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酒店行业深度报告疫情间企业逆势扩张,复苏
TUhjnbcbe - 2023/3/26 20:28:00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银证券,孙昭杨)

1酒店业发展

1.1世界酒店业发展脉络

古代客栈时期,12-18世纪乡间小客栈。为满足在外出行人士的吃喝、睡等必备的基本需求,千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客栈和酒店。到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兴起,贸易和旅游的频繁往来,外出的外交使者、传教士、信徒、商人等外出人士大增,引起对客栈需求量的激增。由于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步行、骑马或者马车,因此客栈大多建在车马道边或者驿站周边。早期的英国客栈是人们聚会,相互交流信息和夜间休息的地方。最早的客栈设施条件简陋,客房数少,仅提供基本的食宿条件。在15世纪,有些客栈的客房数达到20-30间,条件好的客栈开始为客人提供酒水和食品,还有些客栈开始注重周边环境,开辟草坪花园。设施条件开始改善,服务趋于多功能发展。但是,当时法制体系不完善,客栈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例如抢劫之类的事情不时发生。

大饭店时期,18世纪后期第一座现代化饭店落成。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民众消费水平的上升,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兴起,公务出行者、上层贵族度假者数量快速上升,对于饭店的需求量同时激增。年在纽约开业的首都饭店标志着世界饭店业大饭店时期的开始,首都饭店一共有73间客房,在当时是颇具规模。年特利蒙特饭店在波士顿建成,被称为第一座现代化饭店。整个饭店有间客房,整体设施设备较为齐全,服务正规,注重各式礼仪礼节,为整个新兴饭店行业确立标准。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里兹酒店(RitzParis),其创办人凯撒·里兹(CesarRitz)先生被誉为“世界奢华酒店之父”,将饭店业的发展推向该时期顶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豪华酒店在美国各地建成,这些酒店都有规模大、设施设备较完善、服务正规、注重礼节和具有安全感的特点。

商业饭店时期,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是饭店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饭店业最为活跃的时期,该时期的发展为饭店业最终成为以普通人为服务对象的产业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商务旅游的需求猛增。但大部分商务人士无法承担豪华酒店开支,也不愿去住小客栈。因此斯塔特勒饭店应运而生,该饭店是以创始人——“现代饭店管理之父”埃尔斯沃斯·斯塔特勒命名,专为旅行者设计的商业酒店。斯塔特拉在饭店经营中采取了在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当时是具有创新性的措施,例如他所管理的酒店要按照同一标准来管理;每一间客房都有一个独立浴室;注重提高服务水平,亲自制定服务手册等。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各大城市通过集资大量建设商业饭店,同时汽车饭店也开始盛行,饭店业得到高速发展。到30年代,由于经济大萧条,旅游业受到重创,饭店业同样陷入危机,受到极大挫折。

现代酒店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开始复苏繁荣,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民众可支配收入增加,经济水平上升,对于酒店业的需求同步加大,酒店业因此开始复苏。同时工业化的进程使得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外出旅游提供了便利,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世界开始出现大众化的国际旅游。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酒店业开始进入现代酒店时期。现代酒店时期又称为连锁酒店时期,就是酒店集团旗下管理的酒店都统一使用一个名号,酒店的经营方式、设施设备、服务项目等都有统一标准。在现代酒店时期,酒店业发达地区不只限于欧美地区,而是在全世界发展起来,其中美国还是有最多和最大的连锁酒店集团,同时也是最早实行酒店连锁的国家。后期现代酒店的发展特点逐步演变为酒店类型多元化,服务多样化,经营方式现代化,管理方式科学化。

1.2中国酒店业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驿站时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最古老的官方住宿设施就是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情报的官员中途休息食宿的场所。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驿站可以追溯到商朝,一直到年清朝*府改驿置邮,驿站才结束它的使命。驿站最初设立时是专门为了接待传递公文官员的住宿场所,后来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后期民间旅行者也逐步与驿站产生联系,因此驿站到后期逐渐演变成官方住宿设施与民间旅馆并存。当时的驿站为了保障公文情报不泄露,历代*府都有规定,进站住宿的客人都需要出示官方旅行凭证,并且当天值班管理人员需登记在簿,以便日后查验,这种制度就像是现代社会酒店的宾客登记制度。当时我国的驿站制度因其先进性也曾被临近国家先后效仿。

