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联想
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新华社记侯俊 摄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刚刚打开国门,人们不免有些眼花缭乱,觉得外国的东西比中国强。所以,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出国机会的人,总会大包小裹地带回一些“洋货”。可回来一看,“洋货”上竟然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标示。哇!中国货!不远千里万里,本想买点儿外国货,让亲戚朋友也见识见识,开个“洋荤”,没想到错把中国造误认成外国货,闹出了笑话。有趣的是,关于“made in China”的笑话竟然有好几种版本,说明这个笑话绝非个别现象。 笑话归笑话,实际上真正可笑的不是那些从国外买回“中国制造”的人,而是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的经济状况。众所周知,那时我国物资匮乏,连生活用品,诸如棉布、白糖、肥皂之类都要按计划供应,更不要说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之类的大件商品了。一些紧俏商品,更是限量购买——如果手里没有“工业品券”,即便有钱也买不到。而从国外买回“中国制造”的商品,正是那时国人“饥不择食”心态下的产物。 再往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国内物质越来越丰富。这时候,即便是真正的外国货也不觉得新鲜了。因为,外国有的,中国也有了,而且并不比外国的差。“洋货”受青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仅如此,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市场上。据几位经常出国的朋友讲,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欧美,还是在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和南亚,到处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的字样。无论是服装、鞋帽、玩具之类的消费品,还是钢铁、轮船、卡车之类的生产资料,可谓无所不包、应有尽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made in China”已经遍布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纺织品、家电、医药、电子等十多个制造行业生产的八十多种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如今,把中国比喻成为一个正在建设中的“世界加工厂”并不过分。说到这里,我想起两个与此有关的故事。 一个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的圣诞节。几位西班牙朋友相聚,大家互赠礼物。第一位的礼物打开,发现礼物上印有“made in China”,再打开其他几位的礼物,也几乎全都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当时众人的眼光里流露出的表情,是有几分欣喜、几分惊讶,也有几分无奈。这个故事,说明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欧洲人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程度。 另一个故事也是发端于圣诞节。一位用惯了中国商品的美国女,过圣诞节时突发奇想:如果没有“made in China”,生活将会怎样?于是,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带领全家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结果如何?为了避开“made in China”,她不得不花比平时更多的钱去买一双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缺了中国产的塑料轮子,她丈夫没法为儿子造一个漂亮的玩具小车;厨房的抽屉坏了,却找不到非中国制造的工具来修理;家里老鼠肆虐,却无法消灭它们,因为有效的捕鼠器是产自中国的;儿子过生日,生日蜡烛却买不到,除非选择“made in China”……这位女出于职业的习惯,无非是想体验一下离开“made in China”的生活,然而却万万没有想到,竟遇到了种种挫折和困难,正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以前再平常不过的购物,在那一年里都变成了一种煎熬。”能够把原本平常的日子变成一种煎熬,可见“made in China”对于这位美国是多么重要。有人就此发表意见,认为这个故事是借这位女一个人的感触表达了美国人的体验。就是说,没有“made in China”的日子,对相当多的美国人而言无疑会平添许多烦恼、将面对诸多的不便。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由占世界经济极小的份额到成为全球生产和采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这变化是多么的巨大!当然,自豪也好,骄傲也罢,都还为时过早。我们还得踏踏实实把改革开放深入进行下去,让经济更发展、国力更强大,让“made in China”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