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倩刘航宁任昊奎陈绪杨
摘要:湖北省建始县是关口葡萄唯一的种植地区,该地具有独特的优势发展关口葡萄产业。通过对关口葡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关口葡萄的发展存在缺乏产业机制、技术不成熟、品牌化效应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本研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葡萄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关口葡萄作为一个小品种产品,近年也有不少学者对此类葡萄进行研究。龚林忠等[2]在研究湖北省葡萄产业现状时提到湖北鄂西南葡萄种植产区以种植关口葡萄为主。蒋金晶[3]认为关口葡萄虽然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在知名度上升的同时出现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利益购进不合格产品,冒充关口葡萄品牌进入市场,不仅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降低了市场对关口葡萄的信任度,从而阻碍了产品流向更大的市场。杨万华等[4]提出要打造成中国南方最具特色的关口葡萄长廊,首先*府和协会应发挥相应作用,其次也要提高农户的卖家素养。他认为价格是市场的“晴雨伞”,要充分利用价格优势占领市场。在关口葡萄病虫害的防治上,谷勇等[5]认为,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化学防控等相结合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对实现保证防控效果、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及提高果实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关口葡萄酝酿葡萄酒技术,王沙沙等[6]通过分子实验得出,适当的果皮浸渍处理可以提高“关口”葡萄干白葡萄酒的整体品质。总体来说,大部分学者偏向于研究葡萄的生物特性,而缺乏对关口葡萄产业发展模式与不足之处的探索。
关口葡萄种植历史近百年。年湖北省环保厅把关口葡萄种植核心区村坊村定为“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同时关口葡萄也被列为著名商标;年关口葡萄主要种植地村坊村被列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花坪镇“葡萄风情小镇”的引领下,当地正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为关口葡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关口葡萄不仅是湖北省建始县的特产,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十三五”期间秉承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花坪镇极力发展农村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周边经济发展模式。关口葡萄产业是恩施州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产业,也是带动花坪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镇*府秉着质量兴农、产业兴农原则认真贯彻相关*策措施,将关口葡萄打造成当地特色农产品。
1关口葡萄发展现状
1.1主要适生区及分布范围
关口葡萄核心产区在建始县花坪镇村坊村、长槽村及附近各村落,地处北纬30°附近,该地具有适宜关口葡萄生长的独特的水、热、光、气及土壤等综合条件。花坪镇处在长江支流清江河源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加上水源充足,温度适合葡萄的生长,日照充足使葡萄的糖分更高,葡萄的品质优良。同时种植区远离交通干道、人为垃圾主要以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实现无污染源种植,并且在种植区内运用间种的方式,中和土壤营养成分,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建始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种植适应武陵山区气候特点的关口葡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
1.2种植面积、产量及成效
根据实地调查,早在年关口葡萄种植面积就已达到亩,产量达到吨,经过长达10年的发展,关口葡萄种植农户达到了余户,种植面积亩,亩产量达到千克,亩均产值1.5万元,葡萄总产值达3亿余元。如今关口葡萄影响力越来越大,进入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被人们称为武陵山的“吐鲁番”,并成为花坪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产业强镇的支撑点。
1.3种植技术不断更新
根据走访调查,镇*府每年会多次组织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同时在村里设有农技服务站。关口葡萄也从传统的零星种植发展到如今的产业园种植,从避雨栽培、葡萄树的更新换代、施用硒矿物生物有机肥料,到生产管理、绿色防控、病虫害预防等综合性技术基础都在不断更新,极其显著地提高了葡萄果实硒含量,葡萄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1.4逐步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变
现阶段,已建成25千米生态长廊,其中包括种植农户余户,同时正在建立亩示范园和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打造关口葡萄酒和葡萄交易市场,并在葡萄种植区周围大力发展农家乐。
2关口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2.1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
首先,关口葡萄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经营,其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次,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公司较少,引领带动作用有限。另外,组织经营管理较差,现代化农业特点不突出,这是目前农户种植规范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2.2销售范围小,渠道单一
目前,关口葡萄没有系统化的、规模化的销售系统,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据调查,关口葡萄销售渠道如下:1)靠买方与农户联系;2)农户自己去镇上摆地摊贩卖,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葡萄产品的附加值,葡萄产业真正的价值被忽略;3)客户提前电话订购,此类客户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野三峡风景区的开发和花坪镇避暑山庄的推行,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但此类购买方式占比较小。此外,暂时没有高端物流企业合作,受运输限制,暂无法向外开拓市场。
2.3机械化水平低,技术不成熟
国内葡萄产业发展较快,相比于国外葡萄业,虽然国内葡萄产业机械化发展起步较晚、程度较低,但成本较低[7]。如今农村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从事农业的人员逐年减少,而且农村劳动力年龄普遍偏高,且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执行管理不到位。这现象也导致葡萄园机械化程度低,需要耗费大量人工,这不仅会使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民收益减少,也会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和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口葡萄的种植多为露天棚栽,树苗的病虫害治理是最大的困难,病虫害的发生总体上是病害重于虫害。虽然关口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但每年都有因病害防治不到位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种植户,特别是葡萄霜霉病等常年偏重发生的病害[5]。其次,由于该品种储存性差,最长只能保存1个月,导致市场销售半径小[8]。就目前的种植规模来计算,葡萄年产量达到近万千克,对于保鲜期短、运输成本高且缺乏产业链的葡萄产业来说,对外销售是暂时无法逾越的困难。关口葡萄种植受天气影响较大,遇到雨水较多的年份,葡萄产量及质量都会有所下降,影响市场供给,品质得不到保障。最重要的一点是缺少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机械种植、无人作业、远程服务、农产品溯源的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示范点。
