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行业发展特征及国内外重点企业
1、行业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
农机行业的发展主要受农业生产周期、宏观经济周期、相关产业*策周期和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然而,由于近年来*府对农机行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强,产业*策对农机消费起到正向刺激作用。同时,虽然农机出口市场受国际经济周期影响较大,但由于出口市场规模占我国农机市场总规模的比例很小,因此国内农机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弱。综上,国内农机行业发展周期主要受农业生产周期和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年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行业的区域性
农机的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①农作物的区域性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都不尽相同,农作物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例如:水稻主要集中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小麦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玉米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淮海地区,油菜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的区域性导致各个地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
②地理环境
针对相同农作物而言,不同地理环境下需要不同类型的作业机械。以玉米收割机为例,相较于西南山地玉米区和南方丘陵玉米区,平原玉米区具有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的特点,因此对玉米收割机需求较大。
③农艺不同
农业机械作业对农艺的配合有较高的要求,而不同地区的农艺特点往往具有较大差别。比如在北方地区使用的玉米收割机,在*淮海地区就可能难以满足作业要求,主要原因是各地区农艺不同使玉米植株的生长特点有所差异,玉米颗粒的含水量也存在较大差别。
2、农业机械产品平均更换周期变短
(1)补贴*策推动农机产品平均更换周期变短
近年来,国家为推动绿色农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鼓励和引导用户将不符合排放标准和安全标准的农业机械以旧换新、升级换代。农机购置补贴*策的实行,使农业生产者购买农机产品的成本下降、购买意愿增强,进而使农机产品的平均更换周期变短。年3月,农业农村部、财*部和商务部颁布《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对用户报废老旧农机给予适当补助。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由报废部分补贴与更新部分补贴两部分构成,报废部分实行定额补贴,单台农机报废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2万元;更新部分补贴标准按农机购置补贴*策相关规定执行。《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实行使报废农机装备的置换成本进一步降低,未来农机产品的平均更换周期可能会进一步缩短。
(2)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用户需求多样化促进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随着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户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机械正朝着大型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趋势发展。用户对于农机产品的需求也不再仅仅停留于“性价比高、耐用”的层面,而是对机械的先进、适用、舒适、节能、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综上,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用户需求的升级也带动了农机存量更新需求的上升。
(3)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实际更换周期短于国家规定的使用寿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收割机禁用和报废技术条件(NY/T-)》及《拖拉机禁用与报废标准(GB/T-)》有关规定,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报废年限为12年,大型和中型轮式拖拉机报废年限为15年。上述使用寿命为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年限,但实际生产应用中,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主要由产品质量、使用强度和作业量决定。
调查显示,同一用户购买拖拉机产品的时间间隔短则2-3年,长则5-6年,整体来看,拖拉机的实际平均更换周期在4-5年左右;同一用户购买联合收割机的时间间隔短则2-3年,长则4-5年,整体来看,联合收割机的实际平均更换周期在3-4年左右。对于以跨区作业为主的联合收割机,由于需要在农忙季节进行高负荷作业并保持较高的作业效率,用户经常在使用1-2年后即置换新机。综上,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实际更换周期度短于国家规定的使用寿命。
3、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1)世界主要农业机械制造企业
当前,全球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已形成巨头规模化竞争和中小企业专业化竞争并存的局面。行业内主要的巨头包括美国的约翰迪尔公司、凯斯纽荷兰全球、爱科集团、德国的克拉斯农机公司和日本的久保田株式会社,具体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2)我国主要农业机械制造企业
国外农机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成熟的产品和富丰的生产管理经验,占据了中国高端农机市场的主导地位,在高技术附加值、高利润率的产品领域形成了竞争优势。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策的支持下,中国农机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奋力追赶,国内规模较大的农机企业包括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目录
第一章 -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分析
1.1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建设的作用
1.1.1 生产效率提升
1.1.2 科技成果转化
1.1.3 发展方式转变
1.1.4 高素质队伍建设
1.2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综述
1.2.1 农业科技贡献率
1.2.2 农机化发展意义
1.2.3 农业机械化水平
