大幅度下滑。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使得商贸热度下降,贸易壁垒重铸是美国出口中国小麦数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中国小麦加工业分析:大企业产能有望持续扩张

近年来,中国面粉加工行业整合加速进行,大型面粉企业持续扩张产能,国内现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体系。目前,中国国内面粉加工行业三大巨头五得利面粉集团、益海嘉里面粉集团以及中粮集团面粉产量约占全国的30%。可以预计的是,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及整合能力,这三大巨头未来产能仍将进一步扩大。

全球水稻生产区域:亚洲是核心产区

世界水稻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年产量连续多年排名第一。/19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计占全球产量的28.9%。产量排名第二的是印度,印度的大部分农业都是基础的传统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但是印度有过半的人都是以农业为生,同时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印度的大米产量占全球约23.1%的比重。

中国水稻生产区域:黑龙江突出粮仓优势

年,中国水稻产量超过万吨的省份有9个,其中有中国粮仓之称的黑龙江以.3万吨的产量排在首位。除此之外江浙地区和两湖两广地区优势明显。原因在于这些地段亚热带季风区,即使冬季光热也较为充足,能够满足秋稻的生长条件。

中国水稻生产规模:产量波动上升

从生产方面来看,中国国内粮食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个别年份偶有波动。以年为例,水稻产量出现下降情况,*府下调最低收购价水平和银行对粮食企业惜贷都是主要原因。

中国水稻消费情况:稻谷价格稳中趋弱(二)

通过对比近几年中国稻米价格可发现: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存在明显的价格刚性,稻谷价格下跌和最低价收购启动将是大概率态势。如果因灾减产,由于库存较大,也不能根本改变产大于需的局面,但稻谷市场价格将止跌反弹,小幅上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后期国内稻谷市场价格走势并不乐观,但是由于最低价收购价的存在,中国稻米价格并不会出现雪崩式的坍塌。

中国水稻加工业分析: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

部分水稻加工企业的关停给了龙头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契机,使得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年,中国四大稻米加工企业市场份额共占80%,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发拥挤。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行业集中度的上升可加快稻米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全球玉米生产消费规模:产消天平被打破

年以来,全球玉米生产消费比一直处于临界点,年消费量首次超过生产量,全球玉米的消费缺口愈发明显。受世界生产燃料乙醇和非乙醇FSI的增长和家禽养殖业市场的回暖的影响,玉米需求增加,而国际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受厄尔尼诺现象冲击导致玉米产量下滑,生产消费天平杠杆最终被打破。

全球玉米生产消费区域:美国是生产消费核心区

从产量分布上看,年美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2.6%,巴西占全球的9.0%,欧盟占5.7%,为全球玉米产量前三的国家和地区。从消费量格局看,年美国玉米消费量占全球整体消费量的27.2%,巴西玉米消费量占5.8%,欧盟消费量占7.7%。对比而言,玉米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中国玉米生产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境内玉米布局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年,中国玉米总产量为.4万吨,其中排名前5的省份有4个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五省总产量为.7万吨,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6%。

中国玉米消费情况:供过于求现状逐渐好转

过去10年中国玉米供过于求状况十分明显,自年底,农业部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来,玉米产量持续下滑,总需求量明显回升。数据显示:年玉米产量首次高于需求量,中国市场供过于求现象得到扭转。

中国玉米加工业分析:全球地位突出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产生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加工类产品加工量均以每10年万吨的速度增长,主要增长速度最快的玉米加工产品是淀粉和酒精。其中淀粉、赖氨酸、味精和麦芽糖的产量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52%、60%、68%和85%,玉米加工产品在全球的地位日渐突出。

中国粮食市场典型企业分析:中粮集团

中粮集团核心主业分析

在近两年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探索中,中粮首要解决的就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定位问题,聚焦粮油糖棉核心主业发展。在资源向主业聚焦倾斜的带动下。年业务经营量约1.5亿吨,其中糖棉核心主业经营量万吨。为了做好中国粮油领域国家队长的角色,预计未来中粮集团投资将进一步向核心主业倾斜。

中国粮食市场典型企业分析:北大荒企业

北大荒经营情况分析

-年,北大荒整体营收状况比较良好,在营业收入略有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从宏观环境上看,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产业。至新世纪以来,中国*府连续多年将中央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在“三农”领域,在*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北大荒等大型公司因此受益。从公司层面分析,北大荒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公司整体运行效率得到保障,从而实现了公司整体经营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生产展望:粮食产区集中化

年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8%,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万吨。分品种看,中晚籼稻万吨、粳稻万吨、玉米万吨,大豆万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粮业遵循比较效益规律将进一步向主产区,包括向国家级主产区和各地区域级主产区集中,形成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粮食主产区将成为中国农业粮食结构调整的稳定器,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生产展望:科技助力粮食增产

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良种实现全覆盖,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达到6.4亿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80%。我国农业进入主要依靠科技装备驱动的新阶段,科技助力粮食增产。

市场展望:交易电商化

中国粮业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日益走向商务电子化。目前,中国粮食电商主要有粮食网上期货交易B2B、国家储备粮拍卖交易G2B、商品电子交易B2B、网络零售模式、粮食企业O2O模式、粮食网上交易会模式、粮多多创新模式等七种模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贸易、消费大国,粮食电商将是一个大的发展空间,优越的现代交易方式将促使粮业越来越向电子化商务发展。

来源:艾媒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2021年中国粮食产业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