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鸣:航空发动机进步要看有多少钱可以打水漂
CYS-80WP型涡喷发动机(资料图) 7月24日,证券导报专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首次披露他对*工改革、经济转型、解决航空发动机瓶颈问题、文化创意经济等方面的若干精彩观点。 航空技术要溢出到航空以外创造效益 证券导报: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率大概55%,是中国*工产业集团中很高的,您为什么如此看重资本运作? 林左鸣:*工改革滞后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工带有很重的国家保密色彩。因为它特殊的地位,*工企业在过去的改革进程中,都处在被先放一放再说的位置,这使得我们的改革相对比较滞后。尽管如此,我们航空工业一直在往前冲,希望杀出一条血路。 中国航空工业最大的问题,是还不具备控制全球市场的能力。航空产业和别的产业不一样,很难单靠一个国家的市场支撑其发展。比如中国的汽车市场足以支撑国内汽车产业,但航空产业不行,在国际上都是全球市场才能支撑,比如美国,单靠国内市场都支撑不了庞大的航空产业,它是把盟国、北约的市场都作为自己的市场。中国暂时不可能占有全球市场,中国要有独立发展的道路。美国波音约50%销售收入是*品,50%是民品,所以波音还是属于*工企业。 中国航空工业要做好,一定需要扩展到航空以外,航空技术要溢出到航空以外,以这样的溢出效应来创造效益;需要通过改革,实现*民深度融合;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形成融资能力,形成商业竞争力。 中航工业的改革,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这是我们执著的追求。我们第一家上市公司飞亚达是非*工业务,这是我们航空工业走向资本市场的试水。飞亚达是我们*工进入资本市场很重要的一步。*工改革的障碍往往来自于*工本身特殊性带来的。我国现代*工从诞生起就是官办的,而西方国家大部分*工一开始都是商办的,连日本也很快就由官办转为商办。但在中国,无论清朝、国民*府、日伪*府,都是官办*工。我们的*工体现国家意志,一涉及市场配置,天然就会有极大反弹。*工改革的主要障碍,是由于*工历史地位、发展沿革所带来的人们观念的滞后,以及相应的行*干预,我们的改革就是要突破这样的障碍。*工企业改革如果不突破这样的障碍、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工本身不可能发展好。有两种力量的博弈,左右*工改革的格局。一方面*工企业是整个国家工业的重要力量,主导工业发展方向,*府要有话语权;另一方面*工企业机制不行,市场化程度低,削弱了*工竞争力。*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工改革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但我们还需大踏步前行。 *工改革重点在做上市做现代企业制度 证券导报:那我们中航工业有什么样的措施促进*工转民用? 林左鸣:我们最大的体制机制创新还是做上市。最近我们成飞集成上市,其高管能持有股权。但是很遗憾,我们还有很多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这些事业单位不允许上市,研发机构、设计所都进不了上市公司。尽管对把它们注入上市公司我们设计了时间表,但是这个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这不是我们一家能做的,首先必须是*府部门观念到位。我们的改革重点放在做上市,做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上。做上市时,首先要考虑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要对高管、重要骨干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中航工业是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的企业,顺产业链发展形成上下游一条线的业务链,这是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发展,则是利用技术同源的优势,发展非航空产业,我们形容这就像用圆规画个圆,形成一个面的价值集群。我们不但利用航空技术,还可以利用航空品牌价值,只要能对主业形成好的互动或助力的业态,我们就都可以做,这就是全价值链的概念。集团公司层面整体上市较难,因为业务太多。目前集团公司整体还不做上市,重点是对业务版块做上市,集团公司整体主要通过中航科工在境外资本市场形成一个 影子 整体上市公司,重点做财务投资。 我们有几乎全金融牌照的投资公司。我们做了很多高科技孵化的投入,一旦有回报,净资产回报率够,就装入上市公司。我们做这些资本运作,都是围绕着主业的发展。
健美比赛后台:工作人员帮抹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