1.2.4 农机化转型升级
1.2.5 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
1.3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
1.3.1 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1.3.2 农业机械化发展规模小
1.3.3 缺乏健全农机服务体系
1.4 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策略
1.4.1 创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1.4.2 加强农业机械的使用培训
1.4.3 构建农业机械的创新体系
1.5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展望
1.5.1 农机化发展趋势
1.5.2 农机化发展机遇
1.5.3 农机化发展方向
1.5.4 农机化发展目标
第二章 -年世界农业机械行业分析
2.1 -年世界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综述
2.1.1 全球农业机械市场规模
2.1.2 国际农业机械市场格局
2.1.3 全球农业机械龙头发展
2.1.4 国外无人化农业发展状况
2.1.5 全球农机装备发展趋势
2.2美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2.2.1美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农业机械化发展*策
(3)农机服务业发展分析
2.2.2美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1)农机服务模式
(2)农机科研推广模式
(3)农机维修管理模式
2.2.3美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经验借鉴与启示
(1)*策支持和法律保护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保障
(2)加强科研体系是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前提
(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4)建立完善的农机维修与管理体系
2.3日本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2.3.1日本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农业机械化发展*策
(3)农机服务业发展分析
2.3.2日本农业机械服务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1)日本农协组织的划分
(2)农协主要职能
2.3.3日本农业机械服务行业经验借鉴与启示
(1)农业机械化方面
(2)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2.4韩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2.4.1韩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农业机械化发展*策
(3)农机服务业发展分析
2.4.2韩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1)农机服务模式
(2)农机科研推广模式
(2)扶持*策多样化
(3)扶持*策应向绿箱*策方向发展
(4)完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
2.5德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2.5.1德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农业机械化发展*策
(3)农机服务业发展分析
2.5.2德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2.5.3德国农业机械服务行业经验借鉴与启示
(1)进一步完善农机化扶持*策,调动和保护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2)大力振兴农机制造业,为农机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撑
(3)积极推动农机科技创新,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加强农机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开放共赢的道路
2.6其他
从整体来看,(1)印度作为全球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位列世界第二,农业机械化具备发展的基础;(2)现阶段,印度农业机械化率较低,水平低于巴西、美国和中国等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机械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3)近年来,印度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有力的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4)印度当地*府为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出台了多项刺激和扶持*策,如粮食最低价保护*策,大力补贴化肥、农用柴油、灌溉用电和农业机械等投入品的补贴,农业的科学研究、教育和技术推广等,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机械市场需求。
印度作为当前全球农业种植生产大国,在年拥有15,.70万公顷的耕地面积,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据世界银行统计,年度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5.07%。故印度农业种植资源和劳动力十分丰富,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较大。因此,随着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保持高位,印度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冠疫情影响: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年的印度疫情爆发主要在印度金融中心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而印度水稻主产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帮、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卡纳塔克邦等地区疫情相对较为缓和。故印度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并未因新冠疫情的爆发而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第三章 -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全面分析
3.1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分析
3.1.1 农业科技重大贡献
3.1.2 农业科技服务情况
3.1.3 农业科技发展影响
3.1.4 农业科技发展*策
3.2 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策环境
3.2.1 农机转型升级意见
3.2.2 农机试验鉴定规范
