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与路径选择E
TUhjnbcbe - 2023/9/19 20:06:00
北京那家白癜风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一、前言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智慧农业之基、数字经济之擎。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拓展应用,农业软件产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地,近年来,美国、日本、法国相继颁布了《美国*府云计算路线图》《社会5.0时代的农业与食品产业》《农业创新》,积极布局农业软件产业,力图巩固既有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和制高点。相比农业软件产业先发国家,我国农业软件产业发展历程较短,但国家重视程度较高,如国务院颁布《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年至年)》,强调软件产业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年)》等*策文件,支持农业软件技术创新,改善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环境。

农业软件的兴起与应用普及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相关研究进展有:基于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构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探索了农业软件在科技兴农中的实际应用[1];随着农业经济管理软件产品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发展农电远程报表系统等农业管理电算化软件,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信息远程填报、文件互传和数据共享[2];发展了农业气象综合服务、农务管理系统、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农业灌溉、农情监测、农民培训等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功能软件,推动农业软件应用从管理端向生产端延伸[3~5];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了农畜产品安全无损检测扫描式拉曼光谱成像系统、基于个人计算机端的农残速测仪智能化检测管理系统,推动农业软件的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多场景化发展[6~8]。值得指出的是,我国高度重视农业软件、系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以国家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的形式支撑农业预警、农情信息、农业育种等方向的标准制定与软件技术研发;开发并推广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云平台、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农情监测系统、在线会商系统平台、金种子育种平台(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互联网+”商业化育种大数据平台)等,为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手段[9~11]。

也要注意到,有关农业软件的学术文献依然不多,研究内容以系统开发与推广居多,缺乏对农业软件产业的宏观探讨,对农业软件产业的、特征与类别尚未达成共识,对农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尚未有客观评判。为此,亟需对我国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明晰重大挑战与关键需求,确立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提出针对性、实操性强的发展建议。

二、农业软件产业的发展特征与分类

(一)农业软件产业的发展特征

农业软件产业指与农业软件产品、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及关系的统称,不仅包括农业软件技术、产品、服务,还包括产业环境、产品市场、产业集群等产业生态。农业软件产业具有知识密集、高度互补与兼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等突出特征。

1.农业软件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农业软件产业主要是以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无形的智力投入、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产业发展初期,农业软件是以农业相关数据传输和处理为核心的软件系统;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海量农业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农业环境计算模型更加复杂多样,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向对算力需求大幅提升(如以芯片为代表的计算硬件)[12],农业软件逐步演进为集感知、传输、计算、交换为一体的集成系统,相关产业也逐步演进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此外,农业软件产业的技术研发与智力投入比重大大超过农业领域其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是提升农业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2.农业软件产业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兼容性

农业软件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与计算机终端、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终端等配套,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兼容性。在农业软件产业的产业链中,位于中上游的技术与研发企业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制定统一标准,运用自有专利和技术开展研发合作,打破研发过程相对封闭导致的产品难以兼容互通、智能互联的弊病;位于中下游的销售与服务企业,为弱化企业之间同质软件产品的价格竞争,也需加强兼容互通、相互协作、信息共享,形成有效的进入壁垒,规避恶性竞争对企业以及产业链产生的伤害[13]。

3.农业软件产业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与其他信息技术产业类似,农业软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更迭、投入产出、成果转化、宏观决策等风险。在技术更迭方面,种植业、畜牧业的生产条件差别较大,使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在投入产出方面,农业软件产业在初期投入的固定资产、技术与管理人力资源、研发费用都很多,且后期产业化的投资额一般也比较大,存在高投入后实际产出效果欠佳的风险;在宏观决策方面,农业软件产业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创新决策不当导致技术更新难以匹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或者技术研发的商业转化失败,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尽管如此,农业软件产业目前仍属朝阳产业,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相关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二)农业软件产业分类

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本质是将信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结合,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全面渗透的过程。农业软件产业主要有以下类型划分。

一是基于农业领域的不同需求,将农业软件产业分为基础软件平台、农业应用软件平台、农业实用软件系统[14]。农业基础软件平台是软件运行的基础平台,包括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软件,SEQServer、Oracle、Sybase等数据库软件。农业应用软件平台是针对农业特定领域应用的软件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软件,包括Myeclipse、Eclipse、NetBeans等开发工具,VisualStudio、C++Builder、Delphi等集成开发环境。农业实用软件系统是针对农业具体问题研发的各类软件,包括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生产决策支持系统、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信息咨询系统、农业市场信息分析与发布系统等[15]。

二是基于不同的服务环节,将农业软件产业分为农业生产、经营流通、农业管理、社会化服务等类别。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软件,主要面向农业生产人员,包括农业多媒体软件、实用农业信息咨询系统、面向生产管理的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职业教育软件、基于网络技术的声讯信息服务软件、农业远程教育软件、农业手持移动终端、农业电子书及电子词典等。应用于经营流通领域的软件,主要面向农业经营人员,包括市场信息采集软件、市场分析预测软件、网上市场信息发布软件、电子商务应用软件、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基于网络技术的销售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软件等。应用于农业管理领域的软件,主要面向农业行*管理人员,包括农业数据库软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农业宏观决策系统,电子*务安全软件,机构内部行*业务应用软件,公共监督与服务类软件,*府智能决策软件(如应急指挥、防灾减灾、社会联动、日常决策),*府信息资源管理软件,电子*务数据交换与应用系统*府招标、采购、重大项目管理与监理软件等。应用于社会化服务领域的软件,主要面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括农业信息采集软件,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业数据库系统,移动式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网站自动生成与维护软件,面向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咨询、诊断、预测、分析、检测、监测、评价、优化、设计、控制系统软件等[16,17]。