中国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中国早期城市还没有与商贸相联系,因此都是以城墙为界,分隔而治,并未发展民办食宿。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城邦之间的商贸往来增加,且交通道路条件发展起来,民间旅店已初步形成规模。待到秦汉两代时期,商业活动开始变得兴旺发达,民间旅店在此期间有了不错的发展。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经济繁荣的时期之一,民间旅店业由于商业活动的旺盛,不仅本土客店发展迅速,而且西域酒肆也开始遍布城市内巷。虽然此时古代民间旅店已在城市内兴起,但是受到坊市管理制度的限制不能其自由发展,导致投宿者和旅店经营者极大的不便,也束缚了民间旅店的业务发展。这一情况到北宋时期得以改善,北宋时期取消了从古至今沿用的坊市制度,使得城市格局更加开放,民间客店得以发展迅速,并遍布于各城镇的繁华街道两旁。中国早期城市客店的经营传统就是食宿合一,除了给客人提供住宿服务以外,还给客人提供饮食。

中国近代饭店的兴起与发展。中国近代饭店又分为西式饭店和中西结合饭店。西式饭店是19世纪初西方资本进入中国后兴建饭店的统称,年之后,随着《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署,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租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并在势力范围内大力兴建银行、医院、邮*等企业,从而导致西式饭店的发展。一直到年,在中国23个城市内外国资本兴建和经营的西式饭店已有80余家,同时当时还在发展中的商业饭店模式也被引进至中国。与当时的传统中国饭店相比,西式饭店规模更加大,装修华丽,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且舒适。西式饭店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饭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西式饭店大量兴起后,刺激到中国民族资本开始向饭店业投资,进而从民国时期相继出现一批中西结合的新式饭店。这些饭店不论是在建筑样式、配套设施还是在经营方式、服务理念上都受到西式饭店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引进至中国的西式饭店经营模式开始逐渐中国化。

中国现代酒店的发展与管理。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酒店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外合资酒店,当时其目的是为了外事接待。中外合资不仅是为了引入资本,更是为学习其先进的现代酒店管理体系,给中国的现代酒店带来启蒙发展。在不断学习和融合摸索中,年符合中国饭店的饭店星级标准制度出台,年该标准被定为国家标准。这一标准制度使我国酒店业进入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管理的新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及国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中国现代酒店业向着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根据欧美酒店业发展历程分析,酒店业最终会向着高度专业化的多品牌酒店集团发展。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酒店集团正从多品牌酒店集团向专业化多品牌酒店集团发展。

2新中国现代酒店发展历程

2.1萌芽起步阶段:-年,从初步建设到开放发展

年至年,中国现代酒店业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府开始对一些老饭店进行整顿和改造,同时一批新宾馆开始逐渐修建起来,这一批的宾馆基本都建立在各大省会城市和风景名胜地区,其主要任务就是接待领导人或外宾。当时的饭店数量很少,而且硬件设施不完善,饭店性质以行*事业单位为主,基本无企业组织。接待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家领导人、华人华侨或国际外宾,同时承担各种国内国际高级会议。由于是行*事业单位,在财*上无压力,没有经营计划指标,整个酒店缺乏活力,而且整个管理制度上没有科学规划,导致其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

年至年,改革开放,中外合资饭店兴起,服务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时中央*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至此旅游业开始迅猛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至此中国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年中外合资饭店兴起,一批经典合资酒店拔地而起,其中就有年动工,年开业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饭店;年动工,年开业的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和经营管理的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改革开放初期,旅游行*管理部门为了使酒店业由招待式管理转变为企业化管理,同时提高酒店服务管理水平,年北京建国饭店引进来中国第一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中国香港半岛集团,成为中国现代酒店业改革开放的标志。

2.2高速发展阶段:-年,国内外资金纷纷涌入酒店业,本土酒店管理公司起步

国际酒店集团提携,酒店管理加速本土化。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旅游《关于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经营管理方法的有关事项》并作为中国饭店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分两批推广至全国各地家试点饭店。同年,上海锦江集团成立,中国酒店集团化开始进入摸索阶段。因其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动酒店业也迅猛发展,中国酒店业市场庞大,年假日酒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随后大量国际酒店集团纷纷进驻中国市场,截止到年,中国通过合作、合资或者独资等方式引进了30多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但是过多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入驻中国市场,也导致*府出现忧患意识,认为需要发展中国自己的饭店管理模式,因此年国务院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建立饭店管理公司及有关*策问题请示的通知》,中国开始提倡建立发展国营饭店管理公司,并实现专业化、集团化的管理。

