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论坛网
最近,“月嫂月平均工资1.5万元”话题上了热搜。一些家*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月嫂和育儿嫂月平均工资分别在1.5万元和元左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策。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促进家*服务业提质扩容。
家*服务业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近年来,人们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促进家*服务业提质扩容什么是关键所在?如何实现我国家*服务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结合?一起来看。
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章文光
年10月,为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家*兴农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计划》),并针对性地提出了7项22条工作举措,对于进一步巩固家*扶贫成果,促进家*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强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已有经验,无论从*策还是实践角度看,我国家*服务业助推乡村振兴都有巨大潜力。
我国家*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家*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历经近40年的行业调整后,表现出积极发展态势与良好发展效果,从整体上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年,我国第一个家*公司成立,标志着现代家*服务业起步。在家*服务业萌芽期,请保姆、找钟点工等开始逐步流行,这对补充就业市场对家*服务人员的强烈需求起到了显著作用。该阶段我国家*服务业发展地域受限、缺乏*策支持、行业规模小;大众对家*服务业认识不充分,普遍将家*服务人员等同于“保姆”和“佣人”;家*服务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正规性较差、就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家*服务行业在消费者群体心中的信誉度不高。
▲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年,我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将家*从业人员纳入职业序列。在该阶段,我国家*服务行业尚未形成规模,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解决家*服务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大众对家*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家*服务的供给种类日益多样,服务模式开始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此外,家*服务质量在各类市场新需求的倒逼下不断提升,家*服务行业开始出现了诸多知识技能型服务,例如育儿、营养、护理等。
▲快速发展期:21世纪初—年。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发展家*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在此阶段,我国家*服务业基本框架形成,主要包括家务处理、母婴护理和养老病患护理等板块,家*服务业整体上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交织并行的发展格局。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年我国家*服务业的市场规模为亿元,年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5.9%。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家*服务业出现了专业化和产业化并行趋势,例如“专家管理型”服务,该项服务包括家务管理、社交娱乐安排、家庭理财和消费优化咨询等内容。我国家*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快速扩张,出现了城市家*服务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需对接。
▲转型升级期:年至今。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家*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家*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些*策为我国家*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指引方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年,家*服务市场规模突破亿元,体现了国家*策对于家*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年《计划》的印发,进一步体现了通过家*服务业巩固脱贫成果的目标,强调了家*服务业提质扩容的诉求。但从当前实际来看,我国家*服务业就业人员的供给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有数据显示,家*服务人员供需缺口超过万人,家*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总体来看,我国家*服务业从初创到现在,已经逐渐突破传统家*服务业的中介模式,开始向专业化、连锁化和数字化的复合模式转型,展现出极大的发展空间与明显的转型特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家*服务业发展框架中简单劳务型、知识技能型和高级管家型家*服务并存。
在此转变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家*服务业的“兴农”特点,尤其是家*服务业在吸纳农村灵活就业人口方面的强大能力。家*服务从业人员多为进城务工农民,他们没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家*服务业切实能够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安家提供稳定平台和职业机会。此外,从劳动力市场供需角度来看,发展家*服务业还能进一步实现城市家*服务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精准对接;从乡村振兴角度来看,发展家*服务业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重要渠道,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典型国家家*服务业的经验借鉴