3.2.3 农机报废更新意见
3.2.4 设施种植机械化意见
3.2.5 水产养殖机械化意见
3.3 -年中国农机行业运行分析
3.3.1 农机行业发展背景
3.3.2 农机行业发展态势
3.3.3 农机工业收入规模
3.3.4 农业机械动力变化
3.3.5 农机产品数量规模
3.3.6 农机行业标准制定
3.4 -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分析
3.4.1 农机购置补贴推动作用
3.4.2 农机购置补贴发展变化
3.4.3 农机购置补贴指导意见
3.4.4 农机购置补贴监管*策
3.5 中国农业机械专利发展回顾
3.5.1 农机专利申请概况
3.5.2 农机专利技术构成
3.5.3 农机专利申请人情况
3.5.4 农机专利运营情况
3.6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及策略
3.6.1 农机自动化的重要性
3.6.2 农机自动化发展现状
3.6.3 农机自动化发展策略
3.7 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7.1 农机行业事故情况
3.7.2 农机行业发展瓶颈
3.7.3 农机技术发展障碍
3.7.4 农机管理存在问题
3.7.5 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3.7.6 农业机械管理措施
第四章 -年中国农业机械市场整体发展状况
4.1 -年农业机械市场运行状况
4.1.1 农机市场发展形势
4.1.2 市场需求特征分析
4.1.3 农机市场景气指数
4.1.4 细分市场运营状况
4.1.5 农机市场竞争格局
4.1.6 国内主要农机企业
4.1.7 新兴品类市场向好
4.2 农业机械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4.2.1 经营状况分析
4.2.2 盈利能力分析
4.2.3 营运能力分析
4.2.4 成长能力分析
4.2.5 现金流量分析
4.3 中国农机装备市场发展状况
4.3.1 农业装备基本概述
4.3.2 农机装备发展现状
4.3.3 智能农机装备发展
4.3.4 农机装备发展前景
4.4 中国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发展状况
4.4.1 农机服务产业链条
4.4.2 农机服务组织现状
4.4.3 农机服务需求状况
4.4.4 农机服务需求结构
4.4.5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
4.4.6 农机服务发展趋势
第五章 -年中国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数据分析
5.1 -年全国大型拖拉机产量分析
5.1.1 -年全国大型拖拉机产量趋势
5.1.2 大型拖拉机产量分布情况
5.2 -年全国中型拖拉机产量分析
5.2.1 -年全国中型拖拉机产量趋势
5.2.2 中型拖拉机产量分布情况
5.3 -年全国小型拖拉机产量分析
5.3.1 全国小型拖拉机产量趋势
5.3.2 小型拖拉机产量分布情况
第六章 -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进出口数据分析
6.1 中国农机产品进出口市场状况
6.1.1 农机市场进口状况
6.1.2 农机市场出口规模
6.1.3 农机出口市场结构
6.1.4 农机出口有利因素
6.2 -年中国牵引车、拖拉机进出口数据分析
6.2.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6.2.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6.2.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6.3 -年中国耕作机械、滚压机进出口数据分析
6.3.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6.3.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6.3.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第七章 -年拖拉机行业发展分析
7.1 国外拖拉机行业发展状况
7.1.1 欧洲
7.1.2 日本
7.2 中国拖拉机行业发展分析
7.2.1 中国拖拉机发展阶段
7.2.2 国内拖拉机行业态势
7.2.3 国内拖拉机市场格局
7.2.4 畅销车型分析及预测
7.3 中国拖拉机市场运行状况
7.3.1 拖拉机行业运行回顾
7.3.2 拖拉机行业发展现状
7.3.3 拖拉机行业市场空间
7.4 中国拖拉机技术的发展进展
7.4.1 拖拉机行业技术发展特点
7.4.2 拖拉机行业技术进步历程
7.4.3 田间作业拖拉机无人驾驶技术
7.4.4 智能拖拉机技术发展情况
7.4.5 拖拉机行业技术发展的建议
7.4.6 拖拉机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7.5 中国拖拉机行业的问题及对策
7.5.1 拖拉机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7.5.2 拖拉机行业发展质量问题
7.5.3 大型拖拉机行业故障频发
7.5.4 拖拉机行业发展的营销策略
7.5.5 拖拉机行业的市场开拓战略
第八章 -年收获机械行业发展分析
8.1 收获机械的相关简析
8.1.1 收获机械的基本类别
8.1.2 牧草收获机械的主要特点
8.1.3 水稻收获机械的主要类型
8.1.4 蔬菜水果收获机械主要类型
8.2 中国收获机械产业发展概述
8.2.1 收获机市场发展环境
8.2.2 收获机市场运行状况
8.2.3 收获机市场发展格局
8.2.4 收获机市场影响因素
8.2.5 收获机市场发展趋势
8.3 玉米收获机械
8.3.1 玉米收获机行业发展阶段
8.3.2 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
8.3.3 玉米收获机市场运行状况
8.3.4 玉米收获机行业销售规模
8.3.5 玉米收获机市场结构调整
8.3.6 玉米收获机行业集群发展
8.3.7 玉米收获机市场竞争格局
8.3.8 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趋势
8.4 牧草收获机械
8.4.1 牧草收获机械的基本类型
8.4.2 青饲料收获机市场状况
8.4.3 打捆机市场发展情况
8.4.4 牧草收获机械的投资特征
8.4.5 牧草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8.4.6 牧草收获机机械化方向
8.5 甘蔗收获机械
8.5.1 甘蔗收获机械的基本介绍
8.5.2 甘蔗收获机械市场需求
8.5.3 甘蔗机械化水平发展现状
8.5.4 甘蔗收获机械市场情况
8.5.5 甘蔗收获机市场竞争态势
8.6 小麦收获机械
8.6.1 小麦收割机市场运行状况
8.6.2 小麦收获机行业企业数量
8.6.3 小麦收获机行业产品变化
8.7 水稻收获机械
8.7.1 水稻收获机械的基本介绍
8.7.2 水稻收割机市场运行态势
8.7.3 水稻收割机销量及保有量
8.7.4 水稻收割机行业企业数量
8.7.5 水稻收割机行业品牌变化
8.7.6 水稻收割机行业产品变化
8.7.7 水稻收获机行业发展趋势
第九章 -年中国其他农业机械行业分析
9.1 耕作机械
9.1.1 耕作机械基本类型介绍
9.1.2 播种机市场发展情况
9.1.3 插秧机市场发展现状
9.1.4 植保机市场发展现状
9.1.5 耕作机械发展存在问题
9.1.6 耕作机械研发创新重点
9.1.7 保护性耕作机械应用
9.2 农用运输车辆
9.2.1 农用运输车标准定义
9.2.2 农用运输车品牌格局
9.2.3 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9.2.4 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9.2.5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9.3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9.3.1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综述