中国酒店星级标准颁布,逐步向国际现代化靠近。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酒店业经过持续迅猛发展,截止到年底,中国酒店业已经有旅游涉外酒店1,多家,客房约20万间。为了进一步为建立我国专业化酒店管理公司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中国旅游涉外酒店尽早接入国际评级体系,年国家旅游局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中国评定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规定》及《中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并且在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制定为国家标准。该标准是在对国内外大量酒店业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酒店业实际经营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在行业规模增长,设施设备提高、标准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中国的现代酒店业经营管理模式也获得了快速的提升,在年至年这10年间,中国酒店业实现了转型,进入到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发展阶段,正逐步向着国际水平迈进。

2.3回落阶段:-年,供需矛盾突出经营效益滑坡,集约型发展成共识

年后,酒店业逐渐迈入到利润平均化阶段,酒店的建设高潮渐回落,同时因为市场经济低迷、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盲目扩张建设的恶果开始逐渐显现。到年,我国酒店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经过原国家旅游局的批准,我国首批16家本土酒店管理公司开始陆续成立,这为当时低迷的中国酒店业再次注入新的活力,从此引导我国酒店业逐渐向专业化、集团化的管理方式转变。此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土酒店管理公司带动我国酒店业的总量再次增加。但是年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状态,酒店业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经营效益出现不断下滑,酒店业开始意识到不能盲目的追求总量扩张,而是需要在保证总量稳步上涨的同时追求质量效益,不断加强酒店服务内涵,因此当时集约型发展道路是越来越多酒店公司的共识。

2.4恢复上升阶段:-年经济型酒店迅猛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经济型酒店迅猛发展,连锁化成为趋势。上海锦江之星作为第一个中国经济型酒店在年诞生,但进入21世纪后,经济型酒店才开始迅速发展。年首旅酒店和携程共同投资创办的如家问世,年7天连锁酒店、汉庭酒店相继开业。年至年是各大经济型酒店资本化的时期,如家、7天、汉庭和锦江之星纷纷上市融资,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为中国酒店业发展指明了一条新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地交通、城市基础建设改善加速,以及奥运会、世博会等众多国际高端会议的利好推动下,中国经济型酒店在年前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年起经济型酒店开始转型,经济型酒店品质升级稳步推进。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济型酒店,商务部年发布《经济型饭店经营规范》,此标准是基于《绿色饭店》及《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的基础上修订而来,年发布《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年后,民宿、客栈等非标住宿兴起,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非标住宿不同与传统酒店,除去提供传统的住宿服务外,增添了更多的个性化设施及服务。目前主流的非标住宿为客栈、民宿、酒店公寓等。由于受到美国Airbnb这种全新住宿模式的影响,国内的民宿、客栈等非标住宿开始兴起。这一新兴的住宿模式因其个性化、特色化,受到年青一代的追捧。年全球公寓民宿预订平台途家网正式上线,主要为客人提供度假公寓、客栈、民宿等各类度假租赁产品。年以民宿、短租为发展重点的特色住宿预订平台小猪短租诞生。除此之外还有蚂蚁短租、木鸟短租等平台上线。不过非标住宿因为不同于传统线下酒店,在订单上过分依赖于OTA或者其他网络渠道,导致大部分客源不稳定且给渠道商的佣金成本压力不小。

2.5整合转型阶段:年至今,酒店频繁并购,朝集团化、连锁化、多元化发展

市场竞争日趋严峻迫使酒店加快集团连锁化。从年开始,中国整体经济增长降速、房地产低迷、酒店业发展遭遇瓶颈,根据华美酒店顾问赵焕焱统计数据显示,至年开始全国星级酒店利润总额连续3年亏损,年亏损20.88亿元,年亏损59.21亿元,为当时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亏损年,年亏损14.26亿元。在前十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档次的大量酒店应运而生,酒店市场饱和度增高,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品牌效应,年酒店业开始大规模的并购热潮。年1月,锦江宣布收购喜达屋资本持有的卢浮集团%股权,以拓展国际化。年12月首旅酒店发公告称全面收购如家酒店集团%股权,交易金额约为.5亿元。年2月锦江股份完成收购铂涛酒店集团81%股权的交割。同年4月,锦江股份拟收购维也纳酒店有限公司80%股权。

