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学术交流月
创意农业学·乡村振兴微课堂
全球农业展望
,中国创意农业喜迎美好年
文/章继刚
回望年,我国粮食生产可圈可点。面对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破纪录北方秋汛、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产量依然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亿斤,增产74亿斤。我国产业就业带动力增强、乡村产业培育壮大,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深入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11%,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6%。
乡村建设的全面展开与农村改革的扩面深化,使农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乡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拓展到21个省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万家、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积18.7亿亩次、带动小农户超过万户。国家统计局公布,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这是首次迈上2万这个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创意农业不断发展,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的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八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二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第二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第五届河南(郑州)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第十五届创意农业发展论坛等一批国际知名农博会先后举行,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创意农业美好体验和购物乐趣。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必将助力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年,《天津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陕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明确规定,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电子商务、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鼓励、扶持发展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冰雪旅游、养生养老、创意农业、研学体验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当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正在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新的一年,中国创意农业将迎来那些机遇、呈现那些趋势?让我们一起看看五个创意农业魅力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成都: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年,成都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第一名。截至年,成都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有效带动全市连续两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增”,-年,成都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优秀。年,成都市级财*计划投入超4亿元,推动县级财*落实支出责任,力争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省、市、县四级财*亩均补助共计达到元,高于四川省要求的每亩投入超元的标准。年,成都进一步自我加压,拿出真经白银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成都将按照“宜新建则新建、宜提升则提升”的原则,聚焦“一带十园百片”粮食产业布局集中力量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带十园百片”高标准农田集聚区和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确保年实现“一带十园百片”区域内高标准农田达到90%以上。
为全球创意农业作出“农家乐、乡村规划师、社区美空间、天府农博园”四大贡献的成都,年,将迎来第六个农民丰收节——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第十六届创意农业国际发展论坛等一批重量级会展,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明月村、中国创意农业第一村战旗村、中国创意农业网红村竹艺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宝山村、花楸村、七里社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岷江村等一批创意农业名村,聚焦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着力在“土特产”上做文章,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产业集群。未来,中国创意农业第一城成都将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建筑艺术化、乡村产业创意化、乡村消费文旅化、乡村旅游沉浸化、乡村生活美学化,建设诗意乡村,让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变“一村富”为“村村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赓续农耕文明,保护田园风光,留住乡愁记忆,绘就“村美人和、产强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
重庆:办好首届全国乡村振兴国际博览会
近年来,重庆创新推出“晒文化·晒风景”“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重庆奋力抓好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庆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万亩,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为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年重庆把更多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转到乡村振兴上来,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重点打造火锅食材、重庆小面、柑橘、榨菜、荣昌猪、丰都肉牛、预制菜等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工程,推广“巴味渝珍”“三峡柑橘”等区域公用品牌,办好首届全国乡村振兴国际博览会。重庆以城带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千万农民城乡融合共富促进、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四千行动”,构建重点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打造一批数字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工厂,新建20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年,重庆将强化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工程,推广“巴味渝珍”“三峡柑橘”等区域公用品牌。年,重庆将举办全国首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专业性展会——首届全国乡村振兴国际博览会,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国际性的展示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交流推广中国减贫经验和乡村振兴实践。重庆将进一步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创意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完善“基地+电商+农民”等农产品产销新机制。重庆落实产业帮扶*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接二连三”,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着力提升全市的农业机械化、乡村数智化、农民组织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壮大重庆的乡村产业,深化农村改革,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南京:高水平建设溧水、高淳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南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更高效、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南京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南京旅游业最活跃的产业业态和最重要的增长极,也是全市乡村振兴的先行领域和主要阵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如浦口微度假,来江宁织造幸福,“茉”然回首、缘来六合,溧水来了都说好,国际慢城、闲静高淳等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乡村驿站、房车营地、乡村民宿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全市共有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7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家,较大规模的房车营地8家,各类乡村旅游点多家。年将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公共服务统筹布局,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体系,高水平建设溧水、高淳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重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在宣传推广上打造新名片,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推动南京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年,南京市将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数字化产业链和大数据应用场景,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69%以上。支持南京国家农高区开展农业智慧化试点,加快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发展传统农机装备信息化、自主无人系统、智能化农机装备,推动智能制造新产品、智能高效农机装备示范应用,以及智慧农场、植物工厂、智能工厂集成创新示范应用。“十四五”期间,南京市还将加快农业园区智慧化提升,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数字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智慧农业园区。到年,力争每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新建智慧化应用示范点3个以上;推进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建设,新建无人化农场10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点50个左右。
长春: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产业融合型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圈
长春市依托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农业产业项目、工业延链补链项目和文旅项目等重点方向聚焦发力,不断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抓好规划落实,突出重点,科学布局,建改并举,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开展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工程化试点建设,落实保护性耕作万亩,综合农机化率超过9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年全市进一步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十大产业链”,新引进亿元以上农业项目30个,打造名优农产品品牌30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亿元;全力推进万头肉牛工程,肉牛达到万头,全力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链条推进、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逐一破解扩群增量、降本增效、科技支撑、金融支持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加快构建现代养殖、良种培育、疫病防控和加工流通体系,推进秸秆饲料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肉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近年来,长春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利用省、市乡村振兴现场会等契机,打造了净月高新区友好村、双阳区小石村、公主岭市三里堡村等一批美丽乡村,形成了多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年长春市将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文化”等行动为载体,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健全完善农村垃圾、畜禽粪污治理体系,强力落实秸秆全域禁烧,保护修复乡村生态环境,新建修缮农村公路公里,农村改厕1.38万个,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6条、示范镇20个,不断营造清洁、优美、和谐、幸福的人居环境。长春将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园艺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科普会展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将长春的生态元素、时尚标识、文化内涵、传统故事等融入其中,构建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特色鲜明、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打造产业融合型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圈,形成圈层布局、示范区引领、点线联动、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局面。
武汉:着力构建精致农业产业体系、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和多元乡村发展体系
武汉创新打造“白+黑24小时”夜游经济,培育了一批在全国形成影响力的乡村休闲游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武汉特色的乡村休闲游发展之路,成为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形成了“四季赏花,月月有游”的八大乡村休闲游精品带发展格局。近年来,武汉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着力夯实“三农”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武汉市坚持规划先行,挖掘乡村发展动能,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建立健全*府、村集体、村民、市场主体等各方共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着力构建精致农业产业体系、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和多元乡村发展体系,全面巩固农村小康社会成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年,武汉突出整体美、片带美、体验美、精致美、特色美,将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0家、合作社30家,建设城市公园17个、郊野公园3个、口袋公园80个,打造花景大道10条,提升花漾街区15个、花田花海公顷,新建街道(乡镇)运动健身中心、美丽乡村文体广场、社区室外健身广场、社区智慧共享健身中心30个,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区、示范片带,建设一批乡村休闲游示范村、精致农业示范点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推进乡村治理成效显著,*建引领作用明显、农村社会平安稳定、乡村治理制度健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到年,全市将建成8-10个面积亩以上都市田园综合体,打造精致农业支撑、美丽乡村延伸、农耕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本文为作者在第一届博鳌国际创意农业论坛学术交流月的书面发言)
(本文由博鳌国际创意农业论坛组委会秘书处授权发布,创意农业网公号首发,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