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0到1华农这个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TUhjnbcbe - 2023/5/9 21:02:00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704/4202013.html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在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楼的一楼,那处挂牌“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的地方常常亮着灯,这便是曹庸和他的团队日常工作的地方。

曹庸是学校食品学院食品科学系的二级教授,也是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日常工作里,他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载”的状态:来回奔走于食品学院院楼和实验室之间,会见来宾、开展日常工作和主持会议,还常有不定期的出差。中午时分,教三的下课铃早已打响,学生们陆陆续续离开了教学楼,曹庸也终于在工作的间隙挤出了一些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带领我国功能性乳品行业实现“从0到1”的发展。从年至今的十余年来,曹庸和他的团队的工作重心都只有一个——牛乳源生物转化新型活性肽的发掘及其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年5月20日,该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曹庸主持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缘起:身为国人,使命使然

年初,国内的几家大公司找到曹庸团队,请他们对国外的促钙吸收肽(即酪蛋白磷酸肽,乳源活性肽的一种)的活性和风味做出评价。曹庸在那时就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肽的活性有高有低,差异较大,风味也不尽如人意。

活性肽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在人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在体内分泌量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类有了幼年、童年、成年、老年直到死亡的周期。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牛乳活性肽具有多种重要生理保健功能,能增强人体体质和免疫力,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流传开后,中国乳业迅速发展。但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高品质功能性乳制品的缺乏也成为了乳制品行业发展的瓶颈。而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外对有关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实施保密封锁,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曹庸在实验室

在对国外的牛乳活性肽进行评价后,曹庸发现自己的团队成果并不差。“我们把团队自己做的肽拿去做评价,发现我们的成果是属于第一梯队的。”曹庸略带自豪地回忆。

这让曹庸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突破乳源活性肽的瓶颈,打破国外对乳业市场的技术垄断。从那时开始,团队便决心突破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始围绕牛乳活性肽保健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研究。在不间断的努力之下,他们的各项技术开始逐渐超越部分国外企业,在荆棘路上走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平坦大道。

磨剑:从0到1,突破壁垒

十余年来,曹庸团队发掘了共计四类13个乳源活性肽(其中首次发现的全新结构11个)、构建了新型活性肽评价体系、突破了多项新技术。这一把诞生于实验室的宝剑,不仅刺破了重重壁垒,更带领我国功能性乳品行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在乳源活性肽产业化应用的瓶颈技术中,如何在批量制备活性肽的同时保证高纯度,是高品质乳源活性肽产业化制备的关键。该项目首创“分子差异聚集相分离”技术,突破了高纯度、高品质乳源活性肽产品产业化制备的技术瓶颈,集成了“非柱层析”多肽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将新型无苦味、高纯度酪蛋白磷酸肽应用到补钙产品、婴幼儿奶粉和中老年配方奶粉中,大大丰富了乳源活性肽加工产品种类。

促钙吸收肽-钙螯合位点

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对产品中的肽浓度实现精准检测也同样重要,这事关产品质量的把控。针对这一问题,曹庸团队开发了“特异性吸附前处理+HPLC系统”新型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成本低的独特优势,并将检测限从原来的ppm降到50ppm,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准度。此外,该项目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补钙与促钙吸收两手抓”-“钙源与促钙相结合”这一产品研发策略,在补钙的同时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将钙转变成人体的真正所需。

部分乳源活性肽产业化制备新技术及新产品

如今,在曹庸团队技术支持下,促钙吸收肽已成功应用到钙片和婴幼儿、中老年奶粉当中,高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价格仅为日本的一半。项目成果除了在国内多家乳品、保健品公司得到推广应用之外,还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远销新西兰恒天然乳业公司。据介绍,至年相关产品累计销售额.9亿元,“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曹庸笑着告诉记者。

12年时光匆匆流过,硕果已结,只待荣誉加身。年5月20日上午,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曹庸团队凭借该项目荣获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吴清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促钙吸收肽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攀登:凝心聚力,见证顶峰

在“”这个有些浪漫的日子里,鲜花、掌声、荣誉都山呼海啸地涌入曹庸和团队成员们的生活,而属于科研人的浪漫,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无坚不摧的使命感。

四类13个乳源活性肽的发掘、评价体系的构建和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前后涉及的博士、硕士加起来约二十余人,曹庸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想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和曹老师一起讨论课题到深夜的经历。”食品学院副教授苗建银如此回忆道。他曾是曹庸的学生,如今也是曹庸团队中的一员大将。

曹庸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苗建银于年来到华南农业大学,攻读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跟随曹庸开始了博士研究生活。他回忆:“曹老师教给了我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如何将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转变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实战能力,二是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原理和机制、发现新的探索点和理论的能力。”

年底,曹庸到美国麻省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劝说当时正在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的苗建银回国参加华南农业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人才招聘。当年12月,苗建银入职食品学院,再次和导师一起并肩作战。

苗建银在实验室

高强度的科研工作让团队成员时时绷紧着一根弦,在一起讨论课题和推进项目更是家常便饭。科研过程顺利时,团队成员便各自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不顺利时,则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寻找解决办法。讨论结束后可能茅塞顿开,有时也会因为一个不同的观点而展开一场热烈而高声的辩论。也因此,深夜加班对于这群“自愿加班型”的研究者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会一起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曹庸团队成员合影

回望整个团队十余年的科研经历,苗建银认为,长期的坚持首先源于热爱,同时得益于曹庸良好的引领和管理。谈起在团队工作中记忆深刻的事,苗建银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和曹庸一起做促钙吸收肽肠钙转运实验的经历:“从早上开始,到做完整个实验,已是凌晨12点多。由于大家忙于实验,没吃晚饭,曹老师便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了一餐热气腾腾的盖浇面。”夜幕沉沉,实验室却仍灯火通明,一碗盖浇面将长久盘踞于食品科研人的记忆深处。

“大气、大能、大爱”,在团队成员眼中,将这三个词用在曹庸身上十分贴切。而对于曹庸来说,科研的底色也并不单调。日复一日的研究并不使他感到枯燥,他也并未被项目的千头万绪捆绑。相反,曹庸享受这种在竞争中不断实现进步的乐趣。“这个竞争不是一天两天的,你现在跑在前面,竞争对手还会再赶上来,所以永远不能停下脚步。”

项目的推进并不会因为已经获得的荣誉而画上句点。谈及对未来的规划,曹庸表示,自己的团队目前肩负着广东省在功能食品活性物研究的最前沿任务,未来将立足于应用基础,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更进一步靠近市场,争取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

文字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曾晓茵

图片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王彦哲关健鸿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0到1华农这个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