2.4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品牌化程度低
建始县*府为进一步打响和维护关口葡萄的知名度和声誉,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葡萄节,但是效果不明显。农民品牌维护意识不强,尚未形成高端化、精品化的自主品牌营销渠道。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产品宣传难度较传统媒体时代平台更广,但信息相对不对称的群体如农民依旧处于劣势。关口葡萄被知晓范围仍较小,每年葡萄采摘季节除了*府网的少量新闻宣传外,其他类型的宣传效果微乎其微,也是导致关口葡萄知名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外地来葡萄园采摘的游客,一般是通过身边人的引荐,这说明线上宣传工作较欠缺。葡萄种植的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关系不紧密,运行不规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合作社成员自主经营、自主销售,缺乏统一的生产、销售网络,组织服务功能作用发挥得不太明显。
2.5产业链不足,缺乏深加工
我国葡萄产业总体来说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葡萄综合利用不够、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规模化加工企业少等问题[9]。关口葡萄市场以鲜食葡萄为主,深加工葡萄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较少。目前,关口葡萄的出售产品仅为成熟后进行简单包装的鲜果初级产品,想要“走出去”关键在于解决运输技术,冷藏技术不达标,鲜果不能进行长途运输,导致每年有很多积压卖不出去的鲜果,浪费现象很严重。而且目前没有成规模的葡萄加工厂,有些农民根据自己的经验摸索酝酿的葡萄酒产量较小,无法规模性地向市场推广。对于深加工葡萄产品,当前是以酿造葡萄酒为主,对于葡萄籽和葡萄皮或是葡萄汁的研究开发,目前还未发现有企业运营。从长远角度出发,建立葡萄全产业链是花坪镇葡萄产业持续稳步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发展对策
3.1发挥*府引领作用,加大资金投入
*府的扶持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近年受疫情的影响,葡萄产业的发展难免会受到限制,*府应对关口葡萄产业加大资金的投入。首先,要完善补贴机制和农作物保险制度,相关部门和合作社应提高种植户的抗风险意识和能力,适当购买农业保险。其次,加大对葡萄生产设施设备和有机肥的补贴,特别是对道路基础设施、大棚生产设施、农业机械以及保鲜冷库等的扶持。此外,重视职业教育,牵头做好产业人才培育工作,加强农户的专业素养,打开城乡流通渠道;*府加强引导的同时大力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公司的引导更有利于农民掌握市场情况和技术引进,可以根据市场饱和度和需求来调控种植规模。
3.2挖掘优势资源,打造关口葡萄全产业链
关口葡萄种植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地缘优势,可以在种植鲜食葡萄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合作社建立葡萄加工厂,邀请权威专家实地进行葡萄种植技术指导,引进葡萄酒酝酿技术。加快技术研发,提升技术现代化水平是发展葡萄产业的基础。遵循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原则和理念,建设葡萄种植基地,完善葡萄的冷藏运输技术和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设施建设,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3.3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品牌意识
虽然国内葡萄市场中关口葡萄的产量较小,但也要在资源禀赋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面向全国推广。首先,为进一步扩大关口葡萄的影响力,以*府为主导开展展销会,积极参加省级及国际葡萄专项交流会,不仅能交流学习经验,还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其次,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通过直播等线上活动方式把葡萄传播给全国,并与野三峡景区和飞拉达攀岩户外运动基地充分合作,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新模式,推广“电商+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在葡萄生产的重点地区打造葡萄区域品牌及保护工作,增加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通过打造凸显地方特性的区域葡萄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创收、农业增效。
3.4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应发挥各行业的优势,发展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重点、第三产业为核心,并以交叉渗透为主的全产业融合[10]。首先,*府应发挥积极带头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为关口葡萄产业带来新的市场和销售渠道,重视开发葡萄产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的功能。其次,以葡萄基地、园区和主产村庄为依托,打造关口葡萄文旅产业基地和农业旅游示范点,在现有的民宿、农家乐等发展业态的基础上,以当地人文特色为依托发展新的休闲农业模式;注重葡萄文化的休闲性、生态性、园艺体验性等文化特质的表达,以葡萄文化促进葡萄产业发展,发掘地方文化旅游的亮点,丰富葡萄产业发展要素。
3.5建立葡萄质量安全溯源系统
数字农业的普及带来了新的契机。要积极推动关口葡萄核心试验园和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套具有独特性的优质葡萄生产的技术标准;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葡萄产业发展动态和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监测,不仅为葡萄生产和技术交流提供平台,也对消费者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监督起到重要作用。
3.6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
当今世界,大数据信息化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加快葡萄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更能带动关口葡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这类平台不仅能帮助种植者更直观地了解作物生长环境,还通过系统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分析,提供更科学的种植方法。充分实现自动化浇灌、施肥等生产活动,从产前、产中、产后实现一体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人工和时间成本,还可以有效降低生产风险。
4总结
综上所述,关口葡萄产业不仅是建始县脱贫攻坚的强力引擎,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不可或缺的产业。在“后扶贫时代”,应该更加注重关口葡萄产业链的延伸,在与旅游业融合中不断完善产业体系,从而使其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陈倩(—),女,湖北恩施人,硕士,广西大学,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发展。
作者:陈倩刘航宁任昊奎陈绪杨