单体酒店仍是主要构成部分,连锁化发展空间巨大。国内酒店市场上的单体酒店仍就占大部分,截止到年1月,我国单体酒店仍旧占比高达69%,连锁化率仅为31%。但是单体酒店整体资源薄弱,直销困难,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用规模化效应来降低运营成本可能是较好的办法之一,酒店业的连锁化、集团化也是趋势所向。相比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高达60%以上,我国的酒店连锁化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年青一代更加推崇个性化服务体验,推进住宿业多元化发展。自从年非标住宿开始兴起,在线非标准住宿垂直预订平台就开始不断涌现,到年开始爆发式增长。据中研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在年至年期间非标住宿供应量持续提升,从年.8万间客房增长至年.6万间客房。在这3年间非标住宿行业整体规模从年.35亿元涨至年.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非标住宿具有经营主体多元化,房源分散化、服务设施个性化特点,使得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性。同时性价比更高,在相同价格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例如免费接送,本地导览等。

3中国现代酒店发展现况

3.1酒店业规模总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产品模式由传统星级酒店到多业态发展

我国酒店住宿业发展规模逐年增加,增速易受到宏观经济影响。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显示,中国酒店住宿业规模逐年上升,从年的4,亿涨至年6,亿,年均复合增速为4%。酒店住宿业保持着小幅增速发展,年-年增速下降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八项规定”出台,因公集体外出旅游、开会等活动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部分事业单位或者国企都取消外出旅游,或者降低其经费标准,从而也限制了酒店住宿业的发展规模。年的再一次增速下降源于年的经济危机,致居民收入减少,整体消费低迷,出游人数减少,进而影响到酒店住宿业。从数据上看,我国酒店业的营业额增速与国内GDP增速的幅度和方向性相似度高,酒店业营业额增速可以大致作为我国GDP增速的先行指标。

星级酒店数量逐年递减,营业额增速放缓,受疫情影响巨大。根据中国文旅部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星级酒店数量不断下探,从年的13,家下降至年8,家,虽数量在不断下探但营业额在逐年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至年星级酒店营业额从年的1,.5亿元增长至年的4,.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8.54%,年受疫情影响巨大,营业额下降到15年前水平为.43亿元。在年前都是属于高速增长,涨幅都在14%以上。但是在年的增长幅度下挫至1.3%,这主要是因为年的次贷危机还是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餐饮住宿业产生不利影响。随后国家及时出台相应刺激经济的措施和*策,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恢复加之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带动了住宿业消费,住宿业营业额达到同比23.76%的增长幅度。

三星级占主流地位,四星及以上酒店占比逐年上升。根据中国文化与旅游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星级酒店中三星级酒店占主导地位,虽从年起数量在不断缓慢减少,但因总体星级酒店数量下降更快,因此占比逐年微涨,近年来占比维持一直在48%左右。

一、二星酒店数量则是在大幅下降,二星级酒店占比从年的30.62%下降到年的12.91%,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国民收入逐年增加,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近年来的可支配收入都是在稳步上涨,对于居住类的人均消费支出出现上涨,因此对于只能够提供基础服务的一、二星酒店相对需求减少,消费者会更加倾向于能提供良好服务的中高端酒店;二是大量经济型连锁酒店逐步取代传统一、二星级市场地位;三是非标住宿的崛起,花同等价格可以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加之国家对乡村旅游、民宿业发展的指引,对一、二星酒店的市场冲击不小。

经济型酒店扩张数量虽不断增加,但增速逐渐震荡下降。除去星级酒店,我国还存有大量的经济型酒店,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和盈碟咨询公开的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数量从年的2,家增至年的37,家,其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2.05%。年经济型酒店的扩张也受到了年金融危机的后期影响造成波动,虽然增速下降至33.94%但还是远高于年均复合增速。-年同样受到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和整体消费市场低迷,其增速下降。年受到股灾影响,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处在低谷期,考虑到建设周期需要一段时间的影响,因此到年的扩张数量增速有所下降。