部分国家的家*服务业发展比较成熟,经过多年演进与持续调整,在家*服务业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诸多可供我国参考借鉴的发展路径。
英国:极致服务型。经过三个世纪的专业发展,极具专业素养的“英式管家”享誉世界。按照宫廷礼仪,英国严格规范管家的职业理念和职责范围,使得“英式管家”养成了尊重和忠诚的职业素养,他们不但获得了雇主的信任和器重,而且雇主还会将他们视为家庭成员。经过长时间的管家职业发展,最初只有世袭贵族和有爵位名门才能享受的“管家服务”逐步推广至全世界。“英式管家”成为家*服务的经典,不仅帮助雇主打理家庭生活琐事,还兼顾秘书和家庭财*规划师的身份,为大家族安排日常商业事务和财务规划咨询等。工业革命后,管家脱离仆人身份,逐渐职业化。直到20世纪,英国服务业衰落,致使管家职业进入低迷期。进入21世纪,“英式管家”开始复兴,来自俄罗斯、印度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新贵阶层,对“英式管家”产生了强烈需求。
美国:立法引导型。作为当今世界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具备完善的保护家*从业者权益的法律体系。年美国国会颁布《莫里尔授田法案》,促进了美国农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成为推动家*运动的动力。年,美国农业部成立家*科,几年后扩为家*局。基于对低收入群体养老问题的考虑,美国*府制定了“家庭照顾计划”,针对年满65岁、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需要照顾的美国国民给予家*服务,由*府拨款,家*公司经营,符合条件的老人可向家*公司申请,*府进行核查并监督。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家*服务方面颁布了更具指导性的*策。此外,美国特别注重农业推广活动,包括农业技术咨询和示范、家*咨询等方面。由于美国地广人稀,家*服务业市场需求较大,但空间分布较为分散,推动传统家*服务业向数字化转型,家*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连接家*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能够提高二者的匹配效率。而传统家*企业由于业务范围局限于某个区域,模式较陈旧,效率较低下,其市场份额逐渐被家*服务平台所占领。
菲律宾:国际输出型。在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中,菲律宾的家*服务业较为发达,“菲佣”享誉海内外。菲律宾出国从事家*服务业的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家*教育的普及,很多女性从小就接受家庭的家*教育并实践,在中学和大学也开办有家*教育课程。目前,“菲佣”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是菲律宾GDP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一是经济水平不高。菲律宾是低收入国家,出国从事家*服务业比在国内赚得多。二是文化环境易与其他国家文化融合。菲律宾直到11世纪才脱离原始氏族社会,封建社会刚起步便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使得菲律宾更容易吸收外来文化,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审美理想、人生追求等方面。三是*府鼓励支持。菲律宾*府将海外劳务视作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予以大力支持,并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不但由*府主导开办培训班,而且为培训人员分配就业。*府鼓励劳动力迁移至发达国家从事家*服务业,将其作为解决国内贫困、失业问题的发展战略,并以此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充分挖掘家*服务业的“兴农”特点
“变”理念:改善农民理念认知。受传统家庭性别观念对分工的影响,农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男性外出打工,女性一般以照料家庭为主。家*服务业的推广,引导女性农村劳动者“走出去”,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拓宽社会网络、提高社会地位。农村家*从业者进入城市工作,在扩大社会网络的同时,有利于拓宽视野、获取更多就业信息。农村家*从业者工作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价值观念,摆脱了“安于天命”的消极观念。为进一步通过家*服务业改善农民理念认知,可从以下方面调整:
建立健全家*服务业法律规范。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支持,完善社会保险,提高失业保险金等,还可将农村家*从业者纳入*府补贴范围、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另一方面要鼓励家*公司对农村劳动者在合同履行期间以及在找到新雇主之前进行宿舍安排,无法提供住宿的给予一定的租房补贴,保障农村家*从业者的权益。
建立区域网格,坚持分级管理。为使农村劳动力与家*服务业需求缺口有效衔接,各地*府可以以县或乡为单位,坚持以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为原则,建立家*服务从业人口信息网格系统,对农村家*从业人口进行集中管理和指导,保证家*从业人口去向明确,做到每块网格有负责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高效就业。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家*推广。一方面,做好社会舆论导向,提高家*服务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让从业者享受良好待遇的同时,获得职业认同感,并对优秀家*从业者予以表扬和奖励,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参与到家*服务业中去。另一方面,将家*知识加入现有的农业推广专业和农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家*推广纳入到农村推广体系中,可以在市、县、乡*府补充农村家*专业人才,专门从事农村家*推广的组织管理工作,再由这些专业人才在本地招募和培训家*推广兼职和志愿人员,妇联或村委干部可以担任家*推广人员或推广人员助理。逐渐建立和完善考评和奖励机制,对家*兼职人员、志愿人员、推广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
