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河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35亿元,为全国第二。
图1各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热度地图(颜色越深产值越高)
一、地形地貌
河南省,位于古时传说中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和雍州)中心的“豫州”,或称“中州”、“中原”;地处°22′~°38′E,31°23′~36°22′N之间;面积16.7万KM,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图2河南省地理形势图
夏、商时期华夏先民即以此为生息地。战国为东周、韩、魏地,秦设河南县,汉置郡,唐正式建河南(*河以南得名)道,宋、金分多路,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明改河南布*使司。清创河南省。因在豫州之域,故简称豫。省会郑州。因为历史底蕴深厚,河南有着丰富的人文古迹。
图3河南省人文地图
从地域位置上看,河南省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
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图4河南省地势图
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
二、气候水文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图5河南各市年年均温和降水统计
河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幅为0~毫米,南部山区毫米,北部平原区毫米,毫米等值线横穿河南省中部。由于山脉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了伏牛山东麓的鸡冢一带、大别山区北侧新县的朱中一带和太行山东范卫辉市的官山一带3个暴雨中心。其中大别山区降水量最高,为毫米;伏牛山区毫米;太行山东麓卫辉市的官山一带超过毫米,多于山前平原地带。京广铁路以西的*河河谷地、豫北东部平原及南阳盆地,由于南方来的气流在此产生下沉辐射作用,不利于降水形成,出现2个相对低值区。
图6河南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河南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日照.7~.9小时,全年无霜期~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图7河南省全年温度曲线图
河南地跨长江、淮河、*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图8河南省水文地质图
河南省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为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为.4毫米,其中淮河流域.5亿立方米,*河流域47.4亿立方米,长江流域66.9亿立方米,海河流域20.0亿立方米。
图9河南省水系流域图
地表水资源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区分布极为不均。其分布与降水的总趋势大体一致,径流的高低值区与多雨、少雨区彼此相应。基本上是南部大于北部、山区大于平原,且由西至东递减。冬季是全省地表径流的最枯季节,仅占全年的6-10%。此时正值冬小麦需水季节,由于大多数河流干枯断流,长达数月,往往造成农业干旱灾害。
三、矿产、生物资源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5位。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种,含非金属亚矿种为种,共中能源矿产9种,金属矿产43种,非金属矿产88种,非金属矿产亚矿种种,水气矿产3种。
河南省保有资源储量居首位的有12种,居前三位的有33种,居前五位的有42种,居前一位的有75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粘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等“七大非金属矿产”。劣势矿产主要是磷矿、碾矿、铜矿、富铁矿、铬矿、铂族矿等,铁矿95%为贫矿,锰等矿产严重不足,铜、铅、锌的资源比较紧张。
河南主要矿产集中度较高。全省查明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和豫南的丘陵、山区,豫东平原仅有中原油田和永城煤田。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安鹤、焦作、郑州、平顶山等13个煤田,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郑州——三门峡——平顶山一带,金、银、钼、铅、锌矿主要集中在小秦岭、熊享山、桐柏——大别山等3个集中区内,非金属矿产别遍布全省。
图10河南省重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河南省植物兼有南北种类,维管植物有科、1属、种,占全国维管植物的10%,其中蕨类植物29科、70属、种及变种多裸子植物10科、28属、74种及变种多被子植物科、属、种及变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3种,省级保护植物64种。
河南省已知动物多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6种,扁形动物10种,线形动物23种,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7种,节肢动物余种,鱼类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37种,鸟类余种,哺乳类72种,大部分种类有重要经济价值。
四、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可分为市场容量和市场流通两个方面。
(一)市场容量。
根据河南省统计数据,年末河南户籍人口万人,男性万人,女性万人。年全省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1元,可支配收入.10元,人均消费支出16.63元。在评估消费市场规模方面,河南省在常住人口数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城乡居民及*府最终消费总支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上都位于全国前列。
(二)市场流通。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十三五”期间,河南完成交通总投资亿元,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公里、省际出口32个,所有行*村和89%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郑州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实现公路5小时内覆盖4.1亿人口和30%的经济总量,铁路3小时内覆盖7.6亿人口和56%的经济总量,航空2小时内覆盖12.3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
图11河南省交通全图
河南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国家综合主体交通网主骨架中“6轴、7廊、8通道”中,有“1轴、1廊、1通道”经过河南。“十三五”期间,河南全省铁路货运发送量达1.03亿吨,“公转铁”“公转水”运量分别增长万吨和万吨。