三、我国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农业软件产业在近20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年,我国软件服务业产值达到7.2万亿元,是年的.8倍,企业总数也由年的家增长至年的约家[18]。笔者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全国农业软件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开展问卷调研,获得了行业发展的基础数据。

(一)农业软件产业在区域上呈集聚发展态势,以*府机构和农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调研数据显示,在全国农业软件企业中,总部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占比达70%,农业软件产业呈东部地区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为重点区域、相互联系和支撑的农业软件产业集群。现有的农业软件产业以*府机构和农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见图1),机构服务于*府机构的农业软件企业占比为65.9%,服务于农业企业的农业软件企业占比为63.4%。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软件服务需求有待进一步挖掘。

图1受访农业软件企业的服务对象

(二)产品类型以农业生产类软件为主,主要为用户提供信息监测和软件开发服务

在相关企业提供的软件产品和服务类型中,以农业生产类软件的占比最高,达到80.5%(见图2),这说明目前农业生产类软件需求很大,加之信息化技术和装备普及程度很高,可加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农业服务类软件的研发、推广及应用力度。农业软件企业重点提供信息监测和系统开发服务,占比分别为63.4%和58.5%,而植保服务、农机调度服务、农业作业服务等农业软件产品有待进一步推广(见图3)。

图2受访农业软件企业的市场产品类型

图3农业软件企业提供的信息化服务类型

(三)农业软件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流通等各环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成果;农业软件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经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等环节,提升了现代农业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能力。在生产环节,针对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不同产业类型,开发了环境监测、精准农业等系统,实现了对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感知与智能控制。在流通环节,目前开发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追溯平台,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和市场化推广,助力农业经营朝着订单化、网络化、个性化方向转变,实现了种植过程、农产品加工、检测管理、销售流通的全流程溯源管理。

(四)农业大数据分析成为农业软件的需求热点,AI赋能农业软件产业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在受访的企业中,约有2/3的农业软件公司成立了大数据智能技术研发团队,74%的农业软件产品配备了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系统,46%的农业软件产品可提供云服务。这表明,当前大数据和云服务技术已逐渐成为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热点。随着AI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现有农业软件运行的基础上,采用智能定位,捕获更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提升获取信息的应用价值,提高数据获取效率,构建更智能的数据识别系统,赋予农业软件增量功能。

(五)通过农业软件开发与推广,实现农业综合效益提升

目前,我国农业软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农业管理、经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等环节。①面向生产管理环节,开发了生产环境监测系统、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精准施药控制系统、农业节水灌溉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控系统等,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自动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②面向农业管理环节,开发了农机作业远程监测控制系统、农机协同作业服务系统、生产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智能管理系统等,不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形成了现代农业品牌发展优势。③面向经营流通环节,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智能仓库综合管理系统、仓库环境智能检测管理系统、经营管理决策系统、经营透明化监管系统等,打破农业市场的时空与地理限制,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流通各环节成本。④面向社会化服务环节,设计开发了“农保姆”管理系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高效延伸到乡村和农户,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我国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中外差距

虽然我国农业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农业实体经济、农业数字经济的支撑、服务作用越发明显,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1.国外农业软件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模式较为完善

促进信息化和现代农业相融合,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农业发达国家较早开展了农业信息化建设,从*策和资金支持到科技研发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农业软件种类丰富且覆盖面宽;重视与传感器、卫星导航系统、机器控制技术的功能结合,促进了农业软件产品及应用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我国也密集发布一系列有关智慧农业*策来推动农业软件产业发展,但受限于行业起步晚、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产分散、服务体系不完善,核心技术和理论瓶颈有待突破,农业软件产业辐射范围有待拓宽。

2.国外农业软件企业运作成熟、产品丰富

农业软件类的知名企业集中在欧洲和美国,如AgSense、Agrian、CropIn等企业,依托技术优势,突出企业个性化与差异化服务,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专注于细分方向,产品种类丰富、性能稳定,在全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我国已有一定数量的农业软件企业,一些是专业从事农业信息化的公司,一些是农业企业旗下软件子公司/部门、大型信息技术公司的农业相关子公司/部门;虽然取得了一些研发成果并落地应用,但缺乏核心骨干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偏弱。

3.国外农业软件产业更加注重积累用户群体

国外农业软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用户的使用意愿与满意度,面对农业软件用户思想保守、对新技术敏感性低等现状,积极采用多种方式积累用户群体。①为用户免费提供支持自有软件系统的“云、网、端”等硬件设备,在帮助用户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同时,获得用户信任;②及时记录客户反馈问题、投诉、咨询、处理情况等,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粘性;③注重资源整合,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对接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流通效率,降低农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在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老龄化严重、受教育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农业软件企业在用户积累方面存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业软件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与路径选择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