9.3.2 主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9.3.3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现状
9.3.4 加工机械信息化建设
9.3.5 加工机械的发展趋势
9.4 畜牧机械
9.4.1 畜牧机械制造业主要产品
9.4.2 畜牧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9.4.3 畜牧机械市场发展规模
9.4.4 畜牧机械产品推广情况
9.4.5 畜牧机械化主要任务
9.4.6 畜牧机械行业发展目标
9.4.7 畜牧机械行化发展保障
第十章 -年主要区域农业机械发展状况
10.1 山东省
10.1.1 农业机械化生产历程
10.1.2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10.1.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0.1.4 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10.1.5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10.1.6 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10.2 湖南省
10.2.1 农机市场发展现状
10.2.2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10.2.3 产业发展主要任务
10.2.4 农业机械化目标
10.3 河南省
10.3.1 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10.3.2 农机市场发展现状
10.3.3 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10.3.4 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
10.4 河北省
10.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0.4.2 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10.4.3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
10.4.4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10.4.5 农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0.4.6 农机产业化发展建议
10.5 江苏省
10.5.1 农机市场发展现状
10.5.2 农机安全生产*策
10.5.3 农业机械化重点任务
10.5.4 农业机械化经验总结
10.5.5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10.6 四川省
10.6.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0.6.2 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10.6.3 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10.6.4 农田宜机化改造项目
10.6.5 农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0.6.6 现代农机装备发展对策
10.7 其他地区
10.7.1 天津市
10.7.2 重庆市
10.7.3 吉林省
10.7.4 海南省
10.7.5 安徽省
10.7.6 广东省
10.7.7 陕西省
第十一章 -年农业机械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1.1 农业机械行业上市公司运行状况分析
11.1.1 农业机械行业上市公司规模
11.1.2 农业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分布
11.2 A公司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公司主要业务
11.2.3 经营效益分析
11.2.4 业务经营分析
11.2.5 财务状况分析
11.3 B公司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经营效益分析
11.3.3 业务经营分析
11.3.4 财务状况分析
11.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3.6 公司发展战略
11.4 C公司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经营效益分析
11.4.3 业务经营分析
11.4.4 财务状况分析
11.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4.6 公司发展战略
11.5 D公司
11.5.1 企业发展概况
11.5.2 经营效益分析
11.5.3 业务经营分析
11.5.4 财务状况分析
11.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5.6 公司发展战略
11.6 E公司
11.6.1 企业发展概况
11.6.2 经营效益分析
11.6.3 业务经营分析
11.6.4 财务状况分析
11.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6.6 公司发展战略
11.7 F公司
11.7.1 企业发展概况
11.7.2 经营效益分析
11.7.3 业务经营分析
11.7.4 财务状况分析
11.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7.6 公司发展战略
第十二章 -年农业机械相关行业分析
12.1 农机流通
12.1.1 行业发展定位
12.1.2 行业发展现状
12.1.3 市场发展机会
12.1.4 经营方式创新
12.2 农机维修
12.2.1 行业发展面临形势
12.2.2 农机维修服务模式
12.2.3 农机维修发展状况
12.2.4 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12.2.5 行业发展建议分析
12.2.6 农机维修发展方向
12.3 农机租赁
12.3.1 农机租赁方式
12.3.2 业务参与主体
12.3.3 业务开展原则
12.3.4 租赁模式优化
12.3.5 市场发展潜力
12.3.6 租赁案例分析
12.3.7 行业发展建议
12.4 农机保险
12.4.1 农机保险发展定位
12.4.2 农机保险发展特点
12.4.3 农机保险经营模式
12.4.4 农机保险发展建议
第十三章 -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13.1 中国农机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3.1.1 “十四五”农机市场潜力
13.1.2 农机行业投资机遇
13.1.3 农机企业布局方向
13.2 中国农机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13.2.1 农机工业发展趋势
13.2.2 农机产品发展趋势
13.2.3 国产农机出口前景
13.2.4 农机技术发展趋势
13.2.5 农业机械化率走势
13.3 -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预测分析
13.3.1 -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3.3.2 -年中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营收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