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雨(方塘传媒《重新发现商丘》主编)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也就是说这20个字概括了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其中产业兴旺为根本,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实现生活富裕,这是处于第一位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则是对乡村内部或外部人员营造乡村具有吸引力的几个基础方面。
在第七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乡村振兴的知与行”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发表题为“乡村产业兴旺与乡村建设的关系”的主旨演讲,其认为,乡村的产业应该多元化,唯多元才能化解风险,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庭院经济等多样化产业,回归农民在乡村真正擅长做的事情并构建现代新消费营销价值体系。另外,要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找到无替代性、唯一性的地域农业,与时俱进,找到新时期应对农业发展的策略,让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在我们看来,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首先要发展农业,在农业基础上拓展“农业+”经济,不管是返乡创业者还是农村既有劳动力既要认清农业为立业之本,在此之上,论及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科技、农业+互联网、农业+服务等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以及农民在农业全产业链当中的角色和实现主体问题,能够清晰认知并付诸实际,可能将成为处理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关键。
聚焦微观地域来更好梳理或者说提供一种可行的产业兴旺发展策略,以商丘为例,地处豫东平原,农业基础较好,是全国产粮大市,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积淀丰厚,多万的人口为农产品消费提供支撑,坐落在商丘的全国农产品交易中心成为已成为苏鲁豫皖规模最大、功能完善、流动带动最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已经是全国知名品牌市场。其农产品价格信息已经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所谓的产业兴旺要求对商丘意味着什么?商丘乡村的产业经济怎么样?如何打造乡村振兴战略下商丘的“一村一品”?
一、农村产业现状
当下,我国农业产业现状表现为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精细,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普及率较低,现代农业装备应用不广泛,一二三产联动性不明显,农业经营抗风险能力弱,很多地区还存在靠天吃饭的落后小农意识阶段。
近年来,围绕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各方说法不一,不管是立足于传统农业生产还是对于现代农业的探索,最关键的一环是对于农业的周期性以及农业的上下游关键点、自然因素等影响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认知不彻底,农业是投资长、见效慢的行业,急功近利的思维做不好农业,种源质量好坏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农业的产量和效益,水灾旱灾大风等极端气候对于农业的冲击也是造成农业产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曾忆否,年以来“蒜你狠、姜你*、豆你玩”等暴涨神话的轮番上演,除了天气因素之外,更多的囤积居奇的商家炒手翻云覆雨之作,作为生产端的农民闻风过后则大面积种植以上被疯炒农产品,可想而知,接下来是什么结果,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价格下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所以,农民无法应对市场的大变局,避重就轻,不随大流,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农民的大智慧。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所长闫琳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候,我们将迎来城乡中国时代,城乡关系被重新认定,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的特征和趋势发生明显变化,体现为新乡民、新乡村、新乡业、新乡愁,基于本源回归,农村在上述背景下,其产业也随之发生改变,城乡空间将重构,城乡价值互补,农业的全产业链价值循环,激活乡村资产,未来将有很多传统乡村与农业从形式到根本的回归,比如重现乡村会议的场景,立足于乡村做一场乡村复兴论坛来激活一个地区的产业等。
二、产业兴旺的核心是什么?
我们讨论乡村振兴当中产业兴旺的时候,更多的是立足于农业基础之上,来开放性地延伸到农业之外的领域,不管是农业还是其关联产业,产业兴旺应该有核心要素。
因农业跟地域、气候、环境、人才、科技等因素关联较多,所以,每个地区的农业具有明显的地缘特征,因地制宜就格外重要,也是培育区域专属农产品特色的关键因素。
产业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这里的规划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对于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指导,中观方面指的是市、县域对于产业发展规划的平衡,微观层面指的是镇、乡村级别的执行环节。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上一级的*策导向针对具体的乡村资源进行产业规划,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以便于及时纠偏。
以人为本,注意核心利益诉求,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目标要立足于乡村主体农民利益基础上,组织形态不管是家庭农场还是专业合作社形式,都要与农民利益挂钩,选择经济补偿或者股份制要尊重村民的意愿,只有形成强大的基层合力,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实现产业兴旺。
让创新成为产业兴旺的灵*。自乡村议题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围绕乡村的创新之路未曾中止,导演贾柯章自带流量回到故乡创办作家村、种子影院,举行吕梁文学季活动,贾导艺术创作中心能够落户到村庄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是用文化来反哺乡村之举,而且这些行为背后除了对乡村无形中的营销能量之外,同时,农村当中闲置的房产就有了利用价值,农民的房产可以收租增收,另外,又能直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的确是一举多得。
三、如何实现商丘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
产业兴则乡村兴。
同样,对于商丘而言,乡村振兴当中的产业兴旺应当为重之考量。这关乎农民的利益,关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践行“一村一品”,找到乡村特色,围绕一个点重点突破。比如,虞城县城郊乡郭土楼村的孝善文化特色,以文化来引领乡村建设,逐步从文化乡村、旅游乡村过度到产业乡村,水到渠成。而且,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郭土楼村正在复兴庭院经济,比如豆腐坊、醋坊、酱油坊等传统工艺的回归,不单是一种记忆重现,更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
乡村的开放空间面对新一轮乡村建设当中人、物、资本要素应该持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我们在既往的调研当中,也看到有些乡镇也在着手用城市、休闲、田园、体验等特点来营造一种新的生活工作方式场景,在这些运营者的规划当中,不乏打造画家村、书法村、作家村、手工作坊、美食节、音乐节等文化业态和活动一体的综合空间。
积极面对互联网经济对于乡村创业者的机会,众多的淘宝村、电商镇为乡村的产业兴旺指明了立足于本地资源和技术下,迎合新消费趋势的低成本创业之路。本地的农特产、工业消费品等可以实现就地订单经济。而电商平台也成为了本地资源的整合平台,直接拉动区域内产业经济。
立足乡村特质,培育基础产业,不管是农业还是其他,形成区域特色,并做大做强,同时,考虑产业的上下游和周期问题,培育衍生经济。近年来,柘城县的三樱椒已经发展成为优势特色产业,产品以内销加出口,并且有相应的节庆活动提升产品影响力,宁陵县的酥梨产业亦是如此,围绕梨的生长周期进行全周期产业链的产业经济开发已经成型,一年一度的梨花节有声有色,而梨花小镇也已经成为新的期待。
梳理区域内传统村落资源,立足传统村落,系统分析村落的历史及文脉,用特色建筑、文化景点、历史传说等旅游资源吸引流量,在此基础上实现旅游和村落中其他产业的联动,以旅游带动其他附加特色农产品及美食、民宿经济。我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其实美食也一样,在我们随从商丘社科联乡村振兴调研行活动中,行至古王集乡堌堆坡村仓颉墓时,不远处的仓颉饭店有地道的乡村美食,食材考究,匠心工艺,具有典型的豫东风味,丝毫不输城市美食。
总之,乡村毕竟是乡村,我们不能用工业文明的思路搞乡村振兴,而是要找到乡村的本源,回归乡村的本质,立足乡村特色,培育乡村产业经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