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含城际)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公里,普通干线公路3.1万公里,农村公路23.2万公里,内河航道公里。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21.91亿吨,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8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郑州地铁运营里程.7公里,年客运量3.3亿人次。
五、种植结构
河南可种植作物众多。
图12河南省秋收作物分布图
年,河南粮食总产量为.84亿斤,比上年减少56.32亿斤,减产4.1%。其中,夏粮总产量为.64亿斤,比上年增产9.89亿斤,增长1.3%;秋粮总产量为.20亿斤,比上年减少66.21亿斤,减产10.8%,减产原因主要为夏季特大暴雨。
同时,受洪涝灾害影响,粮食单产有所下降。年,全省粮食单产为.0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8.75公斤,下降4.4%。其中:夏粮单产为.4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56公斤,增长1.0%;秋粮单产为.7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44.85公斤,下降11.1%。小麦平均单产为.5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50公斤,增长1.0%;玉米平均单产为.9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54.03公斤,下降13.2%。
图13河南省农业生产情况表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大省,用占全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小麦、十分之一的粮食,连续多年来粮食总产量保持在0亿斤以上。
图14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产变化图
截止年3月份,河南全省实有耕地1.亿亩,居全国第三位,超出国家下达责任指标.4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1万亩,超出国家下达指标17.21万亩。
图15河南省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
河南省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葱、大蒜、小白菜、豆芽、菠菜、丝瓜、生菜、茄子等蔬菜作物,苹果、葡萄、蓝莓、梨、桃、核桃、枣等瓜果类作物,地*、山药、菊花、金银花、白芍、板蓝根、白术等药材类作物以及棉花。
图16河南省主要作物种植结构
河南用占全国6.2%的耕地,生产了我国10%的粮食,25%的小麦。
图17河南省主要作物产量统计数据
六、养殖结构
据河南农业农村厅数据,年,全省畜牧业产值6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8.7%。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带动0多万人就业,带动农民净增收约亿元。
图18河南省禽畜产品产量及存栏量
目前,河南全省种畜禽场数量达家,其中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4家,年供种量10亿头(只),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郑州鼎元等4个国家级种公牛站年生产牛冻精万剂,占全国三分之一,稳居全国第一。
图19河南省肉类生产总产量及增速
年,河南全省生猪存栏万头,居全国第一位;禽存栏7亿只,居第二位。全省肉产量万吨,居全国第三位;禽蛋万吨,居第二位;牛奶产量万吨,居第六位。
其中,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3.4%,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比重超过30%;全省肉牛规模养殖比重达29.8%,千头以上奶牛规模场存栏和奶产量占规模场比重均超过50%;蛋鸡、肉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8.5%、78.1%,生猪、家禽、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万头、11亿只、万头,乳制品年加工能力达万吨。
七、发展及规划
据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3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3.52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9千公顷,增加17.02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3千公顷,增加34.3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37千公顷,增加6.83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93千公顷,增加31.0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7千公顷,增加4.29千公顷。
全年全省粮食产量6.19万吨,比上年减少.61万吨,减产4.1%。其中,夏粮产量.19万吨,增产1.3%;秋粮产量.00万吨,减产10.8%。小麦产量.81万吨,增产1.3%;玉米产量1.73万吨,减产12.4%。
全年全省油料产量.28万吨,比上年减产2.3%,其中花生产量.21万吨,减产1.1%。蔬菜产量.99万吨,减产0.1%。食用菌产量.16万吨,增产0.4%。瓜果产量.49万吨,减产6.5%。
全年全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7万吨,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猪肉产量.78万吨,增长31.4%;牛肉产量35.53万吨,下降3.2%;羊肉产量28.87万吨,增长0.8%;禽肉产量.98万吨,增长1.3%。禽蛋产量.42万吨,下降0.7%。牛奶产量.15万吨,增长1.0%。年末生猪存栏.2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3.0%;全年生猪出栏.77万头,比上年增长34.6%。
据《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3%,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图20河南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指标表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河南将着力提升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产业优势区,构建“一区两带三山”空间发展布局。
具体来说,计划构建*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万亩;构建沿*和南水北调干渠沿线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构建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产业优势区。粮食保障方面,到年,将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生猪出栏量稳定在0万头左右,重点发展年出栏生猪0头、肉牛头、肉羊0只、肉鸡5万只和存栏奶牛头、奶山羊只、蛋鸡1万只以上的养殖场。
全文为笔者学习记录,如有数据错漏恳请留言纠错,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