“促”就业:增加农民家庭收入。从劳动力资源供给侧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依然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女性,而我国家*服务业门槛较低,可以容纳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农村女性就业,而且收入可观。农村女性从事家*服务业,可以直接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需要指出的是,家*工作虽然从业门槛低,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不低,为进一步通过家*服务业增加农民家庭收入,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发展数字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数字平台的发展,一方面,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和个性化服务,拓宽了农村劳动者的就业信息渠道,如“天鹅到家APP”是全国领先的家庭服务平台,农村劳动者可以通过平台查找合适的工作,就业信息的增加,降低了农村劳动者找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以往农村劳动者失业后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寻找下一份工作,在家待业成为农村劳动者失业后的普遍现象,而借助数字平台能够有效减少农村劳动者的待业时间。
加强培训教育,建设人才队伍。一是建立完善的家*教育模式和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职院校增设家*服务相关专业课程。二是对农村家*从业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因材施教地开展不同的技术培训和理论指导工作。家*服务业立足于开拓新的家*服务领域,了解家*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训家*从业人员,令其技能多样化,避免资源浪费。三是配套完善的教学设施,具体引入的教学课程包括普通话、区域性语言、烹饪、保育、采购、母婴护理、清洁、宠物饲养知识、早期婴幼儿教育、计算机、防火救灾安全技能、紧急突发疾病救治技能等,由聘请的专业教师采用专业的培训流程进行系统化培训,结业时根据成绩颁发行业认可的等级证书,必要时可为表现优异者提供就业绿色通道。
树立优秀典型,打造家*明星。一方面,表彰优秀的农村家*从业人员,树立优秀典型,通过征集真人真事、行业选拔等方式,遴选职业素养高、服务能力强、技能水平突出的农村家*从业明星,颁发荣誉称号,将优秀农村家*从业人员的先进事迹推送到所属村,打造本村家*明星,利用明星效应让更多人看到家*服务业的从业优势,推动农村劳动者积极投入到家*服务业。另一方面,鼓励优秀的农村家*从业人员与本村联动,带动村里其他剩余劳动力从事家*服务业,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
“旺”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从事家*服务业,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村家庭收入结构方面,家*服务业在增加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同时,可以降低农业收入在其家庭收入中的比例,同时促进土地流转,客观上有利于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农村家庭生产效率方面,通过土地流转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减少农民务农时间,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为进一步通过家*服务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建立监管机构,规范市场秩序。一方面,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避免家*服务业交叉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对家*从业机构的开办资格、运行业务进行审查监管,对违规经营、恶性竞争的家*从业机构依法惩处,维护行业秩序。另一方面,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确定家*从业机构、农村家*从业者、家*服务内容和平台搭建的标准,如家*服务业定价标准、薪资标准、服务具体事项及工作时长、平台功能等,各主体依照标准严格执行,合格者方可进入市场。
引入评价机制,搭建信用平台。首先,采用黑名单机制和等级评价机制,明确市场需求,结合家*服务内容,根据从业者掌握的技能、服务业绩、消费者反馈、薪资期望、信用机制、道德水准、服务内容等,对优质家*从业机构给予奖励,对不良家*从业机构实施罚款、降级或予以网络公开其不良信息等惩罚。其次,建立家*服务业诚信档案,按照“一人/企业一档一卡”的原则建档立卡,对主营业务为母婴、保洁、养老护理的家*公司,以及从事家*服务的农村劳动者开展信用评价。最后,发挥行业诚信典型示范作用,建立家*服务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让广大农村劳动者在家*服务行业中放心择业与就业。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家*服务业等新业态迅猛发展,更多农村劳动者将参与到行业发展中,并藉此改善家庭收入状况,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借鉴英国极致服务体现的市场供需匹配,美国立法引导突出的*策扶持和宣传推广,菲律宾海外输出带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推动我国家*服务业发展与“兴农”有效结合。家*“兴农”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意义重大,其广阔前景不仅需要*府大力扶持和有效保障,而且需要家*企业、信息平台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使家*服务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助力器。
选自
《人民论坛》杂志3月上
原标题
家*“兴农”的深意、特点与前景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章文光;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廷娇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媒体编辑
常嫦
原文责编
赵橙涔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