非标住宿繁荣发展,与标准住宿携手并进。我国住宿业除了酒店类型的标准住宿外,还有以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为代表的非标准住宿行业。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移动互联网发展不断提升民宿用户体验,国民对共享住宿的消费意愿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年7月发改委、文旅部等13部门共同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培育线上高端品牌,自此鼓励发展“共享住宿”首次写入我国*府文件,获得官方支持。年,为了恢复和鼓励因受疫情不利影响的非标住宿市场发展,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帮助非标住宿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3.2市场结构仍以单体酒店为主,中端连锁酒店渐为中坚力量

市场结构仍以单体酒店为主,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截止年1月1日,我国有2,个酒店连锁品牌,连锁酒店数5.5万家,单体酒店22.4万家,连锁客房数为万间占比31%,单体酒店客房数为1,万间占比为69%,个酒店行业仍以单体酒店为主,酒店连锁化仅为31%,整体提升空间较大。整个酒店行业产业链的上游是以食品制造业、OTA、酒店布草用品生产行业、家具生产行业、装修设计业等为主,下游包括旅游消费者、个人事务消费者和商务或公务消费者这三大类消费者。酒店行业的上游产业参与众多,单体酒店对上游议价能力小;对于下游的消费者,大部分管理团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较强的销售能力,因此吸引力相对较小。根据携程数据显示,在年酒店关店数量中单体酒店达到98%,这一数据也印证单体酒店其抗风险能力低,在产业链里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折射出大型连锁酒店集团的风险管理及抗风险能力较强。

酒店行业集中度逐年上升,酒店集团稳步发展。年至年,中国酒店行业市场CR10集中度逐年提升从54.95%升至69.17%,年大幅降至59.76%,年前10大酒店集团市占率重回60%以上达到64.35%。按照市场占有率排列,中国酒店集团第一梯队为锦江国际集团、华住酒店集团和首旅如家酒店集团,为我国三大龙头酒店集团,在年的市占率分别为20.18%、13.91%和9.22%,总计市占率达到43.31%。第二梯队则是格林酒店集团市占率为6.51%和东呈国际集团4.03%。第三梯队为尚美生活集团、都市酒店集团、亚朵集团等。在这一特殊的年份,大型连锁酒店集团的风险管理及抵抗能力得到充分的证明,在疫情的严重冲击之下,我国酒店集团规模不但没有降低,反而逆势增长。

酒店业并购整合持续升温,龙头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迈进。在年,中国酒店市场占有率前十的还是如家、锦江、华住、铂涛、格林豪泰、首旅、维也纳、尚客优、东呈和玖玖旅馆。随着锦江酒店年3月和年12月份分别完成收购铂涛集团81%和12%的股权,年7月完成对维也纳集团80%股权的收购,年锦江酒店已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占比19.50%,领先第二名华住近8.5pct。除此之外,年4月,首旅酒店集团宣布对如家酒店的私有化收购完成交割,如家酒店成为首旅酒店的全资子公司。四大巨头强强联合,市场占有率重新洗牌,排位有所变动。在面对外资酒店品牌的强势入驻下,国内龙头酒店集团除对本土酒店并购整合以外,还纷纷与外资酒店进行并购或联合,抢占国内外市场。

连锁化虽不断上升,但仍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酒店现代化起步较早,因此整个行业发展更加成熟,相应的连锁化程度也更高,根据STR数据显示美国在年就已经实现连锁化率46%,在年底至今,美国酒店业的连锁化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年为72.5%,是目前我国连锁化率31%的2倍多。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和盈蝶咨询年调研数据显示,从我国酒店业整体连锁化情况来看,经济型酒店的连锁客房数为万间,连锁化率最低为25%,中端酒店的连锁客房数为.6万间,连锁化率为40%,高端酒店的连锁客房数为71万间,连锁化率为32%和豪华型酒店的连锁客房数为57.4万间,连锁化率最高为53%。

连锁酒店中高端化成趋势,中端酒店为中坚力量,经济型酒店市场负增长。中国饭店协会根据公司公告、酒店

1
查看完整版本: 酒店行业深度报告疫情间企业逆势扩张,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